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绍功教授汇讲52首奇方

52首奇方(1)
一,仲景创建35首止吐方
《伤寒论》21首:
1、葛根加半夏汤-外邪内迫阳明而欧逆。发汗解表,降逆止呕。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
2、小青龙汤-表实兼水饮而干呕。外界表寒,内消水饮。
3、五苓散-太阳蓄水重证,水逆而吐。化气行水,兼以解表。
4、生姜泻心汤-胃虚水饮食滞,干噫食臭。和胃消痞,宣散水气。
5、甘草泻心汤-脾胃虚痞而干呕。补中和胃,降逆消痞。
6、黄连汤-上热下寒,欲吐。清上温下,和胃降逆。
7、旋覆代赭汤-胃虚痰阻,呃逆不除。和胃化痰,重镇降逆。
8、十枣汤-悬饮呕逆。峻逐水饮。
9、栀子生姜豉汤-热扰胸膈若吐。清热除烦,降逆止呕。
10、小柴胡汤-少阳胆热,心烦喜呕。和解少阳,和胃止呕。
11、柴胡桂枝各半汤-太少兼证,节痛微呕。和解少阳,发表止呕。
12、大柴胡汤-少阳兼里实,呕不止,心下急。和解少阳,通下里实。
13、四逆辈-脾虚寒湿,服满而吐。温中散寒。
14、四逆汤-少阴阳衰,吐利厥逆。回阳救逆。
15、通脉四逆汤-少阴格阳,面赤干呕。回阳救逆,宣通内外。
16、白通加猪胆汁汤-少阴戴阳,干呕且烦。回阳救逆,宣通苦降。
17、真武汤-阳虚水泛,上逆于胃。温阳行水,和胃降逆。
18、猪苓汤-少阴阴虚,水热互结,上逆犯胃。养阴清热,利水降逆。
19、乌梅丸-蛔厥,得食而呕。寒温兼施,安蛔止呕。
20、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上热下寒相格,食入即吐。心开苦降,寒温并用。
21、吴茱萸汤-肝寒犯胃,浊阴上逆。温肝散寒,降逆止呕。
《金匮》14首:
1、小半夏汤-胃停水饮,上逆作呕,呕而不渴。蠲饮止呕,治呕祖方。
2、大半夏汤-虚寒胃反,心下痞硬。补虚和胃,润燥降逆。
3、茱萸汤
4、四逆汤
5,小柴胡汤
6、大黄甘草汤-胃肠实热,失于和降。清热通腑,和胃降逆。
7、黄芩加半夏生姜汤-邪热内陷,上逆于胃,下迫于肠。清热和中,降逆止利。
8、半夏泻心汤-寒热结胃,中焦气痞。辛开苦降,调中和胃。
9、半夏干姜散-脾阳不足,寒邪犯胃。温阳健脾,降逆止呕。
10、茯苓泽泻汤-中阳不足,停饮胃反。温胃化饮,和胃降逆。
11、桔皮竹茹汤-胃虚有热,气逆上冲。清热补虚,和胃降逆。
12、桔皮汤-胃寒气闭,失于和降。通阳除厥,和胃降逆。
13、生姜半夏散-寒饮博结,气机受阻。辛散寒饮,疏展阳气。
14、猪苓散-饮停隔上,呕吐思水。健脾利水。
 
        仲景所列35首,重复者3首,(吴茱萸汤,小柴胡汤,四逆汤)实有32首止吐方。呕吐、干哕,以致恶心,嗳气等消化证,总因胃失和降,气逆于上所致。治疗总以和胃降逆为大法,投“小半夏汤”为祖方,以半夏、生姜为主药。其中加减变化如下:如果是胃中寒饮更甚,上下两焦气机被阻,胸阳不得舒展而胸中烦闷,宜减半夏1/5用量,生姜用量倍增,便成“生姜半夏汤”;虚寒胃反,上逆便燥则以人参补虚,白蜜润燥,便成“大半夏汤”;虚寒挟肝气上逆,吐涎头痛加吴茱萸,便成“吴茱萸汤”;邪热上逆于胃,下迫于肠,干呕而利,加黄芩,便成为“黄芩加半夏生姜汤”;寒热相格,食入即吐,加黄芩,去桂枝、半夏,便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饮停隔上,呕吐思水,投猪苓散;中阳不运,饮停而频吐,加桂枝、生姜,成为“茯苓泽泻汤”;阴虚水热互结,去白术,伍阿胶,成为“猪苓汤”。
 
经方组成,首先是严格的“对证”,要有鲜明的辩证针对性。其次是“少而重”,药味不多,药量很大,所谓的“方减药精”。经方派的特色应当为后人所效仿。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环境气候的改变,饮食习惯的不同,经方不能一层不变,应当创新,方能奏效。至少有3处要变革:一是经方善用姜枣草,枣草均较甘腻,现代“活体”居多,用之反而有害,应应当弃之。止吐者必用生姜,古人以片计量,不确切,应用5-10g为准;二是回收经方的组方特点,保留主辅药并换算成现代的计量投之;三是在符合辩证的前提下,配用现代药理研究的成果,一则可以增效,二则可以“知其然”。总之,经方不可丢,经方必须变。
 
二.健脾祖方四君子汤类
四君子汤出自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人参、白术、茯苓、炙草四味组成。专治脾胃中虚,运化不建证。成为健脾补气的祖方。
 
《小儿药证直诀》中加一味陈皮为“异攻散”,加强理气和胃之力,尤消脘胀;《医学正传》再加半夏、姜枣,为“六君子汤”加强温化痰湿之力,专治脾虚痰湿证;《太平惠民和经济局方》再加木香、砂仁为“香砂六君子汤”,加强理气散寒之力,可治脾胃虚寒,痰饮中阻,痞痛吐泻证;局方还以四君子加扁豆、黄芪、藿香,名为“六神散”或“加减四君子汤”,加强健脾消食除湿之力。《证治准绳》以四君子汤加葛根、木香、藿香,名为“七味白术散”,健脾和胃,清热生津,专治脾虚纳少,发热口渴证。
四君子呀这是健脾的主方。中医治虚证呀,有两派:一派是李东垣为主的脾胃派,他认为补虚证治虚证必须健脾,另外脾是后天之本,所以李东垣创建了很多健脾补气的方剂,这是一派学说;第二派学说就是赵献可他的《医惯》,他主张从肾来调治,虚证要补肾,从后天之本来治。这两派在历代打得不可开交,引伸好多著作,意思呀都有道理。但是从我临床体会,我的主张健脾不如补肾。为什么呢?有两个理由:第一健脾无非就是补气补血,补气补血要碍胃,你补的不好,要影响食欲,病人的胃口一倒,那损害大了,再好的药吸收也打折扣呀,因此呢,古人发明了醒脾,在补气补血里面加醒脾药,这是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气和血的互关,相关,气血相关,当然不如一个肾双向,更好调。人的五脏有两个脏是双向的,一个是肺,当然左肺右肺没有区别,西医也没区别,司华盖,通调水道,司呼吸,通百脉,左肺右肺都这功能。第二双调就是肾, 肾西医来讲没有区别,都一样,是泌尿系统。但中医就学问大了,一个主火一个主水,一个阴一个阳,这完全根据中医来调呀,中医治疗的优势之一,就是调肾,调阴阳呀,阴阳笼统的,具体的阴阳就肾的阴阳呀,好调呀,因为调肾阴阳绝对不会碍胃,不影响胃,里面避免滋阴药就行,不要醒脾呀,所以我讲健脾不如补肾,补肾不如调肾。那么健脾什么时候用呢?就在于调肾效果不好,也许十之八九调好了,还有一二没有调好,像昨天好几位同仁问的,用了好多办法不行,调肾阴阳也用了,不行,这个时候你再反治,反过来治,他补气健脾,健脾呀,也许一健脾,肾也调过来了,起作用。当然四君子汤,这个方剂里面的一个代表方,健脾为主。当然它人参为君,云苓和炙甘草它是主次,治疗脾胃的中虚。这里面的方子炙甘草不用,你看我有效的药里面就没有甘草。经方离不开甘草,经方派,所有的方剂里面都有姜枣草,姜枣单说,甘草这个药有很大的副作用,治疗心血管病,心律失常,你们首先就想到《伤寒论》的一个名方“炙甘草汤”。“心动悸,脉结代,炙甘草汤主之。”临床不行,你用“炙甘草汤”治疗心律失常,炙甘草的作用必须的大,要用到30-60g,才能起作用,用少了它没有效。但是炙甘草用量大了,它的副作用也大。炙甘草别称“国老”,国家的国,老人的老,国老了,等于打麻将里面的花,调和诸药,什么都能调上一把,其实不行的。另外炙甘草里面有肾上腺皮质激素,这个药量大了,留钠、留水,会引起水肿。尤其心血管病,本来就容易肿,炙甘草汤量大了以后,这个副作用很大。另外炙甘草蜜炙以后,特别滋腻,补气的时候用还能凑合,实际的时候用,对痰和瘀非常不利,所以一般炙甘草都不用。炙甘草就用生甘草,生甘草就用在一个地方,有效。用什么地方呢?就淋病里面的阴茎痛,阴茎疼痛,因为生甘草梢就是甘草的尖,这个止痛作用相当好,其它的地方就不要用炙甘草。四君子汤原方不用炙甘草,参、术、苓这是健脾的药,而且里面能化湿,用人参、白术来健脾,用茯苓来化湿,脾虚生湿呀,三个药既能健脾又能化湿。当然现在临床上,一般人身都不用了,都用党参来代替了。糖尿病病人呢,你千万不要用党参,用童参。童参知道吗?儿童的童,也就是太子参,用30g的太子参来代替。四君子汤去掉了炙甘草,成了三君子汤,加了陈皮成了异攻散,这个方子比四君子汤用的还要广泛,它补而不滞,还能消痰呀,陈皮还能祛痰。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我治疗冠心病,主张从痰论治,从痰论治里面,有的是中老年人是脾虚有痰,里面就加上异攻散,成了补气祛痰,效果更能好。但这个时候你要注意,人参和白术只能用一个,或者把白术换成了白扁豆,或者仙鹤草。假如白术和人参一起用,那非但不会祛痰而且利痰,把痰堵在里面了。加一个补气药,一个动力,对祛痰有正效作用,加两个不行,除非把白术改成白扁豆、仙鹤草。六君子汤在四君子汤的基础上加上半夏、甘草,化痰又化湿。注意呀温化痰湿,寒痰,寒痰用这个行,痰浊化热是多,要注意半夏这个药,很温燥,它祛痰浊的,就是温燥祛痰,非常温燥,现在不用生半夏,用半夏中毒,用法半夏或者用清半夏,痰浊化热了,绝对不能用半夏。香砂六君子汤,这是个好方,加木香、砂仁,姜枣一般不用,没有必要。香砂六君子汤治疗胃炎,治疗溃疡是个好药。当然要分寒热,胃发凉的你可以用半夏,姜、枣肯定不用,发凉呀用半夏,里面再加上良附丸。再加一个什么药?又健胃又反佐,蒲公英。它加入又能抗幽门螺旋杆菌,很有效。胃假如发热的不凉,有胃酸的,这个时候肯定不用半夏了,木香、砂仁用,当然也应该用蒲公英,这个时候还要加一个药,加个连翘,即清胃热又能健胃,再加上个芦根。香砂六君子汤呀比四君子汤用的更广泛。六神散,就六君子汤里面加了白扁豆、黄芪和藿香,消食除湿。这个方子一般用于7、8、9三个月,中医讲夏季或者长夏,暑湿重呀,所以加藿香加白扁豆。藿香这个药就是季节药,平常没有必要用藿香,7、8、9三个月要重用藿香,这个季节有两个主要的方子,甭管外感、甭管肠胃炎、甭管中暑就是在7、8、9这三个月最常见的一种病。第一个方子就是藿香正气散,藿香正气呀;第二个就六神散,是7、8、9三个月的非常有效的方子,可以交替使用。七味白术散,里面加木香和葛根、藿香,和胃清热。这个方子可以治疗结肠炎,结肠炎还有好几个方子,这是其中的一个。结肠炎分两类,有过敏的有溃疡的,就是腹痛腹泻,大便里面有粘胨,甚至于血。但是治疗结肠炎要用灌肠的办法,比口服要提高疗效,就拿肛管,放到结肠部位,打100ml中药,保留一小时以上,一天一次。结肠炎西医是很怵头的,他治不了的。文化大革命有个样板戏“海港”。这样板戏两个主角,一个主角是上海的,一个主角是北京的,姐妹两个。那一年,姐姐结肠炎,上不了台了,后来我就用这个办法,当然不是用七味白术散,用葛根芩连汤,葛根芩连加苦参,当然自己家里灌肠,很巧,灌两个晚上就好了,照常登台演出。
52首奇方(2)
三,补肾效方地黄汤类
六味地黄丸出自宋《小儿药证直诀》。由熟地、山萸肉、干山药、泽泻、丹皮、茯苓6味组成。滋补肾阴,专治肾阴不足,虚火上炎证。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
原从《金匮要略》的“肾气丸”减温燥的桂附而成,原治小儿发育不良的“五迟”证。现改为汤剂,是补肾之效方。
《金匮要略》还有附子及桂枝2味为“金匮肾气丸”,又称“附桂八味丸”,加强温补肾阳之力,成为专治肾阳不足证调肾阴阳的代表方;《济生方》以桂枝易官桂,再加车前子,川牛膝,名“济生肾气丸”,增强利水之力而治阳虚水肿之证;再赠鹿茸、五味子,名“十补丸”,主治肾阳衰微证;《医宗己任编》以六味丸加五味子,名“七味都气丸”,简称“都气丸”,以五味子的酸敛纳气而治肾阴不足,肾不纳气证;《医宗金鉴》以六味丸加知母、黄柏,名“知柏地黄丸”增强清降相火之力,善治阴虚火旺证;《医级》以六味丸加枸果、菊花,名“杞菊地黄丸”,增加养肝明目之力,善治水不涵木证;加麦冬、五味子,名“麦味地黄丸”,增加润肺清肺之力,善治肺肾阴虚证;加当归、白芍,名“归芍地黄丸”,增加柔肝之力,善治肝肾阴虚证;加人参、麦冬,名“参麦地黄丸”增强补气养阴之力,善治气阴两虚证;加菖蒲、磁石、五味子,名“耳聋左慈丸”,增加通窍之力,善治肾虚耳鸣证;《景岳全书》以六味丸去泽泻、丹皮,加枸果、炙草,名“左归饮”,即补真阴,又养肝血,组成滋肾养肝益脾之方,善治肝脾肾三阴之虚证;用三补的熟地、山药、山萸肉,再加枸果、川牛膝、菟丝子,鹿角胶、龟板胶,名“左归丸”,增强滋补之力,善治精髓亏虚,津液枯涸证;以“肾气丸”去三泻加入枸果、生杜仲、炙草,名“右归饮”,增强温补之力,治命门火衰证;右归饮去炙草,加菟丝子、鹿角胶、当归,名“右归丸”,增强温补之力,善治年迈久病的火衰证。
地黄三类,一个脾,一个肾,这两大方。健脾不如补肾,补肾离不开地黄汤类。第一个,“六味地黄汤”,这是个基本方,三补三泻,三个补肾药用生地、山萸肉、山药,三个泻药泽泻、牡丹皮、茯苓,肾的补而不滞就淡渗利水,脾的补而不滞就是醒脾,肾的补而不滞就是淡渗,淡渗呀,淡渗的渗里面主药就泽泻和茯苓,起到了补而不滞,三个补里面呢,山萸肉比较贵,可惜山萸肉的功能比较局限,光补肾阴要换成黄精,昨天讲了炙黄精,肝、脾、肾三个阴都补,而且能补气,气阴双补;《金匮要略》加了附桂,温补肾阳,但这个方子我的习惯很少用,就是因为附子、肉桂是温燥,温了肾阳,伤了肾阴,得不偿失;“济生肾气丸”改成肉桂、官桂,更好的肉桂,加了车前草,加了川牛膝,增加了利水的作用,利水,济生肾气丸阳虚水中,比如肾炎水肿,心阳不足水肿,可以应用济生肾气丸,当然把附子要改掉,不用附子,用补骨脂,改成补骨脂或者巴戟肉,可加肉苁蓉;“十补丸”加了鹿茸和五味子成了十补丸,肾阳衰微了,比阳虚更重了,马上就要亡阳了,但这个药都是很温燥;“七味都气丸”加五味子,肾不纳气,定喘;“知柏地黄丸”,这是非常多用的一个方子,加了知母、黄柏,清降相火,虽然阴虚内热;“枸杞地黄汤”这是调肾阴阳的基本方,加了枸杞子、白菊花,滋水涵木;“麦味地黄汤”加了麦冬和五味子,润肺了,虽然滋肾,而且润肺,肺肾阴虚这是个好方,但七味都气以下的方子,基本上都是六味地黄丸的加减,在六味地黄丸里面加味;“归芍地黄汤”,中医讲药的时候讲过,当归和白芍柔肝,所以归芍地黄加了这两个药,即滋阴又能柔肝;“麦味地黄汤”加人参和麦冬,就把参麦饮配在六味地黄里面了,既能养阴又能补气,治疗气阴两虚,糖尿病讲的气阴两虚,糖尿病讲的气阴两虚,也可用参麦地黄汤,很对证;“耳聋左慈丸”加了石菖蒲、灵磁石和五味子,专门治疗耳聋,肾亏耳聋,这个耳鸣的特点,可以小声的耳鸣,耳鸣分两类:一类是大声的像打雷一样,这责之于肝,肝火上亢,肝火肝阳;二一个小声的叫蝉鸣,蝉衣呀,蝉鸣,这责之于肾,就像耳聋左慈丸;“右归饮”去了泽泻、牡丹皮加了枸杞子和车前草,肝、脾、肾这三个脏都滋了,等于像黄精的作用了;“右归丸”这右归饮、右归丸;左归饮、左归丸都是张景岳的主方,《景岳全书》的主方,它由生地、山萸肉、山药三个补加了枸杞子、川牛膝、菟丝子、鹿角霜和龟板主要是补益精髓,生津生液;“右归饮”附子、肉桂、生地、山萸肉、山药、枸杞、杜仲和车前草,治疗命门火衰,壮阳呀;“右归丸”缺了车前草加了菟丝子、当归和鹿角,也是补火,老年火衰呀。补肾的六味地黄丸引出这么十多个方子,这都是很重要的方子,很有效的方子。
 
