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为治中寒气逆之要药

吴茱萸汤方

吴茱萸一升(洗),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切),大枣十二枚(掰)。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本经》谓“吴茱萸,味辛,温。主温中,下气……逐风邪,开腠理”,此药味辛且极苦,温中散寒而尤善降气,为治中寒气逆之要药。重用生姜,也是温胃降逆;人参、大枣补气补津和脾胃。

吴茱萸汤在《伤寒论》中出现三次,除了阳明篇的243条“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还有少阴篇的309条“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和厥阴篇的378条“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我们知道,同一首方,相同的药物组成,就有其相对稳定的综合功效,对人体产生相同性质的影响。所以,这三处使用吴茱萸汤的方证,治疗的都是病人内在与之相应的同一种病机,这也就是所谓的“异病同治”,其内在的“同”也就是“知犯何逆”之所在。那么,什么样的病机,会产生这三类表现的病情呢?

小编:推导过程就省略了,没有一定基础的读者读起来也没什么乐趣,有兴趣的读者可以选择购书查看详情。

以方测证,可知此证为寒气凝阻气机,导致气机上逆。这三条吴茱萸汤证都以明确的气机上逆表现为主证,我们在临床中如果遇到与此描述相同的病证,再确定病性整体属寒,应用此方一般应该会有很好的疗效。

但这样我们“见病知源”了吗?“知犯何逆”了吗?吴茱萸汤只能治疗这三种病证吗?

这种原书三处出现且主治证不尽相同的方剂,其“方证”不“唯一”,正好可以作为“见病知源”的切入点,所以我们不妨尝试“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继续寻求此强烈的气机上逆是何道理。

首先要在仲景书中寻找其他的依据。我们看仲景书中还有两处使用吴茱萸,一处是厥阴篇“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据此可知吴茱萸加生姜治“内有久寒”,可证前述吴茱萸汤证的病机为寒凝于内而引起的气机上逆。

另一处是《金匮要略》中的“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篇中的温经汤证。原文为“问曰: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何以故?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当以温经汤主之”。温经汤的主药就是吴茱萸。全方中众多益气养血滋润之药,唯吴茱萸纯属温经散寒之品。本处先不展开解释这段条文,只看原文中对该病证病机的解释为“此病属带下”“瘀血在少腹不去”。那么“带下”又是怎样的一类病证呢?

在此条的上面有一大段讲述带下病的原文:“妇人之病,因虚、积冷、结气,为诸经水断绝……其虽同病,脉各异源,子当辨记,勿谓不然。”

大意是妇女因为虚、积冷、结气等因素导致的月经中断,年久失治,血寒瘀结在子宫区域,寒邪伤及了这个区域的经络。“寒伤经络”而引发了后面“在上”“在中”“在下”等一系列复杂的病证表现,这些都属于“带下”病。虽然脉证表现大不相同,但它们是“同病”。既然是“同病”,这就提示它们的病机相同。那么,这个能由吴茱萸主治的共同病机就浮现出来了:就是胞门处的某个经络被寒邪所伤。那么什么经络受伤会导致一身上下复杂的病变,并且还以妇人为多发、常见,且“时着男子,非止女身”呢?

经络之说,《内经》之中记载甚详。参考《内经》中关于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的记载,能经过胞门、遍布周身、发病可波及内外上下的经脉,只有冲脉。且《素问·骨空论》云:“冲脉为病,逆气里急。”冲脉发病的最基本特征就是气机上逆。可见,冲脉为病可以作为仲景书中所有吴茱萸应用的一元化解释。所以,元·王好古《汤液本草》中吴茱萸条下云:“冲脉为病,逆气里急,宜此主之。”

小编:吓!好像发现了不得了的事情!

冲脉受寒,其凝滞程度严重,则引发的冲气上逆之势也重,就会在迫及胃家而吐利的同时,因其严重的冲逆之势使病人呕逆剧烈、气息难安、窘迫难耐而有“烦躁欲死”的感觉。同时,如此严重的寒凝气滞使冲脉不能正常“温足胫”、气血不能正常达于四末,故有“手足逆冷”之证。

这种典型的“冲脉为病”我曾遇到一例,是我的一位年轻同事。

她在刚上大学时参加军训期间来月经,训练中教官要求集体休息时让大家原地就坐,她所在之处刚好有一小片水湿,她一坐下就感觉一股凉气钻入肚子里,但当时害羞,不敢向教官报告。就强忍着坐在凉湿处一段时间。

