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的自然笔记》-55
海拔4300米的庙后面有泉水
雄色寺,或译“香色寺”、“秀色寺”,意思是“古松林中”。传说1000年前这里有一片茂密的松树林,林中有口甘甜的泉眼,泉水旁边栖息着许多珍禽异鸟,吸引了附近村庄的百姓前来朝拜、敬香。由此,这里逐渐成为著名的佛教圣地。
午后的阳光暖暖的令人倦困,鸟儿们也躲去了树林。我告别那些疲惫的四川人,去寻找传说中的甘甜的泉水。鸟儿一般都有中午洗浴的习惯,我想那里一定会有惊喜。
沿着曲径通幽的小路,我找到了那处清澈。果然有一些鸟儿已经在那里嬉戏。我的到来让他们暂时停止了喧哗,飞去枝头打量着我,间或还会窃窃私语,仿佛沟通着我的来意。
我选择一处机位静坐,捧起泉水享受着甘冽的滋润。鸟儿们又开始了自己的游戏,一只只又回到了泉水洗浴。
白喉红尾鸲是一种高山森林和高原灌丛鸟类。中等体型(15厘米)而色彩鲜艳的红尾鸲。特征为具白色喉块,外侧尾羽的棕色仅限于基半部。主要栖息于海拔2000-4000m的高山针叶林以及林线以上的疏林灌丛和沟谷灌丛中。此刻他们一家还没有分开,爸爸妈妈带着孩子暖暖的依偎在一起。
孩子洗澡时是一种忘我的状态,无数次的把头埋入水中,同时将双翅半张着抖动,那些细细的水珠便四处飞舞,弥漫在阳光中朦胧成雾。
这样的洗浴在戈氏岩鹀不耐烦的催促下,显得有些匆忙。山上可供洗浴饮用的水源太少了,他们都拥挤在这里等待着清洁自己。白喉红尾鸲一家只好飞上泉水旁边的枝头抖去残留在羽毛上的水珠,安静的用喙梳理起来。
鸟儿洗澡是一件很有趣的事,鸟类的羽毛不仅颜色艳丽丰富,而且羽毛内有羽小枝,枝上有类似的“钩子”,把相邻的羽小枝互相连起来,非常的坚固和有弹性。而鸟在飞翔、争斗和炫耀的时候扇动翅膀,使得翅膀内的羽小枝结构发生变化,因此鸟类每天用大量的时间进行梳理羽毛,调整羽小枝的结构,使得它们整齐并符合自身需要。鸟在梳理羽毛的时候不仅整理羽小枝,而且用鸟喙啄取尾脂腺所分泌的油脂,涂抹在羽毛上,以利于羽毛防水。清洗羽毛还可以清理掉羽毛上的寄生虫,有利于飞行和身体的健康。
无论是生活在树上的,水里的鸟每天都有洗浴的习惯。有的甚至会洗浴两次。戈氏岩鹀的洗浴比较粗犷,我还未来得及聚焦,他们便飞去了石头上开始梳理。
他是体大(17厘米)的鹀。似灰眉岩鹀但头部灰色较重,侧冠纹栗色而非黑色。他们的鸣声多变,但由更高音的tsitt音节导出。叫声为细而拖长的tzii及生硬的pett pett声。
水塘依旧在热闹着,现在轮到了拟大朱雀洗浴。三位庙里的僧尼也来取水,她们把接水的工具放在泉水下,站在那里低语着我听不懂的话语。言语的空隙偶尔会打量我一眼,但没有丝毫的扭捏。她们接好水大约要很久,我便扛起设备微笑着离去。
同车来的鸟友要赶着下山,我想想那山路的崎岖,也只好留恋着离去。这里的鸟类幸福的鸣叫着,似乎想留住我贪婪的眼睛。但我的脚步却无法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