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人生道路上的君主
01
世界上有个知名度很高的蝴蝶,名叫帝王蝴蝶。非常漂亮,被称为世界上最好看的蝴蝶。 称它为帝王蝴蝶,它是唯一的一种迁徙性的蝴蝶,有自己的生活习性。
“迁徙”就是不会生活在固定的环境里,不利自身生长、生存、生活,就选择远栖,让生命生长空间更宽,更高。
对于人来说,生活习性也受环境所影响,带来的思想行为就是当下的境遇。无法用心去觉察自己的意识、想法、行为之时,对当下生存环境就有了习以为常的观念,很正常。
人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一是想尽办法改变生存环境,二是想尽办法改变生存条件。环境是人的自主选择,条件是人的自我要求。
选择与要求的前提,要看看自身的“有”与“无”。本就一无所有,就一条命,那么这条命就是改变命运的利器。
如何开发利用好命器,是一个很高的学问与技术。学问,是一边学一边问,可以自学自问,是探索生命方向的工具。技术,是支撑生命生长空间的火力,称为态度。
02
人的生命,本就是一座宝藏。
如果,人想要价值上亿元的宝藏,就要让生命创造出上亿元的价值。宝藏是人想要的人生,价值是人的道德产物。
道德产物,由精神世界的思想与生存世界的行为组成。好比,想要去周游世界,走海路还是走陆路?走海路要做轮船,走陆路要做汽车。无论选择哪条路,要有船与车,才能开始。有条件的人,怎么选择都合适。
一无所有的人,就要自己造船造车,才能开始。
造船与造车,首先要设计出船车的图纸,要考虑远行,船车的材料选择很重要,这是思想。图纸与材料好了以后,就要动工制作。行为开始,就会发现设计与材料有很大冲突,有的人选择直接放弃;有的人选择改动图纸;有的人选择更换材料;还有的人,图纸与材料都要改动与更换。
直接放弃的人,想要的人生不会存在了。改动图纸的人,需要花费时间成本,让设计与材料相吻合。更换材料的人,也需要花费时间成本,让设计与材料相吻合。唯独,改动图纸与材料的人,需要花费更多的时空成本,才能上路。
改动图纸与更换材料,是既没有思想认知,又没有行为条件的人,叫做一无所有。偌大的世界,左看右看,前看后看,80%的人需要靠时空成本,才能让生命远行。
03
人有“想要”的心,更要有“修行”的心。
人心是个转轴,360度的旋转,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却看不到内心的世界。因为,内心世界要靠自己创造出来的,先从想法开始,然后落实到行为上。
外面世界是内心世界的显化。
如果,人生来就知道自己一生要做什么,也就没有那么多的苦恼,偏偏造物主不是这么设计的,而是,让人自己设计自己的人生。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人活得很简单。只要有吃有穿有房住,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就是莫大幸福了。
当物质满足了生存需求,是否能满足精神需求?
人活着,有事做,心就安。
小时候,门前有条小河,每到下雨季节,河里的水就会漫出,把人行道给淹没了。每到此时,父亲就会拿铁锹把人行道挖出一条沟来,让河水通过小沟流过人行道的平面,让人行走更方便些。
每年看到此景,我就会问父亲,为何?都是你来挖,很多人都走,他们从不动手。父亲说,我看见了,就要去做这件事,不做心会不安。
那时,不明父亲所说。
长大了,慢慢就懂得,人做事,本质是让自己心安。
04
做什么事,才会心安?
为人着想的善意会心安,有利于自己与他人的事会心安,心里老惦记的事,去做了,心会安。善不善,利不利自己与他人,有无数人的想法与见解。最重要,自身心里的感受才是主要的。
忽视自己内心感受与漠视他人内心感受同样痛苦。后者痛苦来源于,漠视他人内心感受的当下,就种下一颗种子,待到种子结果之时,就是痛苦的时候。
人的身体百分之七十是水,如果我们不断使用正向的想法、语言、行动,我们身体的水结晶就自然变得美好,那么泡在里面的我们,自然而然就变的美好了。
世上道理千千万,很多人都懂,唯有明白人,才会落实到生活中。我总会说,人的内心世界,是两极分化的。犹如天地般,各执一方。
天地之间,有了空间,自然万物与人类,才能有生命。而人的内心是否有空间,让生命得到绽放,需要打个问号?
