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位42年,杀9201个战俘祭天,却让中国免于成为印度第二!

武丁,名曰子昭,商朝第23任君主,在位42年,庙号高宗,因此也被尊称为商高宗。在儒家学者眼里,武丁是一个礼贤下士、关心百姓的圣君,但从考古发掘来看,武丁更是一位能征惯战的君主。
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武丁时期所占的比例最多。从内容来看,主要以征伐为主。据学者统计, 武丁曾发兵与81个方国发生战争,将商朝的疆域从黄河流域一直扩展至长江流域。正如。《诗经 殷武》所云:
“挞彼殷武, 奋伐荆楚。深入其阻,裒荆之旅。有截其所,汤孙之绪。”
武丁一生战功赫赫,抓获了大量战俘。众所周知,商代是一个热衷于祭祀的朝代。为了取悦祖宗、神灵,商人都会杀害大量战俘、奴隶祭天,而这些人均被称为“人牲”。而武丁,是使用人牲最多的商朝帝王。光甲骨文记载的人牲数量,就达到9201人之多,而实际数量肯定不止。
例如甲骨文编号56辞记载,武丁在龟壳正面问祖先:“能否用五百个仆奴祭祀! 翻到背面,刻有“ 王固曰” 一句。 意思是殷王武丁观察了卜兆, 决定说:“ 能用!”就这样,武丁竟一次将500个“人牲”送入阴间。
就现代人来看,武丁的行为简直残酷至极,毫无人性。然而必须要说的是,我们不能以现代的眼光来看待古人。而且武丁之所以如此频繁的使用人牲,实际也有他的苦衷。因为在那个时代,欧亚大陆曾面临一场大规模的野蛮人入侵,而这群野蛮人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印欧人。
印欧人,本发源于中亚草原,是一个半农半牧的民族。这个民族崇拜战神,好战若狂,他们掌握有先进的青铜兵器以及战车。从公元前1300左右开始,印欧人杀出他们的中亚老家,向东、西、南三个方向发动进攻。
在西面,印欧人杀入欧洲,毁灭了古希腊的迈锡尼文明,其后又占据中欧的森林,形成日后强大的日耳曼民族;在南面,一支自称为雅利安民族的印欧人,像潮水一般涌入印度,毁灭了哈拉帕文明。
为了镇压印度原住民,雅利安人建立了残酷的种姓制度,将人民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以及不可接触者五个阶层。当然,雅利安人占据婆罗门和刹帝利两大高种姓,并残酷压迫由原住民组成的下等种姓。直到今天,种姓制度仍是印度发展的痼疾,低等种姓过着屈辱而痛苦的生活。
在东面,印欧人凭借着强大的战车,征服了今天的西域地区,征服了当地的吐火罗人。其后,他们又驱使吐火罗人沿着河西走廊继续东进,并压迫周人不断东迁、南迁。可以说,在这场印欧人的侵略之潮中,中国很可能重蹈希腊、印度的覆辙,成为下一个被摧毁的原生古文明。
然而不过好在,当时的华夏有武丁这样的圣主坐镇。当时,周人受印欧人以及吐火罗人的压迫,被迫向商朝开战,以期获取生存空间。从出土甲骨文来看,武丁时期曾多次与周人开战。在有关于“周”的甲骨文中,经常出现“璞周”、“敦周”之类的词语,而按照古意,这里都有“伐周”的意味。
到了武丁统治的后期,武丁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制服了周朝,因此甲骨文中出现了“令周”的字样。就这样,周人成了商朝的臣子,而武丁也加大了对周人的支持,将其扶植为西部的大邦。
在武丁的帮助下,周人向西部的印欧人、吐火罗人发动大规模反击,并征服了渭河流域附近的大片土地,成为西部的霸主,也就是“西伯”。
由于商周联军的活跃,印欧人似乎遭遇了极大的挫败,大量士兵被俘。有很多战俘被拉到商朝的京城,成为新的“人牲”,因此在殷墟的墓葬中,我们经常能发现有高加索人特征的骸骨。
可以说,如果没有武丁的雄才大略,恐怕华夏大地必将惨遭白种野蛮人的荼毒,甚至他们会将印度的种姓制度嫁接于中国,想想都让人后怕。
大约在公元前12世纪,印欧人的侵略之潮被阻止于河西走廊,当地的印欧人形成了月氏人。一千多年后,月氏人被匈奴人驱逐,将他们赶回了中亚老家。从此以后,东亚再无白种人的立足之地,完全成了黄种人的家园。
武丁的存在,让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被中断的文明。如今印度人、希腊人已经看不懂他们祖先的文字,而我们只要稍加训练,就能识别大部分甲骨文。可以说,武丁是中国有记载以来,第一个反对外来入侵的圣明君主,理应永载史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