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宗瑞:乌梅丸应用经验

厥阴病的提纲:“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医案一

患者男,1973年5月6日出生,香港人。病史有十年多,最早的时候是因为喝了大量的啤酒引起心动过速,有头晕,之后就偶有心动过速,还有腰酸不适、腹满、腹胀、腹泻,多处疼痛,遇冷则腰腿不适。舌淡暗有齿痕。脉象:右寸浮滑,关弦滑,尺沉细;左脉寸沉,关沉弦,尺极细。

处方

展开剩余85%

乌梅60g 干姜10g 生晒参15g

甘草15g 黄连10g 黄柏10g

川椒10g 当归15g 细辛10g

附子5g 柴胡10g 枳壳炒5g

赤芍10g 生地30g 山药15g

山萸肉15g 合欢花15g

当时用了一周之后,他的头晕、嗳气有所缓解,但是腹胀有点加重,咽部有些红,舌暗苔黄腻,觉得有点热象,就用乌梅丸减了一些辛温药,合了石膏、知母,也就是乌梅丸合白虎汤加参汤的意思。用了这个方子之后,症状都有所缓解,但是病人自述又出现性欲低下的现象。我考虑是石膏和知母偏凉的缘故,因为久病体虚,就把石膏、知母去掉,加了一些柴胡、肉桂、黄芩,就有了柴胡桂枝干姜汤合乌梅丸的意思。他初诊是14年11月8号,到现在为止一直在用乌梅丸加减,现在病情也逐渐稳定。

医案二

患者男,25岁,体瘦,面青白,舌质正常,脉象右寸关弦,稍有滑,尺脉长,左手寸关沉细,尺脉沉弱。自述打球后左小腿疼痛,大便干,二三日一行,但是平时稍食冷就会腹泻,有乙肝小三阳。

处方

乌梅40g 干姜10g 太子参15g

甘草15g 黄连10g 黄柏10g

川椒5g 当归15g 细辛10g

附子5g 柴胡10g 枳壳炒5g

赤芍10g 山药15g 防风5g

这个患者有一个特殊的情况,服药后一个星期内,脸上猛起痤疮,迅速的起来之后又迅速的消下去,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这是在这个医案里比较特殊的一点。后来根据他的症状就把方子转成当归四逆汤合附子理中汤来调理,最后收工。服用乌梅丸之后为什么会出现痤疮速长速消的过程,我当时没有多想。

医案三

患者,女,1956年出生,卵巢癌化疗后。2014年6月初诊,已经是手术后化疗了,医生说肿瘤有腹膜转移,当时她用的药找不到了,说一下最近的情况。今年的1月4日,做了几次化疗后,出现腹胀、咽痒、咳嗽、呕吐不能食,头晕,面青舌暗,苔中无两侧白厚,有左胁疼痛,烦躁欲死,好像坐不能坐、立不能立。吃了通便药,所以大便还是有。我一次给她开了两个处方:

方一:

太子参15g 干姜15g 黄连15g

黄芩15g 三剂。

方二:

乌梅30g 太子参15g 干姜10g

细辛5g 川椒5g 附子15g

黄连5g 黄柏5g 当归15g

甘草15g 肉桂10g 柴胡10g

黄芩10g 白芍10g 黑大豆30g

第一个处方是黄连干姜黄芩人参汤,治疗食入则吐,这是个小方,用了三剂,只是用来缓解她的食入则吐的症状,让她可以进食。在这个基础上,第二张方子就开了乌梅丸加减,就是加了黑大豆,这是我们河南伤寒金匮教研室的李发枝教授的经验。他认为化疗之后,黑大豆合甘草有解毒作用,这里说的解毒也包括解放化疗药物的毒性,所以我对放化疗的患者在辨证方中基本都会加入黑大豆。

黑大豆有两种,第一种是皮黑里绿的那种,还有一种是皮黑里黄的那种。李发枝教授认为是皮黑里黄的,后来我查了《本经疏证》也认为是皮黑里黄的黑大豆。昨天我见到这个患者,现在的情况还可以,体重反而增加了几斤,她准备过两天再做两次化疗,她目前的情况比之前烦躁欲死好了很多。

医案四

患者男,1980年5月出生,就诊时间是2014年11月17日。这个医案也是出现了一些不好理解的反应,大家可参谋一下。当时他没有特殊的情况,主诉不明显,因为跟随父母前来想顺便调理一下。脉象是有问题的,左脉寸沉,关浮紧,尺偏紧,向内侧偏移;右脉是弦紧沉,是阴寒很盛的一个表现。症状有尿频、腹泻,大便困难,容易饥,舌比较暗。

处方:

乌梅60g 干姜10g 生晒参15g

甘草15g 黄连10g 黄柏10g

川椒10g 当归15g 细辛10g

肉桂10g 附子10g 柴胡10g

半夏10g 黄芩10g

病人用了这个方子以后症状缓解了,也不腹泻腹胀,但根据病人自诉腹围小了很多,吃了一个礼拜的药,体重下降了十斤。乌梅丸有这么好的减肥作用,我还是无意中碰到的,这个机理也请大家分析一下。

