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受害于秦桧与宋高宗同谋构陷!白起丧生于范雎与秦昭王齐下杀手?
秦桧,字会之,江宁府人氏,也就是现在江苏南京,他在南宋立国之初被宋高宗赵构任命为宰相,由于极能迎合高宗心意,才得以独自专权,他在北方金国女真人霸占中原之后,决意引导偏安江南临安府的南宋政府与金国屈辱议和。当时天下贤士都以秦桧为耻,相继离开朝廷,隐迹江湖。
而当时南宋中兴四将之一的统兵元帅岳飞曾对秦桧说:“金人得志于中原十有二年矣!尝以议和驰我边备,竭我国力,以覆我王室,懈缓我不共戴天之仇,以绝我中夏讴吟思汉之赤子,以诏谕江南为名,命主上以稽首之礼,自公卿大夫至六军万姓,莫不扼腕愤怒,岂肯听主上北面为仇敌之臣哉!天下将有仗大义,问秦相之罪者何其众哉!”
也就是说金人霸占中原十二年了,常常用议和来让我们麻痹大意,最终还是想让我们忘掉靖康之耻,不共戴天之仇,从而颠覆我们大宋王朝,灭绝我们心向华夏的大汉男儿,又以诏书的口吻要求我们皇上向他们行君臣之礼,自朝堂的文武大臣到全国军民,没有不悲愤万分的,哪里肯让我们的皇上向北面的仇敌称臣呢?如果天下的义士们群起向你秦相国问罪,你知道会有多少人吗?
而秦桧其实私底下早和金人打得火热,所以听了岳飞的话,心中就对他嫉恨不已,想方设法要让岳飞贬谪在外。(桧方挟金人自重,尤恨飞言,故出之。)当时又恰逢金国使者前来临安宣旨,朝中文武大多坚称只议和,不受诏谕,对金人称宋室不称江南役臣。
而秦桧却百般讨好金国,居然命沿途州县以臣礼相迎,又想叫宋高宗以客礼隆重接待金使,以致群情激愤,可秦桧仗着皇帝对他的宠信,一意孤行,甚至劝宋高宗向金人屈己行臣礼,高宗这才表露出不满道:“朕的皇位是从太祖、太宗那传承而来的,不是受金人册封的,岂可对他们称臣行礼!”(桧欲上行屈己之礼,帝曰:"朕嗣守太祖、太宗基业,岂可受金人封册。")
当初赵构作为康王继承帝位,岳飞就立马向他上书道:“陛下已登大宝,社稷有主,金人谓吾素弱,而勤王之师日集,若车驾日益向南,恐不足系中原之望。臣愿陛下乘敌穴未固,亲率六军北渡,则将士作气,中原可复。”也就是提醒皇帝刚即位,不要老想着往南逃跑,赶紧掉头北上带领咱们跟金人拼命。那时的赵构皇位未稳,正如惊弓之鸟,见岳飞如此激进,一生气就将他夺职罢官了。
而后来著名的金国四太子兀术领兵渡江杀到杭州,是岳飞第一个跳出来,带着本部兵马在忍饥挨饿的情况下,对百姓秋毫无犯,竟六战六捷,打得金兵直呼:“吾等必避岳爷爷之兵也!”甚至许多金国将领在营中挂起自己画成的岳飞像进行跪拜和供奉,希求不要在战场上与他相遇,哈哈,不读宋史真不知道金人害怕岳飞到这种地步,这可不是宋人自吹,宋史是元人所著,比较客观。(金人恐遇其兵锋赖以免,图飞像祠之)
金人撤退之后,没过多久,又再一次渡江而来,这次岳飞出马又一次四战皆捷,金兵被杀得横尸十五里。金兀术跑到建康,又被岳飞设伏牛头山以待之。四太子见岳飞虽然只有精骑二百人亲自等候他,却死活不敢靠近过去,结果还是跑了,这一回,宋高宗亲自召见岳飞,手书“精忠岳飞”四个大字,制成军旗赐给了岳家军。宋高宗这个时候也是意气风发,在长江边与中兴四大将畅谈恢复中原之事,又独称岳飞与韩世忠可倚大事,这就惹得同为中兴之将的张俊、刘光世十分不开心。
