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正: 教好语文有两大法门, 但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有趣和美

教师心里不仅要有语文,还要有学生。

01

记者:和一些小语界的名师不同,我感觉您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更容易被一线教师学习和模仿。如果一线教师想学您,您更希望他们学您的哪一点?

于永正:如果想学我,就要多练基本功,比如,写一笔好字,会朗读,善于钻研教材,写一手好文章。语文教学说到底取决于教师的语文素养,一个语文素养高的教师怎么教都能教好。

教师写字漂亮,在黑板上示范,学生便很容易掌握汉字的写法。教师朗读能力强,比空谈哪里要停顿、哪里要重读等效果更佳。

小学语文造句很多,教师不可能只根据教材造一个句子。例如,用“袅袅”造句,书上的例句是“茉莉花的香味袅袅钻进我的心中”。这其实只采取了“弥漫”一个意思,如果仅限于此,就把书教死了,狭隘了。但如果教师将“袅袅”一词用于炊烟、歌声的描绘,就给学生打开了更广阔的视野。

作文教学也是如此。叶圣陶说过,教师要多写下水文,多写写、练练,这样再看学生的作文才能知道写作难点在哪里,进而指导学生怎么写。

我希望教师们不要学我的技巧、方法,要多练基本功。另外,教师心里不仅要有语文,还要有学生。许多教师的眼里只有语文,没有学生,目中无人。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情绪、课堂专注度、学习习惯。

教师是教育工作者,是组织者、引导者,应该从育人的角度教语文,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否则谈不上让学生有好的学习成绩。

02

记者:课堂上,您有时为学生唱几段京剧,表演惟妙惟肖。熟悉您的人都知道您酷爱京剧。您觉得京剧在您的教学生涯中有怎样的作用?您是否建议每位教师都能掌握或学习这门艺术?

于永正:一位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要有点艺术细胞,这样才能在语文课上,把枯燥的文字变成视听享受,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使学生展开无限的想象。

我的课堂上经常有朗读和表演,形象化的东西多一点,让学生感到上课是一种乐趣,把语文教活,而不是把本该活泼的课堂变得鸦雀无声。

其实,艺术对于成就一个人的作用非常大。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艺术对人的熏陶、对灵魂的净化、对想象力的激发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对来说,如果一个人不喜欢艺术,就会缺少一点儿灵气,可能会把有生命力的课堂扼杀了。而我们的教育往往忽视了这方面的东西,很多学校没有音乐课,是很令人遗憾的。

教师不一定非要喜欢京剧,当然喜欢京剧更好。老实说,京剧的唱念做打、独白等对我的语文教学有很大启发。

我看了《第56号教室的故事——雷夫老师中国讲演录》一书,发现雷夫老师经常让孩子们演戏剧。虽然表演的场景很简单,但孩子们的投入程度非常高,在表演中了解了戏剧人物,懂得很多人生哲理,给课堂带来无限生机。

03

记者:您常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您看来,您的教学生涯中最大的遗憾是什么?如果可以重来,您会怎样当教师?请您分享一下您的心得。

于永正:我最大的遗憾就是年轻时不会教,不懂得教育规律,跟着感觉走。过了40岁之后才明白一点门道,真正懂得教育是怎么回事,进入自由王国是50岁以后。这一点我非常佩服孔子所说的“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其实,教语文很简单,一是多读,二是多写。

在小学阶段,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多学国学,背诵古代经典名著。幼时背诵的东西记得非常牢,一生难忘。但是当我认识到这一点时,已经退休了。现在,许多学校重视国学诵读,这是好事。如果我在教学生涯中更注重这一点,我的学生就会更优秀。

我的学生武亚娟给我讲了几件事。她的爱人回家后跟她说了一些单位的事,说到气愤处吐出几句脏话,她的儿子对爸爸说“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吃饭前,她叫儿子吃饭,儿子不坐,说“长者立,幼勿坐”。她与儿子下棋,连输了5盘,恼得离席,儿子又说“不如人,当自砺”。

这个孩子之所以这么懂事,就是因为武老师在儿子3岁的时候就开始教他背诵《弟子规》等古代经典中的一些精华,益处也显而易见。

我还有一个遗憾是对学生写字重视不够,或者说没有按照习字规律去教。如果可以重来,我想按照描红、仿影、临帖的习字规律去教,无论是硬笔还是软笔,都要这样。

现在的小学生普遍写字不好,应该引起重视,等孩子上了中学再强调就已经晚了。我现在写字都用电脑,很多字不会写,是个不合格的语文教师。

04

记者:您的女儿走上教育岗位前,您写了《给新教师的20条贴心建议》。如今看来,这些建议依然让年轻教师受益匪浅。除了这些建议,您是否还有其他观点和教师们分享?

