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上班边考试总是无法专心复习?《认知觉醒》告诉你:可以这样做

“我都失败6次了,哎,果真不是学习的料,要不上学的时候就学好了”,小萌跟我抱怨,她是一位工程师,30岁的她想要涨工资,必须一证在手,可是这张证却折磨死她了,连考6次6连败。

真是她学习能力差吗?其实是因为她一边工作一边备考,本来计划好晚上复习,结果总惦记没完成工作;把自己关在书房里,断网断手机,可一会觉得窗外太吵,一会觉得房间闷热,还是沉不下心……

很多边工作边备考的人都曾遇到过她这样的问题,想学习却无法专注,投入时间不少,但复习效果很差,原以为是自己学习方法错了,实际却是注意力的问题。

周岭在《认知觉醒》一书中,专门提出了解决专注难题的方法。

01

为什么边工作边备考的职场人,
不能专注学习?
理想很丰满,花大把的钱上课、买资料、复习,想象着手里有证走到哪儿都不怕了,满心期待那一天的到来。可现实很骨感,一旦真的学起来,却发现根本专注不了。
为什么边工作边备考的职场人很难做到专注学习呢?书中提到,这跟人的大脑有关。

      

1.  人的天性是呆在舒适区

人的大脑分为“本能脑”、“情绪脑”和“理智脑”。从名称上也能看出来,本能脑主管生存和反应的本能,情绪脑主管喜怒哀乐等情绪,理智脑是最高级的,主管认知。

当人面对一件事情时,通常会由本能脑和情绪脑来决定怎么做,让理智脑做主的机会比较少。而前两者的天性就是只做简单和舒服的事儿,呆在舒适区里逃避困难。凡事希望立即有结果,对不能马上看到结果的事就没耐心了。

比如小萌下了班回到家,有同事打电话让她处理一下邮件。如果当时她正在娱乐,那她一定会拒绝,因为大脑正嗨呢,为什么要去工作?可是如果当时她正在学习,那么她一定会立刻去处理邮件。因为和看书背题相比,处理工作邮件更加简单轻松。那些都是平时轻车熟路的事情,不需要额外费脑筋。

这就是人的天性,喜欢呆在舒适区里,所以她在学习时总会被打断或者干扰。想要专注起来,就要训练大脑,多让理智脑工作。人的成长过程就是克服天性的过程。

2.  容易陷入情绪模糊

德国心理治疗师伯特·海灵格曾说,受苦比解决问题来得容易。

解决问题需要动脑子,人的天性当然会选择回避。但是回避问题并不会使问题消失,反而会转入人的潜意识,让内心产生畏惧,心里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难受的感觉,使情绪变得模糊起来。

比如,小萌在备考过程中最不愿意干的就是做模拟题,每次做都会出错,考试时还是不会。这让她觉得很痛苦。尤其是数次考试的失败,给她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阴影。以致于学习时,还没开始做题,就害怕、纠结、拖延等等,根本无法专注地复习。

原本并不困难的小事,也会在模糊的潜意识里变得难以解决。

小萌想要不受这种情绪的困扰,就只能对做题这件事,正视它、化解它,不给它变模糊的机会,那种紧张才不会困扰自己,才能专注并且享受它。

3.缺乏元认知能力

当你开始自我反思时,会发生神奇的事情:你能意识到自己在想什么,进而意识到这些想法是否明智,再进一步纠正那些不明智的想法,最终做出更好的选择。

缺乏反思能力的人,只会追求眼前的简单和舒适,不懂得总结和分析,直到自己碰壁才后悔。作者在书中提到“元认知能力”,对“思考过程”的思考。

比如,小萌每次做错题后,都是先看正确答案,改正过来就觉得自己会了。可是下次再碰到这样的题,还是会错。因为,她忽视了“改题”这个重要的反思过程。按照正确答案改错,倒是简单。可实际上”改题“比”做题“重要,因为这是一个关键的复盘过程。

小萌可以在拆解正确答案的同时,多分析自己最初做题的思路:

  • 是思路错误,还是方法错误?

  • 之前遇到类似的题目时是否出错过?

  • 为了防止以后在同类问题上出错,是不是归纳一条解题方法?

具备反思的能力,才能进入更高级的专注学习模式。

边工作边备考的小萌,虽然有学习的动力,但是认知能力不足,喜欢做简单重复和自己熟悉的事情,却没有形成专注的学习模式,也没有及时反思,自然就无法达到深度沉浸学习的状态。

面对再一次的备考,她该怎么做呢?

