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沧海教授作品欣赏——书法篇(2007-2013年)

    尹沧海教授按:六七岁时,我最早见到的书法作品是三哥集在《毛泽东诗词》上的毛泽东主席手迹印刷品的贴页。很多时候我都会在三哥临摹时跟着“起哄”。

    上中学时,我离开家乡到县城里读书。我们那儿是著名的书画艺术之乡,而我的启蒙老师欧阳龙先生便是当地著名的书画家,书法自成一格,少年的我在书法上亦受先生沾溉颇多。

    在美院读书时,一有闲暇,我就在教室里临习书帖。常常在午后,或者晚上,先从篆书《石鼓文》到唐颜真卿的楷书《东方朔画赞》,然后是《石门颂》《金刚经》,从隶书的《张迁碑》到行书的《争座位》,从孙过庭《书谱》到米芾《蜀素帖》,从黄庭坚《松风阁》到苏轼的《寒食帖》,从《兰亭序》到赵孟頫的《洛神赋》,乐此不疲。

   清赵之谦《章安杂说》云:“书家最高境界古今二人耳,三岁稚子,能见天质,绩学大儒,必具神秀。”三岁稚子之书法应谓之天然,而绩学大儒则谓之中和之境,返朴之境,是为道日损,损之又损,而非简单,粗疏与怪僻。数年来,每遇好帖,往往反复琢磨,偶于书理之探究皆缘我所爱之法书,没想过所谓原创,当然也不存在为流风所披,唯美是从。有感知则心摹手追,非拟形似,同其意悦我心而已。

    作品欣赏:在书法艺术中,“心”、“意”、“情性”的抒发不仅具有极高审美价值,而且具有美学本体意义。扬雄《法言·问神》有云:“书,心画也。”蔡邕《笔论》则说:“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孙过庭《书谱》进一步指出:“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纵观尹沧海教授的书法作品,其传承并发扬了抒情性这一中国书法的核心追求。这些作品以行、草为主,在师法上尤得颜真卿《争座位帖》三昧,又兼容了汉唐、两宋诸家书风之长,更独出机杼地将大写意画的笔墨韵味融入其间,形成了一种自由率意且极具抒情性的个人风格面貌。

取法乎上  138×50cm 2007年

挂席拾海月 披云卧石门  138×34cm 2008年

沧海论艺之一  180×97cm 2008年

沧海论艺之二  180×97cm 2008年

晴空一鹤(扇面)2012年

百年孤独  138×50cm 2012年

江湖满地一渔翁  180×97cm 2012年

终南积雪  138×50cm 2012年

忆峨眉  138×50cm 2012年

唐 韩偓《题怀素草书屏风诗》180×97cm 2012年

唐 刘禹锡《竹枝词》 180×97cm 2012年

唐 张籍《寻仙》 180×97cm 2012年

唐 李白诗  180×96cm 2012年

临晋人残纸  138×69cm 2012年

临简牍残纸  138×68cm 2012年

临楼兰文书  138×69cm 2012年

唐 王维诗  138×69cm 2012年

唐 韦应物诗意  180×96cm 2012年

明 徐文长诗  138×69cm 2012年

唐 李白诗  138×68cm 2012年

唐 裴迪诗  138×68cm 2012年

龙腾四海浪  69×69cm 2013年

一休宗纯 《临终偈》(日本)97×97cm 2013年

摩诃般若波罗蜜  69×69cm 2013年

蓬莱会  69×69cm 2013年

明  陈道复诗  68×68cm 2013年

唐 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 》 68×68cm 2013年

唐 王维 过香积寺诗  69×69cm  2013年

唐 祖咏诗  69×69cm  2013年

溪山无尽  138×34cm 2013年

日绕龙鳞  138×34cm 2013年

唐 李太白诗  138×68cm 2013年

唐  杜甫诗  138×68cm 2013年

明 徐文长题画诗  138×68cm 2013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