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自我还求无我——《素书》悟读之【原序】

寻门而入,破门而出;

建立自我,追求无我。

【原序】(有删减)

《黄石公素书》六篇,按《前汉列传》黄石公圯桥所授子房《素书》,世人多以'三略’为是,盖传之者误也。

晋乱,有盗发子房冢,于玉枕中获此书,凡一千三百三十六言,上有秘戒:'不许传于不道、不神、不圣、不贤之人;若非其人,必受其殃;得人不传,亦受其殃。’呜呼!其慎重如此。

……

自汉以来,章句文词之学炽,而知道之士极少。如诸葛亮、王猛、房乔、裴度等辈,虽号为一时贤相,至于先王大道,曾未足以知仿彿。此《书》所以不传于不道、不神、不圣、不贤之人也。

离有离无之谓'道’,非有非无之谓'神’,有而无之之谓'圣’,无而有之之谓'贤’。非此四者,虽口诵此《书》,亦不能身行之矣。

【译文】

秦朝末年的隐士黄石公的《素书》共有六章。大多数人以为黄石公在圯桥传授给张良的《素书》就是《三略》,这实在是以讹传讹啊。

西晋时期,天下大乱。盗墓贼发掘了张良的坟墓,在头底下的玉枕中发现了这本《素书》,共计有一千三百三十六字,上面题有秘诫说:'不允许将此书传于“不道、不神、不圣、不贤之人”,否则必遭祸殃;但是如果遇到合适的传人而不传授,也将遭殃。’可见像《素书》这样一本关系到天下兴亡、个人命运的'天书’,是否要传世,是一件极其慎重的事情!

……

自从汉刘氏一统天下、九合诸侯后,诗赋文章蔚然成风,蓬勃发展,但是真正认识、掌握宇宙大道的哲人却寥寥无几。诸如三国时的诸葛亮、十六国时的王猛、初唐的房玄龄、唐宪宗时的裴度这些名臣,虽然被世人称作冠绝一时的贤相,但他们对于道为何物,连其依稀仿佛的皮毛也并没有领会多少,其原因就在于他们还算不上是通晓'天道’的神异之才,造福苍生的圣贤之士,所以没有那个福气得其真传。

  

'天道’的真谛可以这样理解:'道’的存在'离有离无’;'道’化为真气后,就成了一种'非有非无’的物质,可以将其叫做'神’;如果谁能永远持有这种'神’的状态又不显露出来,就是'圣人’;保持在这种无形无状的境界中又能随心所欲地将之生化为万事万物的人就是'贤人’。

【悟读】

有道无术,术尚可求;

有术无道,止于术。

有知未必一定有识。人的心智往往分为三个层面,因、道、术。做事之方式方法谓之术,做事之理念思想谓之道,潜意识的信念谓之因。

道是悟出来的,不是学出来的。一般而言,宇宙真相用语言讲不明白,只能靠自己实证。昔弟子问佛祖:您既神通又慈悲,为何还有人受苦?佛祖言,我虽有宇宙最大的神通力,但依然有四件事情是做不到的:第一,因果不可改;第二,智慧不可赐;第三,真法不可说;第四,无缘不能度。故悟道贵在实事求是,亦可称为“见路不走”。

毋庸置疑,东方文化重道,西方文化重术道为术之灵,术为道之体;以道统术,以术得道。道是理念、规律和原则,“明道”是探寻规律,明晰规律,洞察规律;术是能力、方法与策略,“优术”即提升方法,探索策略,积累经验。

道为眼光,是格局,是战略;术为手脚,是实践,是战术。

自传世以来,许多人对《素书》做过注解,其中最著名的版本有二,一为宋代张商英所注,一为清代王氏所注。

张商英的原序内容颇多,也颇精彩。其中,最重要的句子是,“离有离无之谓'道’,非有非无之谓'神’,有而无之之谓'圣’,无而有之之谓'贤’。”强调了道的真谛以及道神之与圣人贤人的关系,突出的是做人的格局和境界问题,追寻的是生命的规律。道气长存,规律永恒

人生往往会分别在三个楼层上展开,第一层楼上住着寻觅自我之人,第二层楼上住着建立自我之人,第三层楼上住着放下自我之人。李嘉诚先生强调“建立自我、追求无我”。建立自我,即努力成就自我;追求无我,则是去掉各种不切实际的欲念,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回归生命之本真

人生一定是有层次和境界差异的。宋代吉州青原山有个叫青原惟信的禅师,曾如此的阐述其参禅之心路历程: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等到后来,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和以前一样,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