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穴名解-----高式国著(心包经)
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
《灵枢◎经脉篇》:“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天池
穴在胸廓,胸廓为清虚境界。又本穴与天溪、乳中相平,承足少阴内行络心之气,转注而来,穴近乳房。乳房为储藏乳汁之所,故喻之为“池”。以其在胸、故名“天池”。天池亦含清凉解热之意,治胸满热郁之症。如腋下肿,上气、寒热、目□□、臂痛、痎虐等症。
天泉
本穴承天池之气,接近手少阴之极泉及手太阴之天府,因名“天泉”。治症与天池略同。多用泻法。
或问:臂,何得曰天?答:人有四肢,犹屋有四柱,本穴在柱之上端,故名之以“天”也。
曲泽
穴在曲肘横纹正中凹陷处。因平于曲池及尺泽,故名“曲泽”。
治时疫、热症、呕逆、风疹、臂手振颤诸症。凡治急症,多取放血。
观本经数穴,由天池而天泉,天泉而曲泽。以有形之水,喻无形之气。譬水得流通而解瘀热也。
郄门
本穴为手厥阴之“郄”,穴在前膊两筋间,掌后去腕五寸处,两筋夹隙中。其穴深大、故称“郄门”。治诸虚不足、吐衄、呕哕、宜用补法。名之以“门”者,以其司开阖也。
间使
间,夹隙中也,又间隔也;使,使令,又治事也。《内经》:“心包为臣使之官”,与膻中之称“臣使”小异。张隐菴谓:“心主血,心包主脉,君相之相合。……间使者,君相兼行之使道也。”因名“间使”。治心胸如饥、呕沫、少气、中风,气塞、霍乱,干呕、心痛、多惊、久虐、客忤、昏危不语,猝死等症。《金鉴》谓“如鬼神使其间。”治症虽符,词意则鄙。
内关
《灵枢◎终始篇》云:“阴溢为内关。内关不通,死不治。”按症之内关者,即内格也。即溢阴上犯症也。盖以阴气闭塞于内,不与外阳协调,致阴气逆行上犯,而为胸中各病,本穴可以治之,故名之为“内关”。犹内藏之关隘也。
本穴为手厥阴之络穴,与手少阳之脉相构通,且近于候脉之“关”位,“关脉”命名定位之义,其或取意于此也。
本穴为治胸胁郁闷之主穴,以治胸腹胁肋诸般胀痛。如痰火积块,面热目昏诸症。均可取之。
大陵
大阜曰陵,古代帝王葬处曰陵。尊称其死曰寝息,谀其墓日寝宫,谀其葬仪曰奉安。总之,即长眠安息也。刺此穴可使人寐。穴在掌根阜起处,亦陵丘之象也,故名“大陵”。本穴治喘咳呕血、心悬如饥和心胁痛等症。主治功能为催眠。
又大陵为星名,主死丧陵墓之事,在积尸星下。考大陵,积尸两星名义,与其应征事物之理,则大陵之星与本穴应症,颇为合洽。其或古人参合星象,而命此穴之名也。
劳宫
劳,操作也;宫、中室也。手任劳作,穴在掌心,因名“劳宫”。
本穴治喉咽及心脏胃肠诸病。凡外症之关于内因者,亦可取之。本穴又名“五里”,谓能治多经病,以功能言也。推究穴名称号,古人亦曾逐步改善。本穴曾名“掌中”,无乃过于浅显。名“五里”则迂隐费猜,且与他经“五里”雷同,终不若“劳宫”二字为佳。
本穴治胸胁满痛、不可转侧、大小便血、吐衄呕逆、口臭、烂龈、中风、悲笑、黄疸、热病、汗不出等症。
中冲
本经之气,中道而行,直达手中指之端。故名“中冲”。其所治症为身热、烦渴、舌强、耳鸣,总为泻热也。
本穴治头痛如破、身热如火、心痛、烦满、热血攻心、掌热、心烦闷、舌肿痛、痰涎壅盛、牙关紧闭、暴仆等症,均以放血为佳。
按中冲、劳宫二穴,居本经之末,下接手少阳之经,本经属心包络,中医称为阴血之母。本经行径、直冲而进。凡经络之直冲之处,较迂曲处行动为速。以其行速,则血气因之充盛,血气盛,则旋泻之力大,病理物里其理相同然。故于各经末端之穴,多用泻法。所云本经末端,血行加速者,验其中指根动脉,较其他指根动力独大,可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