乌梅丸应用指征:

1、消渴;

2、胃病(慢性胃病);

3、精神情志病;

4、症状丑时发作;

5、痒(痒为泄风 与风有关);

6、舌颤;

7、久治不愈,只要病史长,久治不愈,往往是寒热错杂,久病必虚,没有纯实、纯热症;

8、各种肿瘤,原发的、放化疗以后的,都有应用的指征;

9、寒热错杂或者上热下寒;

10、最重要的一个,乌梅丸的脉证:右寸内移。

收听完整版课程,请下载明医APP,收听明医微课丨姜宗瑞:乌梅丸应用经验

· 版权声明:

本文音频摘自“北京赵炳南中医皮科流派”公众号,作者/姜宗瑞 。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0)

相关推荐

  • ▲伤寒论之厥阴病治则 方药 总论

    厥阴病:主要表现为寒热错杂和厥热胜复. 若阴寒极盛,阳气不续而先绝,则病情危笃: 若阴寒极盛,但阳气尚能与之抗争,则呈阴阳对峙,寒热错杂的证候. 一.厥阴病证型分类: a.厥阴病上热下寒证:消渴,气上 ...

  • 许家栋医案

    呕泄 杨男,19岁.食后泛恶,时可呕吐食物半年:大便频数,食冷物则溏泄. 脉弦,舌淡红苔水滑. 时方辨证:脾胃虚弱,肝气乘脾犯胃: 经方辨证:少阳病 方证:小柴胡汤 药症:半夏 处方:小柴胡汤 茯苓, ...

  • 半夏泻心汤经典医案、方论

    [方剂组成] 半夏洗,半升(12克),黄芩三两(9克),人参三两(9克),千姜三两(9克),甘草炙,三两(9克),黄连一两(3克),大枣擘,十二枚[服用方法]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八三)临证谈半夏泻心汤

    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湿54):蔡,阳虚挟湿,邪热内陷,所以神识如蒙.议用泻心法. 人参,生干姜,黄芩,川连,枳实,生白芍. 现在提的是泻心法,而不是泻心汤. 吴鞠通的<温病条辨 ...

  • 姜宗瑞-乌梅丸应用经验浅谈

    讲者简介 姜宗瑞 姜宗瑞,执业中医师,深圳市中医药学会仲景专业委员会会员.黄煌经方沙龙网站"经方实验录"版主(网名沙丘沙),师承郭灿勋.吉建华.张大昌.沈刚.黄煌等多位名师. 20 ...

  • 姜宗瑞中医师:焦虑失眠的经方治疗

    [访谈嘉宾] 姜宗瑞,执业中医师,中医经方专家.河北省邢台市中医经方研究会理事,深圳市中医药学会仲景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颐仁中医书院发起人.师承郭灿勋.吉建华.张大昌.沈刚.黄煌等多位名师.黄煌经方沙 ...

  • 姜宗瑞

    姜宗瑞姜宗瑞 疑难杂症专家 姜宗瑞,执业中医师,中医经方专家.河北省邢台市中医经方研究会理事,深圳市中医药学会仲景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颐仁中医书院发起人.师承郭灿勋.吉建华.张大昌.沈刚.黄煌等多位名 ...

  • 经方里的几个治水肿的方剂 作者:姜宗瑞

    一.大青龙汤 麻黄六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杏仁四十枚,去皮尖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枚,擘        石膏如 ...

  • 姜春华运用大黄的经验

    导读:"中医用药一是用它本身的治疗作用:二是辅佐其它药或利用其它药辅佐而使其本身的作用加强,同时也加强其它药的作用.以大黄为例,配合厚朴.枳实等气分药则入气分,以治胸腹满为主:若合芒硝则除实 ...

  • 姜广瑞:互联网专条兜底条款的法律适用

    文/姜广瑞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审判员 2021年4月17日,由上海市法学会网络治理与数据信息法学研究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承办的"互联网竞争法律问题"研讨会 ...

  • 顾植山教授运用乌梅丸的经验

    顾植山 :<乌梅丸临床运用心得> 1.厥阴病病机有三:寒热错杂.阴阳气不相顺接.厥阴病欲解时在丑至卯上.文中所载乌梅丸各案, 均抓住"欲解时",凡见在凌晨2时起症状出现 ...

  • 姜春华应用芍药甘草汤的经验

    发表者:赵东奇 姜老临床应用芍药甘草汤的经验为:"芍药甘草汤不仅治脚弱无力,行步艰难,亦广用于胃肠道疼痛,腓肠肌痉挛性疼痛,头痛.举凡胸腹.肋.背.腿肌肉及神经性疼痛,推而广之,举凡内脏平滑 ...

  • 生姜干姜同用,叶天士“二姜”药对临证应用经验分享

    叶天士用药精妙,囫囵吞枣则难得其全,唯有从小处着手,精读细研,方能渐窥其学,研其药对为捷径之一. "二姜"药对即生姜.干姜同用之配伍经验,取二药之用,而功显效彰. 诠药 中药姜为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