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壁肋间神经鞘瘤典型病例1例

你见过这种病吗?

作者|Magic

来源|医学界影像诊断与介入频道

病历资料

女性,22岁,体检发现右侧腹部包块半月余,血、尿、大便常规未见确切异常。

CT

动脉期

静脉期

延迟期

诊断

神经鞘瘤 The chest wall intercostal neurinoma

手术记录

讨论

胸壁肋间神经鞘瘤常无临床症状,多数为体检发现,部分以胸痛为首发症状就诊。

起源于schwannoma细胞,好发于脊柱,躯干及肌肉深部,胸部神经鞘瘤70~80%位于后纵隔脊柱沟旁区,而起源于肋间或脊神经根胸壁神经鞘瘤仅占5.4%。

与邻近肋骨紧贴,部分位于肋间沟内。

文献报道其临床病史较长,多见于30~50岁之间,无性别差异,有良恶性之分,两者比例约为10:1,多数情况为单发。

病理:

包膜完整,边界清晰,沿神经生长,体积较小时无症状,当生长较大压迫邻近神经时出现临床症状。部分文献报道:神经鞘瘤虽起源于肋间神经或脊神经根,但其可沿着货远离神经根生长,因此神经鞘瘤不引起症状。

主要包括AntoniA型和AntoniB型;当肿瘤较小时,以AntoniA型为主,细胞排列紧密,相应影像表现较均匀一致,当肿瘤较大时,以AntoniB型为主,表现为疏松空泡或网状结构,影像表现以囊变、坏死为主。其他部位如脊柱、肌肉深部结构较疏松,肿瘤生长不受限,当发现货出现症状时已较大,因此密度以不均匀为主,而胸壁肋间神经鞘瘤位于脏层、壁层胸膜或两者之间,生长空间受限,多呈丘状,类圆形。

CT表现:

丘状、类圆形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可囊变、坏死,边界清晰,包膜完整,不发生浸润,肋间隙增宽及邻近肋骨压迫吸收(肋间神经鞘瘤的特有征象),增强常明显不均匀强化,可出现“靶征”(神经鞘瘤的典型表现)。

以下征象有助于判断肿瘤起源于胸壁:

肿瘤常位于肋间隙内,相应肋间隙增宽,肋骨骨质有吸收或硬化改变。

肿块较大凸向肺内者,与相应胸壁交角呈钝角且邻近肺野清晰。

邻近周围组织器官受推压改变,边界清晰。

鉴别诊断:

孤立性间皮瘤:70%有石棉接触史,肺内有相应的粟粒状影改变,肿块密度叫均匀,增强后轻中度强化。

神经纤维瘤:均起源于神经组织,形态及临床表现类似,但神经鞘瘤囊变、出血、钙化较常见。

包裹性积液:水样密度,增强囊液不强化,包膜可强化。

肿瘤较大时,且出现胸腔积液时应与恶性胸膜间皮瘤几转移瘤鉴别:前者可见包膜,且与邻近组织分界清晰,但恶性间皮瘤多表现为胸膜不规则增厚,沿胸膜表面可有多个结节,结节直径常超过10mm。转移瘤与邻近组织分界不清,常有原发病史及远处转移征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