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绿廊,感受水城文化之二十三】出水莲花不夜天,名城节庆“行彩桥”

行彩桥是元宵期间揭阳市区一项传统民俗活动。作为春节过后元宵节前的一个最隆重的节庆活动,“行彩桥”民俗从正月十一持续至十六,有正月十一“行头桥”,正月十五“行二桥”和正月十六“行尾桥”3个完整的阶段。
▲ 2019年“行彩桥”民俗活动场面。郑楚藩 摄
2020年孟夏,记者一行探访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榕城行彩桥”,尝试从历史渊源、传说故事、习俗文化等方面向读者展示它独特的文化魅力。
▲ 行彩桥非遗传承点位置图。阿龙 制图
渊源:传说演化为民俗
“行彩桥”的风俗,流传年代久远,在明清的方志、戏剧中,就有关于“行彩桥”的记载。据明万历《广东通志》载,潮州府“上元设灯树彩花,高七八尺。妇女度桥投块,谓之度厄,或项携以归,谓之宜畜儿童。”同时期的万历《荔枝记》戏文第六出:富家小姐黄五娘说:“李婆,夜昏正月十五,天官赐福,人人头插柳(枝)去体(睇)灯,行桥,四季平安利市。”雍正《揭阳县志》载:“上元张灯树,放烟花,扮八景,舞狮子。坊间裱谜,士民集而猜之,中者有奖。妇女、儿童渡桥投块,谓之渡厄,或采青、拾瓶嘴以归,取义宜男。”可见“行彩桥”在明清时期就开始流行于潮汕民间。
今年75岁的许国青家住石狮桥附近,家中十兄弟姐妹,排行第五,附近的街坊都亲切地叫他为五叔。许国青自幼起与老辈人一起行彩桥、说彩桥、扮彩桥,对石狮桥的历史、文化、故事耳濡目染、如数家珍。他给我们讲了两个传说故事——
相传古时榕城一贫穷人家育有一对儿女,女为长、子为次,长女出嫁后,因娘家人手不足,常回娘家帮忙。有一年元宵期间回娘家,其夫与其弟在家门前的小桥上张灯结彩,以作娱乐。是年姐喜得贵子,弟赴试中举,搭彩桥遂被视为祥瑞之举而留传下来。今榕城行彩桥时还保留有“回娘家”的习俗,主要是新婚或尚未生育的女儿偕同夫婿在行彩桥前或行彩桥后一同回娘家,当晚娘家除煮甜汤圆接待之外,还要事先准备一盏新花灯点亮后送给女儿带回家,因潮语“灯”与“丁”同音,潮汕又有生儿子煮圆的习俗,“送灯食甜圆”之举实为娘家祝福女儿家“财丁兴旺”。
另一则为神话传说:据说很久很久以前,揭阳城常遭洪涝灾害,百姓苦不堪言,有一年,城中一耆老,梦见一位白髯老翁对他说:“今年揭阳城将有大难降临,元宵节前行过彩桥的人,便可保平安,免遭厄运。”说也奇怪,这年正当人们欢天喜地闹元宵的时候,突然大雨滂沱,榕江南北河河水暴涨,百姓生命危在旦夕。这时,突听一声霹雳,一位仙女飘然而至。她舞动手中的一条条彩带,化作一座座美丽的彩桥,让人们行过彩桥以逃难,使全城百姓安然无恙。从此以后,每年元宵节,人们便以行彩桥的形式渡厄,祈求平安。
载体:从太平桥到石狮桥
从前市民“行彩桥”,必先行县署衙前的太平桥(在今中山路北端),因太平桥被称为城中第一桥,且名字为太平,故谓之“行头桥”,祈望全年平平安安。“头桥”原意为第一桥。
在“行彩桥”蔚成风气,并推广至全城大小桥梁之后,石狮桥逐渐“取代”了太平桥,成为市民首选彩桥。据清乾隆《揭阳县志》载:“北窖桥即石狮桥,在县治西一百五十步……旁有石狮,故名。成化元年(1465)知县陈爵建。”而蹲于桥东端的石狮,《揭阳文物志》考为“明代镇煞石狮”。
▲ 清乾隆《揭阳县志》有关石狮桥的载述。阿龙 截图
县城有桥数十座,为什么单在北窖桥头立石狮呢?原来,堪舆家认为:揭阳县所以如北兴盛,是凭借山川龙气的。有一条龙脉,自桂岭迤逦而来,直抵县衙,故旧时西门外吊桥东岸建有个接龙亭(在今西湖豪宛小区外西侧),以迎接龙气。龙气入西门,沿直街东进,来势凶猛,所以在北窖桥东岸,立有一大石狮挡之。狮乃百兽之王,坐镇桥头,促使龙气变和缓,化为吉祥。这和旧时于大路、长巷尾竖一石,刻“泰山石敢当”同样道理。因桥头立石狮,市民以“石狮桥”称之,久而久之,替换了北窖桥的名称。
现在的石狮依旧屹立于桥头之上,狮身以红色为主,脚踏绣球,加之大如铜铃的双眼,水盆般的大嘴,青白相间的眉毛以及随风飘扬的青色鬃毛,额头中间的金色“王”字更是彰显石狮的霸气。石狮的吉祥以及有求必应的传说,以至于后人将其供奉起来,又称“金狮爷、狮爷公”,香火不断。
▲ 摸石狮。郑楚藩 摄
内容:祈福与欢聚并行
“行彩桥”活动时间是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一至正月十六。正月初十前是准备阶段,每年春节刚过,榕城老城区的各座桥梁理事会便会组织起居住在桥周围的人家行动起来,彩饰附近的桥梁。人们在各座桥上,用青竹枝、榕树枝扎成棚子,两头搭彩门,插上鲜花、彩纸花,挂起花灯、影灯,张贴吉祥红联、字画,并在彩桥周围悬挂成百上千幅绣有“富贵吉祥”“国泰民安”“合境平安”“竹苞松茂” 等字样的标旗彩幅。男女老少为祈福迎祥,参加搭彩桥活动。能工巧匠自动义务参与,各献其技。各种花灯、灯橱都是本地民间艺术家自己精心设计、创作、制作的,特别是一幅幅灯橱描绘的戏剧、民间传说等故事人物,造型生动逼真,观赏者众。除了桥之外,桥旁的巷道、商店和其他祠堂在行彩桥期间也会布置彩灯、两侧挂满彩旗,使彩桥附近灯火辉煌。