四. 养血良方四物汤类
四物汤出自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4味组成。补虚调经,专治营血虚滞,月经不调证。
四物汤本从《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中,治妇人漏下的“胶艾汤”,去阿胶、艾叶、甘草组成,是妇科调经的基本方,至今已引申到治疗血虚证类,故为养血良方。
明《正体类要》合四君子汤再加姜枣名“八珍汤”,成为气血双补的代表方;明《景岳全书》再加益母草,名“八珍益母丸”,专治月经不调类;八珍汤去茯苓,加生芪、川断、黄芩、砂仁和糯米,名“泰山磐石散”,专治气血双亏的先兆流产;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在八珍汤中加入生芪、肉桂,名“十全大补汤”,增强补气温肾之力,专治气血双亏而兼肾阳不足证。
四物汤,这是养血的好方。四个药组成,原方熟地、当归、白芍、川芎,是养血调经的方,现在给它扩大了,所有的血虚证即以四物汤为基本方,但里面注意了,就是不要用熟地。四物汤是双向的,假如用这个原方川芎改成5g,它成了养血方,是养血为主;假如改成赤芍,川芎用到10g,当然川芎不要用过10g,过10g很引起头痛,这就成了和血方,和血了活血了,这是四物汤既能养血又能活血,当然一般不用熟地用生地。八珍汤和四物汤合了加了姜枣,当然临床我的习惯不用姜枣,成了气血双补方,很有效的方。加益母草,就成了八珍益母汤,治疗气血不足的月经不调,气血不足,月经不调,这里附带讲了一下,辩证,有些同学可能刚来,辩证要简化,以舌诊为主。气虚怎么分?苔薄白,舌质淡,脉沉细,这是气虚的舌脉,苔薄白、舌质淡、脉沉细,加一个主证,必有的主证就是气喘,苔薄白、舌质淡、脉沉细、气短,甭管什么病,临床出现这种表现,就叫气虚。血虚,舌质淡、苔净、脉细,脉沉细呀,加上面白,就是血虚,这两个都见了,就叫气血两虚,气血两虚,辩证很简练,以舌脉为主,作为金标准,这个情况下,月经不调,你用八珍益母汤,泰山磐石饮这是治疗先兆流产的一个很好的方子,它把茯苓要去掉,另外流产了,就不能用淡渗了,加上好多安胎的药,黄芪呀,川断、黄芩呀,砂仁和薏米不能用,治疗先兆流产,舌质淡,这八珍汤里面加黄芪和肉桂,好的肉桂,即治气血双补,又治肾阳不足,这也是有效的方法。
 
五.通腹首方承气汤类
承气汤类出自东汉《伤寒论》,以消痞的枳实,除满的厚朴,润燥的芒硝,功实的大黄4味组成,是通腹的首方。
“大承气汤”,主治阳明腑实证,因痞、满、燥、实俱全,故四味全用,为寒下剂的代表方;“小承气汤”,主治痞满燥实俱而末燥结的阳明热结轻证,故不用芒硝,且减枳朴用量,为清热泻火,宽中行气剂;“调胃承气汤”主治胃肠积热而无痞满之证,故不用枳朴,加甘草缓中,成为缓下之剂;《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中以小承气汤重用厚朴,名“厚朴三物汤”增强行气除满之力,专治腹满便秘证;再合桂枝汤去芍药,名“厚朴七物汤”专治太阳表邪未解而见阳明腑证的表里双解方;清《温病条辨》以增液汤加大黄、芒硝,名“增液承气汤”,一面增液行舟,一面通便泄热,专治阴亏热结的便秘证;以增液汤加芒硝、大黄、甘草、人参、当归、湿海参,名“新加黄龙汤”,专治气阴两虚的腑实便秘证;以硝黄加生地、赤芍、黄柏、黄连名“导赤承气汤”,清心泻火,专治大小肠燥实热壅证;明《伤寒六书》以大承气汤加人参、当归、桔梗、姜枣草,名“黄龙汤”,专治正虚腑实证成为扶正泻下剂;清《通俗伤寒论》以白虎汤合调胃承气汤,名“白虎承气汤”,专治胃热肠实证。
六.清气主方白虎汤类
白虎汤出自东汉《伤寒论》。由石膏、知母、炙草、粳米4味组成。清热生津,专治阳明经热的大热、大汗、大烦渴、脉洪大证。成为清气分大热的主方。
《伤寒论》加人参,名“人参白虎汤”,增大补益气阴之力,可治四大证而见烦渴不止的气津两伤证;《金匮要略》加桂枝,名“桂枝白虎汤”,可治白虎汤证而兼营卫不和;宋《类证活人书》加苍术,名“苍术白虎汤”,可治白虎汤证兼湿困的湿温证、风湿热证;清《通俗伤寒论》以白虎汤加柴芩、花粉、鲜荷叶,名“柴胡白虎汤”,治寒热往来,寒轻热重证。
 
七.温通要方桂枝汤类
桂枝汤出自东汉《伤寒论》,由桂枝、芍药、姜枣草5味组成。辛温解表,调和营卫,专治外感风寒表虚证和营卫不和,气血不调证。为温通要方。
桂枝汤系张仲景所建的第一方,有多种加减变化:以桂枝汤加重桂枝用量,名“桂枝加桂汤”,增强温通心肾阳气,散寒平肝之力;桂枝汤加重芍药用量,名“桂枝加芍药汤”,增强和营止痛之力,专治腹痛下利的太阴证;桂枝汤加葛根,名“桂枝加葛根汤”,专治太阳中风表虚证而见项背强;桂枝汤加附子,名“桂枝加附子汤”,治桂枝汤证而兼阳虚证;桂枝汤加大黄、倍芍药,名“桂枝加大黄汤”,专治桂枝汤证而兼腹痛拒按的气血积滞证;桂枝汤加厚朴、杏仁,名“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增强降气平喘之力;桂枝汤加大芍姜量,再加人参,名“桂枝新加汤”,加强补气固表,养血通阳作用;桂枝汤和麻黄汤合方,减量名“桂枝麻黄各半汤”,解表发汗而不伤正,调和营卫而不恋邪,成为解表发汗轻剂;以桂枝汤合小柴胡汤,名“桂枝柴胡汤”,治太阳少阳并病。在《金匮要略》中也有补充:以桂枝、芍药加茯苓、丹皮、桃仁等分为丸,名“桂枝茯苓丸”,成为温通化瘀剂,专治肌瘤、囊肿;桂枝、芍药、生姜草加防风、知母、麻黄、附子,名“桂枝芍药知母汤”,温经宣痹,通治风湿,类风湿证;以桂枝汤加龙牡,名“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调和营卫,重镇潜纳,专治血痹虚劳失精证;桂枝汤加黄芪,名“桂枝加黄芪汤”,调和营卫,托表逐湿,治湿邪流入下肢证。
桂枝汤类,这可是有效的名方。温通,桂枝汤的特点是温而且是通,温而不通效果就不好。它当然用桂枝、芍药、姜枣草,经方,这是经方的一个代表方,也是《伤寒论》的第一方。经方是个非常有效的方,但是目前用经方的医生少了,非常少。为什么?2000年前,时代已经变迁了,情况不一样了,人的想法、环境、生活条件都不一样了。2000多年前,张仲景那个时代,脑子很简单,一头牛、一处房、热炕头、一个老婆就行了,现代的人想法那就多了,饮食不一样了,环境不一样了,经方2000多年了,不发展行吗?还回到张仲景那个年代?行吗?不现实。所以经方一定要改,经方的要害不能丢。有什么要害呢?第一简练,药量大,针对性强,这都是经方的特点、优势,要继承。但是必须得创新。怎么创新?经方抓住它的要害,姜、枣草、是画蛇添足,这个位置不要让它占,不用姜枣草,尤其甘草,生姜、大枣都没必要,所以桂枝汤不用姜枣草,就用桂枝、芍药。芍药就分赤芍和白芍,调和营卫用白芍,月经不调的尤其闭经的用赤芍,这不把经方就用了吗?另外一定要改制度,现在人们很复杂,就不是单纯,各种病具体的三高,他不是一高呀,三个都高,你光顾一高行吗?另外治病还有一个窍门。叫什么?东方不亮西方亮。你的面适当扩大,但不能扩的太大。我有个学生听了我这个话,开药开50个药,那就荒唐了,你就没有目标了。适当的扩大,扩大到20味以内,就是面照顾的大一点,这头不亮那头亮。现代人急功近利,要快、要有效,七付药下去,血压没有降,头晕好一点,就行了。所以一定要增加药,不能那么集中。桂枝汤里面要加药了,你调和营卫里面,还有好多药要加,能调和营卫。加上黄芪、当归、云茯苓,实际上就是气和血呀,有血有气。当归补血汤不是补气补血吗?家在这个里面没有害处,就扩大了。你比如说:好多更年期综合症,假如她月经还不好,心慌气短,这样一加当归补血汤,营卫没有调过来,气血补上来了。所以我举这个例子,经方要省略姜枣草,不占这个位置,让它主要要扩大,要加药,要扩大它的治疗面,适当适量,这样改进了经方,发挥了它的优势,又补充了它的劣势,用经方会有很大的效果。昨天我给你举例了:月经期发烧,经方好药。热入血室,张仲景有个小柴胡汤,你把小柴胡汤这个柴胡、黄芩别丢,党参别丢,它是个扶正药。不扶正,它是个半表半里,所以热入学室就出不来,抓住这个药,就是小柴胡汤了。半夏燥,你就别管它了,本身发热用燥行吗?不管了。再加上退热的药,昨天我讲了,茵陈也好,青蒿也好,地骨皮也好,桑白皮也好,扶正药里面再加一个白扁豆,这样的小柴胡汤变方,不妨你试试看,治疗热入血室,就是经期发烧,比单纯的用小柴胡汤,效果好多了。所以经方不要拒绝,它有很大的优势,要传承它的优势,改制。
“ 桂枝加桂汤”,加一个桂枝就是桂枝重用,就温通心肾,散寒平肝,桂枝的用量加重,平常用10g,现在用到15g甚至20g,加桂呀;“桂枝加芍药汤”,就把芍药的量加重到15-20g,增加止痛作用,止痛的作用就要大大提高;“桂枝加葛根汤”就是桂枝汤再加上个葛根,外感表实加上颈项强直、疼痛;“桂枝加附子汤”,营卫不和加上阳虚,加上附子,你只要用附子,必须写上制附子,某些关节炎的痛痹呀,寒重,用附子管用,甚至于川乌、草乌,一定要制,而且要先煎半个小时,煎了半个小时呢,乌头碱的毒性去掉了,药性不减,保安全;“桂枝加大黄汤”就桂枝汤里面芍药加倍,再加上大黄,营卫不和再加上气血瘀滞;“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这是平喘的一个好方子,喘病呀,最主要从肾来治,喘病治肾,里面两个主要的药,一个是补骨脂,一个是肉苁蓉,还一个药就是蛤蚧,蛤蚧磨粉比较贵,蛤蚧粉用5g就行,从肾来治,这是平喘的好法,第二个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也可以平喘,这个喘一定舌苔是腻的,这也是个效方;“桂枝新加汤”,增加芍药用量,生姜不加了,再加人参,补气固表,养血通阳,这治疗什么呢?昨天我讲了内分泌紊乱,其中有一个症状就是汗多,也可以用这个方子,里面加上浮小麦;“桂枝麻黄各半汤”,即发汗又调营卫,但这个方子在临床用的少了,为什么?主要就是麻黄的副作用,一个麻黄发汗量很大,汗多伤心阳,第二个麻黄升高血压,抑制心脏,所以心脏血压有问题的病人,吃麻黄有副作用;“桂枝柴胡汤”,这个方子临床用的还是很多的,就是桂枝汤和小柴胡汤合在一起,这个在临床上也是多用的一个效方;“桂枝茯苓汤”,这在临床上现在已经有成药了,治疗什么呢?子宫肌瘤,可惜呢,单用桂枝茯苓难,桂枝茯苓治疗子宫肌瘤效果不好,肌瘤和囊肿是个良性肿瘤,形成的原因,就是内分泌紊乱,内分泌紊乱等与中医的肾亏,你不调肾光用桂枝茯苓效果不好,一定要调肾的基础上加上桂枝茯苓,提高疗效;“桂枝芍药知母汤”,这治疗痹证也是个好方子,关节炎是个好方子,但是偏向于寒痹,偏向于瘀痹,有寒有瘀用桂枝芍药知母汤;这个方子用得很多了,“桂枝加龙牡汤”,调和营卫,重镇潜阳,用这个方子跟你的辩证,除了舌苔脉象以外,有两个主要的症状,第一个症状就是背冒凉风,发凉,好多病人主述呀,后背有一个地方发凉,后背有风,这是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的一个主要的指标,当然除了舌苔脉搏,第二个主证就是腰痛、头晕,腰酸、腰痛加上头晕,就把上面的阳通过龙牡引到肾里面,引到腰部去,这是临床常用的方子;这个方子用的也非常多,“桂枝加黄芪汤”,它关键在托表化湿,调和营卫以外加上生黄芪,固表,托表,扶正。
52首奇方(3)
 
八.回阳经方四逆汤类
四逆汤出自《伤寒论》,由附子、干姜、炙草3味组成。回阳救逆,为急救亡阳虚脱的代表方。速救四肢厥逆而名“四逆汤”。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
《伤寒论》加人参,名“四逆加人参汤”,以增强益阴补气之力。回阳复阴,救治阳虚寒盛而阴液内竭证;倍干姜名“通脉四逆汤”,加强温中通脉之力,专治真寒假热证;去炙草,加葱白,名“白通汤”,加大温阳散寒复脉之力,专治阴盛浮阳证;再加人尿、猪胆汁,名“白通加猪胆汁汤”,系寒性反佐,即治呕逆,又防药物格拒;《伤寒六书》,合六君子汤再加麝香、肉桂、五味子,名“回阳救急汤”,即回阳救逆,又益气生脉,专治阴寒内盛,阳气衰微证。
九.除烦名方栀子豉汤类
栀子豉汤出自《伤寒论》,由栀子、豆豉2味组成。清热除烦,专治热入胸膈证。加炙草,名“栀子甘草豉汤”,加强益气缓急之力,善治短气;加生姜,名“栀子生姜豉汤”,加强止呕之力;去豆豉加厚朴枳实,名“栀子厚朴汤”,专治胸痞服满;去豆豉加干姜,名“栀子干姜汤”,专治上焦有热,中焦有寒;去豆豉加炙草、黄柏,名“栀子柏皮汤”,转治湿热黄疸而心烦;《金匮要略》以栀子、枳实、大黄组成“栀子大黄汤”,和胃除烦,治黄疸心中懊恼证。
十.泻心汤类的应用
泻心汤出自《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淤血病脉证治》篇。由大黄、黄连、黄芩各3味组成,又称“三黄泻心汤”,泻火解毒,泄热燥湿,可直泻三焦积热。
以生草、黄芩、半夏、人参、干姜、黄连、大枣组成“甘草泻心汤”,清热解毒,和胃化湿,专治胃虚痞结证;以半夏、黄芩、干姜、人参、炙草、黄连、大枣组成“半夏泻心汤”,心开苦降,开结除痞,善治寒热互结的痞满吐泻证;以半夏泻心汤减干姜用量,加生姜,名“生姜泻心汤”,和胃消痞,宣散水气,专治水热互结的痞满吐泻证;以泻心汤加炮附子,名“附子泻心汤”,增强扶阳固表之力,治热结心下而兼表阳虚证。
 
