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青少年的36堂哲学启蒙课》

卡梅里亚的哲学世界:写给青少年的36堂哲学启蒙课,

更贴近生活的《苏菲的世界》 培养健全人格,从读哲学开始。

从本书开始建立探索哲学的兴趣,逐渐获得开阔的眼界、思辨的能力, 不断对世界发问,成长为丰富明澈的人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1.一本写给青少年的哲学启蒙书

本书以小说的形式,用浅显易懂的文字、生动活泼的语言,将哲学中晦涩的内容以问题的形式提出,在一步步解答问题的同时将哲学的核心问题展现在读者面前,是一本适合青少年阅读的哲学入门书。

       2.培养健全人格,构建认知世界的思维体系,从读哲学开始

青少年多读一些哲学书会逐渐拥有开阔的眼界、思辨的能力,在不断对世界发问的过程中,构建自己认知世界的思维体系,成长为丰富明澈的人。

       3.别具一格的形式,更能让青少年对哲学产生兴趣

本书以小说的形式将高中生卡梅里亚与其哲学老师贝尔之间探讨的36个哲学问题娓娓道来,这种清新可喜、别具一格的形式,比一些枯燥乏味的哲学书更具有吸引力,也更能让青少年对哲学产生兴趣和好奇。

     4本书既有助于初识哲学的人打开智慧的大门,又有助于已经接触过哲学的人精进学识

什么才是*好的生活?努力究竟值不值得?追求成功的代价有多大?比金钱、权力更能激励我们的是什么?从思考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始,打开哲学世界的大门。

    5.在哲学与经济学、心理学、神经科学跨时空的思想交锋中开启一场哲学探险之旅

作者胡安·安东尼奥·里维拉将我们带入一个全新的哲学世界,并在其中与经济学家、心理学家、神经科学家展开跨越时空的思想交锋,在轻松有趣又不失深度的前提下传达出他对哲学问题的关切与反思。

内容简介

本书将哲学与日常生活建立联系,以小说的形式将卡梅里亚与其哲学老师之间探讨的36个哲学问题娓娓道来,不少科学概念铺陈其中,既是哲学与科学的对话,更是流行文化和现实生活的对话,是不可多得的青少年智慧启蒙读物。

书中的卡梅里亚是一名女中学生,在与哲学老师的交流过程中,渐渐了解了一系列让自己着迷又震惊的问题,如幸福和偶然性在幸福中所扮演的角色;意志的缺乏和只有靠意志驱动才能达成的目标;在集体生活和个人生活中被高估的理性;动机的根源;自由意志以及其他形而上学的烧脑难题……

本书用浅显易懂的文字,生动活泼的语言,将哲学中刻板晦涩的内容以问题的形式提出,通过上课的方式逐渐推进,在一步步解答问题的同时将哲学的核心问题展现在读者面前。作为一本适合青少年阅读的哲学入门书,这种清新可喜、别具一格的形式,比一些枯燥乏味的哲学书更具有吸引力,也更能让青少年对哲学产生兴趣和好奇。

作者简介

胡安·安东尼奥·里维拉,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哲学系毕业,为多家杂志撰稿,还在《加纳利群岛公报》《国家报》上发表过评论性文章。他所研究的哲学具有实用性和教学性,他对哲学的思考总是与当代重要的科学紧密相连。

迄今已出版四本书,收获了不少奖项:《拉福图纳政府》、《苏格拉底对伍迪·艾伦说》(获2003年西班牙文学奖)、《更少的乌托邦,更多的自由》(获2006年自由企业奖)及《伍迪·艾伦给柏拉图的公开信》。

