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扁鹊汇]风药的副作用,及其在皮肤病的应用
风药之名始于李东垣, 是一类具有升发、疏散特性的药物, 如: 升麻、柴胡、羌活、防风、葛根、独活、白芷、荆芥等。风药在应用较为广泛, 尤其是在治疗风寒外感性疾病和脾胃病时经常使用。风药在皮肤科中同样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
风药在皮肤科应用的理论依据
01
风药对气血的作用
风药不仅能行气、升气、降气、益气, 而且能活血、止血、补血, 用风药行散血药, 可止血而不留瘀,对有瘀滞者, 又可行气活血而止血。因血得寒则凝, 得温则行, 用辛温风药, 可防止凉药凝血, 如朱丹溪治下血有热, 四物汤加桅子、升麻、秦艽、白芷; 血虚有寒, 四物汤加炮干姜、升麻。风药能发越郁火, 升阳解毒, 如李东垣调经升阳除湿汤。风药振脾益气, “ 参术补脾, 非防风、白芷以引导之, 则补药之力不能到”, 风药能振脾益气而能摄血。治疗皮肤疾病时加用风药有助于调畅气血, 消除气血凝滞。
02
风药对经络的作用
风药多具有温通走散之功, 可以温通经络。局部经络阻塞是很多结块类疾病的病机,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将其概括为“经络阻隔气血凝”, 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 引起经络阻塞不通, 进而产生气血瘀滞, 肿痛结块。毒邪由外传里或由里出表也都是通过经络的传导而实现的。风药的走散温通作用可以疏通经络,散邪消结。
03
风药对脏腑的作用
风药的宣发升散功能对脏腑由多方面的调节作用。风药不仅能疏肝, 亦且有升脾、燥脾、悦脾之功。另外风药还具有固肾气助气化作用。经云:“肾肝之病同一治, 为具在下焦, 非风药行经则不可。”风药可助肾阳升发而布阴精。五脏真气充实, 则疾病预后良好,《金匾要略》云“若五脏元真通畅, 人即安和”。
04
风药的祛邪作用
风药质轻味辛,药性升浮、善行,具有开泄胰理,发散祛邪的作用,能使入侵之邪从表而解。根据邪气寒热之不同, 可分别选用辛温之麻黄、桂枝等。风药之性多辛燥温,可驱湿散寒,《内经》曰“湿胜则濡泄”。风药性温燥,气芳香,善于燥湿化痰,畅气胜湿,能祛痰湿于流散之地, 疏被郁阻之气, 使气血畅达而解血瘀。风药与理气药配合, 可起旋解作用;与清热泻火药配合, 起宣发作用;与理血药配合, 起推动作用;与祛寒药配伍, 起温散作用;与祛湿药配伍, 起疏化作用;与解郁药配伍, 起疏达作用;与补益药配伍, 起升运作用。总之, 风药在治疗外科疾病方面的作用可归纳为: 解表助祛毒, 疏风助活血, 祛风助胜湿。
(图片来源:新浪博客)
风药在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
皮肤病多以瘙痒为主要表现,《诸病源候论》曰“凡瘙痒者,是体虚受风, 风入腠理, 与气血相博,而往来于皮肤之间,邪风微,不能冲击为痛,故但瘙痒也。”因此, 治疗瘙痒的皮肤病, 祛风药的使用也是举足轻重的。如急性尊麻疹多为实证、热证, 慢性尊麻疹多为虚证、寒证。治疗上宜从风、湿、瘀、虚入手。风邪有寒热之分,风寒者,治宜祛风散寒,可选项用荆芥、防风、羌活等祛风散寒;风热者, 可选用银花、桑叶、牛蒡子、薄荷、蝉蜕等祛风清热。过敏性紫癜发病急, 变化多, 初起多有外感风热症状, 皮肤紫癜常伴有瘙痒及关节肿痛游走不定等临床表现, 故当属于“风”,故在清热凉血方中加入祛风药, 如蝉蜕、防风、刺蒺藜等,能提高疗效, 缩短疗程。
应用风药治疗皮肤病应注意的问题
正确掌握风药的应用时机,尽管风药在应用广泛, 但绝非任何情况均适用。
疾病初期有表证或湿浊重者最为适宜,阴虚有热者当慎用或禁用。
合理掌握风药用量及用药时间。
风药在治疗中多作为佐药配合其他药物一同使用以提高疗效, 因此其用量一般不宜过大, 达到表散邪毒之效即可, 不可过量及长时间使用, 否则会汗出过多, 阴液大量丢失,出现变证, 即《伤寒论》中所谓“疮家不可发汗, 汗出则痉”。
更要注意风药与其它药物的配伍。风药多具有温燥之性, 临床上可配用苦寒之品牵制风药燥性, 防止风药升散过猛。温燥太过可消耗元气、灼伤肾阴, 且可使肝胆之气更为郁结。故稍佐黄柏、黄连、知母等苦寒之品, 即可“降其阴火、以救肾火”; 苦寒清泻肝胆之热, 而使肝郁易于开透疏解, 即东垣所谓“以小苦通之”。
“诸风之药损人元气而益其病”,除配用苦寒药以制约风药之燥性外,对于元气虚衰者, 还须配伍人参、黄芪、白术等益气之品, 以防元气耗散。
风药之性多辛香温燥, 易伤津液。在运用风药时可配以沙参、麦冬等养阴润燥之品, 生津润燥。
温馨提示:
本平台分享疾病诊疗方法及用药经验,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交流,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及处方,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版权归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名中医传承办公室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