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我的两位中学老师||何永年
凡是做学生的,一定接触过许许多多老师,并接受过他们的教导。但令我印象最深、终生难忘的有两位老师。
一位是1956年初一时语文老师张四维。他50多岁,接近60,从面相一看就是一位慈祥的老人。他是淮阴人,说淮阴话,在上世纪50年代,没有强调老师一定要讲普通话,何况是年过半百的老教师。从未发现他发脾气,讲课时总是面带微笑,慢声慢语不急不躁,按时上课准时下课从不拖拉,他不戴手表,一堂课45分钟掌握得铁准。他很少批评同学几乎不批评同学,他总能发现同学的优点和进步。
有一位同学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第二天有所纠正,课程结束前张老师表扬他说,这位同学很自觉,昨天可能家中有什么事,思想不太集中,今天非常好,可能问题解决了吧!课后这位同学问张老师:你怎么知道我家中有事?张老师和善地回答,你平时都很好,昨天那样我估计你家中有什么事。那位同学怀着感激的心情说了实话。有一天语文课刚开始,张老师向大家说,甄世琇同学每天头发梳得很好,一丝不乱。衣裳干净整洁,她每天早晨一定起得很早,俗话说早起三光,晚起三慌,女同学应该学她。后来很少发现有女同学头发蓬松乱糟糟的。一位女同学名叫×雪吟,张老师在课堂上平淡地讲述了“雪吟”的历史典故,第二天上语文课时要这位女同学复述一遍,这位同学未能留意记住,张老师又讲了一遍,第三天又问这位同学说,雪吟的典故你一定记住了!她直点头:记住了。
张老师已经有三天未来上课了,都是别的老师代课,同学们仍不以为然,认为老师总会有些事的。第四天上午第一节课刚开始,班主任洪老师脸色凝重,脚步深沉,进教室后近乎哭声向同学们宣布:“我们的张四维老师病故了!”同学们齐刷刷地“啊”了一声,开始似乎不相信这是真的,太突然了,随即绝大多数同学都趴在桌上哭起来,难道我们敬爱的张老师就这样永远离开我们了吗,不再为我们教课了吗!大家一致要求去看张老师最后一眼,向张老师告别。学校考虑不能停课,派了几位同学做代表,向我们慈父般的张老师敬献花圈。
另一位是初二时的语文老师戴松。约40岁上下,中等身材,皮肤白皙,头发乌黑,略带自然卷曲,一口普通话,讲课时抑扬顿挫,绘声绘色,引经据典,引人入胜,分析课文条理清晰,深入浅出,同学们都爱听。但有时心不在焉,偶尔一面讲话一面踱到教室门外张望一眼。一次将其三岁的小女儿带到教室,一面讲课一面还得照应她,她小女儿在讲台旁解了大便,他连忙到外面找来了簸箕和笤帚还带了些灰土,清扫了大便,继续讲课。
戴老师极有音乐天赋,身上文艺细胞多多。学校举行联欢晚会总会有他的节目,京剧是他的拿手好戏,可以一人既唱小生又反串花旦,假嗓子逼真。一出著名话剧《名优之死》,在市文化宫演出,当时反响很大,轰动一时,戴老师就饰演其中男主角杨大爷。《名优之死》是田汉创作于1929年5月的代表作。
戴老师有相当长时间不来教课了,我们不知道原因,也没人告诉我们。又过了一些时候,渐渐传出消息说戴老师被逮起来了,又渐渐传说他因杀人而被逮捕,这让人难以置信,一介书生,一个为人师表的老师怎么可能杀人呢?事实就是那么残酷,不久宣判的布告张贴出来了,真相大白。原来他长期霸占小姨子,小姨子要摆脱他的羁绊,他不甘就此罢休,诱她到废黄河,强行拖到水里溺死。据说小姨子最后一刻临死前向他哀求:“哥哥,我都听你的,不再嫁人了,你饶了我吧!”
数年后的1970年4月16日,在执行死刑的那天,我们跑去看了,地点在市殡仪馆东南面的打靶场,共枪毙了几个犯人。行刑后我们又跑到土堆上看了现场,只见几个尸体的上衣被人剥了,光着上身,戴松尸体特别白,又细又嫩。这就是害人杀人的下场,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性命!
作者简介
何永年:1941年10月24日出生于清江浦区西长街东端,即现大运河广场东南角,距离越闸(清江小闸)60米处。1962年清中高中毕业,未能考取高校,当年留校工作。之后,工作于清江市供销社,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2004年于市二院人事科科长岗位退休(延迟退休三年)。(1959年高中一年级时私秘考取淮阴师专,清中领导未同意而未能报名入学)
退休后开始撰写清江浦区人文历史,2014年将之前发表于国家级、省级、市级各报、刊数百篇文章,汇总后自费出版了50万字的《清江浦轶事》一书。经市区所有报纸整版推介后,该书被索要一空。之后又继续撰写了数十篇文章。
被先后吸收为淮安市政协特邀文史委员,淮安市名人研究会理事,淮安市作家协会会员,淮安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先后参与组织金秋岁月读书会、秋月正红读书会,现为秋月正红读书会高级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