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争鸣:尽信书不如无书
前情
尽信书不如无书
何争鸣
初看到“孟母三迁”这个题目时,我真替笑李飞叨捏了一把汗。因为这个故事太为公众所熟悉了,尤其是其已经融入到了幼儿启蒙教育之中,他们又能写出什么新意呢?
文章一开始,就有一股寒气顺着我的眼耳,迅速地侵入到我的四肢百骸,忍不住打了一个寒战。“巴掌大的雪花”“冻成了酱紫色,像猪蹄的双手”“像摇旗呐喊的千军万马般声势浩大的风”“冻成冰塑的仲子”,这具有周星驰风格的语言,夸张又形象地写出了环境的恶劣。在这冰天雪地的时刻,躲进屋里无疑是最好的选择。站在外面的仲子也想躲进屋里避避风雪,虽然那个屋子的门帘“破得能够走进去一头牛”,但是他不能躲进去,因为屋里的老人没有召唤他,他不敢进去。这个严厉的老人就是大名鼎鼎的亚圣孟子。
此时的孟老夫子已是八十三岁高龄,已经分辨不出冻僵的仲子和羔羊有什么区别了。但是他仍然保持着一个“圣人”的气节,认为他现在生活的困顿,只不过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考验罢了。都说“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的确不错,即使晚年的孟轲已经非常穷困潦倒了,还是有人顶风冒雪地来“拜访”,来的这两个人是他的徒弟公孙丑和万章,还给他带来了礼物。孟老夫子已经没有“享受”他们带来的食品的能力了,但摆架子、训斥人还是可以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对于说教,公孙丑和万章不仅不感到不悦,还非常乐于接受,因为他们看望老师的目的就是想获得他的“智慧”,并把他的学术传承下去。“那就让他多谈论一些知识点,别竟是些水货”“以后可以出个文集之类的。”
可是孟老夫子已经老态龙钟,神智模糊了,哪里还能传授他们系统的知识呢?他所说的“圣人之言”,只是头上一句脚上一句的回忆片段。但这也难不倒公孙丑和万章,“以后我们可以自己编撰一些资料,扩充一下字数,岀一本几万字的集子。”
笑李飞叨的这一章《新孟母三迁》,正是依据“《孟子》一书是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的这一常识,加上其他一些历史细节,运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写就的。
《孟子》也罢,《论语》也罢,都说是记录的学者们的言论,我们知道那个时期文字的载体主要是竹简和木简,一块竹木片上记载的字数极其有限,书写也很不方便,所以说随时记录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大部分都应该是事后追记的,这也就避免不了记录者的“个人再创造”,带有个人的取舍,所以说这类经典读物并不能完全代表他们的观念。再则在流传的过程中,又有很多的“波折”,历代的帝王将相对其也有删改、增补,以适应当时的国情,可信度也就更值得商榷了。这一篇用孟子自己的故事,解释了《孟子·尽心下》所提到的“尽信书不如无书”,也就是说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了。
至于“孟母三迁”与其说是个历史典故,不如说更像一个杜撰的故事,为什么呢?孟母的住处起始时是在坟地旁,请问谁家会把家安在坟地呢?难道孟家是守陵人吗?第一次搬到了闹市区,这是基本可信的,“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嘛。再一次搬到学校附近,在那个时代,城市的规模很小,学校和闹市会距离多远呢?这样的搬家有意义吗?
无论是“孟母三迁”,还是诸如“王祥卧鱼”等二十四则小故事,我们完全没有证真和证伪的必要,需要知道的只是其教化意义,了解的应是精神层面的东西,至于具体情节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了。
刊发于2021.3.18《劳动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