后来岳飞北伐中原,每战必捷,北方的绿林好汉、江湖草莽、山民义军都群起响应,张俊这个时候却对宋高宗讲:“岳飞一动,则襄汉、河洛何所制?”(岳飞这一出马,搞得动静如此之大,他的号召力这般劲,将来襄汉、河洛一带除他之外还有谁指挥得动?)说得皇帝顿时就不高兴了。
可当岳飞得胜归来,入宫晋见皇帝,立马交出兵权,赵构又对岳飞释怀了,非常动容地问道:"卿得良马否?"(爱卿你需要好马么?)又诏谕朝中诸将道:“非常之时,听飞号令,如朕亲临!”又对左右道:“有臣如此,顾复何忧,进止之机,朕不中制!”(有这样的忠臣良将,我还有什么好顾虑和忧心的呢?今后他用兵进退,我不再中途节制了!)又当岳飞面说道:“中兴之事,一以委卿!”(恢复中原,振兴大宋的事业,我就全交给爱卿了)
岳飞受到皇帝这样猛烈的打鸡血,自然信心百倍,“飞方图大举,会桧主和,帝受桧所惑,累诏趣飞还朝,飞力辞,以死请,后造庐,居无何,飞趋朝待罪,帝又慰遣之。”这里就是说岳飞受到高宗鼓舞,正准备大展身手,挥兵北伐,不想宰相秦桧百般主和,在皇帝面前说尽了坏话,最后皇帝被蛊惑,下了好几次诏书催岳飞还朝,岳飞舍不得大好形势,原本坚持要北伐,甚至到了以死请战的地步,可最后还是拗不过圣旨,岳飞交还兵权也不去见皇帝,自个跑到庐山之上为母守墓去了,可没多久岳飞气消了,又赶紧前往宫中向皇帝低头谢罪,皇帝也就对他各种抚慰,并命他回到部队待命。
后来有个监军大臣替宋高宗检阅了岳家军之后,回来对皇帝说:"将和士锐,人怀忠孝,皆飞训养所致!"帝面不愉。也就是说皇帝听到岳家军被岳飞训练得精锐无比,且都只听命于他,就不高兴了,说明赵构对拥有重兵的大将一直都有猜忌。岳飞没多久又上书道:“临安僻在海隅,非用武地。愿陛下建都上游,用汉光武故事,亲率六军,往来督战。庶将士知圣意所向,人人用命。”这是要高宗不要窝在临安小城,赶紧像汉光武帝那样亲自临阵督战,士卒百姓才会个个为宋朝江山拼命。这封教皇帝做人的奏书自然也惹得皇帝不高兴了。
岳飞回到部队之后,策划“乘其不备,长驱以取中原”之计,宋高宗没有理睬他的建议,而是命秦桧积极议和,岳飞得知之后又上书言道:“金人不可信,和好不可恃,相臣谋国不臧,恐贻后世讥。”已经是直言秦桧的短处了,他又对诸将有言:“唾手燕云,复仇报国”之语,就是说如果现在一鼓作气北伐中原,恢复江山,应该是唾手可得的事情,这话不知有没有传到高宗耳中,有的话无疑又是一次不小的刺激。
可不久,皇帝授岳飞开府仪同三司,这个头衔就是虽未位列三公,却享受三公待遇一样,这是对臣子们极高的待遇了,可岳飞却向皇帝力辞道:“今日之事,可危而不可安,可忧而不可贺!”居然三诏不受,皇帝亲自温言奖谕,他才接受了。岳飞再一次受到鼓舞,居然率兵打到了已经沦陷的故都汴梁附近,他更是请示亲自带精锐骑兵前往给大宋历代先帝谒陵扫墓。可秦桧又拿出岳飞所写《满江红》一词中有“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之句,来影射岳飞这次提出谒陵背后隐藏的不臣之心,宋高宗又不高兴了,明令制止了岳飞的行动。
可岳飞的官职却在一步步往上晋升,不久被实授了三公之位,拜为太尉,主管南宋军事,又授少保,河南、陕西、河东北路招讨使,兼河南、北诸路诏讨使,皇帝下旨大褒其忠。从这些看来,皇帝的操作就实在有点弄不明白了,只能说帝王之术着实深不可测吧!
