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云原创】你和某人说话为什么很累?
为什么有些时候,我们会觉得跟某人说话很累?
著名段子是:
“这鸡蛋真难吃。”
“有鸡蛋吃就不错了。”
“这鸡蛋真难吃。”
“隔壁家的鸡蛋也很难吃。”
“这鸡蛋真难吃。”
“说这蛋难吃,你是什么居心?”
“这鸡蛋真难吃,”
“鸭蛋、鹅蛋也有难吃的,你怎么不说?”
从头到尾,他都没有接“鸡蛋真难吃”这茬,完全没有逻辑,跟他交流会特别累。
易中天曾将中国逻辑归为三点:问态度,不问事实;问动机,不问是非;问亲疏,不问道理。
跟持这样逻辑的人说话,不能不累。
还有那种评论多于叙述、结论多于证据的。
那天与一个朋友说话,她跟我谈到一则新闻。
“中国人就是这个德性啊!”
“发生什么事情呢?”
“你没看新闻?连这个都不知道啊!作为教师,要多关心时事。你看,见死不救,这个女的被碾了一次又一次!这人心,坏到什么程度啊!”
“在哪里发生的?”
“河南。不说河南是华夏文化的起源吗?看看,几千年的传统文明堕落到了什么程度!”
“这位女士是怎样被碾了两次的呢?”
“记不清楚了,反正车辆应该避让行人。多惨啊!那个逃逸的计程车司机应该抓起来枪毙!SUV的司机应该重判!”
她此刻几乎兼任了教师训导员、华夏文化维护员和法官的职责,我有点替她累。 我不说话了,打开搜索引擎。
她的高频词有如下几个:反正、应该、中国人、德性、文化、烂、必须。在我听来,像打钉子。
有人惯用标签,“傻逼脑残五毛”不绝,嘴巴像下刀子。最近有朋友给我转发一篇题为《远离道德婊》文章,提要是”懂得尊重,才是最基本的修养”。里面的内容我基本认同,但我对朋友说以婊字为后缀的词组,总觉得不太文明,这种称呼的本身也显得修养不够,有话好好说就是,标题虽然抢眼,却打脸。
爱贴标签本身,也许是词汇贫乏的表现,没法准确具体地表述的时候,我们无助地用标签定性。使用骂人的标签,无助中透着一股狠劲。在一些志趣尚算相投的群中,有时忽然会冒出一个跳着脚大送帽子的人,隔着屏幕,我都能感觉到群友们停下来看马戏的的逗乐心情,满屏的骂人标签像一颗颗苍蝇,他像那个吐出苍蝇的演员。
语言永远不能穷尽我们看到的世界,标签的产生是为了区别,命名的那一刻就注定了标签的局限性,而负性的标签则主要承载攻击性。
过度解读是很可怕的事情。约某人吃饭,对方说没空,正解是对方没有时间,有人会揣测对方“不给面子”或者我“我得罪他了,”然后表现出来这种解读,过度介入,大家都累。过度解读的背后,一般是自尊心特别强或者特别自卑,现在心理学也告诉我们自尊心过强的另一面就是自卑。
网络聊天,遇到每一句都用感叹号的人士,我就想拔脚溜。感觉对方在那边生好了熊熊烈火,要把我架起来烤了。
大量诉苦的我也害怕。影响听力、浪费彼此的时间不说,负面情绪传染如逼人吸霾。“苦”这玩意儿,一被提及,就开始天然放大,让人误会它很重要,而无暇顾及其他。闷声不响发大财,不是没有道理的。
某天我告诉A女士说:家里有老鼠,把我的牵牛花都咬坏了。
对话框出现四个字:生态真好。
我顿时觉得开阔澄明起来。
能不爱她吗?
渐渐发觉,说话不累的人,是宝。
一个朋友品评朴树先生的歌“又干净,又自由。”要是两个人的说话,又干净,又自由,多让人向往啊。
果粉赞赏通道