从此之后就开始出现严重的痛经,每次来月经时都小腹剧痛,且伴有偏头痛,痛到一定程度就干呕,每次呕到最后都能吐出一些黏涎。这种情况一直到研究生毕业工作,每次月经均是如此,疼痛和呕到了最厉害的程度时,月经也基本上过去了,经停后则诸症皆无。下次月经期仍是先腹痛,然后头痛,干呕吐涎沫。

根据她的病情,我给她开温经汤原方,嘱月经前几天开始吃,来月经期间也继续服。她服药当次月经期间诸症明显减轻,但嫌汤药难吃,见好就停药。如是则下次仍然诸症如前,有时会轻一点,吃原方仍然有效。这样反复几次后我就建议她不来月经时也继续吃原方,她选了一个假期有空闲的时间买来五剂温经汤,在经间期开始吃。但吃了四剂后出现和经期一样的偏头痛和干呕、吐涎沫。其母甚是担心,就让她停药了。停药后这些症状自然消除。开学后她才向我反馈这件事,我认为这个反应就是“得汤反剧”,是药物帮助身体发动了祛病反应,就建议她再吃。她说药太难吃,不想吃了。其母告诉她一个方法,就是来月经时喝羊肉汤,她当月喝了羊肉汤,结果确实没有发作痛经这一系列表现,问我以后每次来月经时就喝羊肉汤是否可以。我觉得可以一试,就没再建议她吃药。后来时而在单位遇到,谈及此事,她说没有再犯过那么严重的痛经,只有来月经前受凉了才会痛,喝点红糖水之类的也能缓解。

冲脉为血海,凡是血循增强、加速的状态,就是冲脉相对开张的状态,此时受寒,则易导致寒入冲脉,如月经期受寒或吃凉食,运动到大汗、心率加快时冲凉或饮冷,性生活后受凉或饮冷,等等。如有此类诱因而发病,久治乏效,而寒象明显,就可以考虑为“内有久寒”,随证加用吴茱萸、生姜以治其冲脉寒凝。

本文摘自《伤寒论通释——升降出入辨伤寒》,作者:赵永山

吴茱萸是治疗“内有久寒”的要药

“内有久寒”,在病情上除了以疼痛为主要表现外,局部温度降低而表现为寒冷感也是不可忽视的。这种寒冷感既可以是病人主观感觉,也可以被医者客观探及。

疼痛和寒冷的症状提示局部发生血液循环障碍,即到达该处的循环血量不足。由此可以看出,吴茱萸具有增加病变组织血流量的特能。其作用强度应该比桂枝生姜细辛这些温药要大得多。否则,治疗“内有久寒”为什么不单用当归四逆汤却还要加吴茱萸生姜?很明显,这些药物治疗的力度不够充足。吴茱萸增加病变组织血流量的特能又是全身性的,从吴茱萸汤条文来看,似乎以头部更为特长。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自不必多说了。就其他两张含吴茱萸的处方来看,温经汤治“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可见病程之久;九痛丸治“又治连年积冷”,“连年”二字非短期之言。

由此可知,吴茱萸治疗的疾病多是痼疾,病程相对长且一般药物治疗不满意。

1)此药味辛且极苦

外观像花椒,在大航海前,我们没有辣椒,就用吴茱萸来提供辣味的。后来有辣椒了,做菜吴茱萸用的就少了。现在主要是药用。

辛辣味道的药多是热性的,吴茱萸乃辛热燥药,主治在寒湿凝滞,阴虚有热者当然要避免使用。“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这个用法给后人引了路。

2)吴茱萸属芸香科

和枳实一样,吴茱萸也属芸香科,这一类的药物都含气味很浓的挥发油,极能宣散郁结。说辛开苦降用在吴茱萸身上是再适合不过了。此药不但味极苦,且味又极辛辣。用吴茱萸宜陈久者良,就是要避免辛烈气味以适口,处方中常写“淡吴萸”就是要用热汤泡去浓烈汁用,也是此意。《本草衍义》谓“吴茱萸下气最速”,王好古说“冲脉为病,逆气里急宜以(吴茱萸)主之,故仲景吴茱萸汤,当归四逆汤方治厥阴,温脾胃,皆用此也”。大凡呕逆恶心而吞酸吐酸,勿论见于何病,吴茱萸在所必用,随所见证而配伍。要在取其辛热苦辣,用于阴寒阻滞,阳气不布达。