“行彩桥”一般分3个回合进行。
正月十一日晚开始的“行彩桥”,称为“行头桥”。此时的“行头桥”已经演变为时序的走第一次桥了。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人们三五成群,扶老携幼,兴致勃勃向彩桥涌来。
正月十五晚进行“行彩桥”的第二回合,称为“行二桥”。此时“行彩桥”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多彩,其中最为热闹吸引人的是武术舞狮闹元宵活动,此外还有桥头放电影、演纸影戏、演奏潮乐等。在各彩桥区,人潮如流,欢声笑语,弦歌悠扬,锣鼓喧天,气氛浓烈。人们既“行彩桥”,又参与闹元宵赏花灯各种活动,当晚的行彩桥活动达到新的高潮。
正月十六日晚进行“行彩桥”的第三回合,称为“行尾桥”,一些赶不上行头桥的市民会在这天“补课”。到这一天,正月十一装扮彩桥的青绿榕竹枝叶,已经被人们采回家后,或插门楣,或插香炉。
至此整个“行彩桥”活动也就宣告结束。
特征:水城文化彰显
“行彩桥”出现在水网遍布的揭阳古城中,其水城文化特征十分明显,而活动中的插榕枝、竹叶,摸石狮“做四句”(有吉祥意义的打油诗),更是揭阳文化的元素。
▲ 折榕枝。谢颖 摄
“行头桥”时,人们都要采下桥头的榕枝竹叶,并各作四句。老妇人念“摸竹夵(‘尖’的反义词),十仔十媳妇”;少妇则念“摇竹丛,合天又合人”;要祈求发财,就念“掷浮浮,饲猪大过牛”“掷深深,有银甲(和)有金”。民众在行彩桥的时候要摸石狮像,这已成为“行彩桥”民俗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仪式。摸石狮像身上的不同部位寓意不同的祝福。如带着小孩的人说“行桥头(或摸狮头),阿奴事事贤”或“摸狮鼻,写雅字”;未婚的小伙子说“行桥肚(或摸狮肚),娶雅嬷(即漂亮的妻子)”;未婚的姑娘们则念“掷(或行)桥中,嫁雅翁(即俊俏的丈夫)”;若是新婚夫妇,则念“摸桥(或狮)耳,生阿弟(即儿子)”;还有“摸狮嘴,大富贵”“摸狮目,考着好大学”……这一句句揭阳人耳熟能详的歌谣,是“行彩桥”摸石狮时人们传唱的歌谣。
传承:发挥历史文化名城效应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行彩桥”也增加了更丰富的内容,如在桥头放电影、演纸影戏、演奏民乐、舞狮等。每年从潮汕各地来石狮桥“行彩桥”的人数超10万人次,堪称市区内参与人数最多的文化活动了。榕城区文化馆副馆长王静卿向记者介绍,2007年11月,“榕城行彩桥”被公布为广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已并入“揭阳春节习俗”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她说,传承和发展好“行彩桥”这个富有揭阳地方特色的民间节庆文化,能更好地发挥揭阳历史文化名城的效应。
▲ 榕城区文化馆副馆长王静卿接受记者采访。郑诗韵 摄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王静卿对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不遗余力,致力挖掘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使其得以保护、传承和发展。她负责走访、搜集、整理、申报的“榕城行彩桥”“揭阳潮州音乐”分别被列入第二、三批省级非遗名录,其中,“榕城行彩桥”是榕城区第一个被列入省级的非遗项目。
▲ 榕城区文化馆编印的《榕城行彩桥》一书封面。
“行彩桥”的兴盛除了自身的魅力之外,也有着一群人的维护和传承,许国青就是其中之一,他在今年被评为省级非遗项目“榕城行彩桥”代表性传承人。2012年,许国青正式从师傅庄承宏手里接过彩桥工作的“接力棒”。从资金、材料、搭建、布置、表演到礼品,许国青在秉承传统彩桥特色的同时,注重融入新时代元素,让彩桥的布置年年出现新面貌而且更富有文化内涵。
许国青开玩笑地跟记者说:“我与‘狮爷公’是邻居,它又很‘得道’(即有灵性),受到百姓的供奉,我理应做一点事情,俗话说‘金邻居,银亲戚’,上哪可以找这么好的‘邻居’,我们要感恩!”
如今,“行彩桥”越受百姓的喜欢和热爱,甚至五湖四海的游客都会前来感受其氛围。“行彩桥”作为一项民俗活动,不仅伴随着一代代人成长,更是让一代代人留下了记忆。2020年元宵,因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行彩桥民俗活动停办。但我们相信,总有一天,我们终将战胜疫情,“行彩桥”这项民俗文化活动也将沐浴着新时代的光辉,焕发出勃勃生机。
来源:揭阳日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