仅仅是记性好吗?——《三峡》教学记录/肖培东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教《三峡》,一进入课堂我便问大家预习得怎么样,有男孩说会背诵了,嗨,还真是能背诵。你听,“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很是流畅,郦道元这一著名的山水之作渐渐地展开一幅幅精美的画面。

“你呢?你会背诵吗?”我转头问向另一个学生。

“我……我还不会。”他站起来,尴尬地说。

其实,背诵本不在预习任务中,不会背也很正常。隔桌相邻的两个男孩都长得高高的,表情不一地站在眼前,左边的眼里有光,右边的满脸羞涩,仿佛三峡两岸对峙的两座山峰,各具情态。

“他预习很充分,也很主动,学习语文就要养成这样的好习惯。我们大家都要向他学习。”我不失时机地表扬了那抹光亮,我希望我们都成为这样的光。

“老师,他记性特别好的。”

“是的,他背东西特别快。”

……

同学们纷纷兜底,课堂顿时活跃了起来,好多不会背诵的孩子找到了平衡,轻松了许多。

记性特别好?仅仅如此吗?

仿佛一道剑光劈来,直刺浩浩江水。我突然来了兴趣,想就这个“好记性”追问下去,如这三峡的大水,猛然一折,拐向另一个角度。课堂不再沿着既定的设计前行,而是顺着这篇课文的背诵探讨自由流动。潘庆玉教授说:“要让语文教学富有吸引力、感染力和思想爆发力,就必须解放语文教师的教学想象力,打破各种习以为常的教学陈规和束人手脚的死板套路。”要解放教学想象力,首先必须要不断产生教学的想象,如同这大江大河,永远激荡着跃动的浪花。“记性特别好”,就是一块闪光的石头,瞬时从高山之巅投至三峡水中,我们,能否借着这一灵光激荡起教学的巨浪?我想试试!

“好记性,还要有方法。不信,我们问问他。”这节课,我得让这个会背诵得男孩做老师。

“嗯……我在家里喜欢朗读,开始我都是大声读出来的。我觉得,声音出来了,文章记得更快。”男孩的声音自带阳光。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这“口到”虽在最末,可又是绝不可少的起点。朱熹说过:“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背诵,背诵,这诵读就顶顶重要。“让声音留有痕迹,来,我们放声朗读,读出声音的真实痕迹来。”课堂,纷纷溅起诵读的涟漪,每个学生都读得很认真。

“多读是一个方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对文章结构的把握、对文章语言的感悟等等,更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所有的背诵都遵循一个法则,简单来说就是要建立内容的关联性,也就是去找这其中的内在逻辑。爱背诵的同学,在这方面一定心得。不信,我们再问问他。”

小老师再次站了起来,大大方方地说:“我注意到一个特点,文章写三峡是写了三峡的季节特点,但是不是我们常说的春夏秋冬,而是先说夏天,再说春冬,最后是秋天。这样,夏春冬秋——”

“不急,我们先来读读每个季节的三峡,感受一下三峡的四季。”我示意小老师停下解析,再次引导全班同学在诵读中走进三峡四季风光。

“那有没有想过,郦道元为什么从三峡的夏季写起?”我不急不慢地问了一句。

“夏天,水最大,最急。”

“夏天,三峡最雄伟,最有气势。”

……

“嗯,我还注意到——”小老师还想说,我却笑着摆摆手,示意他别说。

“同学们,你们知道他还注意到什么了吗?先不急着回答,自己再次读读这篇文章,想想怎样才能更好地记住这篇文章。”课堂的热度到了一个点后,我让它冷了下来。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内心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郦道元如何叙山水?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这种背诵的“疾”要让更多的学生自己去寻找去发现。

“老师,这篇写三峡的文章,是先写山,再写水的。”对,三峡自然风貌错落有致,文章也是布局自然,思路清晰。全文四段,是四幅挺拔隽秀的水墨山水画。第一段写山,后三段写水,写水则分不同季节分别着墨。

“山是静的,水是动的,这篇文章先静后动。” 很好,注意到文章的节奏。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动静相生,摇曳多姿,风格迥异而又自然和谐,诵读者心中自有画面。

“老师,文章第一段,句子多是四个字四个字的。”哪里是第一段这样啊,其他段落也这样。这篇文章很有骈文特点,句式以骈句为主,骈散结合,多用四字句,间有五、六、七言,难怪读来朗朗上口呢。

“老师,我发现第一段写山,最后一段也写山。”这个发现很不容易的。文章先总后分,有分有合,结构谨严。用教参的话说,“起首写山;夏天和春冬两季,重点写水;最末段写秋,又以山为主”,可谓“首尾呼应,浑然一体”。如此,山,水,山,像不像“三峡”的地理风貌?我在黑板上简笔画着,学生们觉得有意思。

“老师,我觉得四季三峡,作者的心情是不一样的。”终于,有同学说出文章诵读中感受的作者情感。作为描写山水之作,《三峡》并非单纯写景色,而是以情托景,缘情入景。细细品味,郦道元布局谋篇的还有情感的顺序。“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山高、岭连、峡窄、水长,渔者心里的悲叹,更为三峡秋色添上悲寂凄凉。这样一说,同学们在诵读的时候,对语气和情感的把握更见准确。

“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等到其他同学都不说了,我再次叫起了这节课的小老师。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他背诵得更加流畅了。“我觉得大家还可以注意到每个段落的第一个词语,开头的词语都是不一样的。”以各段开头的“自”“至于”“则”“每至”为抓手进行诵读指导,这个发现也是很关键的。

来,我们再来读读,看看能背出多少!

课堂上,诵读的声音如三峡水流,我站在讲台,什么也不说,就是和他们一起读啊读……

张必锟老师说:“教文言文不止一法,但所有的正确教法都离不开一个根本:必须使学生十分熟悉课文,必须有丰厚的文言感性材料。”诵读与会意密切结合,才能记得更深。好记性的背后,都是好的发现,好的方法。就这样,一点点发现,一遍遍诵读,这节课流出了另一种风姿,《三峡》一课“良多趣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