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II对联简说【客都推荐】

对联简说

●陈平

对联,俗称为对子,又称为联语、联句、楹帖。楹者,柱也。古人因常把对联题写于楹柱上,故又称为楹联。对联是我汉民族独特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是我国璀璨辉煌的民族文化遗产之一。它根植于古老的汉文化和俗文学的沃土中,有根深蒂固的群众基础和民族文学的突出特色,雅俗共赏的对偶格律和艺术形式,千百年来畅行于文坛,应用于社会,显示出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对联至今已成为我国文苑艺圃中驻足最广、使用频律最高的一种雅俗共赏的文体。“楹联习俗”已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的古诗文中已有对偶的运用,如《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又如《楚辞·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等很多对偶句子。汉赋和魏晋的“骈体文”更是大量运用对偶和排比,对偶的这种修辞日臻成熟和完善,促进了汉语文学艺术的丰富和发展,同时也孕育了这种艺术形式的诞生。

汉代,人们把饰桃人画神荼、郁垒像改为在桃符板上书写 “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楹联学家们认为,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楹联。

对联研究家们还认为:中国对联历史大致可分为萌芽期、推广期、繁荣期、振兴期等四个阶段。这里只对四个时期作简单介绍:

一、萌芽期,从汉至五代。如《晋书·陆云传》记载,晋代文学家陆云与荀隐初次会面于张华家,二人在互通姓名时脱口而出了一副艺术性很高的人名对:“云间陆士龙;日下荀鸣鹤。”陆云,字士龙;荀隐,字鸣鹤。这则文坛轶事,被认为是正史中最早有关对子(对联)的记载。

二、推广期,宋元两代。这时候对联已在民间广泛流行,内容、形式和应用范围都已大大扩展。宋朝的春联叫“春帖”子,写春联叫题桃符。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宋代王安石《元日》诗,便生动地反映了宋代前期的对联情况。

三、繁荣期,明清两代。这两代是对联的鼎盛繁荣时期。其主要表现在应用范围扩大,从帝王宫廷到农家茅舍,从官署衙门到文人书斋,从风景名胜的亭台楼阁到三教九流的招牌门面;从婚庆寿贺到哀亡吊挽;庙宇古刹、城垣桥堡、学堂书院、店铺会馆,无处不见长短不一、情趣各异的对联。对联已从宫廷王府和文人墨客中走向子民百姓,成为群众喜见乐闻的文学艺术形式。各种对联争奇斗艳,除了春联外,更有了名胜古迹联、寿联、婚联、挽联、行业联……内容广泛深刻,抒情言志,述史记事,状物写景,歌颂升平、批判讽刺、斗智斗巧……形式更是丰富多彩,不拘一格。有关对联的书籍也在这时为对联的发展推波助澜。联书的出版,至今所知的是宋代周守忠的《姝联》和钱德范的《玉堂巧对》。这还不算是专门的联书,朱熹的《联语》仍附录于明代出版的《朱子全集》中。明代杨慎的《谢华启秀》和《群书丽句》才算是专门的对联专集。到了清代,梁章钜、梁恭辰父子的《楹联丛话》、《楹联续话》、《楹联三话》、《楹联四话》、《楹联剩话》和《巧对录》、《巧对续录》、《巧对补录》,是对中国楹联体例的开创,至今仍是对联研究者的必读书籍。

四、振兴期,新中国建立以后。对联亦随着社会进步而取得长足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文艺的复兴,对联这一中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也似雨后春笋般得到复兴,曾一度出现了全国的“对联热”。对联也进入了振兴时期,各级楹联社团、学术团体相继成立。对联创作随着经济发展进一步繁荣,一批有代表性的楹联作家脱颖而出,楹联活动日益频繁。

对联和其它文学作品一样,同样起到教育人、鼓舞人、感染人、陶冶人的作用,对国家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为此,我们应把对联这一高雅的文学艺术奇葩放到应有的历史地位中,很好地重视它、发展它。

作者:陈平

作者简介:陈平,广东梅州人, 笔名三白,自号三白山翁。作家、职业画家。自幼喜爱古典文学,尤喜诗联、通音律。曾受聘中国楹联学会任中华对联文化研究院华南分院院长;现任林风眠画院院长、梅州市楹联学会会长。有专著《陈平国画集》、《陈平诗文集》、《楹联文化小识》、《中国古典诗词名句集韵》、《寻梦牡丹亭·散文随笔集》、《黄遵宪诗词楹联赏析》;主编《中国楹联集成·梅州卷》、《中国客家对联大典·三卷》、《梅州历代名联辑注·两卷》、《客天下楹联集锦》、《中国客家姓氏祠堂楹联上、下卷》等著作问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