目  录

女老师的自我介绍      001

 1 封信    哲学是什么?它是怎样来的?      011

 2 封信   “峰终效应”以及生命终程是如何影响我们对人生整体评价的      023

 3 封信    有关混沌论的文学导论      030

 4 封信    理性下的偶然何时让命运作出抉择      034

 5 封信    习得性无助 :当事情不受控制时会发生什么      040

 6 封信    宗教和迷信的鸽子 :我们喜欢将偶然性解释为原因      047

 7 封信    三种运气 :自然运气、社会运气和意外运气      054

 8 封信    和贝尔的约定      061

 9 封信    自由意志 :我是否在有意识地控制我的行为      069

10封信    内在报酬和外在报酬 :是什么比金钱、名望和权力更能激励我们      075

11封信    上瘾及享乐的代价      080

12封信    沉迷于自我实现及痛苦的益处      087

13封信    要学到东西就得付出      092

14封信    最好的生活方式是追求卓越吗      095

15封信    在自怨自艾和出卖灵魂之间,是什么在推动创造力?又是什么让人迷失自我?      102

16封信    卓越的代价究竟有多大      109

17封信    关于幸福的五个问题      114

18封信    副产品 :对理性主义思维的挑战      120

19封信    日常的智慧无须反复思考      125

20封信    如何在不自知的情况下变聪明      131

21封信    进化智慧能比理性智慧取得更大的成就      137

22封信    元偏好与连续自我 :如何独善其身      144

23封信    难以捉摸的道德      150

24封信    从三方面看待意志力薄弱的问题      156

25封信    增强意志力的方法及其危害      163

26封信    我开始讲我的故事了      168

27封信    总结      175

28封信    智慧的发现:当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时候      181

29封信    敌意蔓延      187

30封信   “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没好运的聪明不是聪明,没聪明的好运是盲目的      195

31封信    道德发现:真实自我的神话      199

32封信    篮球场上的事故:关于自由意志的新思考      206

33封信    餐厅谈话      213

34封信    理性主义演绎法的早期胜利及其可怕的后果      235

35封信    两种思维方式:直觉与理性      240

36封信    损失:谁来监控那些监控我们的人      248

老师的告别      256

感谢辞      261

显示部分信息

媒体评论

胡安·安东尼奥·里维拉也许是西班牙舞台上*真诚的思想家,他的任何一本书都有一个基本的动机,就是要超越显而易见的事实,从隐秘的方面提取可预见的东西。《卡梅里亚的哲学世界》用细腻的语言对理性的“谎言”进行了富有洞察力的分析,同时也对不同学科给哲学的建议进行了细心解读,是一部有趣的和有意义的思想作品。

——亚马逊网站评论

这是另一本《苏菲的世界》,它内容翔实有趣,风格精巧清新。作者将我们带入一个全新的哲学世界,他在其中与神经科学、社会心理学、伦理学和经济理论进行对话。很少有书籍会让人在阅读后产生一种只需付出很少的努力就能学到很多东西的感觉。

——亚马逊网站评论

这本书以书信小说的形式呈现,在不失深度的情况下,将作者对哲学问题的关切与反思传达出来,是我读过的书中少有的有趣且有用的书。

——亚马逊网站评论

显示部分信息

免费在线读

第 1 封信

哲学是什么?它是怎样来的?

星期一,第 1 周

我有点儿紧张,没什么好遮掩的。今天是开学第一天,而我已经休学整整一年了。居然在这儿看到了她,运气太差了!这个学区里那么多学校,为什么偏偏在这里碰到她!不过现在还不是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打算像《飘》(Gone with the Wind)里郝思嘉说的那样,“明天再想吧”。

第一节是哲学课。哲学是什么?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这门课。 “philosophy”这个词听起来有点儿像希腊语,对吧?我打算一会儿上维基百科搜搜它的意思。如果能鼓足勇气,也可以问问哲学老师。

说曹操,曹操到。来的居然是个女老师,天气这么热,她还穿得很正式!班里同学这会儿肯定已经开始对她的年龄和性取向感兴趣了,我真的不想像他们一样幼稚老师用犀利的目光在教室里扫视了一圈,张开嘴说 :“早上好,我是贝尔特丽思·梅合阿·索贝开丝,你们这学期的哲学老师。现在我点一下名,如果有同学希望我用小名或是昵称称呼他,最好在我念到名字时说明一下。不然,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我扑哧笑了,还好,她有幽默感。老师开始点名,点到我时,我告诉她我希望她叫我卡梅里亚或者卡梅,卡梅就行。她用圆珠笔在名单上记了一下,接着点名,直到点完名。

“每次上课我都会点名,记下缺勤的人,这关系到你们的期末成绩。”她说,“下面强调三点 :分别和课程内容、评分标准、课堂纪律有关。一眼望过去,你们都是守规矩的好孩子,有些人长这么大,可能连盘子都没摔坏过。但我很清楚,我对你们知之甚少,你们中有些人可能是‘惯犯’,这些人可能不只摔过盘子,还摔坏过整套餐具。所以,为了防患于未然,先提醒一下大家。好,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本学年的学习内容……”

“老师……”有个女生举手。

“请讲。”

“老师,我有一个问题,哲学是什么?”