十一.建中汤类的运用
建中汤由张仲景所制。《伤寒论》中由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组成,组成“小建中汤”,为甘温建中,补虚缓急之剂。《金匮要略》由蜀椒、干姜、人参、饴糖组成“大建中汤”,建中温阳,降逆止痛,主治中阳虚弱,阴寒内盛证;《金匮要略》以小建中汤加黄芪,名“黄芪建中汤”,为温中补气之方,可治脾胃虚寒,中气不足证;《千金方》以小建中汤加当归,名“当归建中汤”,为温中养血之方,可治中阳衰弱,营血亏虚证。
 
十二.大小青龙汤应用之别
大小青龙汤均出自《伤寒论》。“大青龙汤”由麻黄汤倍麻黄、炙草加生石膏、生姜、大枣而成,专治表实而兼内热证;“小青龙汤”由麻黄汤去杏仁,加重桂枝、炙草用量,再加细辛、干姜、半夏、五味子、芍药组成。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专治外感风寒,内停痰饮证。大小青龙汤均以麻黄汤为基础,可治风寒表实证,但大青龙汤风寒较重而兼内热,可治表寒里热证;小青龙汤风寒较轻而兼痰饮,可治表寒痰饮证,其用有别。
 
十三.大小柴胡汤病位之分
     大小柴胡汤均出自《伤寒论》。“小柴胡汤”由清透少阳的柴胡、黄芩,和胃降逆的半夏、生姜,扶正祛邪的人参、大枣,调和诸药的炙草组成。为少阳病的主方,特别对虚人、老人外感,经期发热有良效。还有3首变方:“柴胡桂枝汤”系小柴胡与桂枝汤的合方,专治太阳少阳并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系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与桂枝加龙牡汤合方,治三阳并病,三焦积热,气滞痰结证;“柴胡桂枝干姜汤”系小柴胡汤去人参、大枣、半夏,改用干姜,加瓜蒌、牡蛎、桂枝组方,和解少阳,散寒清热,温清兼施。
“大柴胡汤”系小柴胡汤去人参、甘草,合小承气汤去厚朴,再加芍药组成,主治少阳末解转入阳明化热的少阳、阳明合病。
大小柴胡汤均有和解表里之意,然小柴胡汤单纯在少阳,大柴胡汤为少阳未解以入阳明热结。两证的病位应加区别。
 
十四.大小陷胸汤破开之异
大小陷胸汤均出自《伤寒论》,均治“结胸证”
“大陷胸汤”由大黄、芒硝、甘遂3味组成。泄热逐水,破结力宏,专治邪热内聚,胸腹结水的结胸证。还有“大陷胸丸”系汤剂加葶苈子、杏仁2味白蜜为丸,治膈上结胸证。
“小陷胸汤”,由黄连、半夏、瓜蒌3味组成。清热化痰开痞,专治痰热互结轻证,仅限于心下,按之始痛的小结胸证。而大陷胸汤所治的结胸证,证重范围,从心下至少腹均硬满而痛,手不可近,重在破结。小陷胸重在开痞。证有轻重,破开大异。
十五.温胆汤痰浊主方
      温胆汤始载于唐《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二?胆腑》篇中,“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为安神方剂。后市增入茯苓并扩大其主治范围,如宋《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明《景岳全书》均主治“气郁生涎”,开始转成治痰方剂。至自清《成方便读》主治“胆虚痰扰”,正式成为治疗痰浊的主方。
 
经陈言的化裁,将《备急千金要方》温胆汤原方,减少生姜用量,增入茯苓1味,后人又加入大枣,组成现今治痰浊的“温胆汤”。其中温药3味(半夏、陈皮、生姜),凉药1味(竹茹),平药3味(茯苓、甘草、大枣),总以辛温组方。寒热并用,辛苦兼施,酸甘相配。辛温而不热,清热而不寒,祛痰而不燥,健脾而不腻。全方性平气和,由原方的温复胆气扩大为温顺胆气,和胃祛痰,清净胆腑。由原方主治虚烦不得眠扩大为治痰浊证的主方。解除木郁土壅。痰浊内生证。
 
温胆汤历代医家常用,主要化裁者有4首:宋《济生方》加胆星、菖蒲、党参,名“涤痰汤”,增强益气祛痰、化浊开窍之力,善治痰迷心窍证;明《证治准绳》加枣仁、熟地、人参、五味子,名“十味温胆汤”,增大补气养血宁神之力,善治心虚胆怯气血不足,痰浊内生证;清《六因条辩》加黄连,名“黄连温胆汤”,加大清热之力,专治痰热内扰证;清《通俗伤寒论》加青蒿、黄芩、碧玉散,名“蒿芩清胆汤”,增加清胆利湿、和胃降逆之力,专治湿温、呕逆证。
      近用“温胆汤”治痰浊化热证常能获效。要掌握6个主证:苔腻、脉滑、头重、胸满、口粘、纳呆。其中尤以苔腻为要,可以“一锤定音”,所谓“但见苔腻一证便是,其余不必悉具。”应用时还宜加减:竹茹清热祛痰为主药。云苓、陈皮健脾祛痰,截断“生痰之源”为辅药。枳壳理气行滞,利于痰浊排除,为佐使药。温胆汤仅用此4味为基础药。方中半夏虽可化湿祛痰,但因其燥性不利于痰浊化热;生姜虽能祛痰,但因其辛温也不利于痰浊化热;炙草味甘,大枣滋腻,均不利痰浊之祛,故此4味均删除不用。痰浊最易闭窍,为利于祛痰应伍透窍豁痰的石菖蒲,畅行气血的郁金,这样祛痰主方温胆汤就由竹茹、枳壳、云苓、陈皮、石菖蒲、郁金6味组成。
 
温胆汤临床应用还有16则加味选药法:
1. 热痰粘稠-葶苈子、黄芩、鱼腥草、胆星、天竺黄、竹茹。
2. 寒痰稀沫-白芥子、桂枝、干姜、细心、法夏。
3.顽痰不化-生龙骨、生牡蛎、海蛤壳、海藻、莱菔子。
4.癫痫-海参肠、白矾、灵磁石、钩藤、荆芥、野菊花、珍珠母。
5.精神分裂症-制军、青礞石、草决明、桃仁、生栀子。
6.神衰失眠-炒枣仁、夜交藤、黄连、肉桂、合欢皮、知母、川芎。
7.眩晕耳鸣-泽泻、炒白术、蝉衣、阿胶珠、白菊花、天麻。
8.高血压-钩藤、莱菔子、泽泻、海藻、夏枯草、生石决明。
9.冠心病-全瓜蒌、薤白、丹参、葛根、苏木、红花。
10.胃肠证-木香、砂仁、公英、连翘、焦三仙、生内金。
11.功能性发热-青蒿、银柴胡、生芪、桑白皮、车前草。
12.更年期综合征-蛇床子、泽兰、川断、桂枝、白芍、牡蛎。
13.尿毒症-白花蛇舌草、王不留行、益母草、丹参、仙鹤草、生薏苡仁、泽兰。
14.妇女病-鸡血藤、香附、伸筋草、丹参、川楝子、益母草、当归。
15.癌症-白花蛇舌草、公英、野菊花、仙鹤草、生苡仁、丹参、三七粉。
 
温胆汤,这是个最常用的一个主方,化痰浊的主方。温胆汤历史我就不讲了,可能讲义上都有。中医治病,分外感病和内伤病,明天我要讲了。内伤病里面分虚证和实证,实证里面主要是痰和瘀,尤其痰重视的不够,对瘀研究了快30年了,很深入。对痰研究得很表浅,往往疏忽。只要苔腻,一证便是它证不必悉具,这是痰浊,就要想到用温胆汤。
温胆汤里面一共8个药,前面4个药必须得用,竹茹、枳壳、云苓、陈皮。后面4个药取消。半夏能祛痰,温;生姜能祛痰,温;甘草我讲了,大枣是温药,甘缓对痰浊不利。所以温胆汤后面的4个药取消。加石菖蒲、郁金。菖蒲郁金透窍,行气活血,对痰浊的祛非常有利,一个动力,又透又行,这个痰浊就跑了,祛掉,所以用温胆汤这6个药必须得用,而且分量也固定,都是10g。
 
辨痰的要害不在颜色,在它的质量。常规来讲,黄痰主热;白痰主寒。不对。粘稠甭管是白是黄都是热痰,稀痰甭管白和黄都是寒痰,用质量来区分寒热。热痰要加葶苈子、天竺黄;寒痰要加白芥子、法半夏。这是我们所谓的有型的痰,就是咯出来的痰。肺为贮痰之器,看见的痰,是有型的痰或者叫狭义的痰。假如顽痰,昨天我讲了,苔腻,退不了了叫顽痰,加了3个石头和海藻。3个石头知道吗?对。生龙骨、生牡蛎、海蛤壳。
 
癫痫加海参肠和灵磁石。海参肠就是海参的肠呀,都扔掉了,你把它拿出来,把沙子洗掉,给它阴干阴干以后磨粉,吃温胆汤里面,拿温胆汤来冲这个海参肠的粉,每次3g,这是治癫痫非常有效的一个药。这是精神分裂症,用制军和礞石,甚至可以用生大黄来通便,精神分裂症通便症状就能缓解,但是必须要中病即止,别没完没了的拉,病人会伤正,甚至于会引起不良的后果。神经衰弱,这和精神分裂是两个病,一个精神病,一个神经病,加炒枣仁和夜交藤,都用30g。眩晕讲了。也许美尼尔氏综合征,也许高血压,加了泽泻和白术,高血压再加莱菔子、生石决明。冠心病加全瓜蒌和葛根。胃的病加木香和公英。低热加青蒿和银柴胡,青蒿必须得后下,用15g。更年期综合症加蛇床子和泽兰。尿毒症加王不留行和益母草。妇女病调经呀,加鸡血藤和香附。良性肿瘤加山慈菇和浙贝。恶性肿瘤加白花蛇舌草和仙鹤草,白花蛇舌草必须用30g。这就是温胆汤的16个加味,临床只要看到病人舌苔腻的,想到温胆汤,然后根据不同的16个不同的病加不同的主药,另外根据病型,随证再加药,只要你坚持用,不是百发百中,肯定有效。但有个前提,我这一讲,你别以为所有的病用温胆汤16个都有效,错。必须是苔腻。而且里面我还有一个观念没告诉你,就是痰瘀互结。这个我都能祛痰呀,从痰来治,想到的就是没有瘀,舌质不紫,舌下静脉不怒张,也是加上化瘀的药,提高疗效,即祛瘀又化痰。化瘀药有两个好药,最常用的就是丹参,30g的丹参;另外一个药就是内科大夫很怕的药水蛭,其实水蛭没有毒,有机会我再给你们讲,水蛭是双向的,这样就明显的提高疗效了。
52首奇方(4)
十六.逐瘀汤化瘀主方
清《医林改错》创组化瘀主方逐瘀汤类,共分血府、膈下、少腹、身痛4首。
1.“血府逐瘀汤”-由活血逐瘀的桃仁、红花、川芎、赤芍,行气开胸的柴胡、枳壳、桔梗,引血下行的川牛膝,和血养血的生地、当归组成。活血不伤血,逐瘀又生新,专治瘀阻胸中证。
2.“膈下逐瘀汤”-有活血化淤的桃仁、红花、川芎、赤芍、丹皮,行气止痛的五灵脂、元胡、乌药、香附、枳壳,养血和血的当归,调和诸药的炙草组成。重在止痛,专治瘀阻膈下肿块疼痛证。
3.“少腹逐瘀汤”-有活血逐瘀的川芎、赤芍,温经止痛的小茴香、没药、五灵脂、蒲黄、肉桂、元胡、干姜,和血养血的当归组成。重在温经,专治瘀阻少妇,积块寒痛经证。
4.“身痛逐瘀汤”-由活血逐瘀的桃仁、红花、川芎,通痹止痛的秦艽、没药、五灵脂、地龙、香附,引药上行的羌活,下达的川牛膝,养血活血的当归,调和诸药的炙草组成。重在通痹,专治瘀阻经络,肢体痹痛证。
还有瘀阻头面的“通窍活血汤”,由活血逐瘀的桃仁、红花、川芎、赤芍,通窍的麝香、老葱,和胃的姜枣组成。专治瘀阻头面的疼痛,妇女干血痨,小儿疳积证。
逐瘀汤以桃红四物为基础方,再据瘀阻部位的不同加减变化,其组方有3条原则:“气行则血行”,常佐行气药温通药:“瘀阻多致痛”,常佐止痛药;“瘀阻防伤正”,常佐和血养血药。
临证时注意“三要”;重视止痛,但有些止痛药如蒲黄、五灵脂乳没等常常伤胃,应选川楝子、玄胡、白芍、乌药、木香、三七等;瘀阻常生癥瘕,要佐消癥药,选用丹参、鳖甲、山慈姑、郁金、泽兰、生牡蛎、白花蛇舌草等;要用引经药。上行下达,尤其重用川牛膝。入脏达腑,尤其要用引入肝经药,如川楝子、薄荷、枝子等。
底下是逐瘀汤,这是化瘀的主方,这是王清任在《医林改错》里面创立的几个名方。
“血府逐瘀汤”,怎么记呀?就用这个办法记,活血逐瘀,他用桃仁、川芎和赤芍,用别的药,只要逐瘀的药也行,没有离开它的方义,加了行气开胸的药,血府呀就胸,再加上柴胡、枳壳和桔梗,还用了升降理论,用了引血下行,用了川牛膝15g,怕它破得太厉害,用了和血养血的药,用了生地和当归,所以血府逐瘀汤用了这4个部分,4个特点组成,它主要治疗瘀阻胸中,胸中就心和肺呀。冠心病,假如瘀血的冠心病,你就可以用血府逐瘀汤变化。变化什么呢?你活血逐瘀不要用桃仁、当归、赤芍。用什么药?用几个特殊的药:第一个苏木,内科大夫不用的,伤科大夫用;第二泽兰,妇科大夫用;第三生山楂,消导作用,相不到它活血治冠心病;再想到水蛭。这对血府逐瘀汤方义改变,药物改了,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治疗瘀血的,效果肯定明显,提高疗效。开胸你不要用柴胡、桔梗、枳壳了,用全瓜蒌和薤白呀,它不是开胸吗?又能祛痰,痰和瘀是相关的,有瘀必有痰呀,那附合血府的定义,又增加了祛痰,这么用药能没有疗效吗?就用活了,这比背汤头强多了。
“膈下逐瘀汤”,它也是这5个组成,即用逐瘀又用止痛,也防止太过用养血的方法,它用了调和之药专门治疗瘀阻膈下,就是腹部的肿块,肝硬化、肝癌、肌瘤、囊肿都可以用膈下逐瘀汤,当然炙甘草不能用,假如是肝癌、肝硬化,你里面就换成醋鳖甲,当然肌瘤和囊肿昨天我讲了,加了两个引经药,肌瘤用桂枝和苏木,囊肿用鸡血藤和伸筋草。
“少腹逐瘀汤”,也在腹部,也有积块,当然要引起疼痛,而且疼痛发凉,因为逐瘀温经,也是养血活血,这几个主方法则一样,但是药不一样,治疗的部位也不一样,这个时候寒痛你可以改成鹿角霜呀,用15g的鹿角霜,温通止痛的效力非常大呀,用五灵脂一定要包煎,这是蝙蝠的粪便,不包煎等于让病人喝粪汤呀,都化了,要包煎。
“身痛逐瘀汤”,治疗关节痛、肌肉痛,它的特点逐瘀通利用升降,一升一降,也保护养血活血,这个养血活血肢体疼痛你可以想到一个药,加一个药更有好处呀。加什么?生芪。15g的生芪。痛痹止痛里面还可以加上桂枝,当然你附子不一定用。这六个逐瘀汤治瘀血的主方,非常有效。但是还是强调一点,必须有瘀,没有瘀不能用。瘀的表现过去讲过,三个指标:第一局部的血结证,肿块、疼痛;全身的血滞证,而且紫绀,舌头发紫,舌下静脉显露,脉涩;离经的溢血证,就出血暗红有块。这三个里面,尤其舌头紫,才能定为瘀血。
十七.保和丸消食主方
       保和丸出自元《丹溪心法》。消食用生山楂、神曲、莱菔子。祛湿和胃用二陈汤,清热散借用连翘。全方消食和胃,主治食积停滞证。其性平和,故名“保和”。
凡见食积,必用保和丸为主方,如食积生湿合“平胃散”,用炒苍术、厚朴;如化热甚者,加公英、制军;如痰湿互阻,合“温胆汤”;如便秘加全瓜蒌、桃仁、大腹皮;食积而兼脾虚,加炒“白术”又名“大安丸”
       保和丸这是消食的主方。第一它有消食,山楂、神曲、莱菔子,痰和湿夹在一起就可以合“温胆汤”;祛湿它里面用了二陈,假如湿重可以配合“平胃散”;第三清热,用了连翘,连翘很重要,食阻跟痰浊一样,往往热化,就用保和丸你不能去掉连翘,去掉连翘就少了一个含义,假如化热厉害,还可以加上公英和制军。保和丸是临床常用的一个消食方,现在独生子女都是公主或者小皇帝,家长痛爱,没有痛爱在点上。所以独生子女呀,病得很多,而且我的想法,治疗儿科各种病,小儿科有各种病,都离不开保和丸,都得以保和丸消食为主方。
十八.三仁汤利湿主方
清《温病条辨》,针对湿温初起、湿重于热证,组方“三仁汤”,由杏仁,白蔻仁、生苡仁、飞滑石、白通草、竹叶、厚朴、半夏共8味组成,宣畅气机,清利湿热。
三焦者,六腑之一,为孤腑。湿邪之祛离不开三焦的功能。三仁汤宣上用杏仁、畅中用白蔻仁、渗下用生苡仁,正和上、中、下三焦,故为利湿主方。临证应用还要佐以三助:助宣者桔梗,助畅者石菖蒲,助渗者车前草,利湿还可加泽泻,清热还可加青蒿,清暑还可加荷叶包六一散、藿香、薄荷,有鲜者更佳,可用3倍量后下。
三仁汤,这是个利湿的主方,好方子呀。选上用了杏仁,畅中用了蔻仁,渗下用了苡仁,这三仁呀分利三焦。助宣加桔梗,助畅中加石菖蒲,助渗湿加车前草,一共六个药,对湿阻湿饮会有效。里面再加上利湿的泽泻,清热的青蒿,解暑的藿香,因为这个暑湿最重要的是夏天,假如在平常,他在冬天就不必加藿香。昨天我讲了“非典”湿热很难治,又有湿又有热,尤其湿邪缠绵,反反复复,很不容易治,就用这三仁汤,它清热用的青蒿呀,不会利湿,而渗湿用的砂仁,不会助热,所以这是治疗湿热的一个有效的好方。
 
