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超 28 万人死于自杀!警惕这 7 个迹象
自杀,是很痛的事。
而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群人,他们本就痛到深处、绝望之至,可几经努力,已经折腾得体无完肤的他们,仍无法从黑暗中求得一丝光明,最终,生无可恋、决绝地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来源:giphy)
他们,是让人心疼的抑郁症患者。
有时候,放下医生的理性,我更愿意相信,自杀是他们试图快速逃离不堪忍受的境遇,而不是简单麻木地随意放弃生命之重[1]。
自杀是一类令人痛惜的社会现象,也是最为沉重复杂的公共卫生问题[2]。
2008年,自杀占全球总死亡率的1.4%[3];在我国,自杀是第五大死因,每年因自杀死亡人数超过287000人,占所有死亡人数的3.6%[4]。
由于受到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自杀相关的调查研究尤为敏感,公开数据并不是很多。
但大多数已有的研究表明,精神疾病与自杀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是自杀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在自杀者中精神疾病患者达90%以上[5]。
在我国,因精神疾病原因自杀者占全部自杀者的20%~30%,各类精神疾病的自杀率为51/10万,比一般人高出6至12倍[6]。
21世纪初,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非自然原因死亡率最高的精神疾病是抑郁症(30%),而高患病率的抑郁症又使得其自杀问题首当其冲[7]。
(来源:giphy)
就在刚刚过去的9月,我国的科学家们在精神疾病研究的顶级杂志《柳叶刀·精神病学》上,再次对国内抑郁问题进行探讨,报道了我国女性抑郁症与男性抑郁症的年患病率分别为4.2%和3.0%,这意味着每年至少有5000万国人饱受抑郁的病痛折磨[8]。
另外,我们从澳门著名精神病学研究者2018年的一项元分析中发现,我国抑郁自杀率研究仅有河南省和台湾省的个别小样本报道[9,10],且报道的数据不足以作为普遍参考。
同时,与自杀紧密相关的自杀意念、自杀企图、自杀未遂的数据统计,提示我们,抑郁症患者的终生自杀患病率可能约为20%[11],这足以表明,自杀行为在我国抑郁患者中是常见的高危症状,也非常有必要对抑郁患者的自杀行为进行识别和有效干预。
自杀,是抑郁症发展过程中最严重的后果。
有学者深入研究发现,其实大约2/3抑郁自杀成功者并不是非自杀不可,只是由于自杀前期和自杀执行阶段没有得到救援[12]。
因此,识别抑郁症患者的“自杀迹象”,可能帮助我们减少悲剧的发生。
(来源:giphy)
在长期临床工作以及和抑郁恢复的患者交流过程中,我们总结了以下普遍,但容易被忽视的提示自杀的“信号”,希望能被大家重视。
很直接,就是一个人开始讨论关于自杀的话题
比如总是有一句没一句的提死亡这个话题或词汇,谈论对自杀的看法,询问有想过要自杀吗,会怎样自杀,哪一种自杀方式会最快最不痛苦等。
当一个人问这些问题的时候,他们有很大可能在想要不要做这个事情。
询问是因为想知道身边人的意见,虽然他们不会承认要做这件事,但我们要注意这有可能是另一种形式的求救信号。
好像要和大家道别的样子,把自己所爱的东西送人
普通人不会突然间毫无征兆地把贵重的东西送给别人,尤其是他们表达过曾经很喜欢的东西。
或许他们在想,这些东西他们是带不走的,送给别人的话,或许还能帮助到家人或者朋友。
出现奇怪的行为改变
很温顺的人突然间变得很暴躁,时常发脾气,这可能是因为思考自杀的决定让他们非常苦恼和纠结。
之前非常忧郁或伤心的人,突然变得很开心和安静,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已经下定决心而突然变得心安。
亦有抑郁患者强作笑颜述说自己的情况明显好转,转移医护人员的注意力而进行自杀。
我们常认为自杀行为一般会在患者精神状态最低谷的时候发生,这其实是错误的。抑郁症患者的自杀往往是在走出低谷,正在向好,而家人朋友正觉得他好像一天比一天好起来、满心期待的时候突然发生[13]。
此外,在情绪低落的时候,购买类似于绳子、炭火、利器或者特殊药品的行为,我们也要格外注意和小心。
写遗嘱或告知重要事情的密码等
通常一个人写遗嘱是有几个原因的,比如年纪大了、罹患癌症或者身边的亲人要离世了等。
但是如果没有这些原因,突然间要写遗嘱或告知银行卡、股票账户等密码,可能是在暗示着他们要把重要的事情交代好,准备离开才写的。
睡眠习惯的改变
(来源:giphy)
当一个人有抑郁症时,睡眠大都不会很好。他们会时常担心这个担心那个,很难入睡。晚上休息不好,第二天早上又会比较难起床。反复如此,整个人无精打采,毫无生机,甚至让人觉得行尸走肉、无所事事地耗费时间。
特别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抑郁症状往往有晨重暮轻的特点,因此凌晨不睡的时间,往往是抑郁症患者自杀的高峰时期。
兴趣丧失,酗酒吃药
抑郁症患者大多数会变得没有任何兴趣或动力去做之前喜欢做的事情。同时,当他们没有地方发泄他们的不开心时,有可能会用酒和药物来麻痹自己。而有一些人也有可能觉得喝了酒之后才有勇气去自杀。
自伤自残
