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花费11年投资4亿,用心打造了一座古村,游客却寥寥无几
阳朔并不大,甚至你可以用“弹丸之地”来形容它。在山峰峡谷之间,上天恩赐了这里一片好山好水。因为阳朔属喀斯特地貌,所以山林奇特,溶洞众多。
尤其是秀丽的漓江,更是无数人魂牵梦萦的人间天堂。韩愈一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传唱了千年,极言漓江的水如青罗带一样柔曼迤逦,漓江的山如碧玉篸一样翠绿峻秀,让人神往。
东漓古村位于灵川县大圩镇潮田河畔,距离桂林市区仅15公里。
整个村子依山据水而建,青山叠翠、秀水涟涟、碧空舒朗,一切的一切都组合得刚刚好,宛如山水大师笔下的神作,有种“世外桃源”的安宁与美好。
因为广西地处岭南,自古为百越之地,交通闭塞。秦始皇为统一岭南,下令“凿渠而通粮道”,沟通湘漓水系,形成湘桂间的交通水路。之后到了宋、明、清几代,民间商贸日渐昌盛,而湘桂水道年久失修,水运能力有限,地方官府为此组织开辟湘桂陆路商道,鼎盛期达500多年,被后人誉为“南方丝绸之路”。
走在村子里,仿佛一瞬间就穿越到了旧时光里。
一条潮田河贯穿整个村落,流水从村头到村尾,给东漓古村增添了几丝动感。到处是深深浅浅的绿色,就连空气都充满了醉人的清新。
走在长桥上,眼前的场景宛如一幅绝美的诗画。黑色的瓦、灰色的墙,明明是浅淡的颜色,合在一起,却美得让人心动。
沿河分布着近200多栋古建筑,无声地凝集着过去的故事。
若是走到内部,厅堂庭院,布局合理,日光从天井倾洒而下。抬头仰望,恍惚间你竟会觉得自己应该是去到了皖南。
不经意走入深深的村巷,两侧高墙耸立。被雨水打湿的石板路反射着滑腻的光晕,不知有多少人曾走过这里。
这个扇形的亭子尤其有趣,大大的牌匾写着称天命,亭子中还真的悬挂着一杆秤。从亭子两侧的对联来看,应该是引导人们一心向善、多做善事的。
建筑已然很美,但只是东漓古村的特色之一,这里的传统非遗手工艺体验才更是令人赞叹。
为了能够真实地展示漓江流域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貌,“ 东漓古村”的缔造者们请来各种手工艺人,在村里开设了打铁铺、染坊、布坊、榨油坊、陶瓷作坊、木工作坊等,挖掘和恢复了大量的传统非遗技艺。
比如这位铁匠,先将要锻打的铁器在火炉中烧红,然后移到铁墩上,手握大锤,一锤一锤进行锻打,现场火花四溅。
木工则在木板上细致地刻画图案,等着下一步继续加工。
扎染也很有意思。扎染是汉族民间传统独特的染色工艺。之所以叫做扎染,是因为分扎结和染色两部分。它是通过纱、线、绳等工具,对织物进行扎、缝、缚、缀、夹等多种形式组合后进行染色。
这种技艺令人惊奇的是扎结每种花,即使有成千上万朵,染出后都不会有两朵是相同的。
游人可以观看手工制作的过程,甚至亲身参与,体验过去的生活方式,比如烹饪顶锅饭。
做饭所需要的大米,是当地种植的水稻。游客可使用各种古老的农具,经过清理、砻谷、碾米等工序,水稻才能成为糙米。再用传统铸铁顶锅煮出的饭,就是香气十足的顶锅饭。虽然糙米不如白米的口感和味道那么好,但胜在健康,因为糙米保留了更多的营养成分。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知道如何使用这些古老的农具,甚至有些从来没见过。但只要你了解了,就会忍不住感叹前人的智慧。在科技不发达的年代,竟然能设计出这么多功能强大的器具,实在是了不起!
可见这里除了风景好,还是亲子游和研学的好地方呢。
我是琰棱
带着有趣的灵魂
我一直走在路上
旅行|摄影|写作|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