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项目分享 | 建筑学生的田螺养殖手册——让信仰与自然和谐共处

近年来有关生态污染的问题愈发严重,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人口密集,工业发展等都加大了生态污染的程度。然而有这样一个地方,当地居民的宗教活动成为了当地水体污染的最大帮凶,信仰与环境之间第一次站在了对立面
本期将和大家分享来自Yue Chen和Han Zhipeng同学的合作项目——“田螺养殖手册”。以建筑的方式调和宗教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帮助当地居民解决信仰与生活之间的冲突。

设计说明

那原是银河,下凡时倾泻在湿婆的发丝上,成了人间的恒河。这片土地上,恒河不只是印度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同时也是印度教的圣河。在信徒的心中恒河是生命的归宿,是距离天堂最近的地方,同时他们也相信恒河是世界上最干净的水,可以净化一切物质,所以他们在圣水中沐浴或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水葬洗掉罪孽。
然而也正是这“净化”一切的能力近十几年来让恒河陷入了严重的污染,又由于宗教习俗与许多的现实因素让净化恒河水质成了难解之题,影响了成千上万依靠恒河水源得以正常生活的人民。信徒们无法放弃精神信仰,而这一神圣的信仰却威胁到了他们的生存。

▲恒河的污染与宗教活动--来自网络

本次设计的目标是建造一处新的营地以解决当地信仰与自然之间的冲突。它是:

一个水污染处理设备——具备的生物净水能力可以有效解决日益严重的水质污染问题

一座水下寺庙——圣徒们在大壶节上前来朝拜,安抚虔诚的灵魂

一个希望的港湾——帮助当地居民获得生活和精神双重的保障


前期调研

近年来印度经济快速增长,恒河水的污染也愈发严重。作为印度的“圣河”,它是所有印度教徒心中最圣洁的河流。但如今恒河的污染给居民的正常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大量当地居民难以继续依靠恒河生存下去。然而印度人对他们的“圣河”依然不离不弃,一如既往地在恒河中沐浴,祈祷,取水,洗涤。基于针对印度经济发展,人民基本生存,宗教习俗,以及固有的卫生习惯等方面的考虑,治理恒河变成了似乎难以实现的愿望。
可悲的是生命难以仅仅依靠信仰维持长度,有关报道指出印度八成的疾病及1/3的死因与水传疾病有关,近年来恒河上常会漂浮着尸体,其中甚至包括不少儿童尸体。
我难以想象在如此恶劣的生活环境下,当地居民要如何生存;然而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让这群人不得不依赖于此。于是,在这一刻,我渴望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帮助恒河两岸的居民找到继续生存的办法,我希望可以用建筑的方式解决信仰与生存之间的难题。
针对以上恒河问题,我不断反问自己,到底应该以一种怎样的方式才可以既解决恒河水污染的问题,同时也可以维持当地居民对于恒河的信仰之情。
因此,我想我的建筑主要应该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污水处理寺庙祈祷
设计过程

实验研究

基于以上思考,我开始了大量的前期研究:除去基本对文化背景的了解外,前期调研部分大致可被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寻找并实验印证生物净水的方式与实际效果,二是对相关空间形式的逐步探讨
首先是基于生物净水能力的相关实验研究。在这一方面我感到比较难把握,一方面是非本专业的知识需要进行大量的汲取,第二部分是实验成果的不确定性会影响这一步的最终呈现效果。首先我收集了大量的论文资料以及一些相关视频,希望可以找到一些采用类似方法的项目。其中SCAPE的一个城市景观项目给我提供了不少帮助,该项目中设计者提出希望通过设计一系列的滨水景观,并利用生蚝的过滤能力清洁净化纽约港的水质。

▲纽约湾生蚝净水景观项目

https://www.scapestudio.com/projects/oyster-tecture/

借此项目我对于生蚝的基本生存养殖环境以及净化水质的能力有了一定了解,但遗憾的是生蚝只能在咸水养殖的特定环境下生存,不适用恒河的实际情况,因此我需要重新找到拥有相同特性的淡水养殖生物进行研究。
田螺,一种常见食物,一般可辣炒,香溢扑鼻,深得一部分人群的喜爱。正是大量烧烤摊的饮食经历让我想到了是否这种与生蚝相似的淡水生物也拥有同样的净化能力。为了印证这种猜想,我开始设计相关的实验过程。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取24小时的样本观察时间并每小时记录6瓶样品中各类水质的数据指标,其中包括PH、TDS、NTU、SS、P04等。

▲实验过程中测得的数据整理

由于此过程涉及给排水课程的一些污水指标检测,我特意找到实验室相关老师进行了一些前期学习,掌握如何安全准确的利用实验器材测得相关数据。经过上面一系列的准备,最终实验结果明显,印证了田螺的净水能力,特别针对恒河水质中污染尤其严重的一些元素。

▲PH值检测过程

▲TDS值检测过程

▲烤箱烘干滤纸

▲电子天平测量烘干滤纸重量,计算得出污水沉淀物质量

▲实验过程整理分析图

▲实验过程选取

其次是水下寺庙,于是我们又开展了关于田螺附着及极小曲面空间的研究。既然空间需满足养殖田螺并还兼具水下寺庙的功能,所以围绕这两点我们首先尝试了一些基本单元的空间形式,选择了gyroid、diamond和scherk1&2这四种基础极小曲面原型作为研究的开始。为何选取这四种形式或是以极小曲面为出发点是因为该种空间具有一定的特点和丰富度,较大的表面积也有利于田螺的附着和生长。

