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320第四季3,平坝
第二天,2021年9月29日,贵阳到安顺,103公里
离开花鱼洞大桥和隧道,继续前往平坝。
花鱼洞隧道长50多米
徐霞客由花溪前往平坝途中,雇佣的担夫叫王贵的,偷了钱逃走,徐霞客只能恳求当地苗人送去平坝,但苗人的习俗是“素不送客”,让他自己抬担,走二三里到九家堡,才能雇到担夫。徐霞客只能“饭而束担,与顾仆共抬而前行。”到九家堡后,“始雇得一夫。”九家堡,现在叫九甲村。
再向前2公里,离开贵阳市境,进入安顺的平坝区境。
欢迎二个字不见了
贵州地形崎岖,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说法,全省大部分地区都是山地。在山地的中间,分布着一些小小的平地,被称为“坝子”。贵州最大的三块坝子分别是平坝、惠水和绥阳。这些坝子开阔平坦,稻田连片,是贵州主要的产粮区,其间多有河流蜿蜒迂流,远山雄奇多姿,近水秀丽迷人,田园风光浓郁。
路过夏云工业园,里面的建筑与G60另一端的工业园完全有得一比,但似乎没有开张。
路上有点拖沓,我们一点多钟才骑进平坝东,在K2187处看到往金鳌山、广源寺的指示牌,金鳌山可能是明代的铜鼓山,徐霞客游览了山中的二个溶洞,然后“入平坝东门,半里转而南,乃停担肆中......时方过午,坐肆楼作记。”
老婆早已到平坝南客运站,骑车在附近转了一圈,和我们汇合后,带我们在车站旁边的清真饭店吃牛肉面。王祝芦的体力完全没有问题,看起来前几个月的训练非常有效。
《黔游日记》提到:平坝卫城在东西两列山相夹之间,城池紧靠西山的山麓,城墙不怎么雄伟高峻,但城中的街市居民很是热闹,不缺乏鱼和肉。显然与这个贵州最大的坝子有关系,当时敌对的明朝军队与反抗的土司军队,都不愿也不敢破坏这个粮仓,不然双方都得饿肚子。
午饭后稍事休息,老婆搭车去安顺,我们继续骑行。
从车站南的一个桥洞下穿过后,发现走错路,那是去广顺的道,赶紧调头骑回省道S102,这条道大致与G320平行,却是徐霞客当年走的路。
好在发现得早,不然要骑很多上坡路
路过喜客泉村的五里屯,据屯口石碑后的碑记,此屯始建于明万历年间,跟随德盛将军的黄邓二姓同时入村,繁衍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喜客泉,可能是《黔游日记》中提到的圣泉。
徐霞客翻过平坝卫城西的石子岭,来到石子哨,今天称砂子哨,又作沙子哨。可能叫砂子哨更合理一点,此处基本都是山地,不见大的河流。
高铁隧道叫沙子哨隧道
村口牌坊叫砂子哨
我们在前面不远的一个小院子停下来,今天第二次放飞大疆Mini2。
我们上午经过了猫跳河、红枫湖,是为乌江的支流,属于长江水系;明天我们去的黄果树景区,有打帮河流过,打帮河是北盘江的支流,属于珠江水系。我们现在位于安顺、平坝与惠水、长顺之间,处于二大水系的交界地带。
当无人机上升到150米,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此处地貌,这是很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属于成熟期的峰丛地貌,都是低矮的小山包,其间没有高大雄伟的分水岭,也就是说二大水系在此地带没有清晰的分界线。相反,地上水通过峰丛中大量的溶洞渗透到地下河道,二大水系在地下是相通的,而不是分离的。它们相互激荡、汇合,然后各自流向几千里之外的东海与南海。
而人类在这些峰丛之间,修筑了几条平行的道路,有高铁、普通铁路、高速公路、国道和省道,把播放的速度加快,看到的是各种快速穿梭的影子。形成这样的地貌,大自然可能需要上百万年,而人类这样的生物种群,或许就是一闪而过的影子而已。
前面进入天龙镇,路过一个废弃的山口坡水厂,有英文厂名“Corporation China-Japan”,真要是中日合资企业,日方人员大概要吐血。
天龙镇有“著名”的天龙屯堡,我们向当地人打听,一个女生说很好找的,就在镇政府东边的路口进去,难道我们肯定知道天龙镇政府所在吗?
久仰
很可惜,这个景点里空无一人,不过门开着,我们进去简单参观一下。与威清卫、平坝卫类似,傅友德出征云南时,沿着滇黔大道留下一连串的军事屯堡,以安徽淮北一带的士兵(和他们的家属)为主,形成一个很特殊的群体,就是日本人类学家鸟居龙藏考察过的凤头鸡部落。
天龙镇最初有四大姓氏,陈氏、沈氏、毛氏和某氏,老镇上还有几处老宅,我们无暇细看,穿镇而过。
我们需要找到一条路,帮助我们从S102省道回到G320国道,转了几个弯,终于找到一个铁路下的桥洞,回到国道,向安顺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