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私访改七级镇名
2015-04-10 17:35:05 来源: 聊城新闻网综合
阳谷县七级镇历史上就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远近闻名的京杭大运河穿街而过,它哺育了一代代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也留下了很多动人的传说,清乾隆皇帝私访改镇名,就是其中的一个。
相传,七级镇早年被称为“毛镇”。乾隆年间,乾隆皇帝沿京杭大运河下江南,途径毛镇,曾微服私访且居住数日。临走,皇帝把“毛镇”改为“七级镇”。究竟为何?这一带有这么个传说。
话说乾隆年间的一个金秋季节,乾隆皇帝看到自己的天下太平盛世,龙颜大悦,决定三下江南。前两次下江南一次是放粮赈灾,一次是整治地方贪官,这第三次该干些什么呢?左思右想,举棋不定。一日,命太监传来和珅与刘罗锅两位心腹大臣,共商南下事宜。当得知皇帝的想法后,和珅眼珠一转,抬了抬眉毛说道:“依微臣之见,这次南下,重在游玩,只要圣上开心,我大清江山就可江山永固矣。”乾隆听后微微一笑,转脸问刘罗锅:“刘爱卿有何高见呢?”刘罗锅见皇帝问自己,忙抬起头试探着说:“启禀皇上,微臣倒有个主意,不值当讲不当讲?”乾隆道:“但讲无妨。”刘罗锅耸耸肩,往前拉了拉靠后的衣领,说道:“刚才和大人说的不无道理,依微臣之见,此次皇上再下江南,应着重考察一下沿途百姓的民风民俗和文明程度,民风越好,文明度越高,也就越显示皇上治国有方,万民同乐,反之,民众言行粗鲁,社稷不安,有损我大清颜面,百姓的素质不能提高,则需下力整治。”乾隆听罢满面笑容,高兴地说道:“刘爱卿主意甚好,所言极是,此次下江南,朕就按刘爱卿所言,好好考察一番。”和珅讨了个没趣,咬着刘罗锅的耳朵说:“就你罗锅子会逞能!”
南下的目的明确,乾隆一行八人沿京杭运河一路南行。这日,他们从东昌府出发,赶上顺风,不到两个时辰,船便行至毛镇。乾隆皇帝走出船舱,举目观望两岸,就见运河两岸杨柳翠绿,生机盎然,店铺林立,商号整齐,好一派繁荣景象。船行至码头,乾隆皇帝命船靠岸,决议到这小小毛镇考察考察。
说起这毛镇的码头,说是码头,实则是用青石垒砌的台阶,岸两旁一边一个,两个小码头中间建有一座木质结构的小桥,码头台阶共有七级,每级高度约八寸。码头有两个作用,一是测量水位,如水位升至四个台阶,则大船不能通过,二是装货卸货和供人上下船之用。
却说乾隆皇帝一行八人,待船靠近码头,迈开大步,踩着七级台阶,矫健的登上小镇码头,跨越木桥,向毛镇街里走去……
街面上人头攒动,十分热闹,有卖包子、烧饼、油条、豆腐脑、胡辣汤的,有卖簸箕、扫帚、扬场锨的,有卖驴、马、牛、骡的,有卖猪、羊、鸡、鸭、鹅的叫卖叫买,人声喧哗,一片繁忙景象。
走在人群中,乾隆看看这,瞧瞧那,高兴地不得了。倒是和珅没忘此番前来的目的,见前面过来一个手提一篮子鸡蛋叫卖的妇女,和珅故意用力推了一把刘罗锅,刘罗锅站立不稳,撞在了鸡蛋篮子上,正巧有个鸡蛋掉在了乾隆的脚面上。刘罗锅刚想向那妇女道歉,只见那妇女没顾得去拾鸡蛋,却掏出手帕擦净了乾隆见面上的蛋黄,并连声说道:“对不起对不起,弄脏了客官的鞋子。”乾隆见着妇女不先责怪撞他的人,而是先向他赔礼道歉,忙答道:“没关系。”蹲下和妇人一起拾蛋,并责令和珅掏出银两作陪,妇人连连道谢。乾隆不禁暗自赞叹小镇的淳朴民风。
太阳落山时,他们住进了一家客栈,回想白天的场面,乾隆心里高兴,决意在这里住一段时间,遂到了马棚雇佣了八匹快马,观黄河、逛泰山、走迷阵、上梁山,登景阳冈,游谷山。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十多天过去了。
晚秋的夜晚寒气袭来,乾隆等人一个个直打寒颤。这时,只见店小二抱来了一床床崭新的棉被,说:“晚秋降露夜里气寒,各位客官加床被子吧。”并端来一个炭火正旺的火盆。看着红红的炭火,盖着发暖的被子,乾隆心想:“多好的百姓啊!”
第二天,乾隆要走了,临走时,人们才知道他就是当今天子,都纷纷下跪。他数着台阶,一步一步向船上走去,每下一步台阶,都回头望望百姓,七级台阶走完了,便依依不舍的登上了小船。
时隔数月,乾隆回到北京,但眼前仍时时浮现小镇上人们安乐、祥和、勤劳朴实的身影,以及繁忙码头上的那七级台阶,不禁挥毫泼墨,为小镇命名“七级镇”。
责任编辑:杨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