▲gyroid手工模型(作为前期了解拓扑关系的一些尝试)

▲scherk1手工模型(作为前期了解拓扑关系的一些尝试)

这一阶段,第一步我们通过制作一些实体的模型去熟悉相关的拓扑空间关系。接下来我们利用这些模型去进行田螺附着能力及相关活性的测试。结束基础的一些实验尝试,我们着手在怎么继续加深对极小曲面的运用上。首先利用点、线干扰对原型进行变形,形成一些基于原型的变化从而丰富词汇量,接下来我们尝试如何将极小曲面与常见的建筑元素相结合(平台、楼梯、规则空间… )然后利用掌握的这些词句写成有一些文章片段(空间应用场景),至此这一部分的研究基本完成,在一定的调研知识积累下,我们开始着手于结合实际的场地,功能进行设计。

▲基于极小曲面原型的田螺附着实验

▲基于极小曲面原型的三种研究以及小场景运用

▲3D打印部件

模型处理

根据功能,将水下寺庙分为4个部分:水面朝拜区域,水下种植区域,水下朝拜区域以及部分嵌于崖壁中的表演舞台。基于这些功能我首先进行了大量的草图绘制,通过草图阶段把控整个形体的关系,包括空间上的虚实关系、功能流线关系等等,而非直接利用软件去捏形尝试,此后依据概念草图进行模型制作。
▲初期草图

▲草图深化

接下来我将主要介绍下模型制作的方法以及如何把控整体的形态。基于上一步的研究,选取相关的单体,通过局部的组合,形成相关功能的使用空间或是装饰元素,接下来从整体出发,将大关系确定好,再细化细部,这一步结束后,将模型导入zbrush,利用dynamesh将模型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融合,再使用合适的笔刷进行局部细化调整,适当处加以少量肌理(此操作流可以关注周十老师的公众号教程或是在YouTube上搜索相关教程,在此不细节展开教学)。

▲dynamesh操作简单解释

在整个模型的处理和设计上我遵循“低技与文化的结合”大基调。即使对于建筑的设定是基于未来,但我希望设定中的未来依旧是遵从现实发展的,纵使如何发展,依旧会留存一些传统工艺和文化特性,而这些也是我希望在设计能够得到体现的。
对于这一阶段在此总结一下工作流以及一些过程心得。①Rhino&GH进行初步模型确定;②根据具体功能细化每一部分;③导入zbrush进行dynamesh以及使用笔刷适当修改;④导回rhino加一点点细节。在进行3、4步骤的时候最好能在基本大关系不错的情况下导入zbrush进行操作,不然反复的跨平台修改会消磨很多情趣,影响心情。其实在这一阶段的建模过程中,就是耐心与感觉的长期作用,倘若没了感觉,没了性子也就大可不必死扛,不如潇洒拍直久坐的褶子,走走吹吹风。但要说回来,这一套工作流还是有些许偷懒之意,不建议学有潜力之人轻易尝试。

出图阶段

关于这一部分我觉得我的水平说不出什么技巧心得,所有图只能说表达了我想表达的场景与感觉,但如果要称得上美那倒尚有差距。所以这节的篇幅主要不在如何绘制一张感天动地的效果图,而是怎么在前期去构思自己想要表现的场景以及如何利用有限的图幅讲述一些故事。
其实制作该项目的效果图,就像是去进行一次有任务的人文拍摄,在前期我们需要充分去了解自己的设计(建筑)和当地的人文特色,然后去预构思一下几个想要的拍摄地点,然后在现场去等待一些场景的出现,那无非是人物活动,事件与建筑的关系。在结束拍摄后,满意的照片肯定不止一张,但当要理成画册或是给杂志撰文投稿时,如何将零散没有关联的图片整理成组,形成故事性和主题那就需要再次删减搭配,留下最能突出主题的图片。
具体到每一张的效果图的制作流程我概括如下,①找到合适的建筑角度打印在纸上;②闭上眼睛渲染情节画面;③用粗一点的草图笔潦草的把构思的场景和细节画下来,随性标注一点关键词;④依据这张开始场景搭建;⑤完成一个阶段打印出来继续手绘加深;⑥反复此过程直至基本完成预期。

▲主效果图推进过程

▲效果图
结语

这是一次我对如何拯救人类生命和救赎印度圣徒信仰的思考,这也是一次对我个人而言理想的实现。在整个项目设计中,完整的项目过程让我对此研究的方法论有了更深的理解;项目完全遵从我的设计意愿,是一次理念的实践;同时,该项目的竞赛过程也给予了我很大收获。当然项目之中也存在不少需要提升的地方,例如关于极小曲面的研究深度和模型细节深度依旧较浅、项目缺少一些实体模型、部分图纸的细节深度有待增加。

文/Yue Chen  编/Lynn

文中图片及作品版权归Yue Chen、Han Zhipeng所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