十九.五苓散退肿主方
五苓散系《伤寒论》化气利水名方。由猪苓、泽泻、白术、云苓、桂枝5味组成。利水渗湿,温阳化气。可做为退肿主方。而且可以扩大用水湿、痰饮內停证。如兼食积,《丹溪心法》合平胃散,名“胃苓散”;湿热黄疸《金匮要略》加茵陈,名“茵陈五苓散”,也可选加宣肺的桔梗、蝉衣、桑白皮“开鬼门,洁净腑”,可增退肿之力;还可选加畅中的大腹皮、木香、陈皮、赤小豆或选加渗下的车前草、泽兰、冬瓜皮、生苡仁、石苇、白花蛇舌草。
五苓散退肿的主方,这些浮肿药都可以用五苓散。它里面两个组成:一个利水渗湿,茯苓、猪苓和泽泻;第二就温阳化气,帮助这个湿邪化掉,用桂枝和白术。你掌握方子的两个组成,你就能加减变化,比如有的病,这个妇女的病,早上起来脸觉得胀,这个肿,西医没办法的,当然西医也会用名词,疑是发烧查不出来,浮肿查不出来,加神经性,这个就叫神经性水肿,发热引起的就叫神经性发热,他只能提出来,但他见了神经他没办法,这个时候你就可以用五苓散,但是给他温阳化气,温阳用桂枝,化气把白术改成生芪,生黄芪呀,这样效果就明显提高了呀!还有一个方法,因为他在头面部肿呀,《内经》有个知法叫揭盖利尿,也就是“开鬼门,洁净腑”,宣肺呀。茶壶里的水倒不出来,把盖一拿开来,倒出来,拿盖就是宣肺呀。里面加了桔梗,或者加桑白皮,又能宣肺又能利尿,你不信试试看。你比方见了不明原因的早上起来面肿,眼泡发肿,这个妇女有男子也有,你不妨用五苓散,用这个方法试试看。
胃苓散即浮肿或者湿积就加上平胃散,五苓散和平胃散合在一起,就治疗水肿兼湿积。茵陈五苓散加了茵陈了,专门治疗湿热黄疸。当然湿热黄疸最难退的就是肝癌、胆囊和胰腺这些部位的癌症,堵塞了,就引起了黄疸,很难退。这个时候你在茵陈五苓散里面加几个药:一个加醋鳖甲,15g醋鳖甲;第二30g的金钱草;第三要加丹参,丹参30g;加10g的大腹皮和10g的莪术,对癌性的黄疸有一定的疗效。五苓散退肿它另外用了宣肺的药,比如桔梗、蝉衣、桑白皮;它也用了畅中的药大腹皮、白术、陈皮和豆蔻。退肿就要想到五苓散。渗下还可以加上车前草、泽兰、冬瓜仁、薏苡仁、石苇、白扁豆。这底下三个是五苓散的加味,增加它的疗效,增加宣肺、畅中和渗下。当然五苓散也可以配合三仁汤,即退肿又化湿。
 
二十.萆薢分清饮除淋主方
萆薢分清饮有两种组方:一是《丹溪心法》,由益智仁、萆薢、石菖蒲、乌药组成。温肾利湿,分清化浊,专治膏淋、白浊;一是清《医学心悟》,由萆薢、石菖蒲、黄柏、白术、云苓、莲子心、丹参、车前子组成,清热利湿,转治湿热下注证。
临证以《医学心悟》为准,可通治淋证。为增清热之力,宜选加公英、连翘、野菊花;为增利湿之力,宜选加生苡仁、白花蛇舌草、泽泻、冬瓜仁。还应视“五淋”加味:石淋选加金钱草、海金沙、泽兰、王不留行、琥珀粉;气淋选加炒橘核、川楝子、乌药、荔枝核;膏淋选加土茯苓、萹蓄、苦参、知母、肉桂、川牛膝;劳淋选加仙鹤草、益智仁、生芪、甘草捎;血淋选加白花蛇舌草、丹皮、生栀子、瞿麦、女贞子、旱莲草。
二十一金铃子散镇痛主方
       金铃子散出自宋《太平惠民房》,由金铃子、元胡2味组成,主治肝郁化火诸痛证。临床用金铃子散系镇痛主方,尤治实痛,但要加味:头痛加川芎、天麻;项痛加葛根白菊花;胸痛加全瓜蒌、苏木;脘痛加木香、厚朴;腹痛加大腹皮、鸡血藤;胁痛加柴胡、枳壳;痛经加香附、丹参;疝痛加炒橘核、荔枝核;热痛加生栀子、丹皮、赤芍;寒痛加乌药、桂枝。虚痛时也可用之,应加黄芪、当归、白芍为宜。
金铃子散,镇痛的主方。昨天我已经讲了,原来传统的金铃子散只治疗实痛,虚痛用芍药甘草汤。临床别管虚痛、实痛,所有的痛证,都可以用金铃子散。胃痛腹痛发凉加白芍,不用甘草,里面加减;头痛要加川芎和天麻;项痛加葛根和白菊花;胸痛加全瓜蒌和苏木;胃痛加白术和厚朴;腹痛加大腹皮和鸡内金;胁痛加柴胡和枳。这个中医镇痛啊非常有效,我治疗痛证呀,完全用新思路,这个明天要给你讲,新的思路来止痛,反而提高了中医镇痛的疗效,这个按照部位来讲。痛经的加上香附和丹参;疝气痛加上炒橘核和荔枝核,这个量都要大,都用30g;热痛加栀子、丹皮和赤芍;寒痛加乌药和桂枝;虚痛加黄芪、当归和白芍。这个金铃子的止痛加上8个加减,估计全部的疼痛都会有效,当然疼痛很复杂,明天我还要讲,中医止痛的疗效优势很明显。
52首奇方(5)
二十二.越掬丸解郁主方
元代滋阴派名医朱震亨提倡“六郁说”,在《丹溪心法》中组建了“越鞠丸”。气郁用香附,血郁用川芎,痰湿郁用苍术,火郁用栀子,食郁用神曲,通治郁证。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
越鞠丸又名“芎术丸”。临川应用时还要根据诸郁加味;气郁偏重选加柴胡、枳壳、木香、郁金、川楝子、元胡;血郁偏重选加丹参、赤芍、桃仁、红花、苏木;痰郁偏重选加全瓜蒌、薤白、莱菔子、竹茹;湿郁偏重选加泽泻、生薏苡仁、云苓、陈皮、石菖蒲、法夏;火郁偏重选加黄芩、知母、黄连、芦根、竹叶、连翘;食郁偏重,选加谷麦芽、生内金、大腹皮。如见寒凝郁滞则减轻栀子用量,选加温通的桂枝、干姜、川椒、乌药、吴茱萸;如因虚致郁者,则川芎换成当归,选加健脾的生芪、白术、党参、扁豆、山药。
 
二十三.酸枣仁汤安眠主方
酸枣仁汤出自《金匮要略》,以酸枣仁、甘草、知母、茯苓、川芎5味组成。主治“虚劳虚烦不得眠”,虚劳者乃肝阴不足,虚烦者乃阴虚内热,是养血安神,清热除烦之剂。
临证还有加减;柔肝除烦,选加生地、当归、白芍、女贞子、旱莲草、生栀子;宁神镇静,选加生龙牡、灵磁石、柏子仁、炙远志;清热除晕,选加草决明、白菊花、川牛膝、蝉衣、葛根;为增安眠之力,均可加入夜交藤30g。酸枣仁汤系虚证失眠主方。如属实证,多见痰瘀互结,上蒙清窍,可选加石菖蒲、郁金、丹参、莱菔子、赤芍,则成功补兼施方。
枣仁汤,这是安眠的主方。它两个主证:第一养血安神,用炒枣仁、云苓和川芎;第二它清热除烦,睡不了觉啊,有火,心烦加了知母,这是它的两个主证。还可以加减,加柔肝的生地、当归、芍药、女贞子、旱莲草和栀子;加了镇静的龙牡、磁石、柏子仁和制远志,远志必须的制,它有小毛,生的远志吃了以后嗓子难受,所以一定要制远志,生的远志难受,就会引起呕吐;假如伴有头晕的加决明子、白菊花、川牛膝、蝉衣和葛根;加强安眠用30g的夜交藤,炒枣仁安眠你要大量用30g。我在广安门医院,那药房配了酸枣仁膏,酸枣仁膏呀就拿酸枣仁原方,加了夜交藤,煎了以后,用蜂蜜,5斤蜂蜜炼成膏,装成一大瓶,当时公费医疗能报销呀,困难的时候都吃不饱。怎么办?好多广安门医院的职工呀,开了这药以后,早晨起来插在馒头上吃,有吃饱又不花钱,又抗饥饿,一举数得呀。当时我在广安门医院就很出名呀!我在广安门医院有两个事情出名:一个就是枣仁膏,酸枣仁膏,哎呀!给老百姓谋福利了,当时工资也不高,不花钱,能吃饱,晚上睡觉又能安稳,谁能不谢我呀;第二个就发烧,广安门医院我当时急诊呀,可能明天我要讲这个,发烧啊,就分清风寒风热,风热的话,清解和剂,风寒的话,温解合剂,两个合剂,放在250ml的小盐水里面,消好毒,铝盖封口。高烧啊,尤其是孩子,别熬药了,15ml一次,当然服药的时间要变,不是一付药喝两次,就4个小时喝一次药,一天也许喝3付、4付药喝两瓶烧就退了。
二十四.增液汤养阴主方
      “增液汤”出自清《温病条辨》,由生地、玄参、麦冬3味组成。为增液清热,润燥通便之剂,主治阴津不足证,乃养阴主方。
临证时要按阴亏部位加味:新阴部组选假钞造人,柏子仁、云苓;肝阴不足选加当归、白芍、枸果;脾阴不足选加黄精、芦根、石斛;肺阴不足选加沙参、紫苑、百合;肾阴不足选加女贞子、旱莲草、首乌。如见阴虚内热者,选加知母、黄柏、银柴胡、桑白皮、地骨皮;如见虚火上炎这,选加交通心肾的黄连、肉桂;如见大便秘结者,选加增液行舟的白菊花和全当归、首乌、草决明、桃仁、全瓜蒌。
“增液汤”,这是养阴的主方。三个药,生地、玄参、麦冬,组成了增液汤。增液汤还能清热,因为液少了就是阴虚,阴虚必然会火旺,所以阴亏的病人一定有虚火,叫阴虚火旺,所以增液汤最切合,既能养阴增液又能清热,而且它能润燥通便,根据不同的阴就能加味。心阴不足的加炒枣仁、柏子仁和云苓;肝阴不足的加当归、白芍、枸杞子;脾阴不足的加黄精、芦根和石斛;肺阴不足的加北沙参、紫苑和百合;肾阴不足的加女贞子、旱莲草和制首乌;有内热的,阴亏内热加知母、黄柏、银柴胡、桑白皮和生地;火炎的就加“交泰丸”,黄连和肉桂,官桂比肉桂好,上等的肉桂叫官桂,就是官员喝得,不是老百姓吃的,那是高档的。1/3,10g的黄连,3g官桂,这是增液汤。增液汤因为养阴呀,能治疗什么病呢?干燥综合征。西医非常怵手,见了干燥综合征没办法,怎么用西医都治不了干燥综合征。中医的增液汤非常有效,当然这个石斛必须得用,假如有鲜芦根,你把鲜芦根榨汁,兑在里面,就会更有效。治干燥综合征关键在中焦,养胃阴是关键,胃阴呢跟胃热是一样的,胃阴不足就胃热,或者胃火,胃火重了必定胃阴不足,这两个是互相抑制的。这个时候你干燥综合征养胃阴,去胃火,想到什么?知母、生石膏,白虎汤呀!所以干燥综合征用了增液汤配上白虎汤,当然里面粳米不用,用生薏米。还要想到阴和气是互根的,补气能增加养阴,你气虚的时候加养阴的药,增加补气力量,所以你这个时候还要加上补气的药。补气药最好的药,又能补气又能生津养阴的药就西洋参,但是贵呀!西洋参贵呀,可用5g的西洋参,用参另外煎,煎了汤,给它煎3遍,煎出来的水兑在汤药里面喝,然后把渣子吃了,这样就不浪费了。西洋参虽然贵,你就改成生芪,30g的生黄芪,或者做成白扁豆粥,加上白扁豆。这个干燥综合征临床多见,西医没办法,中医有优势。还有大便干加白菊花和当归、制首乌、决明子、桃仁和全瓜蒌,这就是我们中医讲的增液行舟。老年人便秘很多呀,增水行舟。
 
二十五.荆防败毒散替代麻黄汤辛温解表
       外感风寒表实证,治疗大法为辛温解表,多投《伤寒论》的“麻黄汤”。麻黄汤为发汗峻剂,仲景曾有告诫:“疮家”、“淋家”、“衄家”、“亡血家”禁用。也不可误投于表寒虚证和风热表证,否则汗之过度,首伤心阳。近代药理研究发现麻黄有提升血压、抑制心脏、加重心衰的副作用,故高血压心功能差者,虽有风寒表实证也不宜投用“麻黄汤”。凡此,麻黄汤辛温解表有利也有弊,故提倡以“荆防败毒散”代之。
“荆防败毒散”出自明《摄生众妙方》。其据宋《小儿药证直诀》的“人参败毒散”,去人参、薄荷、生姜,加荆芥、防风和原方的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独活、茯苓、桔梗及甘草11味组成。荆防败毒散同样具有辛温解表之效,但其发汗力较麻黄汤轻,且无麻黄之副作用,又宜治风寒表实证。
二十六.辛凉解表仍沿用银翘桑菊
“ 银翘散”、“桑菊饮”均出自《温病条辨》。至今仍是辛凉解表的代表方。均以疏散风热为主,治疗风热表证。前者以清热解毒为重,后者以清肺止咳为重。
临床时常合用,以银花、连翘、桑白皮、菊花、芦根、薄荷为基础方,佐透窍的桔梗,排邪的车前草。再辩证加味:发热明显的选加荆芥穗、竹叶、桑叶;咳痰不爽选加全瓜蒌、浙贝、冬瓜仁、黄芩;咽痛且渴选加板蓝根、牛蒡子、野菊花、马勃;头痛目糊选加川芎、草决明、葛根;虚人风热选加1味生芪、党参或仙鹤草;痈疮风热选加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生苡仁、生栀子、白花蛇舌草。
 