这个迹象是最直接也是最容易发现的迹象,患者已经开始出现征兆,比如可能吞药,或者割伤自己的皮肤等。
有一些患者做这些是在尝试是不是要真的自杀,还有一部分患者并不是真的要自杀,他们想用身体上的痛来麻醉掩盖自己内心的痛。
(来源:giphy)
以上这些迹象可能会帮助我们作为参考,发现身边有自杀可能的人。
当然,有这些迹象的人不一定是要自杀,要自杀的人也有可能悄无声息地没有任何迹象。
无论怎样,最重要的是,当有人跟你讲述他们有这些想法,或者表达自己很抑郁的时候,不要泼他们冷水,说“没什么事、胡思乱想、小题大做”之类的。
因为这些话,可能分分钟就成为让他们下定决心自杀的原因。
懂得倾听,发现异常,及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并治疗,可能是我们预防抑郁自杀中最实在的办法。
特约作者:胡强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博士生、副主任医师
审稿专家:王春雪
北京天坛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医师
参考文献
[1].禧悦思享家. 研究生留遗书自杀:一个“活得很好”的人,为何决定去死?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0957405838277476&wfr=spider&for=pc985
[2].Gustavo Turecki, David A Brent. Suicide and suicidal behaviour. Lancet. 2016, 387(10024):1227-1239.
[3]. P. Värnik. Suicide in the world. Int J. Environ. Res. Publ. Health. 2012, 9: 760-771.
[4].M.R. Phillips, X. Li, Y. Zhang. Suicide rates in China, 1995–99. Lancet. 2002, 359: 835-840.
[5].Silke Bachmann. Epidemiology of Suicide and the Psychiatric Perspective.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18 .15(7): 1425.
[6]. Röcker S, Bachmann S. Ther Umsch. 2015, 72(10): 611-617.
[7]. Bertolote J.M., Fleischmann A.,Wasserman D. Psychiatric diagnoses and suicide: Revisiting the evidence. Crisis. 2004, 25:147–155.
8.Lu J, Xu X, Huang Y, et al. Prevalence of depressive disorders and treatment in China: a cross-sectional epidemiological study. Lancet Psychiatry. 2021.
[9].X.M. Zhou, S.H. Jia. Suicidal communication signifies suicidal intent in Chinese completed suicides.Psychiatry Psychiatr. Epidemiol. 2012, 47:1845-1854.
[10].Y.-C. Kao, Y.-P. Liu, M.-K. Chou. Subjective quality of life and suicidal behavior among Taiwanese schizophrenia patients. Psychiatry Psychiatr. Epidemiol. 2012, 47: 523-532
[11]. MinDong, Shi-BinWang,Yu-TaoXiang.Prevalence of suicidal behaviors in patients with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in China: A comprehensive meta-analysis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2018. 225:32-39.
[12].杨荣山. 自杀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河北医药. 2005.27(8): 633-634.
[13].Chung DT, Ryan CJ, Large MM. Suicide Rates After Discharge From Psychiatric Faciliti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AMA Psychiatry. 2017. 74(7): 694-702.
编辑:薇落、郭倩
排版:韩宁宁 | 校对:胡磊
运营:李永敏 | 统筹:吴维
(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特别爱健康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