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故事】黄田铺石棚:不知为何时何物何用途的千古之谜

【永州故事】黄田铺石棚:不知为何时何物何用途的千古之谜

图/文   陈瑜

神奇的永州,无法去推断几万年前是什么样,那就是一块远离文明的荒蛮之地,却奇迹般的生活着远古的人类,利用着洞穴作为栖身之所,树皮当衣,野果当食,艰难而顽强的繁育着,因为久远,因为偏僻,因为虫蛇遍地,瘴气滋蔓被遗弃,因为没有史料记录,也留下了很多无法解开的谜。

就在离零陵不远的黄田铺,就有一个千古之谜——被命名为“石棚”的巨石堆砌物。

至于在远古时期,先民们叫不叫“石棚”,也无可查证。其实根据构件来定义,“棚”字应该与“木”有关,这里并没有“木”的东西,应该命名为“石硼”更为妥当。暂且根据通用的称呼就当石棚吧,石棚由四块巨大的石灰石堆垒而成,顶石一,墙石二,坐北朝南,内空高约1.2米,前口宽约1.4米,后口宽约2.1米,前后内通长3.4米,每块重约10吨左右,表面平整光滑,与自然石的光滑有显著的区别,是人类加工产生的。

对于石棚,学者们看法也不尽相同,有人说,石棚是一种古代石建筑,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象征。有人说:这是新石器时代原始部落特有的宗教纪念物,称为“巨石文化”。 也有人认为石棚是远古人类栖息、活动的遗址,是最古的古民居。石棚距今约两万年,产生年代大致与北京山顶洞人相同。当北方的北京山顶洞人还只懂得在洞穴里避风挡雨的时候,南方三苗之地的零陵先民已经学会了就地取材搭石棚居住——比住在树上的“有巢氏”更安逸与舒适。至于到底石棚是干什么用的,到底产生在哪个时期,史无记载,都是猜测,都不可考。

但有一些事实让我们惊疑:在偏远的“蛮越”之地零陵,为什么如此之早就存在着文明的火种呢?先民们又用了什么力量把两万多斤重的巨石架到离地1.2米的高处呢?它是先民的栖居的自造洞穴?还是原始的日晷?石棚是古人的坟墓?石棚是拜祭神灵的纪念物?它为何万年屹立而不倒?在生产力十分低下的石器时代,石棚这样的巨型建筑,究竟是怎样建筑起来的呢?

查阅相关资料,有一种说法是,最早于新石器晚期,永州就有人类栖息,据考证石棚为距今2万年的人类栖息场所(一说为原始宗教祭祀处)和道县玉蟾岩发掘出土的稻谷遗存距今l万年左右,均可资佐证。但我觉得这种说法不可信,2万年前是什么概念,不可考。

也有另一种说法,石棚属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古迹,距今约四千一百七十年,大致为虞舜年代。宗教始于史前社会后期,是古人出于对神道的一种信仰。虞舜时代是父系氏族社会晚期,属新石器时代。那时,生活在宁绍平原的越族部落的酋长是虞舜,社会生产力还十分低下,人类的认识能力极为浅陋。古越人把自然界作为一种异样力量统治着人类,感到不可思议,无法制服它,于是产生原始宗教的神。石棚也就成了越族部落特有的宗教纪念物,是守教观念、宗教情绪和情感的物化形式。尽可能地建造得壮严、宏伟,制造出一种与神亲情、敬仰的情感色彩和气氛。于是越族古人在牛山顶上采集自然裂开的巨石,用石斧、石块和木棍将石缝扩大,辟开,粗略加工成块状,再用堆土滚石法——蚂蚁找鲞头,把万斤巨石垒成石棚。

我认为,舜帝应该是上虞人,石棚与舜帝有关,零陵的石棚是虞舜晚年南巡时期垒造的。《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舜,冀州之人也。”《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会稽旧记》:“舜,上虞人。去虞三十里有姚邱,即舜所生也。”到底舜是何方人氏,史学界争议颇多,众说纷纭,各据一词。但可以断定,舜帝是新石器时代人,属原始社会晚期,距今多少年,尚无文字记载,也属千古之谜。

石棚不仅仅在黄田铺有,位于上虞市西南方七公里处的傅村,有一座小山,因形状象牛,取名牛山。傅村牛山有五大石棚,位于“牛背脊”上的有三处,还有两处分布在山北面的中部,五个石棚都是东西走向,两端的进出口略狭窄,里面地面夯实,能立着走动。也就是说,舜帝家乡就有垒造石棚的习惯。上虞市傅村牛山的五大石棚是虞舜时代越族部落的宗教纪念物,这里曾是新石器时代晚期居于宁绍平原的越族古人的文化活动中心。我国学者何光岳、聂鑫林先生在《中华姓氏通书·陈姓》一书中也记载了山东、湖南零陵永州黄田铺山上建有与之相同的石棚。据报道,日本、朝鲜、西伯利亚也发现类似石棚。该书推测:“石棚与东夷族宗教祭祀有关,很可能是舜帝南巡带来的东夷文化。”

有人质疑:既然是新石器时代越族部落的宗教纪念物,为什么亚洲东部各国都有石棚呢? 被称之中国最古老的史书——《尚书》中的记载可以看出:虞舜和大禹是同时代的人。夏启建立在公元前2100年左,可以推算出舜任越族部落酋长大约在公元前2170-2140年,任部落联盟首长当在公元前2140-2115年。舜帝禅让给大禹,禹的儿子启用武力摧毁了原始社会的禅让古制,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尚书》中的《甘誓》篇记载了“甘之战”前,夏启王召集六定,发表镇压不同政见者是“奉行上天意志”的训令。要求部下“用命,赏于祖。弗用命,剹于社,予则拏剹汝。”舜的后代首当其冲,四下逃散,有的跑到辽宁、朝鲜,有的到了西伯利亚,还有的东渡日本,在那里建起了简易石棚进行宗教活动。这就是周边国家和地区出现石棚的原因。以此推动石棚建于4000多年前就更有说服力了。

远古的历史只能凭推断,但不得不肯定石棚是开启文明之石。也许是居住场所,也许是祭祀场所,不断衍生的先民后裔从洞穴栖居到遮风蔽雨的小石棚,推动着文明进步,到后来繁衍了一个个乡村,一座座城市,原始社会的微弱火苗变成现代的熊熊火光。

石棚是见证历史之石。石棚诞生于古老时代,历经风雨洗礼,历经世事沉浮、朝代更迭,见证了所有的兴衰起废,虽不能言,每一道石痕上都雕刻着浩瀚故事。石棚是智者之石。不管它产生的时期,至少在古老时代却能将几万斤的石头垒砌就是一种智慧的体现,正因为如此,才焕发出不断创新的曙光。 

沿着石棚周边的小道,我静静地踱着,静静的抚摸着一道道石痕,静静地猜着谜。亦或是太多疑问,亦或是种种对先民的敬仰,亦或是石棚萌生出惊天的力量,久久不肯离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