3)吴茱萸主含吴茱萸生物碱

从吴茱萸的药性来讲,所治的高血压病当属于寒证,患者面色青白,手足寒冷,脉细弦,或伴有脘腹冷痛,或有慢性腹泻等,其舌苔必定为白滑,所治高血压当为缺血性的,因吴茱萸能够扩张血管

面充血性的高血压病表现为面红目赤,性格急躁易怒,苔黄,脉弦滑有力者,这是三黄泻心汤、黄连解毒汤等方剂的适应证,一定不能使用吴茱萸汤。

因为吴茱萸的作用是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

吴茱萸用于治疗虚寒胃痛。嗳酸、干呕吐涎、手足冷而苔白脉迟(如慢性胃炎、或溃疡痛),常配干姜祛寒,党参益胃阳,方如吴茱萸汤。如虚寒更甚,干呕不止者,须用吴萸(炮炒)和炮姜等分研末冲服或水煎温服。

(0)

相关推荐

  • 便秘(太阴病)的经方治疗

    便秘多见于阳明热实病,用大黄.番泻叶.芦荟治疗便秘,似乎已经成为中医.西医治疗便秘的专科中药.近期治疗一例便秘,用温药而显效,可见太阴病,也有便秘.临证需要整体看问题,不要局限于一症. 简要病案: 张 ...

  • 吴茱萸去肝寒,去寒的就是热药了,那肝寒会...

    吴茱萸 去肝寒,去寒的就是热药了,那肝寒会有什么表现呢?肝寒会横逆犯胃,胃气不降就有恶心想吐的情况,再一个因为是寒,舌苔会白,口渴喜欢喝热水.如果是没有口渴的恶心想吐,大多数用的半夏.还有一个情况是肝 ...

  • 一味散寒固本的佳药

    樟科樟属中等大乔木肉桂,喜欢温暖的气候,出产于广西云南等地.其干燥树皮肉桂,皮厚油多,辛甘大热,驰骋于肾脾心肝经,如深藏肾中的火种,通而能升,补火助阳又固本,为身体带来光明. 不仅温心肝脾血分之寒,去 ...

  • 一味散寒固本的佳药肉桂

    樟科樟属中等大乔木肉桂,喜欢温暖的气候,出产于广西云南等地.其干燥树皮肉桂,皮厚油多,辛甘大热,驰骋于肾脾心肝经,如深藏肾中的火种,通而能升,补火助阳又固本,为身体带来光明. 不仅温心肝脾血分之寒,去 ...

  • 通宣理肺丸——散寒止咳的好药通宣理肺丸由...

    通宣理肺丸--散寒止咳的好药 通宣理肺丸由紫苏叶,前胡,桔梗,苦杏仁,麻黄,甘草,陈皮,半夏(制),茯苓,枳壳(炒),黄芩组成.紫苏.麻黄性温辛散,疏风散寒,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前胡.苦杏仁降气化痰平 ...

  • 孟景春:紫石英为宫寒不孕的要药

    紫石英性温味甘,入心.肝经.关于其治宫冷不孕,始见于<神农本草经>: "女子风寒在子宫,绝孕十年无子."其后<药性论>有"女人服之有子." ...

  • 胃寒气逆引起的食道炎取穴法

    胃寒气逆引起的食道炎在临床上表现为胸骨后隐痛,受冷加剧,舌胖苔滑,脉细无力,兼有胃脘疼痛或腹胀纳呆. 主穴:胸夹脊,胃俞,膻中,天突,中脘,合谷. 配穴:有胃脘疼痛的加足三里和内关 有腹胀纳呆的的加上 ...

  • 胃寒气逆引起的打嗝取穴法

    临床表现为呃声沉缓,遇寒加重,舌苔白润,脉象沉以学,兼有胃寒隐痛,口润不渴或兼有喜暖喜按,食少纳呆等症状. 主穴:扶突,膈俞,中脘,膻中,内关. 配穴:有胃寒隐痛,口润不渴的加脾俞,胃俞. 有喜暖喜按 ...

  • 【名医经验】当代名老中医孟景春教授:介绍一味治疗宫寒不孕的暖宫药 二、九香虫治疗血管瘤有奇效

    紫石英性温味甘,入心.肝经.关于其治宫冷不孕,始见于<神农本草经>:"女子风寒在子宫,绝孕十年无子."其后<药性论>有"女人服之有子." ...

  • 打嗝停不下来,胃寒!两味药,散胃寒,止打嗝,老方子谁来传承?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剂,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中药学>.<医方易简> 我常常说,中医如果想发展,是离不开传承的. 离开了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