我想,这下好了,被人抢在前面了。

“这个问题以后会讲到的。没关系,我今天先回答一下吧。能告诉我你的名字吗?”

“赛丽。”

“在回答你之前,赛丽,能先问你一个问题吗?你认为哲学是什么?”

“我不知道,老师。我想弄清楚,所以才问您呀。”她停顿了一下,做出罗丹“思考者”的表情,“我觉得哲学好像就是谈论存在、幸福这类话题的,都是些严肃的话题,有的挺没意思的。”

“不错。”老师表示赞成,“存在和幸福就像两艘大船,标志着哲学的两条主流 :一条是理论哲学,也叫思辨哲学,主要讨论存在、形而上及有关认识论的问题 ;另一条是实践哲学,包含伦理学、政治哲学等。如果顺利通过本学期的考试,下学期我们会学习理论哲学。很多人都认为理论哲学更加乏味(或者借用赛丽的话说,更‘没意思’),这种感觉不是空穴来风。哲学史上,有许多作者都曾写过深奥、晦涩、矫揉造作的句子,让他们的读者受尽折磨。黑格尔(Hegel)、胡塞尔(Edmund Husserl)、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等人,还有他们蹩脚的模仿者们……都为哲学扣上了费神、难懂的帽子。有些人错误地以为,哲学家的作品越是费解,就越应受到重视,这种想法真的很让人难以理解。你们中如果有人沾染了这种想法,将来在学习哲学时是不会好受的。20 世纪杰出的哲学家奥特加·加塞特(José Ortega y Gasset)曾说过 :‘哲学家最大的礼貌在于简洁明了。’我希望大家能记住这句话。

“我希望成为一名懂礼貌的哲学老师,因此我反对用晦涩难懂的词进行教学,这些词好像在对学生们说 :‘你们还不够格儿。’这学期我们运气比较好,还学不到理论哲学,感谢老天爷!我们只要集中精神学习实践哲学就行(实践哲学包括伦理学和政治哲学)。

在课上我会解释相关的内容,举出例子,并提供相关材料。不知道我有没有回答你的问题,赛丽?”

“您讲了好长一段,”她回答,“可我还是不太懂。”(同学们轰的一声笑了,贝尔老师也笑了。之后我还会提到赛丽这位同学的,她有点儿死脑筋。)

“好吧。”老师让步了,继续说,“那我再试着讲清楚些。从苏格拉底(Socrates)开始,哲学一直是一种概念的分析 :哲学家会研究他们感兴趣的词,他们把这些词掰碎咀嚼,再在语义网上查找这些词同其他词的关联。举个例子,‘正义’‘义务’‘利他’‘理性’,这些词都是哲学家研究的对象。从柏拉图(Plato)的《理想国》(The Republic)到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的《正义论》(Theory of Jutice),从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20世纪的分析哲学,哲学家一直试图用概念分析法探究‘正义’的含义。

“直到现代,确切地说,直到近些年,哲学家才开始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哲学问题。在这之前,他们只需要舒服地坐在椅子上,把对于‘正义’的思考写下来就可以了。而现在,哲学家从椅子上站起来了。他们开始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大家可能要问了,什么实验?来,哪个同学问我这个问题?”

“什么实验?”赛丽接话说,她看起来像一只温顺的羊,懒洋洋的。

“好问题,赛丽。哲学家的目的是了解人们对正义和非正义的看法,也就是说,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他们会提出一个道德上的两难困境,打个比方,约翰·福尔斯(John Fowles)在《巫术师》(The Magus)中提到过一个道德困境。这本书杂乱冗长得像裹脚布,有些篇章却精彩得出人意料。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