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点滴分享社的三点思考

同事发起一项活动,名为点滴分享社,多年以前我也有过类似想法,有想法没做法,终究是不了了之。我参加了两期活动,从组织、内容、反馈三方面记录思考。

组织

其实组织活动难,让大家主动参与的活动更难,为什么?也不能怪大家没有热情,如果是活动没有吸引力,生拉硬拽过来凑数意义不大。可以换位思考,你不想参加某个活动的原因是什么,感觉没意思、无聊、没有收获、浪费时间,诸如此类。你愿意参加某个活动的原因是什么,有想法与他人交流、看看大家都在聊什么、换换脑子放松心情、满足好奇心求知欲,不一而足。

组织活动是个小冒险,一旦无人响应,组织者陷入尴尬境地,时间一长自己也觉得无聊,可能活动就搞不下去了。应该提前想到这些挑战,如果确实无人响应,自己演独角戏还要不要继续做,就像我写文章一样,发出去没人看还要不要继续写,道理是一样的。

想清楚出发点是什么?是为了给别人看,还是为了自己的成长?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但是每个人都能成长。成长是自己的事,只是自己的选择。正如你无法叫醒装睡的人,你同样无法强迫别人学习。一分为二看问题,不去想那些无法控制的,只关心自己能掌握的,可以尽量让活动增加吸引力。

没关系,你可以先自嗨,做事不一定有成果,但是一定会有收获,无论如何完成一件有挑战的事,你的内心强大了一点,脸皮厚了一点。放下浅薄的自尊,收获内心的自信。

内容

对于活动内容,关键是简单可操作,可以借鉴互联网时代的产品开发,”小步快跑、快速迭代“,最初的形式和内容可以尽量简单,根据反馈快速调整。目前有两个环节:备稿分享5-7分钟,即时表达2分钟。或许给大家造成了压力,可以考虑暂时去掉即时分享,改成1分钟分享,在限定时间内表达清楚一件事。当然还是要保留备稿分享,给那些想更进一步的人留出表达空间。

这样做也有一定风险,如果不要求参与者分享,有可能都选择当观众了。不过我们要假设参与者都有成长的心态,愿意主动分享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感悟。每个人都有表达的欲望和能力,很多时候不愿意展现,只是因为没有适当的场合。

分享内容不限,主题不限,欢迎大家畅所欲言,可以是读书感悟、观影心得、吐槽八卦、时事热点、亲子教育、个人成长等等,只要你想说,随时欢迎分享,口号是”说出你的故事,收获你的成长“。

反馈

每个人分享结束,现场观众即时点评反馈,依靠个人反思找盲点困难,从别人的角度提出改进意见,有助于快速成长。前提是心态要开放,可以接纳他人的意见,如果批评太直接,直接被打击到不想再来。

接受意见不易,给别人提意见更难,初期还是以鼓励为主,很多时候人并非清楚不自己的短板,只是不知道如何有针对性的改进。最好能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法,如果没有建设性意见,单纯表达情绪不是好主意。

我们都像岩洞中的穴居人,顺着一点点微弱的光亮向外爬,很吃力很恐惧,不知道前面有什么危险。没人一开始就能做得很好,完成比完美更重要,任何一项技能的打磨,都有从生疏到熟练的过程,当众讲话更是如此,从磕磕绊绊到流畅表达,不经过刻意练习,很难克服恐惧。

除非特殊时期,大家的工作不会忙到焦头烂额,脚打后脑勺的程度。完全有时间把碎片的阅读和思考记录下来,分享给别人,能交付出去的知识才是自己的。当把想法变成文字或语言,你完成了一次创作,也许它不完美,或者有各种瑕疵,至少你有了继续完善的起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