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孩子和父亲相处的时间,将影响他的未来!

离开父亲后,我不再是孩子

豆瓣上有个热门话题:“谁能告诉我一句爸爸会讲给女儿听的话,好吗?”

这个话题2016年发起,已经过去三年,每年却都有大量的新留言:

“我爸经常给我发微信,问我在做什么呢,但是我却很少会回复他。”

“每次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会特别想家,看到这个帖子莫名的鼻酸,想回家了。”

“出去玩钱够不够?不够就说,玩的开心点!”

“决定一些事情,问他的意见时,我爸经常说:什么都不重要,你自己过得开心就行。所以我做了很多和别人不一样的选择,走过弯路也尝过甜头,但从来都没后悔过。”

“让你晚上十一点就睡觉,不要躲被子里玩手机,你从来都不听……”

“哎,我们守不了你一辈子,你以后结婚了要好好过日子,要懂事了,别再像个长不大的孩子。”

“你到家了吗?怎么还没下班,快去吃饭。”

“水果都切好放桌上了,起来记得吃。”

突然心里酸酸的,觉得爸爸们有时有点暖暖的,有时又有点傻傻的。

除了日常的温情叨念,也有一些感伤的回忆:

“好伤心啊……楼里大家说的这些话,我一句也没有听过。”

“我也很想爸爸,不知道他在天堂过得好不好。想让他知道我和妈妈都很想他。”

“我爸爸走了一年了,平时都撒丫子玩儿,在别人面前提到爸爸的事情都讲得他还健在一样特别欢乐,每次在豆瓣看到这种帖子都哭得不行,现在再也没人问我钱够不够了,翻开微信聊天记录感觉一直都撒娇问爸爸拿钱,现在再也没人了。”

“我爸爸弥留之际在病床上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说:桌上有饭,快吃饭。”

世上最遗憾的事情,莫过于相爱却相离。

父亲的爱,总是隐忍而内敛,有时一句简单的“回家吃饭”,就抵过千言万语。

父亲的存在,往往是一个接纳孩子的存在。他们不会提过多的要求,只是希望能解决更多问题,成为一个引路者,或者陪伴的人。

最宝贵的童年,无法重头来过

“爱和陪伴远比教育更重要,一个健康、和谐而亲密的亲子关系是一个孩子人格的基石,也是人格的内容。”

一项调查显示,一天与父亲相处不少于2小时的孩子,相比一周与父亲相处不到六小时的孩子,人际关系更融洽,且更加用于冒险,在人际交往中也会更加主动。

不少爸爸觉得年轻的时候,应该多挣钱、多在外面闯,给孩子一个充裕的生活;也有人觉得,陪伴是母亲的职责,父亲只是辅助。

可是孩子最需要亲情滋养的童年,却无法从头来过。

我们常常觉得,陪孩子玩儿、陪孩子出国旅游,花了那么多钱和时间,他们长大以后了都不记得了。

事实上,这些记忆不是靠大脑皮层,而是靠身体和情绪记忆。

具体的游戏、玩具,或是旅行的景点、历史,时间久了,可能孩子都会抛在脑后,但是那些欢乐和泪水,那些时光,孩子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幼时,孩子想等待爸爸回家陪他玩,却等不到,长大后,爸爸有时间了,想亲近孩子,却为时已晚。

别等到那一天。

父亲,孤独的领域

当我们回溯过去,关于父亲在家庭角色的研究,10年前竟然还是一个“孤独”的领域。

大多数关于家庭教育的研究,都在讲述孩子与母亲的关系。

在1970年代之前,教育学、心理学中几乎找不到爸爸和孩子的关系;在2009年之前,在中国关于父亲的理论性研究几乎空白。

三十年前,剑桥大学心理学大师Michael E.Lamb首次提出:父亲是孩子成长中被遗忘的因素。

他的研究指出,在父亲缺席的家庭中,孩子可能会出现四种问题:

1.性别角色认同

他们对于男性、女性角色特点认知较慢,自我认知能力发展较慢。

2.学校表现

父亲陪伴不足的家庭,孩子在认知、运动、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

3.心理健康

父亲陪伴不足的家庭,孩子的自信心、好奇心、自我调节能力不足。

4.攻击性行为

父亲陪伴不足的家庭,孩子容易表现出攻击性行为,较难拥有很强的自控力。

在美国,随着对父亲在家庭生活中研究的推动,“全职奶爸”逐年增多,到2012年,根据调查,居家父亲已经超过两百万名。

就中国目前的状况来看,随着教育成本的增加,父亲作为家庭的经济支柱,往往承担着巨大的经济压力,为了工作,陪伴家人的时间很少,这个事实不可忽略。

但是,每一次的短暂的陪伴,每一次早上的道别、温馨的晚餐,都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都能给孩子带来坚强的后盾。

哈佛临床与发展心理学家凯瑟琳·斯坦纳·阿黛尔 (Catherine Steiner Adair)提出了“七个关键时间”,他建议,父母在这些时间内放下私事和孩子耐心相处,将对亲子关系有很大的促进:上学前,上学路上、接孩子放学的时候、孩子从学校到家的时候,当家长下班回家时,晚饭时间。

这些“关键时间”,不一定每个都占,但至少应该保证2-3个时间能全身心的和孩子相处。

爸爸们,下班回家的时候,就给孩子一个大大拥抱吧。一天没见,孩子很希望得到最亲近的人的关注的。

等孩子长大,回忆过往,那些一个个由拥抱组成了时光,将一直定格在回忆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