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和念的关系
行者:为什么念出来以后,你一看它,它就没了呢?
丁师:因为看也是个念,知也是个念。咱在这里唠嗑、说话,你都知道,谁说嘛你也知道。这个知你没有意提出来,但是你知道。所以说,这个知,是一个本然的知,这个知不是个念。这知再清晰,它也不耽误你说话,它也不耽误你想事。但是呢,有意把它提出来了:我知道我自己有思维,我知道我自己有念,我知道我自己有想法。那么,这个有意提出来的知,这个知就变成个念了。它变成了一个念。想一想,我们大脑的功能,我们大脑的功能在同一个时间里不可能有两个念同时存在。只有这一个念灭了,那个念才起来,只有这样。如果这个“知”是一个念呢?这个知要不间断——这个知要是一个念的话,这个知不间断,那么你那念就起不来。你正在有念,正在想着事的时候,突然之间,那个知:哦,我想着事咧……你那个知,不是也是个念吗?那么,你想着的那个事,得断开,“我怎么又想呢?”——才生出这个念来。
所以,你用这个知,代替所有的念。所以,虽然是有意提出来了个知,但是当你没念的时候,这个知再回到本然知上来,本然那个知上,再回去。要是你练习的,自己本然那个知,也知道自己有念无念的时候,那就是进入空性了。
行者: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大脑只能有一个念,那么我们提出来一个知,那么“知”这个念起来后,就把别的念都给灭了。那么时时保持着这个知,那么这个念很强,别的念就起不来,最后再把“知”这个念给灭了,这个知就回到本然的那个知。那么这个知是怎么回去呢?
丁师:不用回去。你说的这几个,事是这么个事,但是话都是错的。你说,拿这个知灭其它的念,它没灭念去。只是这个知是一个念,其它的念就起不来。只是你这个知在,你所想的事,正想着呢,你突然间知道了:哦,有念了。那么这个念就没了。
时间长了,这个知和念应该是孪生兄弟。有念,那个知就起来。本然的那个知跟着你的念的内容走。走了十分钟了,唉,我怎么……这个知又提起来了,念没了,有百分之一秒的时间。因为这个念没了,这个知也坚持不了多长时间,念一没,它也消失了。它消失以后,刚刚消失,念又起来。这个念起来以后,知随着念又走了,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你不知道这是个念。诶,走了十分八分了,唉,我怎么又走了呢……这时,这个念的内容又没了,这个知又停下来了。念没了,刚没了以后,知接着它也没了。又再起个念,它又跟着念走。就这个样,翻来覆去地就这个样。慢慢地,一秒钟,一秒钟,无念的状态一点点在增加。增加到一分钟二分钟,这个时候,一分钟是处在无念状态,一直保持这个知。保持的这个知,和本然的那个知,慢慢地接近,亢哧一合,自己没了。突然间自己没了。这时候生出一个恐惧感来:我怎么没了?明白这个道理呢,噢,我到了。不明白这个道理,害怕,我不能死了。
行者:有一次我做梦,我没知觉了,动不了。是那样的状态吗?
丁师:不是动不了,活动自如。你说的那个动不了,是初定。刚才我们说的四禅八定。定有三种,第一种定是身定心不定,心能想事,但身体不能动。第二种是身定,心也定。心不动了,不想事了,身体也没法动。第三种定是心定,身不定。身体不管干着什么东西,他的大脑里一片空白,什么也没有。那个定叫楞严定。
行者:比方说,人有一个念,你知道你有一个念,那个知,也是一个念,而我们觉到了,那也是念,如果真正空了,那个知和觉都没了?
丁师:有个知在,有个觉在。空性本身就有觉知的功能,它不会没这个功能。如果它没这个功能,那是顽空。
行者:那进入空性的知,和作为念头的觉知,是一样的吗?
丁师:是一样的。
行者:是这样,那不是很容易就进入了吗?
丁师:问题是你进入没进入你不是知道吗?咱是这么简单,道理就是那么简单,你自己是不是那个没有?
行者:这是可以训练出来的啊。
丁师:诶,闭关不就是为了训练吗?!
行者:是要把知特意提出来?
丁师:也不用特意提出来,你知道就行,你不管做什么你都知道。所谓的提出来,就是自己有想法自己知道。觉知,时时保持觉知。刚开始的两天,可能感觉累点。一习惯了,一点儿都不累了。
行者:为什么我到了后来,已经七八天的时候,还是跟着念跑?
丁师:说明你在前面那七八天之前,你一直没觉知。沉浸在自己想的那些内容里。
行者:我有时候也会有很静的时候,但是只要一放松,念头就象野马一样乱跑。
丁师:也就是说,你的意识,放在那个乱跑上了。你怎么知道乱跑呢?不是有个知,在旁边看着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