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叔亮——勇做抗日救亡的播种机
年轻的陈叔亮从上海回台州,用另一种文艺形式投身于火热的宣传活动
勇做抗日救亡的播种机
△1931年,陈叔亮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半工半读时的留影。
△1935年6月1日,扶雅初级中学全体教师合影。后排右二为陈叔亮。
△宗文中学师生与“爱国剧团”成员合影,后排中间为陈叔亮。
△1936年,陈叔亮书写的办学宗旨美术字还保留在中共黄岩县委机关旧址——茅畲小学老校门口。
上世纪30年代,陈叔亮在台州黄岩、路桥、椒江、温岭、临海等中小学担任教师,他以诗歌、杂文、绘画、歌曲、戏剧等形式组织学生开展抗日救亡宣传,对台州的抗日救亡运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组建爱国剧团编演《胜利之歌》
1931年秋,陈叔亮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后回到家乡,在温岭县横峰桥的宗文中学(今温岭中学)担任教师,任教国文、美术和音乐等课程。
适逢民国当局,大力提倡教育,鼓励发展中小学音乐教育。陈叔亮弹得一手好风琴,他常常给学生教唱进步歌曲,激昂亢奋的歌声使得学生们精神振奋。他深深感受到,音乐可以陶冶学生的性情,鼓舞学生的斗志。
九一八事变爆发,1931年底,陈叔亮组建了“爱国剧团”,他自编自导,每逢集市日,便组织学生到泽国、新桥、路桥等地演出。陈叔亮和师生们还通过张贴墙报和标语等方式进行抗日宣传,控诉日本帝国主义的暴行,启发学生的爱国思想,激发群众的抗日意识。宗文中学成为了温岭县抗日救亡运动的一个重要阵地。
陈叔亮编导了一部话剧《胜利之歌》,让师生们担任演员一起参与演出。因为当时宗文中学没有女生,陈叔亮只得挑选一些年轻的脸庞俊秀的男生来装扮女孩子。化妆后的“女孩”还水灵灵的,观众竟然没有发现,甚至连台下观看的一些老师也产生疑问:“这些女学生是哪个学校借过来参加演出的?”演出非常吸引人,赢得掌声不断。有老百姓说:“这样的话剧让人'望望望望望笑来’,也让人'望望望望望哭来’(注:南方方言,单音节动词可重叠二次到四次,表示持续的过程。而在台州方言里,一句话中单音节动词竟可重复五次,意在强调这个过程)!”
两张拍摄于1932年1月的照片,再现了当年宗文中学爱国剧团的阵容和表演境况。一张照片上方标有“宗文爱国剧团表演爱国剧胜利之歌”的剧照,可以看出宗文中学的师生是以化妆剧的形式进行表演的,虽然照片已经漫漶不清,但我们还是能够感受到当年师生们同仇敌忾、斗争到底的意志宣泄。另一张照片中,54位师生表情凝重地在标有“爱国剧团”字幅的戏台前合影,他们胸前贴有统一标识的布条,或站或坐或蹲分6列叠加排列,气势雄壮地组成一面宏大的人墙,像一座坚不可摧的战斗堡垒。这两张珍贵的影像,见证了当年抗日救亡运动的一段历史。
话剧《胜利之歌》的演出,在当地引起极大的反响,鼓舞了民众起来抗日救亡的斗志。
组织扶雅抗日救亡宣传队,创办《怒潮》
受黄岩新桥管扶雅中学校长管道中之邀,陈叔亮于1932年春到扶雅中学(今路桥新桥中学)担任教师。
在音乐课上,陈叔亮常常教唱《伏尔加船夫》《车夫叹》《可怜的秋香》等歌曲,通过悲壮、凄婉乐曲的感染,更让同学们对忍辱负重,饥寒交迫,处于水深火热中的民众产生同情之心,让同学们激发起勇于踏平世道不平的斗志,担负起历史所赋予的重任。陈叔亮还组织了“扶雅抗日救亡宣传队”,每逢集市,便前往进行抗日救亡的宣传。他还给扶雅中学创作了一首校歌。
