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皇帝宋孝宗的凌云志
在我们的印象中,南宋,是一个怂包皇帝扎堆的年代,但是凡事都有例外,宋孝宗赵昚,却是公认奋发有为的人物。宋孝宗赵昚是南宋的第二位皇帝,他是他是宋太祖赵匡胤七世孙、宋高宗赵构养子。那么为什么宋孝宗赵昚会被后世称为最杰出的南宋皇帝呢?
平反岳飞,铲除奸佞
孝宗登基后,定年号"隆兴",立志光复中原,收复河山。遂恢复名将岳飞谥号"武穆",追封岳飞为鄂国公,剥夺秦桧的官爵。
赵昚在即位后的第二个月,颁布手谕,召主战派老将张浚入朝,共商恢复河山的大计。赵昚还逐渐开始为被贬谪和罢免的主战派大臣平反复官。他重用主战派,积极备战。
隆兴和议
隆兴元年五月,赵昚任命张浚为北伐主帅,展开隆兴北伐。宋军于一月之内恢复灵壁、虹县和宿州等地,威慑中原。后在金军优势兵力的反攻下,宋军主将不和,军心涣散,撤兵符离时遭到金兵的追截,损失惨重,只好再次与金国达成和议,史称"隆兴和议",又名"乾道之盟"。
天下康宁的乾淳之治
隆兴北伐失败后,赵昚在内外政策上都转向平稳,南宋朝廷又陶醉在了"中外无事"、偏安一隅的升平景象之中。当时社会民生富庶、人民安居乐业、呈现政治繁荣的局面。南宋政府重视生产,劝课农桑,兴修水利,民和俗静,家给人足,牛马遍野,余粮委田,出现了天下康宁的升平景象。史称"乾淳之治"。
文化上的"百花齐放"
赵昚一改北宋后期与南宋初期,树一派打一派的学术政策,他对主流学派王安石新学及新兴起来的程朱理学,采取兼容并蓄、共同发展的政策。
沉寂了三十多年的苏氏蜀学,在赵昚即位后重新兴起。赵昚亲自为苏轼文集作序赞扬,并追谥苏轼"文忠"、苏辙"文定",再赠苏轼为太师。这些举措对苏氏蜀学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正是赵昚倡导的百家争鸣、共同发展的学术环境,才使得朱熹也不得不说:"若诸子之学,同出于圣人,各有所长,而不能无所短"。在随后举出的诸子中,不仅有理学代表人物,也有新学、蜀学。由于有这样的社会环境,才造就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文人学者。不仅有著名的思想家朱熹、陆九渊、陈亮、叶适;还有著名的文学家,如陆游、范成大、杨万里、尤袤,著名词人辛弃疾等。
纵观赵昚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史称为"卓然为南渡诸帝之称首",是南宋名副其实的中兴之主。给岌岌可危的南宋王朝带来了一丝蓬勃希望,不仅使得南宋累积起一定的军事力量和物质力量抵御金朝的侵扰,也为南宋后期的抗蒙斗争奠定了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