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嗜睡吗?可能是抑郁症

先来看一则报道:

“广州的高二学生莎莎(化名)最近上课时常常打瞌睡,即使周末休息,莎莎睡到日上三竿还是觉得疲乏。医生通过对莎莎进行详细检查和评估,发现她存在抑郁情绪。医生介绍,睡眠过多是抑郁症的不典型表现,更多见于年轻人和女性,主要表现包括白天嗜睡,日间休息后感觉不能恢复精力或警觉(夜间正常睡眠)。这一现象与长期、严重和难治性抑郁症有关,也可能提示潜在的双相障碍。因此,早期识别与治疗是改善患者睡眠问题及预后的重要保障。”

看到这个报道,挺有感触的,所以忍不住要说几句,因为身边有饱受抑郁症困扰的朋友,更担心自己的那些考研的学生也有抑郁症。

第一、这个社会,从儿童到成人,都在不停地加码和内卷,不抑郁的也快抑郁了。

人什么时候是最快乐的?我想了一下,应该是上学之前吧,那个时候玩好和吃好就是最大的快乐。

6岁到25岁这20年,我们最大的烦恼就是“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小小年纪就要应对大大小小的各种考试。

26岁到35岁的10年,我们作为普通人,面临很多迷茫,要在就业、升学、出国、创业之中抉择。(2014年考研英语一写作主题)

这个阶段的选择,甚至决定了未来十多年的人生走向。其实,对于多数人而言,这个阶段最大的烦恼可能就是挣钱少,明明没钱但还想买好车、住好房、想搞个对象并带着他/她环游世界…

36岁到45岁的10年,我们作为普通人,可能有了车、有了房、有了家、甚至有了孩子,但压力更大了,因为还要在事业上追求更大的发展空间,挣更多钱,给家人更好的生活品质。

46岁到55岁的10年,踩着“青年”的尾巴,但还是不敢停下前进的脚步,因为上有老下有小,成了家庭的顶梁柱,事业上也处于青黄不接的阶段,上不去下不来,尴尬呀。所以,考研英语二的作文中,还专门考过关于“工作满意度”的调查,这个阶段的人,工作满意度是0。

56到65岁的10年,孩子逐渐长大并独立,他们可能不需要照看了,但父母也进入耋耄之年,身为子女,你不能把老人当球一样踢过来踢过去踢给别人照顾吧?(这是2005年英语一写作主题)

66岁以后,正常情况下,我们会逐渐送走自己的父母(当然,也有可能是他们先送走我们)。送走了父母,你觉得该轻松了?错了,你孩子的孩子出生了,你还得替你的孩子照顾ta的孩子。

事实上,没有人想不开心,但有时生活不允许。所以,我想,痛并快乐,才是生活的常态。

第二、心理医生说:一个人变懒了,没有兴趣,没有情趣,不想说话,只想一个人独处,感觉生活糟糕透了,那是患上抑郁状态了!

关于抑郁症,我听说过一句心酸的自述:“没人觉得我病了,他们只是觉得我想太多了。”

当你身边有人抑郁时,别傻傻地劝人家说:生活那么美好,你为什么会抑郁?你说这样的话,就如同对一个哮喘病患者说,周围空气那么充足,你为什么会喘不上气呢?

曾经有个同事,抑郁了很久,去了医院才知道抑郁症是病不是心理问题,是要吃药的!她说:“那种感觉仿佛自己被隔绝没人能帮我。”

她还说:“得了抑郁症时,朋友都觉得我矫情说我太闲,只有男友信我,陪我看医生吃药,曾经因为自卑焦虑,他还天天下班骑车一小时陪我,甚至帮我拿个瘦腿仪刷腿,好让我瘦了下来摆脱焦虑。”

这就是世间好男友。当然,有好的,必然就有不好的。

一个网友说,跟前男友谈恋爱时,被对方言语侮辱我身材,分手后患了抑郁症。

后来去看了医生,吃了药,开始调整心态,认真工作,前段时间业绩好公司奖励她去旅游。

她提前做了准备,每天都管住嘴、迈开腿、也开始舍得给自己买好的化妆品用。

最后脸小一圈。回来后去逛街,偶遇渣男前任,对方居然提出想和她旧情复燃。女孩扭头就走了。

第三、有同学问我:“老师,我感觉自己抑郁了,怎么办?”

我说:“如果是抑郁到不想说话、不想吃饭、酗酒、自残、抑郁和狂躁状态交替出现、出现攻击性言语或行为,就要及时就医了。”

他说:“好像还没到您说的那种地步,只是感觉有点抑郁。”

我说:“你这不是抑郁,你这是骚,骚了吧唧的不想学而已,可以去运动一下、听听音乐、听写作课或看看小黄书《永远不要停下前进的脚步》。总之,换换脑子,给意志力充电点就行。”

有人问:你为啥老卖自己的书?答:第一,我在自己的公众号卖自己的书,还得你批准吗?第二、我真希望更多人读到这本书,因为它改变了很多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