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育儿:父母的泰然自若,才是孩子需要的精神依靠┃赵珀

作者┃赵珀  朗读┃小桥流水
编辑┃丄学号  主持┃梁山伯
在德国定居的老友回国探亲,夫妻俩组建丁克家庭,真的是落得一身轻松!尽管没有孩子,却能够将育儿问题谈得头头是道。这也许是,旁观者清吧!
她发现中国的父母有个“怪癖”:心里想着不能溺爱,嘴上却喜欢奉承。“在你家吃饭,你闺女吃完饭将碗送到了洗碗池,你就笑盈盈地夸她做得好。这不是三岁小孩就应该做到的吗?”她苦笑着与我面面相觑。
“姨妈家的孙女放学回家后,进屋换好了衣服与我说话。姨妈眼睛发光地对她孙女说,你真棒!”“难道这不是孩子的本分吗?”老友又付之一叹。
我们80后的一代,在“谦虚、低调”的环境下成长,确实不愿意延续这种教育模式。我们清楚“被肯定”的重要性,我们渴望自己的孩子乐观、勇敢,甚至自信心爆棚,我们不希望他们自负,但似乎更不愿意他们自卑。
但正如老友所发现,“做得好”、“你真棒”的赞美似乎帮助不了一个孩子建立完善的自信性格。片面的表扬还可能会扰乱孩子的认知,削弱他自我评价的能力。简单地说,孩子可能更加“迷茫”,更加缺乏判断力,更加听不进去忠告。
00后、10后的孩子是在“赞扬、高调”的环境下长大的,是“快餐化教育”盛行的影射。家长们什么都追求“速度”:作业写快点,走路走快点,上课反应快点,吃饭吃快点,睡觉快点睡……家长们也喜爱追求“效果”:上课的效果如何,课后的反馈如何,课外班有没有效果,保健品发没发挥效果……如果孩子的成长能够速成,我们也不用那么辛苦了!我们父母都希望在说了无数个“棒”字后,成就一个自信满满的子女。但我认为,这是天方夜谭。
试想,如果孩子想当一名威武的军人,那他首先要有强健的身体。对小孩子来说,就是要不挑食,多锻炼。其次要有坚韧的性格,对小孩子来说,就是要勇敢、坚强,不怕摔倒。再次要有豁达的胸怀,这对小孩子来说,就是要开朗、豪放、不能斤斤计较。只有具备这些特质,才能穿着戎装,英姿飒爽的模样让人羡慕。但是我们家长,为时过早地献出了自己的夸赞。让小孩子们觉得只要能穿上军装,就是一名合格的军人,而习惯、品性就疏于去培养了。
如果孩子想当一名儒雅的老师,那他首先要海量阅读,其次要写手好字,还要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只有这样,他才能博古通今,才能够桃李满天下。但是我们为人父母,不能让小孩子觉得只要能站在讲台上,就是一个称职的老师了,而读书、写字就可以不去做了。
如果孩子想当一名美丽的空姐,那她一定要有挺拔的身姿,对小女孩来说,是不是就得均衡饮食,注重形体?学习舞蹈也是塑造完美形体很好的辅助。空姐还要具有迷人的微笑,敏锐的洞察力。这对于小女孩来说,就要让孩子富有爱心,善于观察。至于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和流利的英语,是成为空姐的硬性条件。我们的小女孩们是不是应该注重语言能力的锻炼?具备以上条件,才能跨越地界国界,飞向世界各地,向游客提供周到的服务,向外界展示我们中国女孩的风采。如果是,我们家长们就不能够再重复简单粗暴地“奉献”自己的赞美了,小女孩儿们觉得只要长得漂亮,长了高个子就能做一名合格的空姐了,而学英语、背古诗,坚持学舞蹈,她们自然懒得去管了。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曾做过一项研究显示:不合适的表扬方式,对孩子有害无益。通过测试得出结论:诸如“你真棒”“做得好”此类夸奖语,会对孩子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孩子们或沮丧,或逃避现实,或不肯接纳错误。
《奇葩说》中主持人说过:“赞美可以脱口而出,伤害要三思而后行。”当然父母不会伤害孩子,只是夸奖自己的孩子很容易,但衷心地赞美其实并不太容易。笼统、敷衍的语言,孩子是可以感受得到的。
与其不走心的表扬,不如走心的鼓励。
女儿小学上了本市最好的学校,语文家庭作业三年没有得过“优”,是班里名副其实的“良”字专业户,孩子一度沮丧极了。我经常对她说:“不要着急,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下学期肯定就能得到优了。”四年级开始,她已经次次得“优”了,六年级她的作业可以作为范本作业在群里展示。虽然,仍有很多同学可以替代老师板书作业了,但我仍然告诉她:“不要着急,上了初中,不是还有展示的机会嘛。”现在她会时常提起这件事,会乐此不疲地向朋友说叨。她说,老妈的“临危不惧”,让她释然,让她学着按自己的节奏一点点进步。与其表扬她作业写得有进步,真不如在她遇到困难时,我们的泰然处之。
无力的表扬不应该再有了,随口的夸赞也应该停止了。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别再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六神无主、忐忑不安,其实父母的安之若素,泰然处之,才是孩子最需要的内心安谧。
作者:赵珀 80后妈妈一枚,7年前辞去公务员,现半职妈妈,半职作文老师,也会兼职公众号撰稿人。立志做一个对国家忠诚,对父母孝敬,对孩子负责,对爱人珍重,对工作认真,对朋友仁义的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