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梅城珍贵的老照片,每一张都令人赞叹【来自故乡的回忆】

梅城,即是梅州市区的简称,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区,由梅江区、梅县区两个市辖区的中心城区所组成。东部与梅州市蕉岭县、福建省交界,南部与梅州市大埔县、丰顺县毗邻,西部与梅州市五华县、兴宁市接壤,北部与梅州市平远县、蕉岭县相连。市中心区位于东经116度6分,北纬24度33分  。

鸦片战争以后,传教士大批涌入中国,据维基百科记录,1850年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的神父将天主教传入广东梅州,到19世纪末信徒已发展到3000多人。外国传教士在梅除从事宗教活动外,还大力开办教会学校,帮助穷苦人、启蒙教育,同时用镜头记录下了清末、民国时期梅州大量自然、人文影像。在美国南加州大学图书馆数字图库就留存了不少的梅州老照片,让我们得以重温当时的乡土风情。

梅县之称谓始于1914年,时间上溯,清朝谓之嘉应,明朝称程乡,最早在宋朝始名梅州。老梅城(前身为嘉应州府),自宋朝筑城以来,历经元、明、清至今,城址不变,形成了具有传统地域特征的老城风貌区。梅城过去是一座城堡式的大围屋,四周城墙开五门,东至水巷,东门塘在城外,西门在仲元西路中段西箭角,南门有两个,上南门和下南门西临程江河,北门在元城路北端杨屋附近。

2、梅城上南门和下南门,摄于1919年11月4日。

3、梅城南门和对出的江面,摄于1893-1904年间。拍摄位置大致在现德龙大桥附近河床上,正处于程江与梅江的交汇处,这个地方是以前老百花洲所在地,名叫乌廖沙,旧时的百花洲好比是南京的秦淮河,是当时著名商业繁华之地。

梅城南门下程江、梅江交汇处的码头。

4、南门凌风楼,摄于1913年。梅城江北江边有凌风东路、西路,皆因“凌风楼”而得名。可惜,凌风楼已因梅城扩建(老梅城的城墙在1932年被拆掉改为街道)而成为历史记录。

约四百年前,凌风楼建在老南门楼上,原为四角亭,系明朝万历年间(1573年—1619年)潮州知府(当时梅州隶属潮州府)郭子章,为纪念文天祥而建(因文天祥率兵抗击元朝时曾到过兴宁、蕉岭、梅县等地,故嘉应州人民非常仰慕、敬重他)。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陈济棠主政广东时期,当时华侨汇入许多资金,梅城大建商铺,辟马路,修建了由南门沿江直下的凌风路。

5、梅城南门城墙,摄于1927年。

6、梅城北门铁汉楼,摄于1913年。可惜上世纪拆城后,这座铁汉楼也一并玉石俱焚了,仅余楼前一条街,叫作元城路。

铁汉楼和元城路都是为了纪念宋朝谏官刘安世(字元城)。刘元城为宋哲宗年间从学于司马光之谏官,因屡以直言进谏而被贬谪梅州。其为人刚正不阿,著名诗人苏轼称其为“真铁汉”。他谪居梅州后,不畏艰难,建书院于城内,开梅州兴学办教育之先河。此后,梅州文教渐兴,后人感念其德其才,遂建楼纪念他。有种说法,刘元城之于梅州,堪比韩愈之于潮州。

