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鉴《资治通鉴》:“冷酷无情”的刘邦为何“落泪”呢?
常理言之,成大事者,很少“儿女情长”。但是,刘邦作为汉朝的开国皇帝,其一生见惯了血流成河的场面,却为何在其家乡“沛县”落泪呢?我不想从“历史”角度论述,因为历史总是无情的;我更愿从人的角度来思考一下。因为,帝王不仅仅是一部“改朝换代”的机器,更应该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平常人。所以,从人的角度来看,更能给“冷酷的历史”以“柔情的”一面。
公元前195年,大病初愈后的刘邦在平定“英布之乱”后,途经故乡沛县。其“悉召故人、父老、诸母,子弟佐酒,道旧故为笑乐。酒酣,刘邦亲自歌之,并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对其父兄说:游子悲故乡”。(《资治通鉴》第一卷,第138页)在故乡的怀抱里,一代帝王抛掉了昔日的“刚毅”和“冷酷”,展现出“柔弱”的一面。也许只有在故乡的港湾里,刘邦这艘“巨舰”才能安稳入眠。他在故乡的土地上“载歌载舞”,尽情释放着内心的压力。刘邦还大声歌唱“大风歌”。故乡中的“刘邦”不再是一位“帝王”,而是一位“游子”。正如他自己所说:游子悲故乡”。
从人的角度看,成就大事的人往往是孤独的。因为周围一切关系都绑定在“权谋机诈”的链条上。但是回到故乡,这个链条就会被暂时斩断。显然,刘邦这位成就大事的帝王的感情世界里,太需要这种无利益而纯正的“亲情”了,抑或称为“乡亲情”。你看他与家乡的故人、父老、诸母及子弟,把酒言欢,好不快活。可见,作为一个帝王的平常人也是需要亲情与友情的,但是人一旦成就点事业后,这些亲情又往往变成了奢侈品,只能在心中想想,却再也找寻不到。
当代,数字化已然走入我们的生活空间,人似乎更加难以找回“乡情”。虽然人通过一部小小手机连接着“故乡”的故人与父老,但是“乡亲情”却淡了。当代的我们没有成就什么伟大的事业,但是“乡亲情”依然渐渐离我们远去。 古代,作为帝王的刘邦还能找到让自己“释放自我”的“乡亲情”,而作为现代人的你我还能找到让自己“释放压力”的“乡亲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