岳飞加官进爵之后,再一次表明自己要“先正国本以安人心,以示无忘复仇之志!”并打算自以其军驱以阚中原。皇帝没说什么,允许他便宜行事,“大军在颍昌,诸将分道出战,未几所遣诸将相继奏捷,飞自以轻骑驻郾城,兵势甚锐,兀术大惧,以为独飞不可当,飞亦以为金人伎穷矣。飞遣子云领骑兵直贯其阵,戒之曰,不胜,先斩汝!鏖战数十合,贼尸布野。兀术有劲军,皆重铠,号为拐子马,官军不能当。飞引步卒入阵,勿仰视,第斫马足,奋击遂大败之。兀术大恸曰,自海上起兵,皆以此胜,今已矣!兀术益兵来,飞奋斩其将,几获兀术,所向皆奏捷,而桧力主班师。”
这里是说岳家军行进至颍昌,岳飞命诸将分道出战,没过多久各路人马全都打了胜仗,岳飞更是亲自骑着马前往郾城,岳家军士气高涨,兵锋更是精锐无比,金国名将四太子兀术非常恐惧,认为唯独挡不住岳飞的攻势,岳飞也认为金国人气数已尽,玩不出什么花招来了,于是派他养子岳云做先锋直接攻打金国的军营,并告诫他打不胜,回来就先斩了他!
不想一交战就把金军杀得尸横遍野,兀术只好出动最厉害的连环拐子马,其他宋军都吃过不少苦头,没人可以抵挡金人这种黑科技,可岳飞却亲自下马,拉着步兵就往前冲入金军阵中,带着兄弟们头也不抬,只管拿刀狠狠地砍马蹄子,一阵疯砍,金人的王牌骑兵也被他干掉了,兀自居然放声大哭起来,说道:“从长白山天池起兵至今,没输得这么惨过!”
后来他又从大东北增兵过来,岳飞毫无惧怕,正面硬刚,差点还把兀术给活捉了,岳家军没有一场打不胜的仗,只有秦桧还在拼了命地筹划议和。岳飞获得如此重大胜利的消息,不但打垮了金人的意志,更是震动了整个南宋朝廷,就连宋高宗接到岳飞捷报后,手都一直在抖,对着群臣说道:“朕未知飞能破敌如此!”
岳家军累战皆捷,中原大震。飞进军朱仙镇,距汴京四十五里,兀术遁走。飞檄陵台令行视诸陵,葺治之。飞布德意,两河豪杰所揭旗以"岳"为号,父老百姓争挽车牵牛,载糗粮以馈义军,顶盆焚香迎候者,充满道路。自燕以南,金号令不行,兀术欲签军以抗飞,河北无一人从者。乃叹曰:"自我起北方以来,未有如今日之挫衄。"飞大喜,语其下曰:"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方指日渡河,而桧欲画淮以北弃之,风台臣请班师。飞奏:"金人锐气沮丧,尽弃辎重,疾走渡河,豪杰向风,士卒用命,时不再来,机难轻失。"
岳家军所向披靡的阵势,让中原的金人和天下群雄都大为震动,岳飞进军至朱仙镇的时候,距离汴梁只有四十五里路了,金兀术吓得赶紧逃跑,岳飞传令相关人员前去先帝陵寝进行视察和修葺,同时又向中原地区大力宣传朝廷旨意和岳家军军纪,黄河两岸的英雄豪杰都打起岳字旗号,唯岳飞之命是从。
中原的父老乡亲牵着牛,推着车前来给岳家军送粮食和衣物等补给,甚至在道路两旁像供奉天兵天将一样焚香膜拜,人山人海专门等候岳家军的到来。金兀术想尽一切办法都无法号令河北的汉人兵马了,使得他不禁长叹道:“从白云黑水起兵至今,从未这样丢脸受此挫败!”