下图为城门下。

7、梅县署,摄于1914-1930年间。

“见心堂”匾款“康熙十年岁次辛亥”,匾那时已高悬264年了,摄于1935年。

梅县署内建筑上的装饰,摄于1920-1926年间。

8、墟市入口“人之有恩,可念不可忘。人之有仇,可忘不可念。”摄于1905-1930年间。

9、“行道有福 与德为邻”的“余庆庐”老屋今安在?摄于1905-1930年间。

10、刚建成的梅江桥,摄于1935年,桥下的梅江水位不高。

梅江桥上的小吃摊,是在卖茶叶蛋吗?摄于1946-1951年间。

梅江上的船,远处是梅江桥,摄于1934-1939年间。看上去似乎是某种游神宗教活动,现在已经失传了。

水路是梅县当时重要的交通动脉,曾经繁忙的航运如今只留存在影像中了。

松口元魁塔,位于梅江北岸,摄于1910年前。从梅城坐船往汕头约9个小时,途经此塔下。

11、梅城的主街道,摄于1948-1950年间。

客家豆腐摊档,摄于1905-1930年间。

12、梅城附近的围龙屋,摄于1937-1948年间。

13、吕帝庙,摄于1893-1905年间。赞化宫在清朝称吕帝庙,赞化宫之名,源自《中庸》“赞天地之化育”,旧址在梅城“官井头”。

现在的赞化宫(吕帝庙)宫址在东郊东厢百子岗(俗称屠刀形的风水宝地)。据州志记载,该宫建于清朝光绪十三年冬,由州知事信官李鹏督建而成。宫内供奉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及城隍和道教教祖等诸神。1983年,由政府批准及泰国侨胞(泰国赞化宫吕祖同门)的支持下,选址重建赞化宫(即今址),并于同年落成剪彩和举行开光大典。

14、通往传教会的黄塘桥,摄于1893-1904年间。

黄塘百多年前还是梅城的西郊,一条小河蜿蜒从北向南偏西流淌,黄塘桥横跨小河,以桥为中心,附近是一条三百米的狭小街道,其他地方多为农田。1887年起,传教士在这里陆续建教堂,办医院和学校,渐渐兴旺起来。

1914年6月1日,梅县教会学校的学生列队通过黄塘桥。

15、黄塘心光盲女院

二十世纪初,在梅城西郊黄塘河畔的德济医院(黄塘医院的前身)任助产士的赫求光姑娘(德籍),不时发现医院门口有被遗弃的盲童女,便收留抚养。在德国慈善团体“喜迪堪会”(该会在香港设立有“心光盲女学校”)支持下于1912年在黄塘古屋坝购地兴建校舍,创办初期叫“心光女校”(香港心光女校之分校),1938年改名为“心光盲女院”。

盲女院和普通小学一样每天授课七节,八年(中间也有十年)可修完课程毕业。除采用特殊方法教授外,还特别注重抓好手工技艺的指导,务使每位盲女毕业后均有一技之长,以自食其力,不致终生依赖他人生活。

栢姑娘在给盲女讲圣经里的故事,摄于1924-1930。

梅县黄塘心光盲女院,幼小盲女与嬷嬷栢恩慰院长,摄于1933-1949年。

16、兴宁,古代属龙川县地,东晋置兴宁县,以境内宁江而得名,属惠州府管辖、后作为循州府的府治,现为梅州所辖。

中山亭,摄于1934年,据史料记载是在兴宁的中山公园内。现在中山亭已经同梅城的凌风楼一样,成为历史的记忆了。

兴宁的老街,摄于1931年。已经认不出来是哪条街了。

新市场街,貌似兴田路,摄于1946-1949年间。

7、兴宁兴民中学校内花园,摄于1905-1930年间。

18、沿宁江河的吊脚楼是盐铺街店铺后面河景,浮桥是西河桥景。摄于1905-1930年间。

从画面右边看,现场的兴宁老百姓对摄影很好奇。

19、沿宁江河的吊脚楼是河唇街后面河景,摄于1905-1930年间。

20、宁江河,左侧是兴宁教会的东面,摄于1932年前。

兴宁城附近的围龙屋,摄于1904-1920年间。

21、兴宁周围的防御工事,注明是机关枪掩体,三丛竹林的后面是传教会,摄于1932年前。从这张图片看,猜测可能是在1931年九一八后拍摄。

22、兴宁高脚桥,疑似是米寨的宁江河堤段,摄于1905-1930年。

23、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德籍牧师黎力基和中籍教友罗朗庭于县城西(今曾学路)建福音堂。

24、兴宁宁江河畔的纸马花船。这类宗教活动如今也成为历史的记忆了,摄于1913-1932年间。

25、光绪八年(1882年)二月,德籍教士黎力基与华籍教徒张学兴、罗日寿在兴宁宁中坪塘建立基督教崇真会,并兴建教堂。

百年前兴宁宁中坪塘教堂四角楼堂舍,摄于1887-1901年,中西混搭的建筑创新,也在后来毁了。

一念起,千山万水。一念灭,沧海桑田。

基督教崇真会史料记载:神学院在深圳李朗历经了61年后,于1925年搬迁到了兴宁坪塘,名兴宁坪塘乐育神科大学校,后又称兴宁坪塘乐育神学院、兴宁坪塘神学院,之后又在1947年迁到梅县黄塘,在兴宁差不多有22年吧。