二十七.抗链丸消咽喉炎
咽喉炎常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控制不好可引发免疫性疾患,特别是肾炎。
中医将咽喉炎归入“喉痹”范围,始载于《素问?阴阳别论》“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其病有急慢性之分,其证有虚实之变。急性者有风热、风寒、肺胃热毒;慢性者有阴虚、阳虚、气虚、唯喉痹多见风热上壅和虚火上炎,其治以清降为要。
自拟“抗链丸”,有银花、连翘、板蓝根、桔梗、玄参、生草6味组成,临证辩证加味,对急慢性咽喉炎均有效:风热选加菊花、桑白皮、薄荷;风寒选加苏梗、桂枝、防风;肺胃热毒选加生石膏、知母、生薏苡;阴虚选加麦冬、北沙参、女贞子;阳虚选加蛇床子、补骨脂、菟丝子;气虚选加生芪、黄精、仙鹤草;咽肿红痛选加马勃、露蜂房、僵蚕、蝉衣、山豆跟;咽痒发堵选加苏梗、桔红、百部、葶苈子;咽干欲饮选加百合、芦根、生地、知母、野菊花;音哑失声选加胖大海、玉蝴蝶、射干、金果榄。
这是我自己创立的叫“抗链丸”,治咽炎、喉炎,消咽喉炎。这个咽喉炎要重视呀,你不控制的话,因为咽喉炎的产生就是溶血性乙型链球菌造成咽喉炎,咽喉炎不控制跑到肾上面去了,会合并肾炎,别小看咽喉炎。清热用金银花、连翘和板蓝根;利咽用桔梗、元参和草决明;假如风热的加白菊花、桑白皮和薄荷;风寒的加苏叶、桂枝和防风;合并扁桃腺炎那热毒加生石膏、知母和生薏苡仁;阴虚引起的加麦冬、北沙参和女贞子;阳虚的咽喉炎,咽喉炎也会阳虚呀,主要看舌质淡、胖,形寒,又有咽喉炎又有火,又有阳虚,也很难处理的,这个时候就拿“抗链丸”,加上蛇床子、补骨脂和菟丝子,不用温燥的药,用温润的药;气虚的加生芪、黄精和仙鹤草;红肿的或扁桃体发炎的加马勃,马勃像海绵一样,非常轻,最多用1g就一大堆了、露蜂房、僵蚕、蝉衣和山豆根;咽痒,这个很难处理的,嗓子痒,非常不好处理,很难受,加苏梗、桔红,治咽痒桔红是个好药,加百部和葶苈子。原来搞急诊的时候,搞了个散剂,吹喉的散剂,就像扁桃腺炎不控制更容易导致肾炎。拿什么药呢?就拿露蜂房、僵蚕和蝉衣这三个药虫类药,再加上金银花和板蓝根,1﹕1,给它磨成粉,吹喉,就吹在脓肿的扁桃腺。当时怎么吹呀?那个纸,卷成筒,上面的尖把它去掉,把这个粉放在里面,对着病人嘴,一吹就吹上去了,很简单,效果非常好。扁挑体炎,抗菌素不行的,抗链球菌也不行的,用中药管用,要不了五天到七天消肿了,当时就定名为“吹喉散”,五个药。嗓子干的加百部、芦根、生地、知母、野菊花;嗓子哑的用胖大海、玉蝴蝶,玉蝴蝶也非常轻,像吹笛子的竹片一样,很薄,白的,中间有个黑点,玉蝴蝶最多也用1g,加上射干、金果榄,这是抗链丸。
二十八.阳和汤宁心悸
“阳和汤”,出自清《外科证治全生集》,由熟地、肉桂、麻黄、鹿角胶、白芥子、姜炭、生草7味组成,系治疗“阴证疮疡”名方。功能温阳散寒,和血通滞。
心悸有快慢之分。缓慢型心悸常责之于心阳不振,温煦失养,治当温阳立法,正合阳和汤的方意。故临床用阳和汤治缓慢型心律失常有效,但宜化裁:以鹿角霜、桂枝,温阳散寒。熟地、炙麻黄,和血养心,振奋心阳。炮姜温中散寒。合成温阳散寒,养心宁悸之方。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
临床应用还应加减:如有高血压和心衰者,以蛇床子代替麻黄;心动悸甚者选加川芎、石苇、生龙牡、羌活;形寒肢凉选加仙灵脾、菟丝子、蛇床子;胸闷不舒,选加全瓜蒌、薤白、乌药;气短乏力选加生芪、仙鹤草、扁豆衣;腰酸膝软选加生杜仲、槲寄生、川断。
“阳和汤”这是外科的方,内科大夫用阳和汤来宁心悸。尤其是治疗缓慢性的心律失常,它两个主证:一个是温阳散寒,有肉桂、麻黄,它有鹿茸或者鹿角可以改成鹿角霜、白芥子和炮姜,这里面主要用3个药:鹿角霜、肉桂和泡姜;另外和血通滞用熟地。假如高血压心衰的病人引起心律失常,加蛇床子;心悸厉害的,加上川芎、石苇、龙牡和羌活。心悸用羌活非常特殊,从药理来讲,羌活里面的生物碱,能纠正心律失常;从中医来讲悸呀属于风,当然是内风,但中医的悸原生态,内风和外风息息相关,所以用羌活来平悸止悸不矛盾,药理又能抗心律失常,所以这是一个特殊用药。怕冷的加仙灵脾、菟丝子、蛇床子;胸闷、心悸的厉害加全瓜蒌、薤白和乌药;气短的加生芪、仙鹤草和白扁豆;腰酸的加生杜仲、槲寄生和川断。缓慢型的心律失常昨天我讲了,西医没办法,它认为这是个保护性的措施,不要吃药,实际上不是不要吃药,它是没有药。用中医温阳的办法,阳和汤加减有效。当然心律失常,甭管快速型的慢速型的,非常容易复发,复发的原因就是精神因素,心悸的病人心慌的时候,特别的紧张,特别害怕,怕心脏乱跳,跳了停跳,停跳就完了。但是往往这病人呢好了伤疤忘了痛,好了以后就不顾一切了,该生气生气,该着急着急,该吃喝吃喝,该抽的抽,所以复发率相当高。怎么办呢?这里我昨天讲了两个措施:第一个措施,就拿有效的药,快速型的慢速型的做成药粉,装在胶囊里面,至少吃1-2个月,1号胶囊,0.3g,一天吃3次,每次5个,这是一个措施;另外一个措施就是“两个本”,先天之本后天之本来巩固疗效,就是健脾调肾。用两个药:一个就是香砂六君子汤;一个就是杞菊地黄丸。
二十九.补心丹提心率
“补心丹”又名“天王补心丹”,出自明《摄生秘剖》,由生地、五味子、归身、天麦冬、酸枣仁、人参、玄参、丹参、茯苓、远志、桔梗组成,滋阴养血,安神宁悸。
心率缓慢常因心肾不足,阴亏血少,心失所养而致。补心丹方意正好切中其病机,故用来提高心率有效。应用时以生地、玄参、天麦冬滋心肾之阴;党参、云苓健脾宁神;丹参、当归补血养心,炒枣仁、柏子仁、炙远志、五味子宁心安神,桔梗载药上行。
补心丹提心率还宜加味:加桂枝引入心经,加知母引入肾经且能清降虚火;补心气选加生芪、仙鹤草;养心血选加黄精、首乌、桑椹、大枣;滋肾阴选加杞果、女贞子、旱莲草;阳中求阴选加蛇床子、仙灵脾、生杜仲、槲寄生。
用补心丹并不是安眠,来提高心率,心跳缓慢的可以用补心丹。补心丹组成呢:第1滋阴,它滋的心肾之阴,用生地、玄参、天冬、麦冬;第2通过健脾来宁心,这很巧妙,就是用了气阴的关系,所以加了党参;第3个就通过补养心血用丹参和当归,再加上宁心安神的药炒枣仁、柏子仁、炙远志和五味子。这五味子是一个好药,酸收的好药,它里面的成分是五味子素,这个素很怕热,前几年风行于世,拿五味子来治疗肝炎,降酶,还做出了成药,但是五味子有个毛病,第一你要降酶,五味子必须后下,不后下这五味子素就破坏了,另外五味子的降酶要反跳,非常容易反跳,而且跳的比你服药之前的指标还要高,所以这几年,拿五味子来降酶的基本上都销声匿迹了,很少用了,但是五味子的酸敛作用,宁神作用,还是非常好的。第5个就是载药上行,因为心肾在上,所以它用桔梗,这它5个组方特点,构成了补心脏,提高心率,心率缓慢的用补心丹是个好方。但是你里面呢,可以随正变通,提高心率尤其是糖尿病的病人,心率很慢,你用党参就不合适了,这个时候你就可以用白扁豆,又能健脾,白扁豆还可以宁神,或者用生芪,生黄芪。
 
三十.心衰效方葶苈大枣泻肺汤
《金匮要落?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篇里建“葶苈大枣泻肺汤”,由葶苈子、大枣2味组成。泻肺行水,祛痰平喘,专治痰水壅肺证。
葶苈子泻肺祛痰,降气平喘,利水消肿,其活性成分有明显的强心效用,故十分适宜于心衰的喘息水肿证,可视作心衰的效药。生用可致泻,防其峻烈佐大枣缓和并养胃气。
临证治心衰还宜加味:为增强心之力,选加生芪、炒白术;为增利水之力,选加泽泻、泽兰、车前草、冬瓜仁;为增祛痰之力,选加全瓜蒌、莱菔子、竹茹;为增平喘之力,选加紫苑、桑白皮、白菊花、桔梗、杏仁;为增清肺之力,选加鱼腥草、黄芩、浙贝。
 
