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扎人,这片名副其实
“向奋战在一线的缉毒警察敬礼。”
我们谈起毒品就会联想到各种电影或者电视剧,譬如《湄公河行动》《扫毒》《边境风云》《门徒》等。
其中最为出名的作品莫过于《绝命毒师》这部美剧。
身患癌症的老爷子为了让家人过上好日子,不惜走上制毒贩毒的道路,成为一代大毒枭。
《绝命毒师》展现的是一个毒贩成长的故事,穿插着人性的残忍与扭曲,毒品其实更多只是一个“成功”的手段。
然而毒品在现实中,远比影视作品上来得更残酷,更直白,更血腥。
有一部拍摄于90年代的纪实纪录片用直白的现实展现出了毒品令人疯狂的一面,粗糙的画质掩盖不了它对毒品最直观,最残酷的描述。
下面,小十君要为大家介绍这部揭开毒品真实一面的纪实纪录片——
《中华之剑》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问一个问题:为什么瘾君子们要不断地吸毒?
因为吸毒会带来生理上的快感,仿佛置身于极乐空间中。
很多影视作品都切入这个沉重的话题,为我们展现出吸毒者为吸毒而做出各种丧心病狂的行为,因为这时候的他们已经被毒品控制了自己。
在电影《门徒》中,阿芳毒瘾发作的场景一度给人留下深刻的阴影。
甚至于到最后阿芳因为注射过量海洛因而死,老鼠爬满全身的场面让人不寒而栗。
影视作品中的场面,可能会安慰自己说这都是演员演出来的。
吸毒后的癫狂,无法吸毒的自残,这些违背人性的残忍举动处处为我们昭示着毒品的危害,然而现实世界中的吸毒者的疯狂却比这些作品来得更恐怖,更癫狂。
《中华之剑》的首集带我们走进90年代的云南边境,这里的人民饱受金三角地区的毒品的折磨。
单纯用口吸食海洛因已经不足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毒瘾,于是注射成为了最直接有效的手段。
在云南大理的戒毒所,我们看到两位花季少女染上毒瘾后,手上满是注射的针孔。
一位叫福娟的吸毒者自愿告诉节目组吸毒对她人生造成的伤害。(依稀能见未染毒瘾前的美貌)
随着粗糙的镜头,她告诉我们因为吸毒成瘾,她的身体早已千疮百孔,去医院见医生,医生告诉她血管已经全部硬化,骨头都黑掉了,手和脚都已经烂掉了,连治疗的机会都没有。
当时在昆明,吸毒前的她穿的时装没几个人能穿得上,因为一次与丈夫吵架,毒贩来她饭店吃饭,递给她一支烟,说可以消除烦恼,消除一切苦恼的事情,于是她的人生走向堕落的深渊。
在和节目组叙述的过程中,福娟忍不住毒瘾发作,在昏暗灯光下撕心裂肺地吼叫,连节目组都不忍心继续拍摄下去。
真实毒瘾发作的场景▼
镜头一转,我们来到云南边陲的小村镇,画面向我们展示了年纪轻轻的少年在染上毒瘾后,为之疯狂的犯罪行为。
透过文字的直白,我们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年仅12岁孩子做出的犯罪事实,毒品的疯狂使他失去心智,为了谋得吸毒的毒资,悍然地举起斧头。
还有一位14岁的少年,在吸毒后产生幻觉,将一名花季少女绑架至家中,折磨凌辱了三天之久。女孩子经过这件事后,原本成绩优异的她,现在整日坐在河边面对呀呀乱叫的鹅,精神恍惚。
吸毒致死的场面,在纪录片中被完整地展现出来,粗暴到甚至连一个马赛克镜头都没有。
在节目组对戒毒所工作人员的采访中,记者问那些被释放的戒毒人员现在的情况你知道么?他们复吸的比例高不高?
那个工作人员回答说:
我自己了解到的情况只有两种,一种是复吸了,一种是死了。
在毒品面前,没有老幼之分,没有男女之别,有的只是使人沦陷的疯狂。
有吸毒的瘾君子,那制毒、贩毒的毒贩们肯定跑不了。
纪录片同样将镜头对准源头的毒贩子们,毒品不仅仅让瘾君子上瘾,疯狂,还让毒贩们趋之若鹜。
大家都知道贩毒是一项掉脑袋的犯罪行为,为什么还是会有这么多人会走向这条不归路呢?
