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权益保护,盘点伤害极大的保险套路
3·15权益保护日曝光了许多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内容,保险向来被许多人抨击“骗人”、“坑人”,其中有些常见套路值得消费者提防。
夸大收益
夸大保险收益无疑是对消费者伤害最大的,常见于消费者投保年金、万能账户的时候,消费者期望通过保险规划教育金、婚嫁金、养老金等等,对资金增值需求比较重视,容易陷入以下销售套路。
(1)产品为“主险(年金/两全)+万能账户”的组合方式,强调万能账户5%的利率,忽略主险的收益,而投保的钱却恰恰需要在主险里呆个5年、10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进入到万能账户中享受这“5%”的利率,钱在主险中这几年的收益有多少却不甚明了。
(2)忽视保底利率,演算未来保险账户价值,用4.5%、5%甚至更高的收益进行演算,前景一片美好,而保底利率可能是2.5%、2%甚至更低,高出保底利率的收益是没有任何保障的。
保险的合同条款并不会骗人,避免踩坑最简单方法便是让业务员翻到相应的条款给你看,然后按合同保证利率演算,对最少能拿到手的收益心里有数。
“有病治病,没病返钱”
对返还保费是许多消费者的执念,常常体现在重疾险上,因为重疾险保费相对较高,不出险总觉得保费交得太亏,其实带身故责任的重疾险,无论身故金赔保费还是保额,钱都不会白交,只不过在自己去世后将钱留给家人。非得在六七十岁领一笔钱,那这笔钱保险公司只能选择在你的缴费期多收钱来应对这笔支出。
需要注意的套路是“返还的钱”是否有额外的条件,有些产品是出险后,就丧失了领取的资格。
笔者不太建议投保带返还保费的产品,如果一定要投,希望消费者尽量能投上即使理赔了重疾,活到约定岁数仍然可以领取的产品。避免踩坑方法也简单,让业务员找到相应的条款做解释,条款不会骗你。
“健康告知不重要”
有些业务员,为了能让消费者顺利投保,会怂恿不符合健康告知的也填否,因此出现的理赔纠纷不胜枚举。
也有业务员会设法用体检去代替告知,这种方式保险法中也有明确规定,是行不通的。避免踩坑的方法就是重视及做好告知,因告知体况这家保险公司不承保,可以再换别的公司,没必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写在最后
简单盘点一些保险销售过程中的套路,希望消费者因此少受伤害,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多一点真诚,少一些套路,让保险带来切实的安全感,而不是纠纷与麻烦。保险不买贵,不买错,有更多疑问或保障规划配置需求,欢迎联系交流。
往期推荐:
利率5%的理财账户,真这么高?告诉你真实的保险万能账户
羊羊探险(微信公众号)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