02
职场人如何提升学习专注力,
顺利通过考试?
我们常说学习时不三心二意就是专注,其实这并不全面。真正要提升学习专注力,需要在情绪、智慧和行动上都要达到专注。
1.  情绪专注,提振注意力
每天面对严格的老板、难缠的客户招架不住,分分钟要爆炸子。下了班还要继续学习,就更加痛苦。即使人坐在桌前,情绪也不是一下就能回归平和。明明书打开着,你不停地用笔在书上勾勾画画,脑子里却想的是如何解决白天和同事的冲突。
当行动和感受分离,分心就代替了专注。身心分离的模式对身体的影响是很小的,但是对人的情绪状态和能力提升会产生持续的负面影响。
想要做到情绪专注,一招就有用:让感受回归行动,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就是冥想。
可以在每天开始学习之前先闭眼静坐5分钟(随着训练久了可以增加到10分钟15分钟等等)。什么都不要想,就只是去感受自己的一呼一吸。当走神的时候,也不用着急,把意识再拉回来就行了。反复多次地做这种健脑操,慢慢地在学习时就能达到情绪专注。
2.智慧专注,深度沉浸
人类能力的优劣差异来自于对注意力关注方式的差异。
能力弱的人,必须在理想的环境下才能学习,否则风吹草动都会影响到他。
像小萌之前在办公室不忙的时候,本来想拿出书来学一会儿。可是,听到周边同事们工作嘈杂的声音,她完全沉浸不进去。而沉浸能力强的人,则不容易受到干扰,随时谁地都可以思考学习,那什么样的方法能够练习深度沉浸呢?书中提到这4点:
(1)有定义明确的目标
过去我们可能会说:“我要做题1小时。”看起来,有时间范围——1小时,有确定要做的事情——做题,这不是明确的目标吗?
其实不是,这只是一个宽泛的目标。如果带着做题一小时的目标去做,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
  • 中途有其他事情打扰,会停下来,最后一小时过去了也没做多少题;
  • 会为了凑够时间得到心理安慰,最后变成打卡式的学习;
  • 即便做了很多题,但是错题连篇,发现都是因为自己没认真审题造成的;
结果是时间花了,题做了,但是做了多少题,真正掌握了多少知识,正确率提升了多少,这些效果并不理想。
你可以这样对自己说:“1小时做完2套真题,出错题目在10个以下。”这样的目标,有时间,有数量,有质量三方面的要求,才能让小萌真正沉浸到学习中去。

(2)练习时极度专注
深度沉浸的关键是“极度”专注,但并不是让你复习时遇到不会的题就要一直想下去,不能停止,这不是“极度”专注。反而是李大钊说得好,要学就学个踏实,要玩就玩个痛快。如何理解呢?
在思考一些题目一段时间之后还是想不出来,那就暂停,去做点别的,可能是做点家务。但是做家务的时候就纯粹地思考怎么让家里卫生环境改善得更好,而不是边做家务边想着刚才做不出来的那道题。
好的学习模式,就是做A的时候彻底关注A,做B的时候彻底关注B,A和B之间有非常清晰的界限。界限分明的习惯能让人“极度”专注
(3)能获得有效反馈
小萌的复习备考的过程一直是闭门造车式的学习,尽管已经数次考试没有通过,她也没有去找前辈、同行咨询一下,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原因。
学习更是这样,自己闷着头学,不开口向别人求教,没有及时有效的反馈,纵使复习得再全面,也一定有忽视了的地方。
所以,备考不能独自上路,可以从考前培训老师那里寻找指导和反馈。
(4)始终在拉伸区练习
人的天性是呆在舒适区里,那么要克服天性,是不是就要进入到困难区呢?
也不是,因为困难区的挑战往往太难会让人产生挫败,所应该取个折中,也就是在拉伸区练习。
比如,小萌每天复习两部分有点难,但是复习一部分又很轻松,那么她可以选择复习一部分,再相应做一些配套练习,既让自己感到有些困难,但又可以通过努力来完成。这样练习,也能提高自己学习的专注力。
3.行动专注,建立清晰力
有时候我们往往知道复习这件事很重要,周末休息时间要学习,但是并没有想清楚到底几点开始,几点结束,学哪些内容等等。
具备清晰力,也就是把目标细化、具体化的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而清晰力的建立并不复杂,秘诀就是三个字:写下来
比如小萌可以使用日程规划表来安排周日的学习计划,非常实用。
目标越细分,脑子越清晰,清除模糊的能力越强,从而变得更为专注。
03
结  语
人的天性又偏偏容易被外界诱惑,躲在舒适区里不愿出来。所以,想要成长,就必须提升认知能力克服天性。
《认知觉醒》这本书给那些边工作边备考的职场人提供了方法,通过冥想训练情绪专注;逐步锻炼深度沉浸的能力;分解目标提高清晰力,来达到提升专注力的目的。尝试一下,祝你考试顺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