岳飞却满心欢喜对诸将说道:“咱们很快打到金国黄龙府,活捉金国狼主,剖开他的小肚子,与诸君下酒痛饮!”可临安的秦桧却一心想让南宋与金国以淮河为界,南北分治,他好刀切豆腐两面光,两边讨好获利,于是就叫手下在御史台做事的官员上书请岳飞退兵,岳飞气得大骂秦会之,如此大好形势,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桧知飞志锐不可回,乃先请张俊等归,而后言飞孤军不可久留,乞令班师。一日奉十二金字牌,飞愤惋泣下,东向再拜曰:"十年之力,废于一旦。"飞班师,旗靡辙乱,民遮马恸哭,哭声震野,从而南者如市。
方兀术弃汴去,有人叩马曰:"太子毋走,岳少保且退矣。"兀术曰:"岳少保以五百骑破吾十万,京城日夜望其来,何谓可守?"对曰:"自古未有权臣在内,而大将能立功于外者,岳少保且不免,况欲成功乎?"兀术悟,遂留。飞既归,所得州县,旋复失之。飞力请解兵柄,不许,帝问之,飞拜谢而已。
秦桧知道岳家军锐气正盛,岳飞是不会轻易退兵的,又叫张俊、刘光世等统兵大帅先行撤退,使岳飞失去羽翼侧应,然后又对皇帝说岳家军不可孤军久留敌境,宋高宗只得一天之内一连下十二道金牌命岳飞班师,当时岳家军听说撤退的命令,全体将士骂天骂地,旗帜也撑不好了,推车的也在路上乱撞,老百姓哭声震天,纷纷跟着岳家军南走,岳飞悲愤得痛哭流涕。
本来金兀术已打算逃回关外,不想被人拦住跟他讲岳少保功高震主,朝中掌权忌惮他的人是不会让他成就大功的,四太子殿下就放下心来做个吃瓜的观众吧!兀术却还在念叨着岳少保曾经以五百铁骑大破我十万狼兵,太让人害怕了!
后来岳家军果然撤退,兀术又把失去的土地夺了回来。岳飞回到临安,立马将帅印丢给皇帝,皇帝却还是陪着笑脸将帅印塞回他手中,又问候他开不开心,辛不辛苦,岳飞气不打一处来,又不好发作,拜了两拜,话都没说上一句,扭头就走了。
谍报金分道渡淮,飞请合诸帅之兵破敌。帝趣飞应援,凡十七札。时飞方苦寒嗽,又恐帝急于退敌,力疾而行,帝得奏大喜,赐札曰:"卿苦寒疾,乃为朕行,国尔忘身,谁如卿者?"金兵望风而遁。时和议既决,桧患飞异己,飞少豪饮,帝尝戒之曰:"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遂绝不饮。帝初为飞营第,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
帝手书曹操、诸葛亮、羊祜三事赐之。飞跋其后,独指操为奸贼而鄙之,尤桧所恶也。张俊知世忠忤桧,欲与飞分其背嵬军,飞议不肯,俊大不悦。桧欲尽收诸将兵权,以扇摇诬世忠,飞驰书告以桧意,世忠见帝自明,俊于是大憾飞,遂密以飞报世忠事告桧,桧大怒。飞每对客叹息,以恢复为己任,不肯附桧和议。
南宋谍报人员报告说金兀术又越过淮河前来侵犯,岳飞请求所有的将帅一同出兵将金人撵出去,宋高宗写了十七道最高指示,催促岳飞第一时间到达预定战场。当时岳飞刚从北方回来,又气又劳累,受了风寒一直咳嗽发热,可他又担心皇帝急于要将金人击退,就立马带病出征,强撑着到达了前线指挥所,高宗听说之后,高兴得掉下了眼泪,亲笔写信给岳飞说道:“爱卿生了重病,却不顾劳苦为朕分忧,舍身忘死一心为国者,除了爱卿谁还能如此?”
