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论文 | “假忙”和“真成长”,只差一个心

原创 wapi 没药花园 昨天

大家好,我是Wapi。

写案件花的时间比较长,很久才写完一篇,所以想到在写作间隙写一些小短文。

我从自己的生活和读过的案子中,有时会有一些思考。以前写过一些“小论文”。譬如,美貌在网络时代对一个女性意味着什么?为什么有些人能让前任念念不忘?为什么有些逃犯能混得更好?为什么有些人爱说谎?……(见文末链接)

这些也不是什么创新的念头,大家或许也想到过。我只是把自己总结的写出来和大家探讨,可能对一些人有帮助。

今天聊聊走心这件事。

我长期在上私教课,教练的好处之一是可以像在我的本我和超我之间插个中间监督人。这样,锻炼的我向教练交差,教练向付钱的我交差。

不然,我若自己向自己交差,就很容易偷懒,今天天气不好就不去了,明天累了随意跑几下步就走了。

但痛苦也由此产生。有时,“付钱的我”是站在教练那边,但“锻炼的我”可不是~

于是,我就会做“假动作”,应付这个中间监督人

什么意思呢?我确实没逃课,动作做出来了,铁也举起来了,表情也看似特别吃力,但其实心不在那。

我的脑子里在想其他事,我的动作没有真正做到位,就等着一堂课结束后赶紧溜走。

走心的锻炼是什么样的呢?把注意力放在动作上,把意念放在锻炼的肌肉上,真的把劲完全使上。

如果这个中间监督人也没走心,他未必能看出动作的差别。

但花了同样的45分钟,我自己可以明显感受到,后者让肌肉得到了更大程度的训练,效果是不一样的。

通过观察身边的人和我自己,我发现:虽然同样做一件事,花同样的时间,有没有走心(带上脑子),会导致结果差异巨大。

这不仅是指对于这件事做出来的结果,也指对于这个人本身的成长。

(这篇说的主要是工作和学习,无关感情、日常生活,因为后者是不同的逻辑。)

有些人觉得自己每天忙忙碌碌,但仿似使不上劲。

时间过得很快,几年、数十年过去了,却还是在原地踏步,这是怎么回事呢?仔细看这些人所谓的“忙碌”,你会发现TA其实就是在做“假动作”,是应付,这导致同样花费的时间所产生的价值是很低的。

举个例子,以前美国读书时会遇到不少短期访学的学生、老师,其中许多人刚去时英语不太好。但呆了一年后,差异巨大,有些人都能和老外流利聊天了,有些人却和来时没多大变化。

有次有人问我:“不是都说沉浸式英语,只要在那个英语环境中生活就自然会了吗?我咋还不行呢?”

这想法就像一些人觉得,只要我在这个岗位上呆着就会随着公司发展自然上升了。这是很大的思维误区:他们以为自己进了一条流动的溪流,自己不用划桨也会跟着前进。

但人生从来不是一条只向前的溪流。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才更贴近现实

那些英语进步快的人才不是被动地等着环境提携自己呢。

那时遇到一个女老师是教传播学的。我发现她平时抓住机会和英语母语的人交流,会留意记对方使用的句式和词汇;在轮到自己开口时进行模仿,在犯错时总是及时总结,还不时会向人请教。

表面看,大家都一样在校园里生活那么久,时间成本一样,但用心者投入的心血和精力其实远远大于无意识者。

但是,若无意识者请教用心者,你是怎么学英语的啊?后者通常自己也说不出个所以然。Ta可能会很纳闷地说,我也没怎么学啊,就自然会了。这更让前者以为,他俩之间就是天赋差异。

用心者没有骗人,因为对他们来说,这种“走心”已经内化成一种习惯,不是刻意的。如果我点出两者的区别,TA反而觉得,不就应该这样吗?难道还能不这样?

