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蓝|庐山十题之一二三 1251
庐山去来
邹蓝·/文,图
1,文化历史密度
庐山是个文化历史含量非常高的名山,而第一次进入典籍就在太史公的《史记》里。
《史记·河渠书第七》中结尾处司马迁说,“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遂至于会稽太湟,上姑苏,望五湖;东窥洛汭、太邳、迎河,行淮、泗、济、漯、洛渠,西瞻蜀之岷山及离碓;北自龙门至于朔方。”
我不知太史公大游历中还到过江南姑苏。是为吴王金戈越王剑那争霸往事的江南水乡背景吧,还是为当时的江南泽国?
陶渊明,李白,白居易,苏东坡,朱熹,周敦颐,赛珍珠等中外文化大家都与庐山有缘。还有不少大诗人也在庐山有佳作。但是我没提其他人,是因为这七八个名字太耀眼,已经具有足够的代表性。
中国近现代三个重大的历史转折点,1937年7月17日蒋委员长的抗战宣言“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
所以我说庐山是个文化历史密度很高的地方。这次在庐山住三夜转三天,除了名胜外,还看了毛润之两处故居(美庐则早先是蒋宋住处,还有庐林一号特大别墅),赛珍珠故宅,白居易草堂,在不对外开放的彭德怀和林彪住处外走了一圈,也算是到了历史现场。
庐山之行观感想法很多,我只能选有感的几个方面稍加叙述。
2,五柳先生
先祖父有一本书《陶渊明集》,早先作为小学生我乱翻过,其中五柳先生传一文有一句“好读书不求甚解”记忆很深。稍后才知道“五柳先生”是陶渊明说自己。
从无锡到庐山,出安徽东至县即入九江彭泽县。陶渊明早年当过彭泽县的县太爷。当烦了,他不愿意卑躬屈膝当官,为五斗米折腰,于是不干了,辞官回家。
陶渊明(约365~427)亦名陶潜,又名五柳先生。他上没上过庐山我没细究,因为他就是九江本地人(浔阳柴桑)。而柴桑这个地名沿用至今。他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写到了庐山。饮酒(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采菊东篱,悠然南山的这山,就是他辞官后居住在庐山脚下时看到的庐山。今庐山市(原星子县)温泉镇陶村,标榜为渊明故里。估计说的是他辞官后的居住耕读之处。
“心远地自偏”一句我尤为欣赏,借口四周环境有些杂乱而不利读书的说法,在陶潜这句诗前苍白无力。只要这人沉浸入读书的境界,哪怕四周再杂乱热闹,他心无旁骛都跟在林中书房一样。
庐山云海
3,含鄱口遥想滚滚移民南下
含鄱口位于庐山东南角,可遥望山下的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赣江在这一段汇入鄱阳湖进入长江。而古代到近代公路铁路出现之前,赣江向来是中原和北方移民逃离兵燹战火南下的主通道。这里就是当时南下通道的进口。
五胡乱华时一大批北方居民南下进入鄱阳湖赣江而至赣州大余弃舟登岸翻山到今广东南雄,在珠玑巷稍作停留后继续向南,经北江通道到珠江口一带平原定居。他们是广东和广西讲广府白话人群的祖先。
而到南宋时又一波移民从中原南下,在鄱阳湖入赣州通道南下而散居在闽西,赣州,梅州一带。他们是客家人的祖先。
那两段时间在含鄱口登高望去,应该能看到大船小舟密密麻麻往南进发。没钱雇船的,估计就是全家老少甚至一个大家族徒步沿湖边江边一路向南进发。根据史籍,相当一部分南下移民是走一段,停留几年。待积蓄了足够的盘缠则再度上路向南。有一年我在江西铜鼓调研,分管教育的杨副县长说,铜鼓有一大批客家人,都是南下后发现人多地少,难以立足,于是掉头北上,到湘赣边境的山大林密的铜鼓县落脚。
这两波移民大潮,永久改变了南中国的文化和经济地理格局。现在的东南沿海经济发展强盛的最早历史根源,当与此有关。东边也有大批江北士人和百姓过江到江南的。
含鄱口俯视鄱阳湖
庐山北大门在夕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