金兵听说岳飞来了,立马拍屁股走人,不敢交战。岳飞有时候喜欢饮些小酒,皇帝怕他因酒误事就当面跟他讲,等打到河北,撵走了金人,爱卿想怎么喝都行!岳飞为了不辜负皇帝的倚重,当即将酒给戒了,从此滴酒不沾。皇帝本来要赐一所豪宅给他,也被他当场拒绝了。皇帝还曾把东汉曹操、蜀汉诸葛亮、西晋羊祜这三大名臣的小故事书写给他,作为小礼品,当时秦桧也在场,可从来没有得到皇帝这样的赏赐,心中很是嫉妒,岳飞拿着小故事书说道:“诸葛亮、羊祜都是大大的忠臣,曹操挟天下以令诸侯,图谋篡汉,不是个好东西!”这话听在秦桧耳朵里,立马吓得他屎尿齐流,从此更加憎恨岳飞。
张俊知道岳飞老友韩世忠得罪了秦桧,就想着拉着岳飞一同将韩世忠推下水去,岳飞坚决不干,张俊很不高兴。后来秦桧想要将中兴四将的兵权尽数收拢,就摇着扇子指示手下诬告韩世忠,幸得岳飞赶紧写信给世忠告知他内情,世忠立马跑到皇帝面前哭述,才使得秦桧、张俊无法下手,张俊从此也恨透了岳飞。岳飞平时对朋友总是大讲自己要收复河山的志向,并表明自己坚决不附和秦桧与金人议和。
兀术遗桧书曰:"必杀飞,始可和。"桧亦以飞不死,终梗和议,己必及祸,故力谋杀之。且飞屡言和议失计,且尝奏请定国本(所谓定国本,就是早立储君,可这不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专戳高宗无子嗣的痛处么?),俱与桧大异,必欲杀之,于是兴岳飞之狱,诬飞旧将张宪谋反,又诬飞尝自言"己与太祖皆三十岁建节"为指斥乘舆,岁暮狱不成,桧手书小纸付狱,赐死狱中,即报飞死,时年三十九。
时洪皓在金国中,蜡书驰奏,以为金人所畏服者惟飞,至以父呼之,诸酋闻其死,酌酒相贺。盖飞与桧势不两立,使飞得志,则金仇可复,宋耻可雪。桧得志,则飞有死而已。
金兀术打不过岳飞,只好写信给秦桧说,一定要杀死岳飞,才能议和。秦桧心想岳飞不死,迟早死的就是他,于是尽一切力量都要将岳飞害死。没多久,他就找人诬告岳飞部下张宪自己想做皇帝,和苗傅、刘正彦那样造反(宋高宗平生最忌惮的就是这件事,苗、刘二将本是禁军将领,为了独揽大权,居然逼宫迫使他退位,以致将他惊吓得终生不育),又诬陷岳飞自称本朝只有自己和太祖皇帝一样,三十几岁就成为了朝廷的最高级将领,宋高宗虽然对这些话也是将信将疑,但却不敢再完全信任岳飞,于是任由秦桧处理此案。
后来韩世忠为岳飞抱不平,当面质问秦桧为什么要这样对待岳飞,秦桧呵呵一笑说道:“这还需要什么理由么?”(莫须有)过了将近一年,有司还不能证据确凿地给岳飞定罪,秦桧只好写了一张小纸条塞往监狱当中,说是奉诏谕将岳飞秘密处决,赐死了事,随后就传来岳飞被害的消息,时年三十九岁。
当时号称宋朝苏武的洪皓被金人扣押多年,他写密信给临安时说道,金人唯一惧怕的就是岳飞,当地人都称岳飞为老爹阿爸,金国诸王听说他死了,又哭又笑,一来敬他是一等一的英雄好汉,二来劲敌已死,免不得要摆酒庆贺。
宋高宗本有四方勤王之师,四大中兴之将,天下之事宜无不可为者,却因苗、刘逼宫之乱,致其恬堕猥懦,播迁穷僻,权宜立国,又惑于奸桧,偷安忍耻,匿怨忘亲,一再坐失事机,忍自弃其中原,故忍杀飞,将岳飞父子害于大功垂成之秋,使天下有志之士皆扼腕切齿,岂不悲夫!
