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中的死亡与儿童(下)
童话中的死亡与儿童(下)
为了在符合儿童的死亡认知的基础上为儿童揭开死亡的神秘,让儿童了解什么是死亡,同时缓解他们对死亡的恐惧,童话对死亡的表现出现了以下特点:
1.死亡的幻想性与诗意性
儿童的心理承受能力是很弱的,同时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有限,为了使他们能够理解或者接受死亡这个沉重的话题,童话的作者充分利用儿童爱幻想的特点,在幻想中加入诗意的语言,使死亡能够创造性地得以诗化表现。但这份诗意并不代表着虚幻,而是以一种温柔的角度来看待黑暗色调的死亡。
带着浓厚宗教色彩的安徒生童话是将童话幻想的浪漫而诗意的典型。在安徒生《安琪儿》中这样写道死亡:“只要有一个好孩子死去,就会有一个安琪儿飞到世界上来。他把死去的孩子抱在怀里,展开他白色的翅膀,在孩子生前最喜欢的地方飞翔。他摘下一大把花,把它们带到天上,好叫它们开得比在人间更美丽。仁慈的上帝把这些花紧紧抱在胸前,但是他只吻那颗他认为最可爱的花。这棵花于是就有了声音,能跟大家一起唱着幸福的颂歌。在安徒生笔下,死亡不是阴森可怕的,而是和天使、飞翔、花朵、颂歌这些美好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的,甚至形成了一种安慰。而安徒生的《海的女儿》更是将诗意的浪漫发挥到极致。程开成这样总结小美人鱼为获得王子的爱经历的三次死亡:“一是作为人鱼的部分躯体的死亡,包括她的尾巴和世界上最美妙的嗓音;二是她的整个旧世界的死亡;三是更大的死亡,……消失变成水上的泡沫。”这样一个充满死亡悲剧的童话,在安徒生笔下却是更富诗意。“……银色的月光象洁白的绸缎从窗口一直铺到床前,她就会想起了在海底的时候看到过的透过水面的蓝色月光,和象那蓝色月光一样宁静的幸福岁月。现在这一切都改变了——因为爱,改变了她的命运。为了他,了开了她的亲人和家庭,她交出了她美丽的容颜,她在忍受着脚下没有止境的痛苦,然而也一点儿也不知道。”,“现在太阳从海里升起来了。阳光柔和地、温暖地照在冰冷的泡沫上。因为小人鱼并没有感到灭亡。她看到光明的太阳,同时在她上面飞着无数透明的、美丽的生物。透过它们,她可以看到船上的白帆和天空的彩云。它们的声音是和谐的音乐。可是那么虚无缥缈,人类的耳朵简直没有办法听见,正如地上的眼睛不能看见它们一样。它们没有翅膀,只是凭它们轻飘的形体在空中浮动。小人鱼觉得自己也获得了它们这样的形体,渐渐地从泡沫中升起来……他们悲悼地望着那翻腾的泡沫,好像他们知道她已经跳到浪涛里去了似的。在冥冥中她吻着这位新嫁娘的前额,她对王子微笑。于是她就跟其他的空气中的孩子们一道,骑上玫瑰色的云块,升人天空里去了。”这些都是安徒生对死亡诗化的阐释。
现实死亡的残酷是对现实的反映,而儿童是无法直面死亡的残酷,但是幻想却是现实的曲折反映,正如洪讯涛在其《童话学讲稿》中说道:“将真的变成假的,然后用假的来反映真的”。以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这个童话本是表现社会的黑暗与剥削,导致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死亡,但是安徒生不忍心将这个事实赤裸裸地呈现在稚嫩的童心面前,而是用幻想给小女孩一个温暖的死亡结局: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们两个人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既没有寒冷,也没有饥饿,也没有忧愁的那块地方——和上帝在一起”。
死亡的悲剧美在成人文学中体现到了极致,在童话中更是难以追求的审美境界,因为童话不仅要写出美,更要写出善、爱、温暖,让儿童在满腹诗情与幻想中感受和一眼死亡。
2.死亡方式的转化性
儿童对死亡的了解是不成熟的,因此童话作者不得不通过对角色死亡转化为儿童易接受的方式进行表达。在童话中死亡的方式也不单单局限于肉体的消失,由于本身人物的特殊性,不仅仅是通常有生命的人物个体,使得死亡的方式有着不同的表现,同时还加有隐喻和暗示,含蓄委婉地表达了人物形象的死亡状态。总结下来,常见的有以下四种:
