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吃?晚上吃?饭前吃?饭后吃?服药时间选不对,药效差得不是一点点!
众所周知,吃饭分早、中、晚……
吃货默默地念叨句:还有夜宵……
那吃药呢?
有的小伙伴要说了:
无所谓啊!啥时候有空啥时候吃呗!
我胃不好,药都饭后吃,省得刺激胃!
你想得有点简单呢!
什么时间吃什么药,讲究多着呢!
人体的生理变化具有生物周期性,一些生理功能或病理现象呈明显的昼夜节律。而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也存在昼夜的差别。
简单说,因为人体本身的生理因素,造成白天和晚上不同的时间就算服用同样的药物,治疗效果和毒副作用也可能会大不相同。
同样,饭前和饭后不同的时间服药,药物的吸收及对胃肠道的刺激也可能大不相同。
为了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尽量减少毒副作用,一些药品应选用特定的时间服用。
抗高血压药
多数人的血压在1天24小时中呈“两峰一谷”的状态波动,即9~11点、16~18点最高,其中晨峰现象最为明显。
因此在血压峰值前1~2小时给药而使药物作用达峰时间正好与血压自然波动高峰期吻合,能达到理想的降压效果。
故而对大多数患者而言,只服一次的长效降压药应选在早上7点左右服用。如需服用两次,可在下午14点左右加服一次。
但是也有人昼夜血压变化不明显或者夜间血压升高,故而对于这部分患者,用药时间还是应根据患者的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制定最理想的个体给药方案。
血脂调节药
人体70%~80%的胆固醇由肝脏合成,肝脏合成胆固醇是形成高血脂的主要因素。
肝脏合成胆固醇主要在夜间进行,在凌晨2~3点达高峰。
而他汀类药物作为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可抑制胆固醇的合成,故其在晚上给药比白天给药效果更好。
肾上腺皮质激素
早上7~8点为人体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高峰期,午夜为其分泌低值期。
因此在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泼尼松龙、地塞米松、倍他米松时,选择早晨服用可避免药物对激素分泌的反射性抑制作用,减轻对垂体前叶抑制的副作用。
饭前服用指药物在吃饭前 30~60 分钟服用;饭后服用指药物在饭后 30 分钟左右服用。
一般来说,饭前服药吸收较好,且发挥作用较快;饭后服药吸收较差,显效也较慢。
有刺激性的药物,宜饭后服用,可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
而易与食物发生相互作用的药物则适合饭前服用。
促胃肠动力药
如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西沙必利或莫沙必利。
该类药物通常在餐前15~30分钟服用,进餐时基本达到其血药峰浓度,此时治疗效果最佳。
胃黏膜保护药
如硫糖铝、枸橼酸铋钾、胶体果胶铋。
该类药物通过附着于受损胃黏膜形成保护层发挥作用,但食物会影响其附着于受损胃黏膜,影响药效,故在饭前服用效果更好。
质子泵抑制剂
如泮托拉唑、奥美拉唑。
该类药物吸收多受食物影响,在饭前服用效果更佳。
磺脲类降糖药
如格列本脲、格列吡嗪。该类胰岛素促泌剂通过促进胰岛 β 细胞分泌胰岛素才能发挥作用,从而使血糖下降。
经口服吸收后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发挥降血糖作用,因此应在饭前 30 分钟服用为宜。
α—糖苷酶抑制剂
如阿卡波糖。
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需经唾液、胰腺中的淀粉酶分解成分子量较小的寡糖,再由小肠中α—糖苷酶的作用分解成单糖才能吸收。
阿卡波糖竞争性地抑制α—糖苷酶,从而减慢葡萄糖的生成速度并延缓葡萄糖的吸收,所以餐时服用,这种竞争性的抑制效果最好。
故需在餐前即刻吞服或与前几口食物咀嚼同服。
双胍类
如二甲双胍。因其有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副作用,随餐服用可以降低其胃肠道不良反应。
非甾体抗炎药
如吲哚美辛、阿司匹林(普通制剂)、对乙酰氨基酚。
该类药物由于其易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多于饭后服用,以减轻胃肠道刺激。
但值得注意的是,现临床使用的阿司匹林口服制剂多为阿司匹林肠溶片,应在餐前服用。
原因在于:进餐后食物的缓冲使胃内酸性环境稀释,胃液酸碱度提高,肠溶衣易于溶解;与食物混合后药物在胃内停滞时间延长,也容易使肠溶衣破坏。
H2受体阻断剂
如西咪替丁、法莫替丁。
该类药物在饭后服用,由于餐后胃排空延迟,可延缓吸收并延长作用时间,会比餐前服用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其他药物
维生素B2、苯妥英钠、氢氯噻嗪、螺内酯等,餐后服用可提高其生物利用度,食物可增强其吸收,故一般饭后服用。
本文由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李静供稿。
小号文章均为药娃原创或特邀作者独家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