崇真会(又名巴色会,译自原名Basel Mission),基督教新教差会,1815年成立于瑞士北部德语区的巴塞尔市(Basel,现其总部会址),最初叫德国差会(German Missionary Society),最后改为巴色会。1847年开始向中国派遣传教士,主要在广东省。到1919年时,在广东有130所堂会,包括梅县德济医院(1893年)和河源仁济医院(1907年)。深入到客家地区,对客家语言和客家文化有比较多的研究。

26、五华长布镇元坑教堂(左)和元坑寄宿学校,摄于1881-1910年。

1873年传教士边德志、毕安在五华元坑创办中学(课程有文学、科学、哲学、神学、体育、音乐等6科)。学校依山而建,3栋校舍错落有致。学校左边山腰修建一条宽3米、长400米的环山跑道,在右边山窝处开辟了一个草坪足球场,并在球场两端用木料搭成球门,由善踢足球的边德志教授学生踢足球,首次将足球运动作为体育课程传授。

现代足球作为体育项目第一次在中国内陆出现,元坑成为中国内陆现代足球的发源地。现元坑学校原址无存,已成为一片果园和农地,足球场也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稻田。

基督教崇真会牧师在香港,边德志(后排右2),摄于1897年。

27、五华狮雄山古塔,摄于1912-1925年间。

五华县城的西门,应该是华城,摄于1912-1925年间。

五华寺庙里的大树,树干极其巨大,不知道是哪个古寺,又不知道是否还在?摄于1912-1925年间。

以上老照片均来自美国南加州大学图书馆资料(特此感谢)

继续寻找故乡令人感动的细节——

从历史上看,梅县区与梅江区、梅州市历史渊源深厚、一脉相承。

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南朝齐(公元479-502年)从海阳县分出部分地方置程乡县,辖境包括今梅县、梅江区、蕉岭、平远全部及丰顺一部分。南汉乾和三年(公元945年)于程乡置敬州仅领程乡一县。北宋开宝四年(971年)因避赵匡胤(yìn)祖父赵敬之讳,改敬州为梅州,因梅江为名,仍领程乡县。此后,梅州之名几废几设,直到民国元年废除州府制,梅州改称梅县。1927年5月13日至5月 19日,在梅县境地 (原程乡县主要境域内)建立梅县人民政府委员会。1949年5月17日,梅县解放,5月24日,成立梅县人民民主政府,县辖梅城镇曾为梅州镇,后设梅州市(县级),隶属潮梅人民行政委员会管辖。1983年9月梅州市与梅县合并改称梅县市。1988年1月梅县市分为梅县和梅江区(县级)。

老梅城城市范围很小,有5座城门,东至水巷,东门塘在城外,西门在仲元西路中段西箭角。南门有两个,上南门和下南门西临梅江河,北门在元城路北端杨屋附近。在老梅城内,有三山、七海、一坵田,是老梅城的特色之一。

三山是金山、银山、梅山;金山即现在梅县博物馆所在地金山顶,银山即现在梅江区 所在地,梅山在原梅县机关幼儿园;七海实际上是七口神塘,这些池塘分别在简臣庐、梅江区 、孔庙、池上堂、柳柒堂、三槐堂,侯屋内有一口塘,人们称之为七海;一坵田在侯屋侧,约二分地,今已不复存在。

梅州人是非常怀旧和感恩的,老梅城的街道多数以先贤或先烈命名。凌风路是纪念民族英雄文天祥;文保路是纪念捐钱筑城的明朝叶文保;元城路为宋朝谏官刘安世(字元城)谪居梅州,在城内创建元城书院而得名。至于中山路、仲元路、大康路等等都是纪念辛亥革命 满清的大英雄。

原东较场足球场

当年刚建成梅县机场国际候机厅剪彩场景

江南剑英图书馆剪彩场景

嘉应大桥(西桥)旁建设的儿童公园

梅城历为县、府、州治所之地,是粤东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大多数梅州人的观念里,梅城和梅县区是分不开的。而现实也是如此。由于历史的沿革、文化的一体、地域的相邻和生活的交融,经过多年来的城市化发展,梅城实际包括了梅江区和梅县区新城,以及中部地区与 梅县区已经连 成一片,事实上早已同城化。

内容来源:漫心谷、寻找故乡的故事、客家世界、客家乐、梅州故事等等整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