第一种为肉体的消失,这个成人文学没有区别,都是死亡的生理反应的描写,如身体的腐烂、血液的凝固、心脏停止跳动。第二种为睡眠,对于儿童而说,他们是很难分别睡眠和死亡的,因此童话中就会用睡眠来代指死亡。于此,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睡美人》和《白雪公主》。《睡美人》中公主被诅咒一睡不起,这就是死亡的暗示,而在《白雪公主》中单跟白雪公主被狠毒的王后毒害后就是一个睡眠状态的描写:“她的样子看起来仍然像是在那儿安睡,皮肤仍然如雪一样的白嫩,脸色仍然透着血一般的红润,头发仍然如乌木一样又黑又亮。”第三种为离开,死亡是人物形象被某一种东西“带走”,也许是精灵,也许是死神,也许是神秘诡异的人物,这样可以回避消失这样无法转换的状态,达到一种心理安慰。就像《安琪儿》中孩子是被天使带走的,而且是前往一个幸福的国度,《一只小鸡去天国》被死神带走的小鸡,而且往往作品中都有暗示,离开的人将要被带到一个快乐的地方,也许是美丽的天堂,也许是充满快乐的小岛。第四种是变化,把死亡变为身体的变化。《海的女儿》中小人鱼变成了海里的泡沫,《月亮的女儿》中小姐姐变成了天空中的繁星,这样的死亡让四更富有诗意,同时也达到了永恒。
童话中死亡方式的转化,既增加了作品的幻想性,又给儿童足够的心理安慰,宜于儿童接受。
3.死亡结局的戏剧性
童话给儿童带来的死亡气氛,并不永远是不可逆转的悲伤,而有时在童话中死亡却即是结局也是开始,是绝对也是相对,在童话中由于故事的不拘泥于现实,可以在现实基础上加入 想象和变化,童话在广阔的想象空间中给死亡带来了多种可能性,呈现一种戏剧性,给儿童带来无尽的想象。
死亡的戏剧性表现之一为:“死亡——复活”模式。汤显祖在《牡丹亭》的题词中的那一句“情可以使人生,可以使人死,也可以使人死而复生。不能使人死而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在童话里有了很好的体现。王子一个吻就可以唤醒沉睡多年的公主,公主一个吻就可以将施了魔法变成青蛙的王子恢复原样,还有为了拯救变成天鹅的哥哥们,历经各种苦难将哥哥们恢复原样的公主,从此他们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这是多么美好的幻想。死而复生,这是人类自古以来的美好愿望,如果有这样的可能,生活将更加充满希望,现实却不能如此,那就让这一理想在童话中实现,让还存有幻想的儿童继续着人们美好的愿望。
死亡的戏剧性另一表现为死亡的滑稽性,特别是在讽刺意味比较中的童话中很好地表现了这一特点。如在《大克劳斯和小克劳斯》中大克劳斯的马的死亡和其祖母的死亡,《大林和小林》中大林在死亡前抱着财宝说:“死前还说“这许多钱财真的都是我一个人的了……”。这些死亡是多么戏剧性,但是这样的写法,不仅体现了童话幻想的本质,同时也为儿童对死亡的接受找到了一个出口,能使儿童更加易于接受这样的一种消失。
四、总结
死亡是恐惧的,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对于死亡,是畏意,正如爱比克泰德所说:“可惧的不是死亡或痛苦,而是对痛苦或死亡的恐惧”。当我们真正去审视死亡时,会发现“死亡不过是感觉的丧失”。作为成人,我们丰富的经验让我们在成人作品中很清楚地明白什么事死亡,而作为死亡认知弱的儿童却不能对死亡有一个清楚地认识,但是童话以其幻想性,用儿童能够接受的方式去正确审视、思考、认识死亡。虽然没有教科书一样给儿童一个准确的死亡定义,但是这种感性的认识,形象地告诉了儿童这就是死亡。
童话对儿童最大的益处是给了他们一个充满狂野幻想的世界,在满足儿童天马行空的想象同时,让儿童认识并接受死亡。童话中对于死亡的多种描写的诸多特点,正好符合了儿童的审美接受,符合了儿童的心理接受特点“它以对童年生命的无限逼近和不断提升为审美追求。以浓郁的幻想色彩和童话叙事的趣味性与童年生命形态达到了天然的契合,从而在二者之间体现了一种浑然天成的亲缘关系,一种审美的双向选择。”同时童话中对死亡的描写也可以很好地保护儿童幼小的心理,使儿童从虚幻到现实,从他人到自身,达到一个接受地过渡性,有个循序渐进地过程,为接受死亡现实做好了心理准备。死亡状态的转化,也使得儿童能够接受,有着美好的想象空间。死亡结果的变化,在儿童心理种下了希望的种子。对死后世界的描述,对彼岸世界的关注,可以去除畏惧死亡的心理,同时达到一种信仰和追求。
本文作者
秦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