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对于七、八零后来说,虽然日子过得很穷,但如今回想起来还是充满自由快乐的。那时,难得吃饱肚子,往往食不果腹,因此许多野味成了我们补充能量的天然食品,那些野味现在有些很难再吃到了,只能在记忆中回味了。以下这些儿时特别趋之如骛的野味,您吃过几种呢?
蛴螬,俗称:鸡母虫,菜园及甘蔗园里最多,尤其是要甘蔗园转种水稻的,耙田时,往往许多的孩子都可以各捡上一大盆,回头把蛴螬的屁股掐掉一截,挤掉里面黑色的粪便即可以煎炒着吃,酥香无比!
蝼蛄,俗称:杜百。同蛴螬一样,也是在菜园及甘蔗园居多,捉来一般用水冲洗一下即全虫入锅爆炒,只见它们在热锅里挣扎一番,便全都呜呼,再炒上一阵子,便香气扑鼻,令人垂涎三尺,一吃为快,味道好极了!
蝉,俗称:庵古喳。一般用大蜘蛛网弄成粘糊状,置于长竹篙末端,然后高举竹篙去粘(zhan)粘(nian )蝉翅膀而捕获。把捕获的蝉在其背上部塞入盐巴,然后用火烧烤,烤熟即可食用,味道也是杠杠滴,尤其是颈部的精肉。
竹笋虫,俗称:笋龟。一般在竹园里捉得,吃法与蝉相同,同样是美味!
河虾,俗称:溪虾。这个吃法有点特别,在溪里一捉到,便把左手拢成凹状,虾子置于凹底,右手也拢成凹状,然后双手用力合拍,似击掌状,一会儿虾子的壳变成了红色,据说那样就熟了,于是就掰去虾壳,吃掉。没啥味道,淡淡的清甜。
鸟蛋,这个估计较多人吃过,爬树掏鸟窝,然后水煮或火烤皆可,都很好吃,据说比鸡蛋补。
覆盆子,俗称:刺波。生于田间地头和山间,味道酸甜,特别好吃,但往往有些果实上有白色发硬的颗粒,大人们说那是被蛇舔过的,不能吃,因此有看到那种果实,一般不会去摘,后来才知道其实那并非是蛇舔的,而是菌病造成的。因为除草剂的大量使用,现在这东西很罕见了。
桃金娘,俗称:刀年。相比其他野果,它数量多,比较容易采到,因此有句俗话说:“七月半,刀年满山看”。桃金娘好吃,又能填饱肚子,因此许多孩子每到成熟季节,会成群结队地上山去采。不过,后来随着蜜柚种植的扩张,现在桃金娘数量也锐减了。
酸溜子,俗称:打噗籽。其果实未成熟是玩具,成熟时,果子转红变黑即可以吃,味道酸甜,很好吃。
盐肤木,俗称:埔盐。其果实类似葡萄,成串成串的,小果子上有一层粉状细小颗粒,吃起来咸咸的,略有点酸味,果实不能吃,只能尝尝其表面的味道。
锥栗,俗称:锥仔。木本大树,一般生长在山上,结的果,果外壳带刺,果实指头般大小,也有层硬壳,吃的时候得用牙咬破,果肉较硬,嚼之有香。
连蕉。一般生长于村前屋后的空地,开花的时候,摘下花朵,掐去花柄后吸取花心底部,里面有甜甜的汁液。
三叶草,俗称:盐酸。成片生长于田间地头,其花根茎部可生食,酸溜溜的。
俗称:称饭籽。成片生长于田间地头,花果成串,果成熟时成黑色,圆形,饭粒般大小,食之清甜。
每一种野味,都是回味无穷的美味,每一种野味,都承载着美好童的记忆!似乎再也没有什么山珍海味可以与之媲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