扶雅中学的一个训育主任是个国民党党棍,他开口一个“新生活”,闭口一个“礼义廉耻”,同学们都不怎么喜欢他。有一天,他在学校纪念厅贴了一副对联,其中一句是“勠力同心,共谋善策,铲除赤化”。陈叔亮看到后非常气恼,他对学生洪汶说:“这个所谓赤化,是共产党以红旗为标志,指的是受到无产阶级革命或共产党的影响。共产党领导无产阶级,为劳苦大众谋解放,怎么可以铲除呢!”接着陈叔亮睿智而诙谐地说:“如果将'赤’字的下半部去掉就成'土’字,那就名副其实啦!'土’者,是为土豪劣绅封建势力以及国民党反动派的代表。”陈叔亮这个含义深长的话语,如醍醐灌顶,马上使得洪汶茅塞顿开。当天晚上,洪汶自己突发灵感,趁着朦胧的月光溜进纪念厅,把对联上那个“赤”字的下半部用相同底色的颜料进行一番涂抹,就仅剩下上半部分的“土”字了。第二天,“铲除土化”则在同学们的口中传播开来,称赞这个改字巧妙而充满睿智。此事也惊动了校长,为了不扩大影响,学校便将这副对联揭了下来,也没有追究彻查。这个改字故事,便成为一个流传许久的佳话。
中共地下党员林泗斋于1932年在田际小学当教师。陈叔亮常常向这位老战友伸出援手,并常常为田际小学提供一些自己画的宣传画和抄写的音乐教材来帮助教学。林泗斋也常常到扶雅中学以借书为名,与陈叔亮交流。陈叔亮邻村的两位学生一个叫金匡鉴(新桥乡金大田村人)、一个叫洪汶(洪三力)也喜欢一起来参加讨论一些进步思想。他们四人在兴趣、阅读爱好及思想倾向上形成了某种“同构”。
1934年春,从扶雅中学毕业的洪汶被陈叔亮推荐到保全中学担任教师。那年,林泗斋、金匡鉴、洪汶、陈叔亮四人竟然机缘巧合同在保全小学任教。陈叔亮为保全小学当兼课老师,四人自诩为“四大金刚”,他们同心同德组成一个战斗堡垒,齐心协力在保全小学进行革命化教育。
陈叔亮除了教唱《卖报歌》等流行的进步歌曲外,还编写了不少揭露地主压迫、剥削农民的儿歌、山歌作为教材。他常常将学生中写得较好的作文画成连环画,放在小图书馆里让全校学生观摩学习。林泗斋则把《卖报歌》改编成小剧本,他和陈叔亮一起指导学生排练,在扶雅中学校庆活动时演出,赢得师生们的掌声雷动。
在保全小学兼课期间,陈叔亮与林泗斋、金匡鉴、林卓、陈依法、陈杰、洪汶等还创办《怒潮》三日期刊物,用大众化的语言配合漫画,对师生以及群众进行抗日救亡的宣传。
为“山乡小红校”作进步歌曲
林泗斋离开保全小学后,应邀去往黄岩偏僻的西乡茅畲小学担任校长。他遵循陶行知先生兴办南京晓庄师范“做、教、学”的教学模式,还特地邀请陈叔亮在学校门口的两边墙体上用美术字书写“劳动的身手,创造的精神,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趣”20个醒目大字,作为茅畲小学培养学生的办学宗旨。
林泗斋是陈叔亮的入党介绍人,是他尊敬的兄长,同为教师,同为战友,他们心怀共同的理想,可谓同心同德。他们都觉得茅畲地区四面环山,远离县城,国民党统治势力相对薄弱,是开展革命活动,进行抗日救亡宣传的有利之地。
两位战友共同为茅畲小学创作校歌,陈叔亮作曲,林泗斋作词。歌词为:
莫说我们是泥土满身的小农民,
莫笑我们是捧着书本的小学生,
我们是勇敢的孩子,
我们有奋斗的精神,
我们要改造旧世界,
创造新光明。
这首校歌一直传唱到今天。
陈叔亮和金匡鉴等老师搜集当地民间素材,编写以儿歌、山歌、弹词、花鼓词、的笃戏为形式的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资料。他们组织学生通过当“小先生”活动,到村舍、田头,向偏僻山乡的广大农民宣传,激发大家的爱国热情。老师们还编写了两本以抗日救国为内容的识字课本,供农民夜校和“小先生”宣传用。编制《十杯酒》《五更调》等表现妻子送郎参军抗日的小演唱。还组织了由五六十位师生参与的化妆宣传队。每逢茅畲集市日,就上街宣传。抗日救亡的歌声在山乡回荡,抗日救亡的标语和墙报遍布街巷村舍。
1936年,茅畲小学救国会成立,其《宣言》在上海《新儿童报》发表,反响很大。1937年,茅畲小学先后为新四军输送革命青年20多人。据此,茅畲小学有了“山乡小红校”“黄岩小延安”之称。
这段时间,陈叔亮虽然在临海晓村小学、东山中学等地任教,但一直与林泗斋保持联系,常常前往茅畲小学参与教育工作和抗日救亡宣传。
张良/文 图片由陈叔亮之女陈滨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