三十一.三参饮治心肝病
自拟“三参饮”,由党参、丹参、苦参3味组成。
党参是健脾补气主药。丹参是活血养血的主药。苦参是清热燥湿奇药。药理证实:党参能增强肌体免疫功能和应激能力,延缓衰老、强心、保护缺血心肌及保肝;丹参有钙拮抗剂作用,增加冠脉流量,保护心肌缺血,缩小心梗面积,降低心肌耗氧量,降血压,降血脂,抗动脉硬化,抗凝血,增强心脑组织的能量代谢,还能保护肝损伤,促进肝细胞再生,抗肝纤维化;苦参对心脏有正性肌力作用,抗心律失常作用,保护心肌缺血,明显扩张血管而降压。凡心肝病久难治者,均可试投“三参饮”。古训:“久病属虚”,以党参补虚;“久病入络”,以丹参活络;“余邪未清”,以苦参清热,十分符合理法方药。只是苦参最易苦寒伤胃,用量控制在10g以内无妨,为防其苦寒还可选伍神曲、木香、生内金、砂仁、陈皮之类。
“三参饮”治心肝病还应加味:心病选加生芪、当归、仙鹤草、麦冬、黄精、全瓜蒌、薤白、川芎、赤芍、苏木、葛根、三七粉;肝病选加醋鳖甲、板蓝根、金钱草、川楝子、元胡、木香、郁金、神曲、生内金、连翘、当归。
三十二.瓜蒌些白白酒汤的应用区分
     张仲景在《金匮要落》中分辨“胸痹心痛”系胸阳不足,阴邪(主要指痰浊、水饮)上乘,相互搏结而成。为此组建9个方:“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人参汤”、“茯苓杏仁甘草汤”、“桔枳姜汤”、“薏苡附子散”、“桂枝生姜枳实汤”、“乌头赤石脂丸”。
胸痹病,其治宜宣痹通阳,瓜蒌些白白酒汤为主方。用全瓜蒌30g,宣痹宽胸,祛痰散结为君。薤白10g辛温通阳,豁痰下气为臣。白酒半两通阳止痛,轻扬药势为佐使。药理明确薤白对心血管病药效的活性成分大蒜氨酸、挥发精油等只溶于酒而不溶于水,可见仲景用薤白加酒治胸痹病的科学性。
痰结胸中,痹阻胸阳更甚者,“心痛彻背”、“不得卧”,则加法夏,增强祛痰逐饮之力,便成“瓜蒌薤白半夏汤”
胸痹延及胃脘,“心中痞气”,“胁下逆抢心”,宜胸胃同治,既已瓜蒌薤白宣胸痹,又加厚朴、枳实调胃气,再入温通的桂枝,便成“枳实薤白桂枝汤”。
胸痹,“胸中气塞’短气”,偏水饮的用“茯苓杏仁甘草汤”;偏于气滞的用“橘枳姜汤”;偏寒湿急性作痛的用“薏苡付子散”;寒饮内停“心中痞”,上逆而“心悬痛”的用“桂枝生姜枳实汤”;“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用“乌头赤石脂丸”(制附片、赤石脂、蜀椒、干姜)。
胸痹,脾阳亦虚宜补中助阳,用“人参汤”(人参、炒白术、干姜、炙草),又名“理中汤”;在《伤寒论》中倍草,加桂枝,名“桂枝人参汤”,主治中焦虚寒而兼外感表寒证;《和剂局方》加附子,名“附子理中汤”,主治脾肾阳虚证;加枳实、茯苓,名“枳实理中丸”,主治脾虚痞满,痰饮腹痛:《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加附子、肉桂,名“附桂理中丸”,回阳散寒之力更大;《明医杂著》加半夏、茯苓,名“理中化痰丸”,主治脾胃阳虚,痰饮内停证;《症因脉治》加黄连名“连理汤”,主治脾胃虚寒,呕吐泛酸证;《万病回春》去甘草,加蜀椒、乌梅、茯苓,名“理中安蛔汤”,主治脾胃虚寒,蛔虫腹痛证。
底下的是“瓜蒌薤白白酒汤”,这是《金匮要略》里面的,从痰浊论治的主方。80年代提出来从痰论治不是我的发明,不是我的创新,我仅仅是传承,因为张仲景已经指明了瓜蒌薤白白酒汤,一共七个方。人们光想到它温通,没有想到瓜蒌祛痰。我想到了,给它传承了,给它发挥了。它是宣痹通阳,忘了祛痰下气。当然我昨天讲了,这里面一定搁白酒,因为薤白的有效成分只溶于酒不溶于水。
第二就是“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半夏,祛痰的作用就更大了,它用的指要就这四个字“心痛彻背”。当然现在冠心病心痛很少了,绞痛更少了,给它发挥,闷、憋,喘不过气来,影响到背,影响到肩膀,发沉,这就是心痛彻背,这个时候你就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当然不加半夏也行,用瓜蒌些白白酒汤也行,换什么呢?把半夏换成葛根。昨天我讲了,葛根的心血管效应也非常好,项背的阴经药也是葛根,半夏就怕它燥。
“枳实薤白桂枝汤”,当然现在不加枳实了,加枳壳,加厚朴,加桂枝,这就胸和胃同治了,这个痰浊即阻于胸又阻于胃,病人会有消化症状,纳呆、恶心、呕吐,这个时候用枳实薤白桂枝汤。
“茯苓杏仁甘草汤”,逐水饮。水饮啊,当然不用甘草,甘草经方里面调和诸药,实际上它能留水,对排水饮不利,所以不必加甘草。可以加葶苈子、大腹皮、茯苓、猪苓,就增加了逐水饮的效应。
“橘枳姜汤”,橘呀、枳壳和生姜。生姜用不着用,就是偏于气滞,也就是胸和肝同治,胸肝同治。当然你也不要用姜,你可以加上好多舒肝理气的药,尤其是柴胡和香附来提高疗效。
   “薏米附子散”,薏苡仁和附子,祛寒湿,祛寒湿呀。附子的副作用,原来我在上海跟个老师,很出名,陈老,他就善用附子,所以受他影响,毕业之初前两年,制附片用的很多,后来就不敢用了,当然要温呀,温里面要通呀。怎么办?我就把附子改成了鹿角霜。鹿角胶、鹿角光温不通,唯独鹿角霜是温而通,非常适合,当然还可以加上好多温通的药,比如可以加桂枝、川椒,炮姜,都是温通的药,还有乌药。
“桂枝生姜枳实汤”,生姜不用,改成枳壳,偏寒而切痛,温通止痛。
“乌头赤石脂丸”,加了川椒和生姜。川椒要注意呀,在北京地区最多用1g,它地理环境不一样,另外云、贵、川是潮湿,所以用川椒来祛湿,北方地区是干燥,用川椒多了不是麻的问题,反而要引起上火。它们倒过来,背痛彻心,背痛引起胸闷,乌头赤石脂丸。可用川乌、草乌,也可以用附片,但必须先煎半个小时。瓜蒌薤白白酒汤,经方里面的代表方,非常有效的方,是从痰论治的主要方。
“人参汤”,姜草不用,用参和白术,即补中又助阳。
“桂枝人参汤”,加倍甘草,加上桂枝,中焦虚寒,外感表寒,内外都寒。一个是虚寒,一个是实寒夹杂在一起,就拿桂枝人参汤。主要的用人参来治疗内虚,用桂枝来治疗外寒。
“附子理中汤”,这个方子也非常多用,是脾肾阳虚的主方,治疗脾肾阳虚呀,再加附子、枳实,理中加枳壳、云苓,就是中脘痞满。
痞满,“附桂理中丸”就理中汤里面再加附子、肉桂,回阳散寒。
“理中化痰丸”,加半夏和云苓,治疗阳虚的寒凝、水饮和痰浊,所以叫痰饮。光痰就叫痰浊,光饮就叫水饮,痰和饮都有就叫痰饮,这个名称一定要规范。
“连理汤”,加黄连,用于虚寒性的呕吐、泛酸。
“理中安蛔汤”,加了花椒、乌梅和云苓,治疗虚寒性的蛔虫证。
这些经方都比较管用,处理的原则,就上午给大家介绍的,取它的核心,抽掉它的姜枣草,进行加味经方能发挥很大的效应。
三十三.珍决降压汤
自组“珍决汤”由珍珠母、白菊花、草决明3味组成,主治肝阳亢盛之高血压。
珍珠母为珍珠的贝壳,含92%以上的碳酸钙,5%的硬蛋白,性寒味甘,攻专平肝潜阳,清肝明目;白菊花可扩张冠脉,扩张周围血管而降压,功专属风清热,平肝明目;草决明又称决明子,可降压降脂,特别能降舒张压,功专滋水涵木、清肝明目、润肠通便。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
临床应用加减:如见便溏,草决明改量为15g,再加葛根、炒白术;清肝可选加夏枯草、薄荷、生栀子、地龙、羚羊粉;平肝可选加钩藤、生石决明、灵磁石、生龙骨、天麻;疏肝可选加柴胡、香附、川楝子、炒桔核、沉香粉;滋水可选加枸杞子、女贞子、生杜仲、桑寄生、川牛膝。
底下一个是我组建“珍决汤”。降血压就珍珠母和草决明,用珍珠母来平肝潜阳,清肝明目,用白菊花疏散风热,扩冠降压,用草决明来滋水涵木,有降压、降脂组成了珍决汤。
这个治疗高血压研究了近半个世纪,但中医治疗高血压没有突破,墨守陈规,用2个方子:第一个方子就是我讲的滋水涵木,因为肝阳上亢,肾水不足,所以滋水涵木“天麻钩藤饮”;第二个认为它是肝风内动,用平肝熄风药,从来都没有离开这两个范围。所以我上个世纪就提出来,治疗高血压的新思路,“毒损心络”。当然我提出来的时候,遭到中国科学院好多专家的非议,很幼稚呀!问我:“沈大夫毒是什么?高血压的病人难道都有红肿热痛吗?”哎呀!我哭笑不得。他根本没理解中医。中医的毒,光是外科的红肿热痛吗?非常幼稚。这个毒的范围很广呀!就是邪呀!包括痰包括瘀,你就按照中医的毒非得有红肿热痛?难道荆防败毒散,外感辛温解表,必须见红肿热痛嘛?古人不就是荆防败毒散吗?不是有毒吗?养颜胶囊,我们姜博士的养颜胶囊,它也是排毒呀!它有红肿热痛吗?当时我已经很冒头了,不跟他反驳了。中医呀,不理解毒。我这个思路创新呀!治疗高血压一定不要走老路,要独出新路,从痰从瘀来治。韩博士整整搞了十几年了,降血压特别有效,但也有个前提,不是什么类型的高血压都祛痰化瘀不行的,必须苔腻、有瘀斑,至少两个前提。就是你滋水涵木,走它的老法,但用药也要创新。珍珠母、白菊花、草决明,这是比较新的药,法不变,药变了,也能提高疗效,就是我昨天讲的守法移药。加减:增加清肝的作用加强滋水涵木,夏枯草、薄荷、生栀子、生地和羚羊粉;加上平肝的药钩藤、石决明、灵磁石、生龙骨和天麻;再一个增加疗效啊加疏肝,柴胡、香附、川楝子、炒橘核和沉香。陈香很贵,现在是沉香粉,冲5g沉香粉就行,3-5g;加强滋水加枸杞子、女贞子、生杜仲、桑寄生和川牛膝。这是降血压的老法,老的法则,滋水涵木,当然新药一变,疗效也增加了。
三十四.大雄丸止头痛
“大雄丸”由川芎、天麻2味组成。在《苏沈良方》名为“芎麻饮”,《普济方》中名为“天麻丸”。
川芎辛温散窜,活血行气,祛风止痛良药且可镇静安神;天麻平肝潜阳,息风止痉,为熄风要药且祛风湿痹痛。两药相配,可祛内外之风邪,平上亢之肝阳,调畅气血而止头痛。
临证应用要注意川芎用量,其可扩张脑血管,特别是痉挛状态时;但是用量超10g,脑血管扩张过度反而加重头痛;天麻价贵可用天麻粉3g冲服。为提高止头痛之效可选加川楝子、元胡;其痛难忍,还可加羚羊角粉冲服;为增平肝潜阳之力,可选加夏枯草、生石决明、草决明、白菊花、僵蚕、钩藤、川牛膝;肝阳化火,选加清肝的生栀子、薄荷、桑叶、蝉衣、丹皮、赤芍。
“大雄丸”治头痛。昨天我讲了,两个药:一个就是川芎,息风、活血、行气还能透疹;第二就天麻,平肝潜阳,息风止痉,现在养宠物很多,狗咬了以后,很容易得狂犬病,狂犬病病人角弓反张,抽搐,怕水声,尤其是一听,它更重,这就用两个药:一个就天麻;一个就防风,治疗狂犬病很有效。止痛还可以加川楝子、元胡和羚羊角粉;潜阳还可以加丰富的药,这个疼痛啊,病在上治在下,所以川牛膝是个很关键的药,用15g,也就是我们中医讲的上病下治;还可加大清肝的药,这个蝉衣呀是个好药。所有的动物药一定要安全第一,许多动物药,比如:蝎子、蜈蚣、斑蝥,你绝对不可以用,那是有效的药,但也是有毒的药,光凭疗效不行,还得安全第一,避免用。但有些虫类药你大胆的用,我就喜欢用虫类药里面的水蛭、僵蚕、土鳖虫、地龙、蝉衣,这些动物药用没问题。它唯一的问题,就是异性蛋白造成过敏。怎么办呢?两个措施:第一个措施就是用量控制,从小量慢慢加大;第二个就利用西医的划痕试验,西医不是有划痕试验吗?胳膊上面划一道,看他红不红?红了就是过敏体质,就别用了;不红,就大胆的用,这两个措施可以大大克服它过敏的副作用。
 三十五.百合固金汤退虚热
“百合固金汤”出自清《医方集解》,有生熟地、麦冬、百合、白芍、当归、贝母、生草、玄参、桔梗10味组成。养阴清热,润肺祛痰,主治肺肾阴亏,虚火上炎证。
不明原因低热难退。西医称作“神经性发热”,中医辨证为“阴虚内热”或“中气下陷”。凡属阴虚内热证类,可试投“百合固金汤”
方以增液汤生地、麦冬、玄参为基础,辅以当归、白芍养血柔肝而和阴,百合增其滋养肺肾之阴,桔梗清肺利咽。临证应用可作加味:滋阴涵木选加枸杞子、白菊花;滋阴健脾选加黄精、白术;清降虚热选加青蒿、桑白皮、地骨皮、知母、银柴胡、车前草;阴虚及阳,气阴两虚,选加生芪、仙鹤草;阳中求阴选加生杜仲、桑寄生、川断;调理月经选加鸡血藤、香附、丹参、益母草。
“百合固金汤”,不是用它来润肺,用它来退都热,也就西医讲的神经性发热。它的治则:第一个用养阴清热的法则,增液汤;第二它润肺祛痰,用百合和桔红;第三通过柔肝,肺和肝同源,通过柔肝来润肺,用当归和白芍。这三个特点能退低烧,所以我退低烧已经给你们好几手了。滋水涵木还可加枸杞子、菊花;滋阴健脾可加黄精和白术;清降虚热加青蒿、桑白皮、地骨皮、知母、银柴胡、车前草;阳中求阴,润肺养阴呀,可用生杜仲、桑寄生和川断。还可调理月经,尤其月经期的低烧,一般可用小柴胡汤,热入血室;一方面可用百合固金汤,加鸡血藤、香附、丹参和益母草,这是百合固金汤。
 
三十六.参苓白术散降血糖
“参苓白术散”,出自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主治气虚夹湿证。方中以四君子汤补气,山药、扁豆、生苡仁、莲肉渗湿,砂仁、陈皮和胃理气,补而不滞,桔梗载药上行。明《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加山楂、麦芽、藿香、白扁豆、芡实、黄连,加强渗湿清热之力且清热安胎,名“资生健脾丸”,主治脾胃虚热而兼湿热。
参苓白术散加减有确切的降糖作用。临床应用处方:西洋参、炒白术、云苓、生苡仁、山药5味为基础方,再增补气的生芪、黄精,养阴的生地、知母,潜阳固涩的生龙骨、五倍子,补而不滞的木香、陈皮。
“参苓白术散”这也是个效方,是降血糖非常好的一个方子。它组方2个原则:第一个补气用四君子汤;第二个是渗湿。用中医的理论脾虚必定会生湿,这个脾的问题,有脾虚生湿,有湿困脾胃,一个虚一个实。这个怎么鉴别?就看舌苔。苔薄的就是脾虚生湿;苔腻的就是湿困脾胃,这两个一虚一实是不一样的,用的方子就不一样,这是虚证的湿困,渗湿,这是参苓白术散。渗湿加上山药、白扁豆、生薏苡仁和莲子肉;它补而不滞,加了砂仁和陈皮,治气血治脾胃,一定要想到补而不滞,当它恋胃了,再来开胃,那就被动了,也晚了;载药上行加了桔梗。坚阴调中,这么7个药:西洋参、白术、茯苓、薏苡仁、山药、陈皮和桔梗7个药,加上补气的黄芪、黄精,养阴的生地和知母,这也是一个治疗糖尿病的一个好方,有效的方子。
 
三十七.归脾汤止汗
“归脾汤”出自宋《济生方》,益气养血,成为心脾两虚证的效方。方中健脾补气用四君子、生芪、姜枣,养血宁心用当归、炒枣仁、远志、龙眼肉,补而不滞用木香。
临床自汗和低热,虚证居多,常见气血不足证者可投归脾汤。健脾用丹参、炒白术、云苓、生芪,宁心用当归、炒枣仁,补而不滞用木香。自汗不止可选加浮小麦、生牡蛎;低热不退可选加青蒿、银柴胡、地骨皮;心悸明显可选加柏子仁、琥珀粉;失眠严重可选加夜交藤、川芎、知母;贫血肌衄可选加三七粉、仙鹤草、茜草、鸡血藤、石苇;月经不调可选加香附、柴胡、鸡血藤、伸筋草、益母草;宫血不止可选加赤石脂、乌梅炭、艾炭、生牡蛎、生栀子。
归脾汤,用归脾汤并不是补气养血,而治他的自汗。昨天讲了,更年期综合症呀,讲了好多的办法,其中归脾汤也是一个办法。健脾有参、术、苓、芪,宁心用当归和炒枣仁;补而不滞它加了木香;自汗加了浮小麦和生牡蛎;低热加青蒿、银柴胡和地骨皮;心悸加柏子仁、琥珀粉;失眠加夜交藤、川芎和知母;贫血的加三七粉、仙鹤草、茜草、鸡血藤和石苇;调经的加香附、柴胡、鸡血藤、伸筋草和益母草。这个好多的中医拿归脾汤治疗神经衰弱的主方,神经衰弱都喜欢用归脾汤,这绝对有效,但别疏忽了舌苔。你们跟我抄方都知道,门诊一看神经衰弱,失眠,头晕,心慌,气短,不想吃饭,一派虚证。一号脉,沉细,很想到归脾汤主治。你忘了舌苔,一看苔腻的,你绝对不能用归脾汤。好多病人吃过归脾汤,越吃越坏,反过来找我了。为什么?就是临床医生疏忽了舌苔,舍证从舌呀!是个虚证,也是个虚脉,但苔腻,苔能一锤定音呀!说明他不是气血的问题,是痰瘀。你改成温胆汤疗效马上就提高了,舌苔退了以后,还是虚症,再吃归脾汤,效果就非常好,舌苔相当重要。再举个例子:中风的恢复期或者后遗症期,喜欢用什么?补阳还五汤。王清任的补阳还五汤重用补气药,黄芪用到30-60g,加上活血药,补气活血。苔腻的中风你试试看,绝对没有效,增加苔腻,大便还干。怎么办?先别忙,不用补阳还五汤,就用温胆汤,导痰汤化舌苔,苔化了,再倒过来吃补阳还五汤,就有效了。所以中医讲,舌苔是相当相当重要,绝对不要疏忽,退一万步来讲,你不号脉,当然中医不好脉没有标记,现在有好多中医也不号脉了,抽着烟和病人聊天,不号脉,问他你想开什么药?只要医保,哪个药贵开哪个药,你也拿好药,我也提成,这败坏中医呀!但是你一定看舌苔就定方子了。很简单,中医药复杂就复杂,不神秘。苔腻的痰瘀同治,温胆6个药;苔薄的,调肾阴阳,杞菊地黄6个药,大致方向没错,会有一定疗效,所以舌苔是相当关键。虚实之间,症状是次要的,脉是次要的,舌苔是主要的,反复给你讲了,很重要舌苔。
 
38.二仙汤调整内分泌紊乱
“二仙汤”出自上海的经验方,由仙茅、仙灵脾、当归、巴戟肉、黄柏、知母6味组成。温肾阳,滋肾阴而泻虚火调冲任。原治更年期高血压,既可明显降压,又能改善症状。
内分泌系统是人体的一个体液调节系统。内分泌紊乱是指其功能紊乱。如属肾亏精损,阴阳失调,虚火上炎证类,均可以投“二仙汤”试治。方用仙灵脾,因仙茅温燥有小毒,以蛇床子代之,知母、黄柏、当归、巴戟肉。临证的时候还可加味:增行气透窍,调整大脑皮层功能的石菖蒲、郁金;增调肾阴阳的生杜仲、桑寄生、川断;增调理冲任的泽兰、鸡血藤;增升清降浊的川芎、川牛膝;增宁心安神的炒枣仁、夜交藤;增补而不滞的云苓、泽泻、陈皮。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
“二仙汤”,这是上海的经验方。原来二仙汤治疗高血压,因为有一部分高血压属于内分泌紊乱引起的,这个内分泌紊乱不光是女士,男的也有内分泌紊乱,男女都有,仅仅女士多见而已,所以上海的高血压研究所就发明了二仙汤。二仙汤由6味药组成:仙灵脾、蛇床子、知母、黄柏、当归、巴戟肉,这是我改制后的二仙汤,是仙茅、仙灵脾这两个“仙”,后来因为仙茅比较温燥,所以我改成了蛇床子,加上知母、黄柏、当归、和巴戟肉,这是调整内分泌的好药,也是调肾的好药。调肾我教给你们两个了:一个是杞菊地黄汤;一个就是二仙汤加减。调整大脑皮层用石菖蒲和郁金;调整肾的阴阳用生杜仲、桑寄生和川断;妇女调理冲任用鸡血藤和泽兰;升降理论,升清降浊,上用川芎,下用川牛膝;配合宁心安神的用炒枣仁、夜交藤,都是30g;肾的补而不滞就是淡渗,用云苓和泽泻。二仙汤从降血压扩展到调肾阴阳,也就是调内分泌,这我讲过。杞菊地黄汤和二仙汤应用的区别有两条:第一条妇女月经不调要用二仙汤,男子肾亏要用杞菊地黄汤,这都讲了;还有一条过去没讲,今天我就透底了,偏于阳虚的用二仙汤,偏于阴虚的用杞菊地黄汤,这两个都是调肾阴阳的好方,两个偏重。
 
