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永州故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理学文化发源地:道州月岩

【讲述永州故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理学文化发源地:道州月岩

从道县县城驱车20公里来到清塘镇,下车远望,一轮“上弦月”低垂在青山田舍之中,一条弯曲的小路,分割着绿意葱茏的田野,连接着神秘奇特的弦月,蜿蜒出神奇的太极八卦。

穿过小路,临近洞口,举头望着临空的城阙,威猛伟岸,如华盖,气势恢宏,从台阶拾级而上,站立洞门,自感身体渺小,凉风习习,惬意非常,环视四周,是洞非洞,别有洞天,头顶偌大的天窗,恰似从天而降的银盘,正如掉入草地的十五满月,整个洞壁怪石崚峋,像巨龙,像飞鹰,如猛兽下山,如百鸟集结,奇特无比,再远望,又一道洞口,洞观外天,景色秀美。

从东洞门进,抬头望天,天如一弯新月。边走边回头,看看那月从十五又慢悠悠地变成了下旬的月亮,抬头看看洞顶的岩洞,洞如勾月,又由圆而变圆缺,像小船、像镰刀,恰似下旬的勾月,阿娜多姿;从东洞门口到西洞门,不到一公里的行程,看到月岩从初一到十五,又从十五到月底,从朔月到望月,望月到朔望月,看到岩洞全部月亮变化的自然风光。随着游人移动的步伐,次第变换出的“上弦、满月、下弦”美姿,看得我们心潮澎湃,真是溶洞中罕见的奇观。

月岩有东西两个洞门,东洞门长65米,宽40米;西洞门长105米,宽60米,因东西两门贯通,故又称“穿岩”。月岩的奇,在于一岭三洞,一洞三月,天光透入岩中,竟成三个“月亮”,疑似鬼斧神工,独特而曼妙。

月岩上有小穴,名叫濂溪读书室,相传为周敦颐幼年读书、静养、悟道的地方,现石穴、石床犹存。 据说,周敦颐十四岁时筑室读书于月岩,由月岩一洞含四月,洞中含月,月中含洞、月里含月、月上叠月的神奇造化,而悟出了盈则亏、亏则盈、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深刻哲理。我在仔细感悟少年周敦颐当年在此洞读书悟道之情形,那位少年手捧《周易》和《道德经》,在洞中时而走,时而坐,在大自然之灵气中,分辨动而静,静而动,盈和亏,阴和阳之宇宙原理。我从茫然四顾到突然心静如镜,一幅太极图突然在我心中与此月之变化重叠在一起。“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周敦颐《太极图说》)。关于月岩与理学思想的因果关系,明代的道州知州张乔松写了篇《太极岩辨》,说:月岩中间那个通天的大洞就是“太极”;从东、西两个洞口一路看过去,就是太极的“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岩旁的景观有五行之象,就是太极的“金木水火土”,简直就是天造地设的太极图!

据史记载,明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3月18日,徐霞客行走在道州的乡间小路上,突然抬头看见一奇景:“正西一山,若有白烟一脉抹横其腰者,即月岩上层所透之空明也。盖正西高山屏立,若齐天之不可阶,东下第三层而得此山,中空上蛩,下辟重门,翠微中剜,光映前山,故遥睇若白云不动。”

  月岩奇景征服了这个以毕生“问奇于名山大川”,从事科学地理考察为己任的大旅游家,“复从岩上遍历诸异境”,流连忘返。当天晚上,他就睡在月岩里。他在流传后世的《徐霞客日记》中,列了个“岩洞排行榜”,给他认为最出彩的12个岩洞排了个座次,其中高居榜首的,就是道州月岩,称“永南洞目,月岩第一”。

后世文人纷纷来这里朝圣悟道,摩崖刻下许多感悟和敬仰之词。“道在其中”、“豁然贯通”、“浑然太极”、“理学渊源”以及《太极图说》文字摘录等内容的石刻在洞中岩石上,只是历史的久远,有些已经模糊不清。岩内现存有明、清摩崖石刻58方,多是对月岩奇景与周敦颐《太极图说》的感慨和颂扬,成为一方人文风景。

后来,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率义军经过道州时,也参观了月岩,写了一首“十万雄兵过道州,征途得意月岩游,云横石阵排车马,气壮山河贯斗牛。烽火连天燃落霞,日月纵晖照金瓦,天生好景观不尽,余兴他年再来游”。描写了月岩的神奇和美丽。
  走在洞内,欣赏琢磨着壁上的石刻,思绪被带进了远古的岁月,体会着当时文人的心境,时而抬头仰望被洞口树草簇拥的蓝天白云,那份思绪又飞扬在深邃的太空,站在洞口,远望洞外的风景,青黄相间的稻浪,忽然又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世外桃源之感。我似乎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太虚之境,心旷神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