于永正:我写那些文章主要是给年轻教师管理学生提的建议。除了教育管理之外,我建议教师们多读书。

读书能真正改变一个人,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学生。要想让学生有所改变,就应该让他养成读书的习惯。我建议教师们多读名人传记,尤其是教育家的传记。

我喜欢教师一边教学一边实践,多反思,这样才能实现专业成长。一节课后、一个学期后,常反思自己教学的优与劣,会更快地成长。

其实,任何一堂课,一定有优点,也一定有值得改善的地方,而善于从实践中总结,慢慢积累,会更快地成为名师。很多教师教了一辈子书,也没有长进,主要原因是他一直在简单重复,原地转圈。

我还建议教师多与同事交流,在思维的碰撞中会有更多启发,好多事情想不通,但沟通之后就明白了。交流时,我建议最好找高手。弄斧就要到班门,跟有经验的教师、名师交流,会有更多、更意想不到的收获。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0)

相关推荐

  • 新课程需要怎样的教学设计

    杨先武 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以来,笔者听过不少语文公开课.示范课,也多次参加评课.每一次听课,总有这样一种感觉:无论课教得怎样,执教者在教学设计上都下了很大的功夫,有的甚至对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了精雕细刻. ...

  • 再次感悟新课改

    杨雪莲 我有幸领略了于永正老师的课堂教学,听取了专家报告等,感受着他们的激情,一个个睿智的学者,一位位和蔼的长者.他们给予我的不单是启迪,更多的是感动.课堂总是耐人寻味的,你越嚼它就越有味儿.事隔几日 ...

  • 于永正|学好语文,就一件事!

    作者:于永正 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其实就是那么简单:"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只要抓住"读写"这两条线不放,即按照语文学习的规律去做,学生就 ...

  • 球友通过研究马琳正手弧圈技术引发的感悟:正手拉弧圈动作存在两大技术类别

    拉球是乒乓球最主要的进攻手段之一,也是弧圈时代业余球友最喜闻乐见,也是最常用最愿意学习的一种进攻手段.但是这个弧圈技术对于每个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的球友来说每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尤其想提升到更高一层的层 ...

  • 掌握乒乓球搓球技术的两大法门:摩擦与发力,有效克制对手进攻

    本作品由乒乓网原创 如有原创文章.视频投稿意向 请加湿父微信号shifuwx 搓球是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也是最常用的技术之一.在练习反手搓球时,必须要掌握的还是摩擦和发力两大部分. 搓长球比较容易,因 ...

  • 于永正:教语文要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

    教了近四十年的小学语文,积淀了五句话: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简称"五重教学".下面就分别向大家说一说.   一.重情趣   教育发展到今天,我们认识到,还有比能力 ...

  • 【读书笔记】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

    语文姓"语".小学语文除了姓语,还姓"小". "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可见,语文就是语言,它是交际的工具,阅读教学不但要理解课文的内容,而且要 ...

  • 朱文君:师父教我读古文,怀念一代宗师于永正

    蜡炬成灰泪始干 春蚕到死丝方尽 清 明 怀念于永正老师 在公众号的"为你读小古文"栏目里,我们经常听到小古文课程的首创者朱文君老师为我们读小古文.朱老师的朗读仿佛自带"翻 ...

  • 于永正:这两个习惯使我受用终生

    "我看见水壶开了,高兴得像孩子似的叫起来:马歇尔也看见壶开了,却悄悄地坐下来,造了一部蒸汽机." 这是我从2003年5月26日的<报刊文摘>上摘抄下来的一句话.它出自英 ...

  • 于永正:教育有两个名字

    这篇颇有温情的文章出自于永正老师之手,他用自己的教学经历讲述了教育的两个名字--影响与激励.正如于老师所说,教育虽然很复杂,但只要"学高""身正",谁都会成功. ...

  • 姑娘们遇到章安仁和王永正这样的两个男人,你会选谁?

    本篇文章共3200字,阅读大约需要10分钟 今日话题:怎么挑男人   最近看<流金岁月>,对怎么挑男人有点看法,大家观点不一,有人说何不食肉糜:有人说太现实的观点过于油腻,纯粹的谈恋爱,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