39.良附丸治胃脘痛
“良附丸”由高良姜,香附2味组成,出自清《良方集腋》,为温中散寒,行气止痛效方。主治寒凝气滞的胃脘胸胁诸痛和痛经。
临证还宜加味:寒凝甚者,高良姜加至15g,气滞甚者,香附加重至15g。通则不痛可佐川楝子、元胡;胁痛选加木香、丹参、郁金、青皮、金钱草;胸痛选加全瓜蒌、薤白、苏木、丹皮;痛经选加桂枝、炮姜、当归。
“良附丸”治胃痛。它两个特点:一个是温中散寒用高良姜;一个是行气止痛用香附。胃脘的虚寒性疼痛都可以用高良姜,实寒的疼痛也可以用良附丸,虚实都可以用,但是必须有寒。这个胃痛的类型很多,有寒是什么概念呢?病人的胃部发凉,病人怕吃凉的东西,这都是胃凉的感觉,或者摸他的胃脘部分手上发凉,这个唯一的指标,甭管虚实,都可以用良附丸。没有一个药能通治胃痛,没有的,必须得分清寒热虚实,但良附丸只要寒就行。虚性的胃脘痛用什么药?我这方子里面没有,有一个古方,经方呀,小建中汤或者是黄芪建中汤,就是小建中汤桂枝加味加了饴糖。现在没有饴糖怎么办?你们山东不是有高粱饴吗?就病人喝药完了以后,吃一块高粱饴,不就饴糖了嘛?加了黄芪效果更好,这是虚性的胃痛。实性的胃痛良附丸,良附丸配合小建中汤也会有效。这胃痛很重要啊,痛以后就影响吸收了,胃的吸收不好,能量跟不上,病人肯定抵抗力要滑坡。所以治胃病,治胃痛,开胃口这是非常重要的措施。止痛还可以加上川楝子、元胡;胃痛连胁痛者加香附、丹皮、郁金、青皮和金钱草;连着胸痛加全瓜蒌、薤白、苏木何丹皮;痛经加桂枝、炮姜和当归。
四十.乌贝散消溃疡病
溃疡病包括胃及十二指肠,常以胃痛泛酸为主证。由于胃内湿润,较难愈合。故溃疡病以制酸和保护黏膜为要。制酸可用乌贼骨、凤凰衣,保护黏膜可用白芨,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可用浙贝、公英,健胃止痛可用甘松,6味药装入1号胶囊,每服5粒,每天2次,方名“乌贝散”。
 
四十一.四逆散排胆石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针对少阳化热的热厥证,组建“四逆散”,由柴胡、芍药疏肝清热,枳实、炙草运脾缓急,成为宣郁清热,舒肝理气之剂。后世扩大范围,用治肝脾不调证类;“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都有此方发展而成。
胆囊炎患者70%存有结石,平时没有症状,或见消化不良症,发作时右胁作痛,消化症状加重,多责之于肝胆气滞,挟湿瘀阻。四逆散用柴胡、枳壳、炒白芍疏泄肝胆之气,辅以茵陈金钱草生薏苡仁清利湿热,赤芍、丹参活络化瘀,川楝子、元胡行气止痛,草决明车前草分利两便,取名“排石四逆散”,是治疗胆囊炎、胆结石的效方。
 
四十二.苇茎汤疗肺癌
      “苇茎汤”出自唐《备急千金要方》,故又名“千金苇茎汤”。由苇茎加三仁(苡仁、桃仁、冬瓜仁)组成。清肺祛痰,逐瘀排脓,专为“肺痈”所设,责之于痰热瘀血,壅肺酿脓。
      原发性肺癌中医称“肺积”、“息贲”,因痰浊瘀毒壅积肺脏而酿成,其证正合“苇茎汤”,可投之。重用芦根30g清肺泄热为主,如以鲜芦根汁30ml兑服,效果更佳。生薏苡仁清热利湿,桃仁活血逐瘀,冬瓜仁清热祛痰为辅,再加鱼腥草、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6味组成,治疗癌症的基本方。
      临证应用还宜加味:咳嗽者,痰多选加苏子、莱菔子、葶苈子、牛蒡子、白芥子、杏仁、桔梗、全瓜蒌、海蛤壳、胆星、竹茹、蛇胆、陈皮末;干咳选加北沙参、麦冬、紫苑、川贝、百合、百部、桑白皮、白菊花、炙杷叶。咳重者均可以地龙、桔梗煎水雾化吸入。咳血者,凉血止血选加丹皮、焦栀子、茜草、白茅根、侧柏叶、银华炭、黄芩炭;益气摄血选加仙鹤草、生芪、当归、西洋参、藕节炭;祛瘀生新选加丹参、血余炭、三七粉、蒲黄炭。咳血者均可配“止血粉”,花蕊石、三七、白芨、川贝等份研细末,每服3g。胸痛者选加全瓜蒌、薤白、苏木、丹皮、赤芍、徐长卿、细辛、血竭粉。还可以冰片、芥末、血竭、细辛、玄胡共研细末,陈醋调敷胸部。发热者选加生芪、青蒿、竹叶、银柴胡、野菊花、公英、紫花地丁、生石膏、知母、生苡仁、藿香、山豆根。
“苇茎汤”,千金方里的苇茎汤,叫“千金苇茎汤”。治肺癌,前面已经讲过了,这是治肺癌的好药。它几个药组成,我给它改建了:芦根、薏苡仁、桃仁、冬瓜仁,加上鱼腥草和白花蛇舌草,形成了治肺癌的主方。其中芦根的用量要大,至少用30g,30g的芦根。
四大主证。肺癌的四大主证:第一就咳嗽,有痰的加莱菔子、葶苈子和桔梗,干咳没有痰的加北沙参、紫苑和川贝,由于紫苑和川贝呀这个药对非常有效,干咳的病人用这两个药,紫苑用15g,川贝比较贵,磨成川贝粉,用3g,对咳嗽西医没办法,止不了咳嗽,中医有优势;第二就咳血,用生栀子、白茅根和云苓;第三个就胸痛,用全瓜蒌、薤白和苏木;第四个主证就发热,肺癌容易引起发热,用青蒿、银柴胡、知母、野菊花和公英。回过头来要讲咳血,一定要把它止住,不止住就引起大咳血。1976年周总理去世后,在广安门医院,从内科给我调到肿瘤科,跑到肺癌病房,到如今已30年了,广安门肺癌病房是当时我给它开建的。最后收了一个病人,是四川自贡市委书记,肺癌治疗,结果这个病人就咳血。下级医生呀用了好多止血的办法:首先凉血止血,没止住;补气止血叫摄血,也没止住;温阳止血也没止住。结果我查房的时候,我就抓住一个特点,他一天呀,瓷缸里面三缸子血,出血量很大,一看里面都有血块,暗红的,这个明显的瘀血呀,我就给他开了个苇茎汤里面加了桃红四物汤,这个下级医生吓了一跳,“沈老师出血量那么大,再给他活血止不住怎么办呀?”我说:“好办,先把家属请来,说'书记已经病到这步,血没止住,现在我有个特殊方法,也许止住也许出危险,你理解不理解?不理解就不用,怕找后帐。’”家属说:“理解理解,尽管用,坏了也不赖你。”我就放心了,用了以后,再加了个“止血散”。用什么药呢?花蕊石,用30g;血余炭,就头发炒炭,用15g;川贝粉用10g,咳血止血必须止咳,不止咳这个血止不住;再加了仙鹤草,用60g的仙鹤草,给它磨成粉,叫“止血散”,一天2次,每次3g。一个礼拜去查房,茶缸的三缸血变成一缸了。这个下级医生很奇怪,说:“沈老师你真敢用,出这么大的血量,还用活血的药,破瘀的药,反而血止住了,道理在哪呀?”我说:“你中医功夫不深,中医不是有血不归经嘛?瘀血不去,新血不生,不注重中医理论呀!你光知道凉血,光知道温阳,光知道补气,就疏忽了血不归经了!”后来不到两个礼拜,血都止住了。但这个病人后来没有死于肺癌,最后死于心梗。所以肺癌咳血不要怕,一定是要看到是有血块的,黑暗的,你大胆的祛瘀生新,才能止住。
 
四十三.茯苓桂枝丸和子宫肌瘤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组“桂枝茯苓丸”,专治“妇人宿有癥病”。方用桂枝、茯苓、丹皮、赤芍、桃仁5味组成,功能活血化瘀,缓消癥块,也治瘀血经闭,痛经,崩漏,产后瘀阻。
 
       子宫肌瘤常因瘀血闭阻,郁久成癥所致,“桂枝茯苓丸”是效方。临床应用组方如下:桂枝、云苓、赤芍、丹皮、桃仁、红花、当归、丹参、香附、郁金、鸡血藤。子宫肌瘤与内分泌有关,选加调整内分泌功能的蛇床子、女贞子、泽兰、川断、仙灵脾、菟丝子。再选加软坚散结的夏枯草、生牡蛎、山慈菇、浙贝、海藻。其方现有成药,其服法:经期汤剂每日一剂煎2次送服成药3g,平时汤剂每剂煎2汁,每晚服1汁,上下午各服成药3g。一般要调治2-3个月经周期,再复查B超对照。
       就桂枝茯苓消肌瘤,这已经形成了成药,有桂枝茯苓胶囊,这么几个药组成,主要是温通加活血。温通加活血,这里面我也给它改了,加了好多药,为了提高疗效。但是桂枝茯苓丸治疗肌瘤一定要加味,首先要调整内分泌的药,因为我反复讲了,肌瘤、囊肿、乳腺增生,都是内分泌紊乱引起的,你光温通,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效果不好,再加上调整内分泌的药,加这6个药,当然我还要说明呀,不是一次把6个药都加满,选择性的加一两个药,吃两个礼拜,再换一两个药,叫守法易药,这疗效会不断的提高。一般肌瘤我看的肌瘤呀,最快的两个礼拜就消了,但是比较小,得2个㎝以内,最长的三个月,基本上也能消。肌瘤绝对不要做手术,外科大夫没有医德,为了练刀,他开一个刀,开一百个刀,开一千个刀差远了,所以更至于他吓唬病人,肌瘤不开刀容易转成恶性肿瘤,转成癌症,病人害怕,上了手术台,一切下去他不管了,复发率相当高。你不开刀,还不一定增大;开了,要不两三个月又长出。我看过病人最多的开了5刀,就自己害怕不开了。像乳腺增生一样,也不能开,越开越长,越开越扩大。所以一定要加上调整内分泌的药,另外当然也要加软坚散结。最好的药就山慈菇和海藻,消肿瘤呀,也是妇女病中的一个难题,很多发。西医讲有囊肿有肌瘤不可能怀孕。这个,当然我没有上过网,都是我的学生病人家家属告诉我的,网上很热闹,好多肌瘤的患者,囊肿的患者怀孕了,表示感谢,就在百度网,只要点“沈绍功”三个字,出来一篇篇,都是感谢,打破了西医的神话,照样怀孕。怀了以后,小儿长了,肌瘤缩小了,这就是中医的奥妙呀!
四十四.艾附暖宫丸可种子
     “艾附暖宫丸”出自明《寿世保元》,由艾叶当归、香附、吴萸、川芎、白芍、黄芪、续断、生地、肉桂10味组成,温暖子宫,调经止痛。
      夫人不孕大多系宫寒,故暖宫可种子。组方如下:温肾用生地、肉桂、川断,还可选加仙灵脾、菟丝子、蛇床子、补骨脂、巴戟肉、鹿角霜;暖宫用艾叶、香附,还可选加炮姜、川椒、乌药、小茴香;;补气健脾用生芪,还可选加炒白术、黄精、山药、仙鹤草、白扁豆;养血柔肝用当归、炒白芍,还可选加枸杞果、女贞子、首乌、阿胶珠、桑葚;补中有行,用川芎,还可选加郁金、木香、陈皮。
临床还应辩证加味:月经量少选加三七粉、丹参、鸡血藤、泽兰、益母草;痛经选加川楝子、玄胡、赤芍、桃仁、蚕砂;腰痛选加老鹳草、鸡血藤、牛膝、狗脊、生杜仲、桑寄生。“艾附暖宫丸”有成药,其服法可仿“桂枝茯苓丸”。
“艾附暖宫丸”,种子。这是治疗不孕呀,不是治疗不育。男人吃了艾附暖宫丸,那是没对号,对不上号。有一次我在广州清远出诊,一个局长,带他太太来看病,结果开了两个方子,他太太月经不调,他是冠心病,告诉他们别吃错了,杯子上面写上名字,工作一忙吃错了,吃了5天,他觉得吃了他老婆的药,太紧张了!给我打了个电话:“说吃错药,会不会来月经呀?”我说:“月经不会来,你肯定美效,这是调经的药,你没有月经我给你调什么呢?别紧张。”但是男人吃艾附暖宫丸,不会起作用。不孕还有一个好方法,中医讲的不孕,这里面治肾,我也给它改了,艾附暖宫丸指的是艾叶和香附,主要用温肾,另外宫寒,这样的不孕就是宫寒,要加这么多的药,其中主要是鹿角霜、路路通和蛇床子这三个主要的药。日本人对蛇床子特别的重视,他专门有一个研究所,是研究蛇床子的,里面雄性激素,增加不孕的机遇。蛇床子唯一的副作用就是麻,嘴唇麻,你假如熬药,熬过半小时就去麻了,当然病人一看麻就害怕。为什么?中风呀!知道麻往往是中风的先兆,只要血压不高,你不会中风,害怕。怎么办呢?就把蛇床子改成菟丝子。这暖宫,除了艾附以外,加炮姜、川椒、乌药和小茴香。尤其是炮姜,生姜不用,炮姜要多用,这是温通的一个好药。温通呢,另外一个药就是乌药,即能行气又能温通。假如加上补气的药,这就更能提高疗效,选择性的加这6个药,别一次就加满,来回的换,守法易药。柔肝,因为女子以肝为先天,治女子的病必须调肝,调肝的主药就是香附,当然这里面有香附还不够,还要加上柔肝的当归、白芍,用阿胶呢比较困难,还得烊化,熬药比较难,服用也困难。怎么办?改用阿胶珠。阿胶珠就不用烊化,放在汤药里一起熬。就是阿胶用蛤粉炒,炒了以后发成一个圆球形,用阿胶珠15g就方便了。调经药里面有两个主要的药,一个气一个血,讲了香附。血什么药?鸡血藤。甭管不孕月经不调,都要加上鸡血藤、香附,还有行气里面主要就是郁金,郁金也是双向的,既能行气又能活血。
四十五.平胃散治体胖不孕
 
       “平胃散”出自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陈皮、厚朴、苍术、甘草4味组成。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专治湿困脾胃证。《和剂局方》再加藿香、半夏,增化湿之力,名“不换金正气散”;宋《内经拾遗方论》和“小柴胡汤”,名“柴平散”(以银柴胡代柴胡),燥湿运脾,和解少阳。
 
       体胖不孕常因痰浊阻宫所致,其治当专祛痰浊,“平胃散”宜之。组方如下:燥湿用炒苍术、法夏,行气用厚朴,运脾用云苓、陈皮,和胃用神曲,调经用丹参。临证还应加味“经少闭经选加泽兰、益母草、赤芍、鸡血藤、香附、郁金、红花;纳差脘胀选加生山楂、莱菔子、神曲、生内金、大腹皮、木香;腰酸带下选加生苡仁、黄柏、川牛膝、车前草、老鹳草、蛇床子。
“平胃散”这不是治胃了,拿平胃散来治疗体胖不孕。一种不孕就病人发胖,因为长得不是肌肉,长得完全是脂肪,月经量少了,甚至必经了,她根本怀不上孕,要燥湿呀!苍术、半夏,运脾,茯苓和陈皮,要调经给她用丹参,3各组合特点。再加上行气和胃。经少的可以加上这些药:泽兰、益母草、赤芍、鸡血藤、香附、郁金、红花;纳差的还可以加上这6个药,生山楂、莱菔子、神曲、生内金、大腹皮、木香;假如不孕很腰酸,加上蛇床子、老鹳草和川牛膝;带下的再加生苡仁黄柏和车前草。
 
四十六.补中益气汤定胎漏
       金《脾胃轮》创建益气升阳的代表方“补中益气汤”。方内补中用人参、生芪、白术、甘草,“血为气母”,养血补气用当归,升举轻用升麻、柴胡,升阳怕泄利故不用可补中但淡渗的茯苓,苡仁等,补而不滞用陈皮。专治中气不足,气虚下陷证。
 
      胎漏即先兆流产。由于补中益气汤的补中升举,故定胎漏有效。临证组方如下:白参、生芪、炒白术、升麻、柴胡、陈皮。“胎前宜清”选加黄芩、竹茹、黄连、连翘、公英;“补肾养胎”选加川断、生杜仲、桑寄生、狗脊;“养血安胎”选加阿胶、生地、大枣;呕吐反应,选加苏梗、砂仁;见红选加仙鹤草、生牡蛎、侧柏叶。
“补中益气”来定胎漏。习惯性流产,补气呀,升提。“胎前宜清”,另外加上补肾,补肾能固胎元,能抑制习惯性流产;加养血止血,止血药炒成炭,能提高止血的效力。最多两个药不能炒炭,炒炭就止不了血了:第一个就小蓟;第二个就侧柏叶,一定要写明,生小蓟、生侧柏叶,炒炭就不起作用了。当然习惯性流产还应当给她止呕,呕吐厉害了,她更容易流产。因为呕吐的目的,增加了腹内压,增加了腹内压就积压了子宫,等于加强子宫的收缩,这样的流产很不好弄,所以要止呕。止呕吐我讲义里讲了两个药,苏梗和砂仁,实际上还有一个药,就是竹茹。
 
