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雁和紫鹃,到底谁才是黛玉的“贴心人”?一个细节足以说明
《红楼梦》里,黛玉6岁来到贾府,身边只带了一老一小两个随从,老的是黛玉的奶妈王嬷嬷,小的就是丫头雪雁。这幅行头尽管看上去似乎有点寒酸,却也正体现了林如海的精心安排。
当然,黛玉进府之后,贾母看在眼里是痛在心里,老的姑且不说,但小的雪雁还是“一脸的孩子气”,怎么能照顾好自己宝贝外孙女呢?于是,立马安排了一个二等丫环莺歌——也就是后来的紫鹃跟着黛玉。而从江南跟随黛玉进京的雪雁,从此就被“靠边”了。
贾母的用心可悯,紫鹃也确实不负重托,黛玉在贾府的十来年里,紫鹃确实也是殚心竭力地忠心事主,最出名的莫过于“慧紫鹃试莽玉”。正是因为紫鹃对黛玉的忠诚,于是,很多人便天真地以为,在黛玉心里,自己当初从姑苏带过来的雪雁,其分量已经远不如紫鹃了。
这么理解对吗?相信也会有很多人对此持怀疑态度,却又苦于找不到辩驳的论据而作罢。其实,在黛玉心里,到底是紫鹃重要,还是雪雁更贴心,原著里真有记载,只是作者用太过普通的文辞,而被人忽略而已。
先买个关子,我们先回顾一下黛玉和雪雁之间的关系。
黛玉进府年方6岁,按照原著的描述,跟随的雪雁和黛玉年龄相当,只不过“略长”而已,充其量也就10岁左右。如果太小,估计林如海也不会安排她来“照顾”黛玉了。这样的年龄差,刚好可以起到照看、兼玩伴的双重身份。别小看这个玩伴,其实就是对黛玉最好的呵护,这一点我们现代人更有中分的理由相信。
6岁的黛玉,如果陪在身边的是一个年龄相差很大的人,比如16岁以上?那样,确实照顾起来会要完善很多,但因为年龄的隔阂,几乎就是现代的幼儿园老师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了。而雪雁与黛玉之间的年龄差距小,玩伴玩伴,同玩同伴,却又略长与黛玉,刚好是一个“孩子王”的身份。
所以,林如海选择雪雁,其实是煞费苦心的,这种眼光,也不是贾府安排袭人之流照顾宝玉所能比拟的,看上去周到俱全,实际情况怎么样?
所以说,我们绝对不能忽视黛玉和雪雁之间这种“主仆”关系。尽管紫鹃的到来,大家又同在别人家里,雪雁主动也好、被动也罢地退居其次,其实都充分说明了雪雁和黛玉之间的“心有灵犀”。
实际上,紫鹃照顾黛玉,不可谓不周到,但我们换个角度来看,正是紫鹃用“成年人”的视角考虑宝黛之间“半大孩子”的心事,紫鹃试玉,祸兮福兮?也是有可以商榷之处的。
在黛玉心里,不辞千里陪伴自己从姑苏来到京城的雪雁、那个幼时心目中的“孩子王”雪雁,岂会就那么短短几年而烟消云散?只是,早慧的黛玉,或许也是顾忌外祖母的安排,不便忤逆外婆的一番好意而已。而从本职工作上来看,紫鹃也确实无可挑剔,因故,黛玉也就顺水推舟而已。
但顺水推舟并不代表雪雁就从此被忽视!从一个细节,我们足可看出,在黛玉心里,真正能接触黛玉内心那块软肉的,还是雪雁这个孩时的玩伴!
《红楼梦》第64回,贾敬去世,宝玉从宁府回来探望黛玉:
将过了沁芳桥,只见雪雁领着两个老婆子,手中都拿着菱藕瓜果之类。宝玉忙问雪雁道:“你们姑娘从来不吃这些凉东西的,拿这些瓜果何用?……或者是姑爹姑妈的忌辰?但我记得每年到此日期,老太太都吩咐另外整理肴馔送去林妹妹私祭,此时已过。大约必是七月,因为瓜果之节,家家都上秋季的坟,林妹妹有感于心,所以在私室自己祭奠,取礼记'春秋荐其时食’之意,也未可定。
这是黛玉祭拜父母时的安排。要知道,黛玉在贾府,吃穿不愁,起居上有贾母的百般呵护,紫鹃的细心照看,大可无虞。唯一让黛玉一直放不下的,就是远在姑苏的父母坟茔。黛玉6岁失去母亲,13岁失去父亲,自己又“漂泊异乡”,每逢父母的忌日,必定会想好好地祭拜一番,这是我们中国人永远放不下的乡情!
所以,黛玉想要祭拜父母之时,安排的不是紫鹃而是雪雁。从这个细节里,我们足可看出,在黛玉内心深处,雪雁才是能和自己分享哀愁、懂得自己哀愁的亲人。而紫鹃,对于遥远的姑苏、对于黛玉的父母,完全是两眼一抹黑,如何能帮助黛玉完成如此庄重的祭奠之礼?
唯有雪雁可以!她知道黛玉幼时所有的一切,喜欢姑苏哪个地方的泥土,知道黛玉的父母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甚至某种程度上,雪雁也就是黛玉的亲姐妹,这是旁人、包括紫鹃所不能替代的记忆——因为姑苏,对黛玉已经是那么遥远,林如海和贾敏,也已经只“活”在黛玉和雪雁的心中。
所以,黛玉祭拜父母,准备的菱藕瓜果,以及一应物具器皿,都是安排雪雁一手完成。如果在黛玉心中,紫鹃真的是最贴心的人,为何帮黛玉完成最温情的却是雪雁呢?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