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望火楼——曾经的城市守望者!
望火楼旧影
被”肢解“的望火楼(赵健鹏摄影)
2009年5月19日,望火楼老建筑从历史中消失......
2009年5月,有关部门开始对望火楼修复,口号是“修旧如旧”。没几天,附近市民向媒体举报:施工人员将整座望火楼都给拆掉了。现场看到的是,望火楼已经仅剩下一个基座,巍然屹立了百年的望火楼成了一堆残砖断瓦!
2009年5月19日上午,望火楼主体被大规模拆除。(赵健鹏摄影)
“修旧如旧”中,百年历史的老望火楼被毁掉了。
望火楼被违规拆除媒体曝光后,市人大、市规划局对此高度重视,全程监控事件发展,会同市城管执法局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制止了事态继续恶化,并对建设单位的违法行为进行了处罚,要求建筑单位根据档案资料和历史照片,对望火楼进行恢复性建设。
此外,生活在线连续三天关注了望火楼被拆事件,但依然未能留住这座历史老建筑。
毁掉后开始重建的望火楼(网友“一息间”提供)
新旧望火楼对比(赵健鹏摄影)
文史学者拍摄的内部照片,望火楼因常年闲置失修,内部部分墙体也是损毁严重。
2019年的5月19日,本公众号曾专门编发过一篇《望火楼十年祭,永远消失的城市守望者!》图文,以示纪念。其中,也较为可观的阐述了望火楼拆除一些客观存在的问题。维修是修旧如旧还是实属无奈只能拆除重建,这个我相信大多数人都没有专业知识去评论对错,当年的争议呼声如此之高,更多的也是体现了青岛人对岛城历史建筑的一种关切、对老建筑毁去的一种感伤与心痛。
“客观、理智,爱青岛、爱家乡吧!”,这是一位文史专家的真情留言,热爱我们的家园,保护我们的历史建筑,是每个老青岛的愿望和责任,如果当时拆掉望火楼老建筑时,那些主管部门以及官员们能够更负责任一些,能够更有效的做好解释解答等,我想后期也不会引起如此之大的负面效应。
说起望火楼,老青岛人都不陌生。望火楼的老建筑虽已不复存在,但关于它的历史仍是岛城诸多文史学者爱好者时常谈论的话题,网上流行的关于望火楼建成年代和设计师的一种说法基本如下:
“望火楼位于观象山西麓的观象一路45号,建于1905年,由德国建筑师库尔特·罗克格设计。望火楼为胶澳巡捕局消防观望台,24小时安排人员守侯观望,一旦发现火情,由楼内的值班员拉响楼顶悬挂的铜制警铃,先鸣乱钟30下,然后通过鸣钟的下数来通知消防队火场的位置,即市南区鸣一下,市北区鸣二下,依次类推。1930年前后,青岛开通拨号自动电话后,望火楼的功能逐渐被电话报警取代。到上世纪40年代初,完成了历史使命的望火楼便被封闭”。
以上的介绍见诸于各种刊物媒体,长期以来也让人接受了这段历史。但稍加推敲不难分辨出其中的种种问题所在。
先来看一下网络及部分专家所介绍的望火楼设计者——德国建筑师库尔特·罗克格。
这个网站详细记录了库尔特·罗克格【Curt Rothkegel,(1876–1945)】,Architektin China 1903—1929的工作生活,包括建筑作品和1914年日德战争后被掳去日本熊本,其中根本没有这座望火楼的相关记录。
1905年为德占青岛时期,德国人的城市规划是以现德县路、保定路为界,南部为青岛区、北部为鲍岛区——华洋分区,那网上的“市南区,市北区”指的是哪里?难道1905年就有了市南区和市北区?“望火楼为胶澳巡捕局消防观望台”,望火楼发现了火情向谁报警?德国人的消防队设在哪里?消防队听到三十一下鸣钟就能准确知道火场的位置?
望火楼位于鲍岛区,1905年鲍岛区里的建筑有多少?人口有多少?为何德国人不在他们的居住区“青岛区”里建消防观望台?反而将其设在正在建设中的华人区?
时至今日,也没有见过德占时期的望火楼照片,连续17年的“胶澳发展备忘录”里也未见到提及过如此重要的“望火楼”。
1916年印制的明信片,发现四方路远端的观象山麓上还空无一物。据此,应该可以否定望火楼建于德租时期的观点。1905年,明显就是一个错误的解读。
“大熊”曲维斌摄影
“大熊”曲维斌摄影
永不再来的望火楼(王挺摄影)
2006年的望火楼(俞宗海摄影)
端庄古朴的老望火楼(赵健鹏摄影)
2004年的望火楼(韩盈摄影)
2007年,晨曦中的望火楼。(韩盈摄影)
2009年,小雪过后的望火楼。(韩盈摄影)
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