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村】走进建德下徐
走进建德下徐
建德市大洋镇下徐村,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时就到过。那时,家在农村,家中建房子,需要到下徐山中购买树木,由于交通不便,只能从下徐村挑着杉树,艰难地将杉树挑到塔塔岭下的岭脚村,然后用手推独轮车将杉树运到刘家。
下徐是四散里(四社)的中心,这个村由徐姓人建立,故而得名。徐姓人的先祖是兰溪女埠上徐(今兰溪市兰江街道东上徐村),迁到这里形成村坊后,称下徐。现在村里以范姓和唐姓为主。范姓是由西坞返迁过来的,唐姓也由兰溪迁居过来。其他还有童、仇、胡等姓。
村里有一座祠堂,建于清末,是仇姓人的宗祠,现在叫仇氏祠堂。有三进,号称连三进。据说建这座祠堂的是仇家一位做染料(主要是靛青)生意的人。有一年,这位仇家“太公”做生意来到大上海,见十里洋行就是和其他地方不一样。他东走西走,不经意间,来到一个赌场。心想,反正没事,身上也有些闲钱,进去玩玩,消磨消磨时间。他来到第一厅,这里玩的是掷骰子押宝,觉得不适合,又来到第二进,这里是玩牌九的,他也不太会,就来到第三进,见这里的人都在玩胡牌。胡牌仇太公是懂的,而且赌的都是铜板,输赢也不大,于是就坐了下来。仇太公的手气也真当好,只玩了几圈,桌子上的铜板都归了仇太公。这时来了一个伙计,问仇太公有什么要服务的。仇太公说,没什么要服务的,顺手给了伙计一个铜板,就站起来准备走了。不料那伙计拿着铜板就到赌场的兑换处换了一个金锭。仇太公看到后,眼都发直了。有赌场伙计告诉仇太公,这些铜板是筹码,每个铜板可兑换一个金锭。仇太公赢了一大堆铜板,也就意味着赢了一大堆金锭。他认为,是仇家祖上积德,让他发了大财。他把这些金锭运回家,建了一座祠堂,以示对仇家先祖感恩。因为他是在第三进赌场赢的钱,所以他把这座祠堂叫做连三进。新中国建立之后,连三进归了公。前几年,祠堂经过改建,堂名也被改为协和堂,意思是全村人共同协作,和睦相处之意。大门上方竖着写有“江南巨族”四个字,门厅上方横着写有“绥和遗风”四个字。对于“绥和”二字,很多人都无法理解,不知哪位高人为何要用这两个字,不知有何深意。
绥和,是安定、和睦的意思,与协和堂的意思一样。但却与仇氏家族有着非常深远和微妙的联系。说起来,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个叫赵逸的人有关。赵逸,天水人,历任中书侍郎、宁朔将军、赤城镇将。绥和荒服,百姓安之。后卒于仇池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个小朝廷)。赵逸有“绥和荒服(离京师二千到二千五百里的边远地方)”之功,又死于仇池国,这不是与仇氏有关吗?看来这位在连三进大门上题写“绥和遗风”的人,一定是个仇氏族人,至少是个亲仇派,更是一个极有学问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