自然万物的神奇,在于各自生命特征不同。在植物界,很容易看到不同植物生命的独特性,有的绿叶长青,有的开花结果,有的开花不结果,有的不开花结果,还有的无叶开花。
人的想法定位在单纯生存上,会像动物一样,“弱肉强食”,为了生存而活着。如果换下思维模式,想法定位在生命上,会像植物一样,“各色花开”,为了生命而活着。
人的思维模式转变,不在大脑,而在人心。
就如上面所说,人生成就是内心设计出来的图版。这个图版可大可小,可多可少,在于自己的规划,设计出行走路线。
一滴水,想要去到哪里,是大海,长江黄河,还是湖泊……,这是方向。用什么姿势走到大海、长江黄河、湖泊,这是方式。用什么态度走到大海、长江黄河、湖泊,这是方法。
方向、方式、方法,这是一滴水在设计路线时,先由想法,在行走的过程变换行为的规划。
05
人生最大的成就,就是解决生命中的问题。
能解决自己的问题,说明才智够用,能解决自己生命之外人的问题,还要有一颗慈悲之心。
这个“慈悲”之心,就是人人心中最大的问题。
人无慈不爱,人无悲不行。爱在心上,才会拥有爱的能力;行在身上,才会拥有爱的力量。
生活中,想要吃到新鲜的食物,有两种方式,一是自己下地劳作播种收获,二是拿钱去买别人的辛勤劳动成果。
第一种方式,是自爱。关注自身衣食住行,亲自动手,一定会特别用心对待,任何人都一样,这是慈。
第二种方式,是被爱的自爱,用金钱买取别人的劳动成果,这个劳动成果里包含时空成本,与金钱有互等价值。
价值不等于价钱,价钱是衡量物品的计价器,表现在行为劳动力。而价值还包含了爱心,这是悲。
06
人无悲悯之心,人生还未开始。
人的价值观锁定在单一模式上,住上豪宅,开上豪车,花不完的钱,就是财富人生,必然导致身心之苦。身苦,是自己付出的劳动毫无价值;心苦,是用心对待的人事物远离自己。
一个人总喜欢讨价还价,忽视他人用心劳作的时空成本,也就表明自己不值钱,没有价值。无法认知到思想行为,践踏了别人,贱卖了自己。
形成单一模式价值观,来自工业文明,用机器代替人工劳作生活所需。中国有句古话,“物以稀为贵”,越是生活中不常见的物品,价钱更高。当工业文明大量生产物品,充满人的视野时,所有物品都会很廉价。
没有精耕细作的匠心产物,让人们对使用需求会降低生命价值,这就是为什么,物品价格高于人的生命价值所在。
用心对待的人事物,才有价值可言。当社会主流风气导向物价,也就代表着人活着思想在往下走,向动物生存智力而活,“人”就难能可贵了。
今天,就算你走在街上,没有名车、名牌包包、名服,对价值观单一的人来说,你就没有价值,也不值钱。就算用本心做人做事,也不受待见,这也是老子说的,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效。
07
有道无术,术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
用本心风骨的生活态度,面对世俗价值观的人生,就是活出生命价值的桥梁。别人怎么活,是别人的事。“自己”怎么活,才是体现人生价值的君王。
活在“无明”当中的人甚多,这是人类文明低迷中的时段,并不会长久。如老子说,“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发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
老子,这段话告诉我们,离道失德的思想行为,走得不会太远。自然规律的运行,让人事物处于巅峰之时,就是要消亡,取代它的时候。如生活中的上下班,路上行人行车,会处在拥堵高峰期时间段,过了时间,路上又恢复了井然有序。
这里有个“微明“。老子,用这一词来表达“上天有好生之德”,也体现了道的慈悲。给人一个自省反思的机会与时间,不至于做出太狂的事,命都失掉。
命好不好,看自己道是否越走越宽;运好不好,看自己德是否越积越厚。
人生由心灵编织而成,发生在眼前的所有事情,都是由自己内心吸引而来。当人守不住自己这颗心,被外在人事物所带走,思想行为展现出来的人生,必然不是自己想要的。
“圣人”一心谋爱,成了凡人中的不平凡人,名叫“圣”。
“凡人”一心谋私,成了圣人中的平凡之人,名叫“凡”。
用人伦“道德”标准,与人格化的思想行为,正是人心作祟,而不是作主。“心”作不了自己的主,是没有察觉到私心杂念太重,“贪嗔痴”引发出来的妄想,并妄为。
寻求生活时代的成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放任自己的行为,伤人又伤己,这就不合道了。
不合道,没有德;没有德,不成事;不成事,又生发了一个心,名叫“苦”。人生所有的苦难,都有心而出。生命中的挫折不是叫苦难,真正的苦难是违背自己的心愿,去做了不合道与德的事。
08
生命价值是服务天地万物生存的器皿。
生就有命,命中有生死。天地有命才能生,生了万物,万物才有命。天地之所以长久存在,本质,一直在生,让自然万物有命生存。
人生所需所要,要靠生来完成。靠什么生?靠想法来生,想法来自思想,思想来自人的内心世界。
老子《道德经》思想,是老子的想法,是老子内心世界生出来的理想国,这就是圣人之心。
“我”的理想国是什么?内心世界是怎样的?
人们忙碌追寻的理想国,就是自己的内心世界。内心世界呈现出来的人生是否有道与德,又能生存多久?
以上这些问题,老子2500年前就已经写出来了,名叫《道德经》。圣人的理想国,一直是凡人所追求的,固不能达到老子理想国心境。只因,没有像老子一样,去思,去想,去修,去行。
好比,人们追求财富,有人用半辈子时间就完成了,有人花上一生时间,看不到希望的曙光。本质,没有像完成财富的人去思,去想,去修,去行。
曾仕强教授说过,道理是直的,路永远是弯的。只会走直路是很难达到目的地,因为自然本来就是弯弯曲曲的。
太容易得到的东西,人未必会珍惜,只有通过弯弯曲曲的生长、生活、生存,生命才厚重,有价值,人生才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