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 | 陈景润——勇攀科学的高峰
陈景润
勇攀科学的高峰
陈景润在逆境中潜心学习,忘我钻研,在解析数论研究领域取得多项重大成果。1973年在《中国科学》发表了“1+2”详细证明,引起世界巨大轰动,被公认是对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大贡献,是筛法理论的光辉顶点,国际数学界称之为“陈氏定理”,至今仍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中保持世界领先水平。
下面就和小数一起走进这位伟人,了解一下他在数学等领域做出的卓越贡献吧!
幼年事迹
一天,沈元教授在数学课上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一七四二年,德国数学教师哥德巴赫发现,“每一个大的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素数的和”。比如,6=3+3,8=5+3等等,他对许多偶数进行了检验,都是对的,但这需要给于证明。因为尚未经过证明,只能称之为猜想。他自己却不能够证明他它,就写信请教赫赫有名的大数学家欧拉,请他来帮忙证明。一直到死,欧拉也不能证明他。从此这成了一道世界难题,二百多年来都未有人能成功证明。老师又说: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歌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
沈老师接着鼓励说:“我们不能停步,希望你们将来能创造出更大的奇迹,比如有个‘哥德巴赫猜想’,是数论中至今未解的难题,人们把它比做皇冠上的明珠,你们要把它摘下来!”课后,沈老师问陈景润有什么想法,陈景润说:“我能行吗?”沈老师说:“你既然能自己解出‘韩信点兵’,将来就能摘取那颗明珠: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啊!”
陈景润的心被这个故事深深地吸引,当别的同学轰笑吵闹时,他没有笑,默默地立下志向,一定要摘取这颗皇冠上的明珠。因此他和哥德巴赫猜想结下了不解之缘。走上了一条艰苦探寻之路。
主要贡献
陈景润主要从事解析数论方面的研究,并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方面取得国际领先的成果。20世纪50年代对高斯圆内格点、球内格点、塔里问题与华林问题作了重要改进。60年代以来对筛法及其有关重要问题作了深入研究,1966年5月证明了命题“1+2”,将200多年来人们未能解决的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大大推进了一步,这一结果被国际上誉为“陈氏定理”,其后他又对此作了改进。
1957年,陈景润被调到中国科学院研究所工作,做为新的起点,他更加刻苦钻研。经过10多年的推算,在1966年5月,发表了他的论文《表大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二个素数的乘积之和》。论文的发表,受到世界数学界和著名数学家的高度重视和称赞。英国数学家哈伯斯坦和德国数学家黎希特把陈景润的论文写进数学书中,称为“陈氏定理”。
结语
陈景润做的每一项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马拉雅山山巅上行走,危险,但是一旦成功,必定影响世人。
他的事迹曾经家喻户晓,特别是他在非常艰苦的环境下,持之以恒、潜心钻研、勇于攻关的精神,激励千千万万中国青年走上了攀登科学高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