宋高宗自从老爸宋徽宗,大哥宋钦宗被捉到大东北度假之后,他在长江以南的地盘上要兵有兵,要将有将,本来也是大有一番作为的,可却因为苗、刘兵变的事,让他丧失了最初的英雄豪气,变得贪恋堕落的生活,深居宫中猥琐而懦弱,只得躲在偏僻的南方海边小城临安,立起一个不伦不类的小朝廷,又受到秦桧这样奸臣的蛊惑和诱导,一心选择了忍辱偷生,忘记了父兄的大仇,一而再再而三地错失收复天下的大好良机。
自己害怕面对残酷战争和即便迎回父兄后的复杂政局,于是忍心把中原这大半块家业全部丢弃,从而也没有不忍心将岳飞这样的盖世忠臣良将杀害,从上帝视角来看,岳飞父子真是死于可成就天大功业的好时机,当时天下的忠臣义士没有不对此咬牙切齿表示悲愤的!所以说,秦桧固然奸诈,如果不是宋高宗自泯雄心,徒存狭隘私欲,一代名将岳飞也不会受到秦会之的构陷,而含冤谢世于风波亭中。
而反观早于南宋岳飞一千年的秦国战神名将武安君白起,同样在当时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为秦战胜攻取者七十余城,南定鄢、郢、汉中,北擒赵括之军,大破赵于长平,坑杀赵卒四十五万之众,遂围邯郸,也可谓是功高震主。
而后秦昭襄王听从宰相应侯范雎之计,迫使韩、赵两国割让六城之地罢兵议和,白起听闻不能进攻邯郸,一举灭赵的操作是范老三“蛊惑”秦王所决策的,由是与范雎就有了仇隙。后来秦昭襄王再想发兵攻克赵邯郸,却如何也不能拔城取地了。秦王这才亲自来请白起出马,白起称病不行。秦王又使范雎请之,白起谩骂范雎,终不肯行。
秦王因此发怒而再次前来强行拉武安君白起起身,白起始终以病重为由不肯就范。没过多久魏国信陵君魏无忌率诸侯联军数十万攻秦军,秦军大败,死伤惨重。武安君却说:“王不听臣计,今如何矣!”秦昭襄王听闻之后,当即将武安君降为士卒,而范雎在朝议时说:“白起被贬谪之后,他对大王还是怏怏不服,颇有怨言咯!”秦王则认为白起已到了目无君父,毫无人臣之礼,不可留其存活的地步,于是派使者赐之诫剑,命其自裁,所以世人皆称是范雎对秦王进言而杀之。
实际上白起之死,更多是由于他自身的情商和逆商太低,一再触碰秦王对人臣的底线,同时也让范雎有了排斥异己,顺水推舟“借刀杀人”的绝佳理由,秦国白起与南宋岳飞同为浴血疆场的不世战神,但他俩之死留给千秋后人的意义却完全不可同日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