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公平:秦朝刘邦斩白蛇当了皇帝,唐朝书生杀花蛇命运悲惨!
先讲一有趣的故事做开胃小菜。
话说古时有俩人,一个是有点子文化的流氓,姓李,一个是爱好学习的小朋友,姓刘。小朋友舅舅饭店开张,邻里街坊都来放爆竹贺喜,本是高高兴兴,却被有文化的李流氓吃了霸王餐,且起了争执。还说你们去告也没用,县令他师爷,是我七大姑的三儿子呢。这样,我出个上联,你们若有人对出了下联,菜金我给三倍!
说着,念出一句话,一听,却是“骑青牛,过函谷,老子姓李”。
他借李耳过函谷关的典故,自称老子,显然想占尽便宜。
但见刘小朋友略一沉思,已出下联——
斩白蛇,兴汉室,高祖是刘!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
他以刘邦的故事反击,对得是恰如其分,不卑不亢。围观的吃瓜群众鼓掌叫好,大喊给钱,给钱,三倍,三倍……
李文氓扔下一两银子,吼着,不要找了,多的做小费!老子也没吃亏……
在司马迁他老人家的《史记》里,确实有记载了刘邦的很多奇事。斩白蛇,就是其中之一。
刘邦斩蛇,就成了皇帝,后人若杀蛇,会有什么后果呢?
唐朝宪宗元和六年(811),嵩山一座庙里出了怪事。
有三个书生,韦思恭和他的两个同学,一姓董,一姓王,结伴借了庙里一间房读书。温习之余,三人游山玩水,吟诗作赋,不亦乐乎。
“寺东北百余步,有取水盆在岩下,围丈余,而深可容十斛,旋取旋增,终无耗,一寺所汲也”,那天,他们提着囊壶去打水,却见“见一大蛇长数丈,黑若纯漆,而有白花,似锦,蜿蜒盆中”。
三人吓了一大跳。正踌躇着要不要去取水的时候,王董二人却已做好打算,“彼可取而食之。”
韦思恭急忙劝阻,我知兄弟二人乃是岭南来的,好食野物,老鼠都不放过,但,“安知此名山大镇,岂非龙潜其身耶?况此蛇鳞甲尤异于常者,是可戒也。”
“龙?哈哈……”董生大笑……
“正好没吃过龙肉,听说吃了长生不老呢!”王生附和。
韦思恭无可奈何,眼见他二人“投石而扣蛇且死,萦而归烹之”。
这条蛇还没煮熟呢,却听庙里有僧人在讲,奇怪,今天水盆里怎么有一条花蛇啊!好大,以前从没见过呢,吓死我了……
王、董两人一听,怪哉,难道真有神仙不成?
反正都已杀了一条了,还怕什么……
韦思恭自然又是极力相劝,却被二人嘲笑胆小。
未过一会,两人惊惶跑回,面无人色,告诉韦思恭,出大事了……出……大……事了……那蛇,我们……我们正要打的时候……腾空飞走啦……
话音才落,“忽闻山中有声,殷然地动。山间风云暴起,飞沙走石,不瞬息至寺,天地晦暝,对面相失”。
但听乌云中传出来一声,“别打错了!”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
“雷火中半下,书生之宇,并焚荡且尽。王与董皆不知所在,韦子于寺廊下无事”。
几天之后,韦思恭和庙里的和尚们才在几里地外找到董王二生烧得焦黑的遗体。
同是杀蛇,刘邦与董王二生的命运,何其不同啊!一个辉煌腾达,一个悲惨不已。
当然,我们知道,《史记》以及唐人笔记里这些离奇的说法,大家看看也就罢了。
对刘邦,无非是其成功之后,利用此大造其天生就应为皇帝的舆论。后世之人,对于此道,用得亦是娴熟无比,天雷滚滚,马屁轰轰;
对董王,则无非是告诫人们,莫杀生而已。
历史看久了,便会知道,那些神乎其神之事,都藏着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