我们从这个纪录片中找到了答案。
在云南境内,海洛因的价格是1万元一千克,到了广州就变成了10万元一千克,而如果运到了香港,这个价格暴涨得让你咂舌。
10万美刀放在现在就已经是不小的数字了,而在90年代的10万美元更是让你难以置信这仅仅只是一千克海洛因带来的收益。
那个时候,一个月的工资也就几百块吧,10万美金差不多就是80多万元,细算下来,怪不得毒贩们都心怀侥幸心理,偷偷干上一票。
纪录片还为我们介绍了一个毒品的天堂:平远镇。
在这个不起眼的边陲小镇上,镇上居民没有良田万亩,也没有出名的手艺,却家家户户有豪宅大院,人人生活富足。
这是一个以毒品而出名的小镇,是毒贩们建立起来的法外之国。
90年代的平远镇,家家户户都藏有枪支,人们不必办身份证,开车不需要上车牌,毒品枪支交易如同新鲜的竹笋摆在市场上交易,抗拒执法,火烧公安厅,公然地对抗国家机器。
这是收缴武装毒贩的武器▼
这些装备足以武装起一个团的兵力,而这些仅仅只是平远镇缉毒战役收缴的装备,更不用说那盘踞在金三角地区的大毒枭了。
为了顺利完成毒品的越境运输,毒贩们想尽了一切办法。
边境地区地形地势复杂,他们用骡子驮着毒品穿越人迹罕至的森林悄然入境,通过人体藏毒的方式躲避追查(如果毒品在体内破损,直接导致死亡),通过掏空家电等日用品,伪装外包装等等。
如果一般的毒贩被查到了,就会乖乖认栽。而有些穷凶极恶的毒贩丝毫不畏惧,开车冲撞边境,开枪袭警。
很多毒贩脱去这层壳,其实和当下的小老百姓没什么区别,是毒品让他们变得如此的疯狂残忍。
缉毒警察事实上在警察队伍中属于伤亡比例比较大的一种工种。
因为面对疯狂的毒贩,缉毒警察只有比他们更“疯狂”才能守住国家边境。
纪录片中为我们介绍了一位“前”(为什么是前,后续有介绍)缉毒英雄—夏少雄。
当节目组找上他的时候,正好在执行一项抓捕毒贩的任务,随着镜头我们了解到缉毒警察们日常的工作任务。
有情报显示,在山上有一伙贩毒人员在运输毒品。
于是,夏少雄带着下属和节目组走了近四五个小时的山路来到了预定的伏击地点。
然而暴走只是小事,夏日的酷热,蚊虫的叮咬,还有不期而遇的暴雨不断地为这次任务增加难度。
从早上到晚上,已经等待近十几个小时之久的大家,终于等到贩毒人员的出现,夏队三下五除二地轻松将其擒获,整个抓捕时间仅仅持续了五分钟。
抓捕工作是不是没有想象中那样的大场面,惊心动魄?
没有情况,才是最好的情况。
为了不让身份暴露,缉毒警察都是便衣出动。耐心地等待,一场成功的抓捕背后很可能是数个小时,甚至是数天,数年的漫长的准备和等待。
在海关,暴露身份的毒贩拉响身上的手榴弹,扬言不放他走,他就要炸掉这个地方。而这位公安人员,丝毫没有感到畏惧,与同事勇敢地扑了上去,在关键时刻还一脚将手榴弹踢到无人的空房间。
试问,有多少人能在这种危险的关头,愿意做出这样的牺牲呢?
《中华之剑》用90年代粗暴的镜头将在毒品面前的人生百态一一展现在观众面前。
除了对部分当时在职的公安人员打码,其他残忍真实的画面都没有马赛克,也正是这样一种画面的处理,才让人最直观地感受到来自毒品的疯狂,来自心灵的震撼。
跳出这个话题,我们现在很少见到像这样一部粗糙但不敷衍,率性真实,直击内心的纪录片。
对真实的不加修饰,也正是纪实纪录片震撼内心的一把利刃。
没有人生来是伟大的。
还记得我们提到的“前”缉毒英雄夏少雄吗?
之所以是“前”,是因为他作为缉毒英雄的英姿只存在纪录片中。
后来的他沦为毒品的奴隶,从把毒贩按到在地的警官,变成十年后被同事按倒在地的毒贩。
可悲的是人性,可恨的是毒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