举个更直接的例子,我非常依赖导航,以前留学时从宿舍到买菜的超市是一条很简单的路(大约拐个四五次弯吧),每周都会去。但住了两年后,有天出门没带手机和导航仪,我竟然不记得接下来要在哪个路口拐弯。当时我内心有一丝羞愧,意识到自己住了这么久,竟然连这条路都不认识。

我是路痴,但同宿舍室友却完全相反。她虽然没有买车,只是搭别人车去买菜、出游,却是记路小能手,几乎去过一次的地方下次都可以指挥司机。

我常以为,她是理科博士,这是天生的大脑结构产生的方位感差异(虽然也有)。直到有天我去她房间,看到她正在电脑上琢磨地图。她说她很喜欢研究google map,去了一个新地方回来都会回顾一番。

原来……虽然我走了无数遍这条路,但我不重视,没在这上面花过心思,每次开车都是放空大脑、跟着导航走,导致记路没有成为我的技能。

虽然有天赋这种玩意能让你冲上限,但重视+走心是可以保底的。

大学毕业工作刚工作时很充实,写过财经、社会、文化类的报道,每做一项新任务,都在掌握以前自己不懂的东西,就像在不断增加能量值。

记得自己最开始去采访,总是找到人,把问题问完就回来了,等到写文章时,才发现少这少那,但已经没机会弥补了。以后我就注意了,到了现场要把眼睛像摄像机那样打开,走心记录周围的环境:譬如发现尸体的山坡到底是泥土还是石头,进去一路要开车开多久,周围人在议论什么,他们一家桌上的菜是什么,被采访对象的动作和表情……

这些细节会丰满故事,增加报道的可信度和现场感。“他家住在一个楼道里。”和“他家住的楼道光线昏暗,门口堆着垃圾袋,门上贴着一张催缴费单。”所传递的信息量和氛围感是天壤之别,而真相也可能藏在细节之中。

先不论个人写作能力的差异,就说“走不走心”写出来的文章,是完全可以看出效果差异的。

前者会转换立场思考:如果我是读者,我读到这里会不会产生疑问?前面和后面的信息是不是矛盾了?到底哪个是正确的说法?我怎么可以做更好?而不动脑的作者虽然也洋洋洒洒写了一篇,文中充满了各种重要信息遗漏和逻辑矛盾之处。

走心其实就是集中注意力、开动脑筋,这真的是件很累人的事。以前我的同事,一个设计总监常吐槽,每天加班、绞尽脑汁、想要设计出叫座的版式,“心累”。

他有时反倒怀念在英国留学时给一家仓库搬冻肉。每天出卖体力,拿到日结工资,按时下班,这钱也够超市买个啤酒买顿晚饭,傍晚就可以在沙发上躺平看电视。

为什么刷短视频、看电视后就不想读书了?因为你读书时你的大脑许多区域都在工作,你的眼睛注视到的只有文字,需要大脑去理解它们,提炼信息,想象、联想等功能都要打开。但是当你刷视频看电视时,电视把声音、画面、信息全都塞给你了,你的大脑只处于被动接收信息状态。

说到底,不动脑子更轻松。只是脑子长期不动,真的会慢慢变得不好使。

(2021年最新研究表明,中年人看太多电视和认知及大脑健康下降有关)

如果真的可以心安理得地偷懒,并且无欲无求,我觉得也挺好,这是懒得其所。

但最怕的一种是假动作。对回报有一定要求,忍不住和周围人比较,躺平是不甘心的,每天把自己搞得忙,时间也投入了不少,但其实在这些忙碌的时光中压根没走心。

我在某些事情上也会假动作。究其本质,不花心思、只花时间,其实是一种隐性偷懒。

就好像对自己和对别人说:“你看,我一直在做哦,压根没偷懒。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只是我运气不好/天赋不佳罢了。”有时自己都信了,还会怨气满满,其实是通过这种方式逃避自己的责任。

隐性偷懒是最尴尬的,没有真的偷到懒,也没有与付出时间等值的收获。就像花了钱,花了时间,上了一堂无效的课,还不如在家里舒舒服服躺平。

那为什么有的人做事更容易走心,而有的人不会呢?

我发现,人和人的内驱力是不同的。(当然同一个人对不同事也是不同的。)

有内驱力的人做一件事往往是真的喜欢、感兴趣,很有责任感,他们愿意积极调动大脑,把事情做到自己满意为止。

而另一类纯粹为了交差,他们只求能应付要求、对方满意就OK。

怎么让孩子把“走心”内化成一种习惯?说到底是培养一个有内驱力的孩子。

应该让他们从小知道,他们做的每一件事,不是做样子给大人看博取表扬,也不是完成任务来避免责难,而是他们自己能从走心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

这样他们就会少做假动作来骗人骗己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