四十七.【五子衍宗丸】疗不育
       “五子衍宗丸”出自明《证治准绳》,由菟丝子,五味子,枸杞子,覆盆子,车前子组成。通治肾虚阳痿,早泄遗精,就不生育。
       男子不育多见肾亏,调肾为要,补其水火也。投“五子衍宗丸”加减可以奏效。取补阴的三子,即枸杞子、菟丝子、覆盆子,再加壮阳的蛇床子、补骨脂,滋阴的女贞子,疏肝的川楝子,通脉的王不留行,新组衍宗丸,调为8子,名为“新衍宗丸”。
 
       临床应用还应加减:精量不足,成活率低,选加丹参、泽兰、泽泻、山药、灵芝、黄精、生芪、当归、韭菜子;血精选加生地、丹皮、赤芍、茜草炭、银华炭、仙鹤草、焦栀子;不射精选加炒苍术、黄柏、生苡仁、川牛膝、红花、连翘、车前草;阴囊潮湿选加乌药、炒桔核、青皮、云苓、小茴香;阳痿选加仙灵脾、桂枝、九香虫、葛根、河车粉;遗精早泄选加芡实、五味子、五倍子、生龙牡、巴戟肉、莲肉。
“五子衍宗丸”,治疗男子的不育,这是一个常用的方子。我给它改了,改成8子,这是我们家里头的祖传,枸杞子、蛇床子、菟丝子、补骨脂、女贞子、川楝子、五味子。这两年我又给它改了,五味子不用了。加了什么药?你们跟我抄方的都知道,加了韭菜子,壮阳呀,有一定疗效。里面还要加减:精少,就加这么些药,选加丹参、泽兰、泽泻、山药、灵芝、黄精、生芪、当归、韭菜子,这里我强调一下韭菜子,甭管是精少只要不育都用韭菜子,当然这个量都是常规量,10g,这个精子减少包括精子成活率低;血精加凉血的药;不射精,这个憋在里面也会憋出毛病,按照湿热下注给他加了四妙丸,加了活血的红花,清热的连翘和通小便的车前草。好过不育的病人阴囊潮湿,还有早泄,早泄里面关键的药就是芡实和五倍子,五倍子、芡实和莲子肉。这个莲子肉里面,一定要包括莲心,就中间那个绿的莲心,很苦,这个心不能去掉,即补气固精又能去火,去火就靠中间的那一条莲子心。阳痿,明天我要讲,治疗阳痿绝对不能一锤子买卖,壮阳的所谓春药阳起石、鳖、鹿茸。第一个,好多阳萎病并不是阴虚,是湿热下注。明天我再告诉你。第二,用了壮阳的药,很快就能起来,因为他长期的阳痿,一起来就不得了了,控制不住呀,要不了三五天,下来了,下来了以后就是血染的风采。什么叫血染的风采?再也起不来了。那就害了他了,都不行。宁要慢一点,稳一点,让他慢慢起来,让他每天早上唱国歌,“起来、起来”。所以治疗不育,阳痿还是一个很大的原则,否则失效。湿热下注你用壮阳的药,那湿热就更重了,阳痿就更厉害了,明天我讲。先讲五子衍宗丸,用了这么多加减,这是治疗不育的一个主要的方子。除了8子衍宗丸,唯一我就这两年我就把五味子改成了韭菜子。
 
四十八.【五子饮】祛湿毒
       自拟“五子饮”由蛇床子、地肤子、葶苈子、莱菔子、车前子组成。利湿排毒,专治湿毒证。
       临证应用还要加味:清热解毒选加苦参、生苡仁、制大黄;清宣润肠选加桑白皮、野菊花、连翘、全瓜蒌;和血散风选加丹参、赤芍、川芎;祛风止痒选加白鲜皮、防风;利尿排毒选加白花蛇舌草、泽兰、泽泻、冬瓜仁。
        五子饮。湿毒很痛苦的,现在有好多药物祛湿毒,疗效很有限,我给它建了一个“五子饮”。哪五个子?蛇床子、地肤子、葶苈子、莱菔子、车前子。当然可用车前草,车前子讲了要“包”,用车前草就更全面,这个五子来祛湿毒。
       这在我老师的基础上,老师四川的名医,叫“叶心情”。当时很有办法,疗效非常突出,有几个绝方:比如“乌梅汤”,《伤寒论?厥阴病》的“乌梅丸”,他改成了乌梅汤,原方10个药,《伤寒论》乌梅汤治蛔厥呀,厥阴病不就蛔厥,现在临床上用的也是胆道蛔虫病,他可用到头痛,用到慢性痢疾,用到胃痛,用到更年期综合征,很绝呀!非常有效。我们第二任卫生部长徐部长,偏头痛,痛了20多年,反复发作,原方乌梅汤,头痛好了!徐部长就对中医相当器重,到处开会讲中医是个宝。老人家从来都不讲,他1、3、5在高干门诊,2、4、6在普通门诊,当时我们跟他是很累呀,位置都没有,椅子都没有,就站着一个上午抄方,老人家从来不讲,很绝。为什么?话多了伤心,到不了百岁,所以从来不讲话。老人9点上班,11点准时回去,就在西直门的国务院宿舍,下午睡好觉,2点左右,钓鱼,礼拜六上政协礼堂,跳舞去,很潇洒。从来不讲,怎么办?要学他的本事,就是琢磨琢磨,用乌梅汤哪些指标?怎么加减?我也不讲,一个病人好了,两个病人好了,当年都有大病例,1963年呀,治好了在普通门诊把大病例写好了,朝老人家面前一放,我也不开口。老人说:“嗯”,点个头。一个、两个、十个、八个,老人家佩服了。说:“你真能下功夫。”就给我送这一句话,再也不说了,琢磨了有绝招。
       他当年治疗老年的瘙痒,老年有两个病:一个就便秘,我把这招已经告诉你了;第二个就瘙痒。尤其到了秋冬以后,痒啊!特别难受。老人家用3个药:一个蛇床子,一个地肤子,还有一个就苍耳子。苍耳子有毒,要炒,炒苍耳子就没有毒,但是我为了安全,干脆我苍耳子不用了,安全呀!何必炒不透苍耳子中毒了那就麻烦了!怎么弄想一想,痒在身上,肺主皮毛,肺胃是同源,所以为什么白虎汤呀是肺胃同治,又治肺又治胃呀!想到两步:第一肺主皮毛,用什么药?葶苈子,泻肺呀!
       胃有什么药?莱菔子。所以我就改成了葶苈子、莱菔子。一个湿呀,祛毒到哪?从小便而出。车前草,很安全的排尿,祛邪最好的路就是排尿。
       驱邪一共有5条路:第一条出汗,外邪出汗排邪,当然排量有限,排不多,排多了以后伤心阳,排的又少;
      第二条路通中焦,和胃来排邪,但是和胃也有害处呀!影响胃阴呀!影响食欲;      
      第三条通便,润肠通便,当然不是峻下了,要润肠,尤其当归、白菊花、草决明、全瓜蒌、桃仁,给他来通便,通便也能伤正呀!有句俗话“英雄禁不起三泊屎”,再强壮的人,拉了三天,就软了,这也有不利的一面;
       第四就是凉血,血分有热通过凉血,犀角地黄汤,现在犀角不能用了,现在完全可以用水牛角,现在已经过关了,水牛角3g,能代替犀角,但凉血你也不能太凉呀!从血里面排邪,凉了以后会有好多副作用;
       第五条就是排尿,淡渗,它没有副作用,小便排尿量很大,排邪量也大,所以实邪要给出路,最好的出路,排的最多的量就是利尿,尤其是车前草,还有白花蛇舌草,还有冬瓜仁。改了这五子,有毒呀,要解呀!用苦参、生苡仁和大黄;清宣桑白皮、野菊花、连翘和全瓜蒌。中医的传统治湿疹要和血,血和了,风熄灭了。止痒还可以加两个药:一个是白鲜皮;一个是防风,防风、白鲜皮止痒。排毒,刚才讲了,通过利尿,白花蛇舌草、泽泻和冬瓜仁,淡渗利尿配合车前草,这是治疗湿毒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叫“五子饮”。
 
四十九.【四妙丸疗丹毒】
        元《丹溪心法》组“二妙散”,由黄柏,苍术2味组成。明《医学正传》加一味导药下行的川牛膝,以增其清热之力,名为“三妙丸”。临证应用再加1味利湿的生苡仁,则清热利湿之力更宏,可以名为“四妙丸”。
      “丹毒”又称“流火”,多系湿热下注,热壅成毒,用“四妙散”有效。其加减如下:清热解毒选加制大黄、金银花、玄参;清热燥湿选加萆薢、土茯苓、竹茹;凉血解毒选加紫花地丁、当归、赤芍、丹皮、生栀子、黄连。每剂煎2汁分服。再煎第3汁,冷敷患部可以增效。
 
五十.【颠倒散】外敷可治痤疮酒渣鼻
      “颠倒散”出自清《医宗金鉴》,由大黄、硫黄2味等分研末组成,两黄苦寒与甘温配伍,活血凉血,解毒杀虫,故名之为“颠倒”。
      痤疮又称肺风粉刺,与酒渣鼻均系肺风湿热瘀毒上攻所致。可用“颠倒散”适量,用浓茶水调敷患部,晚敷晨洗。配合避免急躁,忌口辛辣,并用硫磺皂盥洗可愈。如能加服犀角地黄汤和白虎汤其效更佳,组方如下:生地、丹皮、赤芍、生石膏、知母、生苡仁、炙杷叶、桑白皮、黄芩、车前草。
 
五十一.手足皲裂醋泡方
      自拟醋泡方可治皲裂。其方如下:防风15g、地骨皮15g、苦参30g、白鲜皮10g、茵陈10g、丹参30g、丹皮10g、皂角刺30g、玄参30g、生地15g,用陈醋3-5斤,方大盆中浸泡半小时,每日2-3次,5天换一剂新药,泡后用胶布把皲裂处绷紧生肌,则效果更佳。
 
五十二.【乌梅丸】妙用
       “乌梅丸”系《伤寒论》“辨厥阴病”中主治蛔厥和久利方。近人多用治胆道蛔虫症。可将“乌梅丸”原方改成汤剂,扩大用治头痛、眩晕、胁痛、腹泻等疾,只要证见寒热错杂,虚实兼挟,符合“厥阴病”者均可投之,但必须掌握其主证:面白不红,口渴不欲饮,苔薄不燥,脉沉细不数。
      “乌梅丸”原方由10味组成。其中3味用量固定:补气的党参15g、养血的当归10g、主药乌梅10g。其余视寒热之偏重调整用量。如果寒象偏重5味温药加量:制附片10g、肉桂5g、川椒2g、细辛3g、干姜10g,2味凉药减轻:川连5g、黄柏5g。反之,热象偏重,则5味温药减量:制附片5g、肉桂3g、川椒1g、细辛2g、干姜5g,2味凉药加量:黄连10g、黄柏10g。
 
       “乌梅丸”系经方代表方之一,药简量精,只要对证,其效甚妙矣!
       “乌梅丸”,这我刚才讲的妙用,一共10个药。要掌握它的主证:面白不红,口渴不饮,不想喝水,苔薄不燥,脉沉不数。这叶老的指证,他不讲,我给他总结出来4条,往老人家面前一放,点头啊,就认可了。刚才讲了,一系列的病,都可以用乌梅汤。你看:头痛、眩晕、胁痛、腹泻,当然也有蛔厥。它5个温药:制附片、肉桂、细辛、川椒和生姜,2个凉药:黄连、黄柏,3个固定药,人参、当归和乌梅。这个本身就是寒热错杂,《伤寒论》讲的厥阴呀,就是虚实夹杂,寒热并见,是个复杂的病,所以它的厥阴呀,那么这里面肯定有偏热和偏寒,偏热主要看舌苔,苔是薄的还是黄的,当然不燥呀!燥就两回事,这说明这个病人是偏热。怎么办呢?制附片用6g、桂枝用9g、细辛用1g、川椒用0.5g、干姜用2g,凉药加大量:黄连10-15g、黄柏10-15g,后面的3个药固定,都是10g。
     反过来,苔是白的,就是寒偏重,那么就把温药的量加大,凉药的量减少。怎么加法呢?制附片10-15g、桂枝用10g、细辛用3g、川椒用2g、生姜用10g,凉药黄连用5g、黄柏用5g,别的3个药固定用10g,这它是个绝方呀,原封不动,效果特别奇特,很少的一包,当然效果相当好。
(0)

相关推荐

  • 《证治准绳·杂病》疟

    <内经>论病诸篇,唯疟论最详,语邪则风寒暑湿四气,皆得留着而病疟.论邪入客处所,则有肠胃之外,荣气之舍,脊骨之间,五脏募原,与入客于脏腑浅深不同. 语其病状,则分寒热先后,遇寒热之多寡,则 ...

  • 胸痹心痛诊治精粹

    胸痹心痛是指发作性的胸骨后或左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或隐痛,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胸痹病名最早见于<内经> ...

  • 龙骨

    龙骨-牡蛎对药解析汇编 原创中医学生王世杰2021-03-04 14:46:41 [龙骨-牡蛎]龙骨为化石之属,质重坠,平肝潜阳,镇静安神,敛汗固精,止血涩肠,生肌敛疮:牡蛎为贝壳之类,质重坠,敛阴潜 ...

  • 《沈绍功教授临床经验讲——女科(二)》—[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整理与继承]

    发表者:赵东奇 137人已读 再一个女同志得病是在月经期.我刚才前面说了,女同志月经期提前,有好多的小女孩爱吃冰激凌,爱饮冰镇汽水,爱喝冰镇矿泉水.小女孩小的时候爱喝这些以后,到来月经的时候,痛经率发 ...

  • 沈绍功教授临证经验汇讲(78)52首奇方

    沈绍功教授主讲 四十三.茯苓桂枝丸和子宫肌瘤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组"桂枝茯苓丸",专治"妇人宿有癥病".方用桂枝.茯苓.丹皮.赤芍.桃仁5味组成, ...

  • 沈绍功教授临证经验汇讲(73)52首奇方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沈绍功教授主讲 52首奇方(4) 十六.逐瘀汤化瘀主方 清<医林改错>创组化 ...

  • 沈绍功教授临证经验汇讲(76)52首奇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沈绍功教授主讲 三十三.珍决降压汤 自组"珍决汤"由珍珠母.白菊花.草决明3味组成 ...

  • 沈绍功教授临床经验汇讲(52)高血压治疗

    韩学杰博士主讲 高血压的治疗(3) 高血压还有一点尾巴,临床上给大家分了这三个症候,要看一下,那么我们现在大概分了三类: 第一个就水不涵木,就阴虚阳亢.用这几个药,记住在这个方子中有这几个药:钩藤10 ...

  • 沈绍功教授临床经验汇讲(40)沈绍功教授主讲

    八.肿瘤科 肿瘤尤其是晚期肿瘤非常难治,但绝对不是不治,肿瘤不是不治之症,是难治之症,很难治.得过肿瘤呢,恐癌,特别的恐癌!有的丧失信心,判了死刑了,有期的死刑,所以老百姓中间搞的特别的恐慌.所以每一 ...

  • 沈绍功教授临床经验汇讲——痛证

    导读:痛证是常见病中的急症之一,涉及内.外.妇.儿.五官.骨伤.肛肠.皮肤.肿瘤等多种科目,多个病种.中医镇痛颇具特色,又富有优势.镇痛按性质,部位,病种进行分类论治,即符合临床实践,有利于提高疗效, ...

  • 沈绍功教授临床经验汇讲(81

    就是伏龙干肝,也就灶心土.中医很有保护意思,你说开了灶心土,病人本来就反感,让我吃土,你开这个伏龙肝他就特别新奇,啊-这龙的肝,而且伏龙的肝,效果好,其实就是一把土;你写蚯蚓,病人反感,你让我吃蚯蚓, ...

  • 沈绍功教授临床经验汇讲2

    舌诊 舌诊要看舌尖.舌中.舌根.舌的两边和舌下脉络五部分.舌尖主心肺,舌中主脾胃,舌根主肾脏,舌的两边主肝胆,舌下脉络看是否曲张,是否有淤血. 临床上,有实证.有虚证.一会儿出汗,一会儿身软,一会肚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