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的原理与中医疗法
由于古代中医并没有痛风这个专门的病,尤其是经方中没有这个词,所以导致后世中医对痛风的解释各种各样,有的说是因为啤酒加海鲜偏寒,所以导致寒凝血脉而不通则痛。有的说是热证导致肢体红肿疼痛。
所以治疗起来的方子,多数是用通畅经络与血脉的思路,比如木瓜,王不留行,木通,而认为寒凝经脉的经方派(名字我就不提了)喜好用附子汤,桂枝汤等去驱寒活血,认为是下焦湿热的则是用四妙汤(苍术,黄柏,牛膝,薏仁)去祛湿清热。
于是可见对于古书没有提到的病症,中医界多么混乱。每个人都在医案里面讲述自己的成功案例,导致后学者只能各个尝试一遍,最后发现还是云里雾里。
我曾经对痛风也是不明所以,也翻看了很多人的医书医案,由于有个朋友有痛风,尿酸也高,于是就拿他当小白鼠,试验了几次,发现都不怎么对症,如此就更困惑了。
经方里面有两处典型的描述肢体疼痛的方子,一个是“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这里的描述很像是痛风的症状,于是很多人拿甘草附子汤来治痛风,我也曾试过,结果是患者服用后更痛了。
其实伤寒论这里把病因描述的很清楚,风湿相搏,且恶风不欲去衣,这是明显的风寒袭体,导致经络骨节受寒而痛的症状。而痛风则多数是喝酒或是吃大量海鲜及动物内脏等高蛋白食物导致的症状,且并没有恶风。所以明显痛风不能以寒来治。
还有一处是“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者,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这是金匮里面的中风历节症,所以很多人也把痛风当做历节。其汤药组成为桂枝 芍药 甘草 麻黄 生姜 白术 知母 防风 附子。
但实际上,看描述,这种病症一般是病人很瘦弱,体内血液虚容易生湿热,又外受风寒,导致的血液不畅通,但病在肌肤与血液层面的,比甘草附子汤的层面要浅一些。
甘草附子汤是入骨了,所以要从最内部用热药温暖,而这个是还没深入,所以用桂枝汤与麻黄防风来散风寒,以附子,白术来驱寒祛湿,再以知母来防止热药上火,因为瘦人容易有热证,经不起热药的煎熬。
所以我用这个桂枝芍药知母汤来治痛风,一周也没见好,由于含有麻黄申时后喝还会整夜失眠。于是更加困惑了。而且患者并无任何的受风寒之象,不怕冷也不怕风,完全是因为喝酒吃肉造成的,属于纯粹的内症。
直到我后来学习了奇门遁甲,并且能从奇门遁甲中看出一些事情的细节,比如每餐吃的是什么,火锅烧烤还是肉丝面,由此我朋友再次痛风时我起局一看,发现了明显的内热在骨之象,由此可见痛风是热症,尿酸高也是热证。
这种热证的形成,是由于本身这个人的体质偏于外寒内热,脉象紧而有力,一旦吃了膏脂丰富,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蛋白质或油脂含量比较高的东西,或是喝了酒这种生热的东西,就会火上浇油。
由于厚腻的食物很难被人体分解消化,就会在人体内腐积生热,就像是植物施有机肥一定要先发酵再稀释一样,若直接施肥料,堆积发酵生热,植物就容易烂根,这点我们以前在糖尿病里面就讲过。
正常的食物会在人体里分解化开,形成比较容易吸收的体液而运化开来,这种厚腻之味加上酒,会在人体里面烧灼不化,形成各种小颗粒的聚集物,堵塞经络与关节,继而引发疼痛。
很多病的成因都是由此而来,比如糖尿病,后期也会烂脚,尿毒症则是烂肾,尿酸高和痛风算是比较轻微的了。本质上都是由于吃进去的东西人体无法充分消化吸收,造成的废物发酵和堆积而成。
这类病症最有效的办法,当然是立刻恢复清淡饮食,包括少吃主食米面,严重的情况米面很多脾虚严重的人都已经代谢不掉了,多吃萝卜大白菜这类清淡无需消化的东西,尤其是煮水吃,给人体一个休息与缓慢把留存体内的各种垃圾消化代谢掉的时间,很多病自然就好了。
然后再慢慢的补脾的补脾,补肾的补肾,收敛元气的收敛元气就行。当然,很多人总担心会缺营养,似乎一天不吃大鱼大肉身体就会虚。跟袁世凯一样,每天鹿茸人参大鱼大肉一顿乱啃,然后不到六十就暴毙。
似乎担心营养不良的总比担心营养过剩的多很多,事实上人到四十后,命门火衰,很多食物已经吸收不了了,并不是你吃进去就是你的了。现代人营养过剩的病症远远大于营养不良。道长经常几个月不吃任何东西,抽血一样各项指标正常。当然也不是要大家辟谷,毕竟练气不易,只是多吃些萝卜蔬菜玉米之类的就可以了。
对于已经形成痛风了,已经有堵塞而痛风发作的时候,就要用药来快速缓解疼痛,明白痛风原理后,选药就比较简单了。
我给出了一个简洁的方子,茵陈30克,土茯苓40克,白芍15克,甘草9克,泽泻15克,粉葛根15克,知母15克。
这个方子的原理,绵茵陈主要针对脾胃湿热症,也是糖尿病以及肝胆湿热之类病的主要药,可以清热利湿,退黄气。土茯苓也是清热解毒利湿热,它主要作用于关节以及下焦膀胱处。这两味药是君药,用量要大,不然效果不够好。
白芍加甘草是芍药甘草汤,是引导上半身体液往下半身走的,可以理解为拿水冲刷关节肿痛的地方,加速体液流通。加泽泻是利尿,快速排出毒素与尿酸,配合白芍一个是冲水,一个是放水。
粉葛根的作用是生津解渴,增加胃液,防止上游过于干枯,而知母则是清热降火,解除因热造成的红肿发炎现象。
根据症状的不同,可以适当调整每味药的比例,比如瘦人便秘之人可以增加白芍,口渴之人增加葛根,红肿发炎重的增加知母。
这个药方可以多加点水,煮久一点,然后分两三次饭前喝,太浓了就没法冲淡体液。方子的副作用则是容易造成拉肚子,因为整体偏寒凉,但是在急救痛症的时候,这一点是需要暂时牺牲的,生病了没有十全十美的好事。
一般喝个两三天就会大幅缓解疼痛,轻的第二天就会好很多,大家可以试一下。好了之后药就停掉了。这个方子痛风及尿酸高,尿毒症等都可以用,如果去掉白芍增加乌梅,糖尿病也可以用。但是长期用的话要适当减量。
好了,这期分享到此,希望有痛风的可以转一转,让大家都试试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几味药都很温和且常见。
另外这段时间打算在淘宝店将一些常见的经方药材都上架,今后也好方便大家买药材,如今这几个品种确实少了点。主要是道长太懒了,拍图作图上产品的很费劲。这几天抽空把固齿粉也再打一点,很多人去年买的应该都用完了,今年打算再加点小蓟和五倍子增加止血杀虫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